徐静
摘要:课程建设与课程设计不能脱离实际而独立存在,对体育类课程更是如此,不能脱离人才培养方案,更不能脱离高校本身的特征。游泳作为高校体育课程里的主干课程,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的水平,还能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为学生的终身体育的发展奠定基础。但不同其他的运动项目,由于游泳运动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因此合理运用教学原则,提高教学质量并创新教学模式十分必要。因此,本研究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游泳课进行教学实验,以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为参考,并展开多层面多方位的分析,探讨其中存在的优劣性与差异性,为其他普通高校游泳技术课教学方法与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高校游泳;教学模式[a1] ;游泳教学;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and Reflections on the Hybrid Teaching Model of Online and Offline in College Swimming
Abstract: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curriculum design cannot exist independently from reality, especially for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They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alent training programs, let alo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mselves. Swimming, as a main course in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physic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improve students' athletic ability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lifelong sports development. However, unlike other sports, the swimming environment has certain particularity and complexit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rationally apply teaching principles,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innovate teaching models. Therefore, this study uses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 to conduct teaching experiments on public sports swimming classes in ordinary universities. It uses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as a reference and conducts multi-level and multi-faceted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 It can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reform of swimming technology courses in other general universities.
KeyWords: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College swimming; Teaching model[a2] ;Swimming teaching;
随着云计算、chatgpt、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也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提供了新思路[1][3] 。新冠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模式迅速发展,优化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是创新教育理念发展背景下培养更多综合创新能力强的重要途径。
游泳在大学体育课程中是主干项目之一。它具有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活化肌韧带组织、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和培养坚毅勇敢的意志品质等诸多好处,同时也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而高校游泳教学环境、教学时长以及传授复杂技术的影响,不同于其他一般陆上运动项目,学生在水环境中较难理解和感受其复杂的特殊技术动作。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又可以促进他们的积极性。点面结合覆盖式教学可以更好的以授课教师为基础核心点,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2]。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讲授课程,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独立完成线下实践课程的学习。
1 高校游泳课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现状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以来,对其游泳技术课的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如今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游泳教师,面对的教学群体大体相同,其对教学任务的认识也不尽相同。且各大院校的游泳考核标准也无统一量化,授课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大多注重运动技能的传授,忽略了游泳项目处在复杂的运动环境可能,也忽略了对学生综合体育素养的培养。因此,部分学生在上课初期容易精神紧张,出现严重的畏水情绪,教学效果不佳,影响教学进度。此外,由于游泳的学习环境较为复杂,教师在上课途中还需多次提高音量,继而示范与讲解技术动作,结果造成了基础的游泳技术学习课程的一直重复,最终课程教学效果不佳。
科学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教育模式的发展与变革提供了基础条件[3]。高校体育教学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课程设置,完成对线上教学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为新时期教育工作注入新鲜血液[4]。体育教学的发展还要探索和实践,使教学内容多样化,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不断促进高校优化升级课堂模式,提高高等教育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质量[5]。
2 高校游泳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疫情使在线教学在全国高校得到了快速的推广和发展,加速了我国高校在线教学与国际同行的接轨,缩小了两者在在线教学上的差距。在线上教学中,学生想要对对知识点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可以主动从中选择自己未了解和掌握的内容。同时平台之广也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4]。将线上直播、讨论、互动、作业、评价、测试等环节融为一体,使各个环节有效自然地衔接起来,线上教学举措的创新与教学目标的达成直接相关。在一定程度上,线上教学引申出了一种完全意义上的教育教学实践。高校游泳课程火热,上课期间学生严格按照任课教师的节奏进行,被动接受技术知识学习。通过对教学模式的改变,正确掌握游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技巧,将线下技术课程中的陆上模仿练习时间缩短,水中实操时长增加。高校游泳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综合体育素养。进一步以增强学生体能以及掌握游泳基本技术为目标,改善学生健康水平,让学生掌握游泳的生存技巧。
3 高校游泳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问题
3.1线上教学有效管理方式的缺失
线上学习平台可以将体育课堂教学扩展到更多的地方,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教师的教学更容易,让学生更容易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然而,仍存在一些超出上述优势的问题,最关键的是无法有效监督和管理学生。在实施在线教学时,学生可以不被时间、空间所限制游泳技术课程学习,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师监督,可能影响一些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由于一些学生在课堂上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线上教学无法完全保证所用学生能够按时独立完成教学任务。任课教师也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使得游泳教学教学效果不佳。
3.2教育资源应用力度亟须加大
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许多高校都选择了混合学习模式,但收效甚微。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先进的教学资源,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资深体育教师很容易与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联系在一起,他们的思维模式无法在一定的时间内得以有效的改变,导致资深体育教师线上教学也缺乏使用网络技术设备的技能。因此,在游泳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此外,一些高校公共体育教师尝试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这只是对平台签到、上传视频作业功能的简单使用。因此,对于加强线上教学平台使用与线上海量教学资源的的深度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3.3师生互动频率亟须提升
在推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时,一些教师由于单纯注重线下教学效果,不注重线上教学功能的开发和应用。但由于线上交通功能设置所限,极易对师生沟通产生影响。例如,由于线下高校游泳教学时间相对较短,在师生互动环节中,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课程的教学进度,大多教师会主动增加水中的实操时间,强加练习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率。线上一般由教师询问学生问题,若学生在一些平台上无法给出正确答案,系统就会自动显示出来,这样的情况会使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无法进行透彻的思考,也影响其他学生参与教学互动。
4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游泳课程中的实践
4.1课前线上学习
课前梳理游泳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游泳课程视频的录制和剪辑,教学视频时长选择在五到十分钟,主要涵盖游泳课程中水下技能的重要知识点和与理论课程相配套的相关课程,利用线下的碎片时间让学生完成学习,视频资料也可以在班级群中继续阅读和练习。
教师在线上平台明确本课要讲的核心知识框架和重难点,线上预习任务提前一天发布,学生可根据任务要求自主预习。在这个过程中,做到知识的初步传递,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将预习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反馈到线上平台讨论区,由授课教师统一进行归纳整理。各组之间可相互进行网上点评,并需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课前的学习要完全在线上完成,教师则需要在课前查看学生各组讨论的结果,并进行总结和评价。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应相应的教学内容在课中针对这些学生总结的观点和疑问进行答疑。根据线上教学平台发布的学习任务分组对本节课的相关重难点进行小组讨论和个人视频上传展示,其中在线学习任务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陆上动作练习,以及明确水中的学习与练习任务。
4.2课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课中导入部分以中国队男女游泳运动员获得的奖牌为基础,向学生介绍中国游泳运动员勇夺第一的辉煌事迹,鼓励学生以奥运冠军为榜样,大胆展示技术动作和青春风采。认真对待基础游泳技术技能的学习,鼓励学生克服怕水的心理。对于课堂练习来说,游泳运动表象的提前建立,可以增加学生在水中练习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对于技术学习技能较强的章节,比如蛙泳配合训练,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学习程度展开一对一互助。对于技能较低的学生,教师会根据视频中掌握较弱的动作进行分组,并创建针对各组的单独补习题。因为练习时不及时纠正错误,会引起肌肉记忆不正确,引起一定的运动损伤。因此,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轮流指导和检查。教师要通过发布视频作业练习的方式,监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跟进复习,及时安排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相应的习题讨论和同伴评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学习效果的知识的消化。
4.3课后线下跟踪与拓展
在进行完课中练习后,教师继续将课下游泳技术动作练习任务通过线上发布,并将学生自己练习的视频及时发布到线上平台上,由此形成了完整的闭环。并且,在本课程按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游泳教学实践的同时,本节课的成绩记录也需要教师逐一进行对比,使用新模式的班级比使用传统模式的成绩要高。
通过教学重心的转变,利用海量的在线学习资源以及在线学习平台,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让师生在讨论问题、学习课程的同时,更有效率地探讨事物。教师还可以通过后台统计数据,接收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教师可以即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调整游泳学习的进度,了解学生理论与实践知识方面的薄弱环节,使教学内容更合理地进行投放。混合式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让学生利用课余的零碎时间进行学习,更加深刻地领会技术动作的精髓,充分学习游泳的技术技巧,帮助教师达到教学目的。为达到持续改进的效果,教师还需通过对本班学生参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育的学习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
4.4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评价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进行游泳技术动作的讲解示范,学生进行技术动作模仿与练习,教学的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吸引学生注意的点,更多的是机械式的学习重复。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则可以进行课前预习。同时,如果有问题也可以在线对学生反馈及回应求助,在线平台上教师及时解疑答惑,收集好的问题在课上进行练习,同时教师也可以对学生提出的详细的讲解和举例分析,然后让学生进行课后复习,达到技术动作的二次记忆。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评价在传统课堂中增加了学生互评,也增加了自我评价。教师通过学生线上和线上平台作业完成情况、线上平台出勤率等作为评价依据,学生则通过问卷对课程设置、教师执教质量、课程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测评。以及在分组中其他成员的课堂参与度等方面进行生生之间的互评,最终完成教学效果的整体评估。
5 高校游泳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5.1重构高校游泳课程教学结构
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前可以借助线上的形式预先进行陆上技术的模仿。这是高校游泳教学初期最常用的一种培养肌肉记忆的教学手段,可以直观地了解技术动作的运动轨迹,让学生专心体会技术动作。且在进行水中训练时,由于学生在练习时身体没有固定支撑物,练习时的身体姿势,呼气与吸气衔接与协调,关节肌肉的发力方式,都明显不同于陆地上的模仿。因此,合理运用水陆结合的教学方法原则,是提高教育质量必不可少的手段。游泳教学不同于其他体育项目。由于游泳环境的特殊性和比赛特点完全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将这种模式运用到游泳教学中就显得格外重要。高校游泳课程的布置学习作业和完成考核的疑难问题承担一定的比重,线上平台的任务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一起自主选择自学和陆上模仿的时间。
5.2合理分配线上线下学习模式
科技的发展给教育带来诸多便利,传统线下授课,其空间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利用线上教学,教师可以将一部分教学任务及其相关联的课程内容录制成网络课程,并可以统筹协调众多的平台教育资源。让学生根据实际学习与实际所需,在各自的基础上,不拘泥于课堂环境,不受限于课堂教学示范,能以最优化的发展。学生在课前已完成预习任务,教师可适当缩短线下教学板块的练习时间,增加学生的水中练习时间,合理安排水中练习内容并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生掌握游泳技能的水平。
教师教学还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游泳的过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进学生之间在不同课堂平台环境下的合作协助意识,教师则通过合理构建全方位的环境,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适时调整变化教学的方案。及时指导学生对游泳技术学习信息并进行合理分析,对游泳技术学习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信息进行反思。最后,师生通过对网络各平台资源的利用,实现综合专业知识的最大化。
5.3做好对网络平台的监督管理
教师教学应注意在海量的互联网学习资源中提醒学生注意分辨,与此同时,教师也需做好对学习平台上网络学习资源的筛选,防止学生被错误的学习技术信息所误导,从而对游泳技术知识产生一定的误解。因此,在高校游泳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具体开展过程中,应及时注意甄别,教师应着重注意切实为学生提供极具权威的学习应用程序以及相关的学习游泳技术的的学习网页平台,加强对网络学习平台的监管和把关,避免高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误导,保证游泳技术自主学习的高效开展,最大程度上保证教学质量。
6 结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将游泳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落到实处。在高校游泳教学中,提高水中练习时长并减少线下教学板块时间,提高游泳教学效率,保证发挥学生最大程度的主体性。此外,教师在高校游泳教学中积极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信息、技术等方面提高自身素养,熟练使用信息技术软件。在进行线下游泳技术课程学习时,则要把握好体育课堂的节奏,利用线上平台适当缩短陆上时间,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高校游泳课程,以此来提升学生在不同平台与环境下的游泳学习能力,促进师生之间更便捷的互动交流与学习,致使高校的游泳教学效率更佳。
参考文献
沈欣忆,苑大勇,陈晖.从“混合”走向“融合”:融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22,32(4):40-49.
王月芬.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内涵、实施与建议[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6):19-25.
杨晓宏,郑新,田春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的内涵、建设目标与建设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21,31(9):104-111.
白艳武.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游泳教学研究20年文献计量分析[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22.
楚岩枫,张惠杰,朱天聪.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价研究[J].教育观察,2023,12(5):43-47.
汪学均,王辉,钟燚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智慧教学模式构想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28(10):8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