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艳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11.046
[摘 要]国有企业在面临日益严格的税收法规和监管环境的同时,也面临着税务风险管理方面的挑战。本文以国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为研究对象,分析国有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意义以及国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国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提高国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的稳健发展和合规经营。
[关键词]国有企业;税务风险;风险管控;纳税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
纳税是国有企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纳税期间国有企业需要调整自身经济效益和税务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重视税务风险管理问题,避免出现税务违规行为。现阶段税收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税收政策及法律文件调整较大,行业的税务环境发生变化,面临严峻的税务风险挑战。国有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建立科学有效的税务管理制度,保障企业在税务方面的合规性和稳定性,最大限度地消除税务风险造成的不良影响。
1 国有企业做好税务风险管控的意义
税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税收活动中可能面临的不确定性,包括但不限于未能遵守税法法规导致的罚款和处罚、税务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税收优惠失效等方面的风险,涉及税务合规性、税务规划与优化、税务政策变化等多个方面,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活动和声誉都可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税务风险管理是国有企业必须重视的关键内容。国有企业加强税务风险管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第一,企业税务筹划活动开展以严格遵守相关税法政策为基准,利用适配税收优惠政策内容促进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有效实施,科学合理地缩减税务成本。国有企业通过制订税务筹划计划,一方面能够协助企业预先规划经营事项,有效缓解税负压力,降低多缴税风险;另一方面能够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水平,为未来的生产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规避运营风险。第二,随着税收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完善,各大企业领导层对税务筹划及管理活动逐渐抱以高度重视态度,依法合理开展税务筹划及管理作业。国有企业通过科学、合理的税务筹划,不仅能够指导企业严格遵守政策法律,避免偷税漏税行为,而且能够维护企业社会形象,提高企业信誉度。第三,税务风险管理是企业内部全员参与建设的工程,通过协调运营管理事项、优化部门业务流程、建设健全制度,进一步筹划企业业务活动,增强企业收益实力,是推进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关键所在。国有企业通过科学合理的税务风险管理活动,能够实现税务管理责任逐层分解落实,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同时,在充分掌握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前提下,借助税务筹划活动整合企业资源,用于生产销售等领域,增强国有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1]。
2 国有企业税务风险管控存在的问题
2.1 税务风险缺乏内控约束
国有企业的税务风险缺乏内控约束,税务风险管控效果不佳,具体表现如下。一是税务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税务风险管理职责划分不清晰,各业务部门未能积极参与税务风险管理。二是税务风险控制文化理念缺失,国有企业部分人员对税务风险管控的理解不深刻、不全面,未能从实际出发端正对税务风险的态度,难以从源头防控税务风险。例如,企业员工缺乏税务合规意识,对税收法规和政策了解不足,容易出现税务合规问题。三是税企沟通机制不完善,与税务机关的沟通频率较低,税企之间的理解偏差未能有效消除,影响企业防范涉税业务风险。四是企业内部缺乏明确规范的税务处理流程,导致税务工作不够规范和标准化。例如,对于收入确认、税票开具、凭证管理等缺乏统一的操作标准,导致税务工作流程混乱、错漏报等问题。五是企业对涉税业务的资料记录不够准确、完整,存在数据不一致或记录错误的情况,影响了税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2]。
2.2 税务风险评估分析不到位
国有企业在采购支付环节涉及增值税等税种,部分国有企业对采购环节涉税事项缺少准确的评估,未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导致企业经济损失增加。同时,国有企业商品销售环节常见风险包括进项税未转出、个人所得税未扣缴等,现金流入及薪资支出环节也存在一定的税务风险,国有企业对业务流程中的涉税风险点辨识分析不全面,而且税务风险评估工作开展不及时,在税务风险管理中出现缺项漏项问题,加剧了税务风险管理对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此外,部分企业未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无法全面识别和评估潜在的税务风险。
2.3 税务风险管理与业务不统一
国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需考虑自身业务情况,基于业务流程开展税务风险管理工作,但是目前国有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与业务不统一,税务风险管理成效不佳。国有企业一般采用重资产经营模式,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投入大量的资金并加强厂区投入。国有企业经营中的闲置资产数量增加,资金占用额增加,为涉税业务处理埋下了安全隐患。比如,部分国有企业对资产折旧摊销计算不准确,容易引发税务风险。此外,国有企业业务流程包括采购、商品生产、销售等多个环节,各环节的涉税事项较多,税务风险管理复杂,对业务环节的考量较少,不利于国有企业全面推进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反而加重税务风险。
2.4 人才资源软实力欠缺
企业税务管理人员应掌握经营管理流程、财务软件等,具有较强的税务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从而有效应对税务风险。但是国有企业的税务人才资源软实力有所欠缺,部分税务岗位人员由会计兼任,税务处理能力较弱,对财政税收政策的理解有限,而且难以把握涉税业务环节的关键信息,无法指导涉及税务风险的业务部门如何应对,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效率。
3 国有企业税务风险管控措施
3.1 健全税务风险内控机制
首先,建立税务风险管理组织,国有企业可单独成立税务风险管理机构或岗位,并配备专业人才,负责企业涉税业务流程监管、提供税务咨询服务、参与企业决策建议、传达最新税收政策等。税务风险管控贯穿企业业务流程,而且大部分风险由经办人的主观行为引发。对此,国有企业应严格约束业务经办人员及税务风险管控人员,提高其专业胜任能力。其次,营造良好的税务风险控制文化氛围,定期组织全员学习税收政策法规,建立企业纳税情况一览表,对内倡导诚信纳税、遵纪守法的税务风险管理文化,并将税务风险防控纳入职工绩效考核,由此提高各级职工对税务风险管控的重视程度,确保其在实务中能够及时反馈涉税业务风险变化情况。最后,优化税企关系,加强税企沟通,国有企业应与税务机关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针对税法界定不清晰的重难点涉税问题,要主动咨询税务机关,争取得到税务机关的纳税辅导;在模棱两可的税收政策解读上,要与税务机关保持一致。同时,处理税务争议必须“留痕”,每笔涉税业务的账务都应有法可依、有迹可循,正视税务争议问题,及时总结反思并形成经验以及痕迹化资料,减少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理解偏差[3]。
3.2 加强税务风险评估分析
首先,国有企业应构建系统且完善的税务风险监管体系,构建税务风险监督识别和分析控制技术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各业务流程环节中的税务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分析。其次,在税务风险评估过程中,国有企业要针对所有税种、涉税业务环节进行全方位的风险辨识分析,规范和约束纳税筹划活动,严密跟踪和管理税务风险,高度重视采购支付环节及销售环节的税务风险监测,做好税务风险评估分析,为税务风险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的风险数据信息,以便及时作出应对。最后,针对税务风险评估分析方法的选择,国有企业应当立足生产流程分析和资产情况分析方法,并结合风险调查列举方法、综合评价方法、专家调查评价方法等,对国有企业全业务流程的税务风险进行评价和分析,从多维度发现和控制业务已发生、潜在的税务风险,支持后续的税务风险管控工作。
3.3 建立全流程税务风险管理机制
3.3.1 立足业务管控税务风险
在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以及财政税收政策改革的影响下,国有企业应注意审时度势,从资产投入的各业务环节着手加强监督控制,规范资产使用流程,控制材料采购、销售费用等支出,减少采购和销售环节中的资产闲置浪费和折旧不当所造成的风险。国有企业需要全面分析自身业务流程,针对具体业务环节展开税务风险控制。比如,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重点检查与所得税风险相关的职工工装支出是否符合税法规定的问题;关注企业低价值易耗品的摊销是否符合资产管理规定。此外,国有企业应建立信息共享中心,将采购、销售、投资等流程中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有效控制各部门成本支出,加强税务管理与业务流程的融合,税务风险管理部门可直接参与经营管理和决策,从而减少税务风险。同时,国有企业应围绕信息共享建立全新的业务流程,将采购、销售、资产管理等统一纳入系统管理,集中处理高风险业务,增强税务风险处理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3.3.2 建立事前、事中、事后风险管理机制
一是事前防范。国有企业应结合自身业务实际建立税务管理标准,确定业务流程关键节点,不断规范税收工作,优化税收工作标准,建设符合企业实际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通常情况下,税务风险大多出现于关键环节,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将税务风险管理重心放在关键环节,提前预警和识别税务风险,对照历史数据、税收政策文件对税务风险清单进行梳理优化,并安排自身财税人员负责跟进关键环节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4]。
二是事中控制。首先,合同审批控制。企业应指派财税人员参与业务合同审批审核,对合同中的涉税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与业务经办人员沟通,指导其规避涉税风险,规范合同签订流程,降低合同管理环节的税务风险。其次,会计审核控制。国有企业应根据政策变化对会计处理操作流程进行调整,增强会计审核控制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及时纠正违规违法行为,减少涉税事项中的风险。第三,加强税务监督,充分发挥税务审计职能。由税务审计人员对各部门的税务风险处理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审查涉税业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监测税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有效性以及税务风险体系运行效率。最后,构建外部税务监督模式。可聘请税务中介机构对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进行专项监督和评价,从专业角度分析国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漏洞缺陷。国有企业在内外税务监督模式的协力作用下,加大税务风险防控力度,增强税务管理的规范性,能够切实保障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不受损失。
三是事后防范。首先,国有企业应定期开展税务自主检查评估工作,对税务风险进行检查和总结。国有企业要提前对税收系统进行检查,有效防范税务风险,在对税务风险排查和修改后,核实税务数据再上报。其次,国有企业应每年对税务管理系统进行检查整改,检查系统是否存在漏洞和不足,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税务管理系统稳定运行,同时简化冗余的管理步骤,进一步提高税务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最后,税务风险的主要成因是工作流程以及人员工作出现问题,因而国有企业要根据税务风险具体表现情况进行追踪溯源,如果工作流程出现问题,则要及时查出纰漏环节并修正;如果人员工作出现失误,则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情节严重者则应按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以此警醒企业员工规范工作行为,防止再次出现类似税务风险。
3.4 建设税务风险管理人才队伍
税务风险管理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丰富的人才来进行有效管理。因此,国有企业建设税务风险管理人才队伍。首先,招聘具有税务领域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才充实税务风险管理队伍。这些人才需要具备深厚的税务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准确识别和评估税务风险,并针对税务风险提出有效的应对方案。其次,通过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提高现有员工的税务风险管理能力。通过组织其参与教育培训活动,不断学习和提高税务管理能力,员工可以更好地理解税务法规和政策变化,提高应对税务风险的能力。最后,注重团队合作和交流。税务风险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不同背景和专业的人才共同协作。因此,建设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是非常重要的,确保在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中财税人员与其他部门保持沟通交流,及时获取关键的涉税业务信息,从而更为妥善地应对税务风险[5]。
4 结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在处理税务风险时,需要积极主动地制定有效的税务风险管理策略,保障经营合规性。国有企业要充分了解税法、遵守法规,以规避风险,及时纠正问题,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同时,与税务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沟通交流,遵纪守法,共同维护市场秩序与税收法规的稳定与健康发展。企业通过正确的风险管理策略,能有效降低税务风险,提高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雷飞. 国有企业税务风险管控研究[J]. 财经界,2021(18):173-174.
[2]李军华. 国有企业税务风险的成因及应对[J]. 市场观察,2020(4):54.
[3]康文娟. 国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投资与创业,2024,35(8):112-114.
[4]黄丹. 国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 上海企业,2024(2):129-131.
[5]王怀荣. 关于加强国有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 现代营销(上旬刊),2023(7):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