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优化路径探析

2024-06-28 20:23陈雅玲
南北桥 2024年11期
关键词:优化措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陈雅玲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11.037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的重要职能部门,其具有履行公共职责的义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更加多元化,完善内控制度、提高内控效率能够帮助单位提高业务管理效率,更好地履行公共职责。文章通过分析内控的重要性,重点梳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存在的各项不足,并结合具体需求给出对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单位提高内控管理效率、推动单位长远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

随着近年来国家各方面的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完善内控机制、提高内控水平成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工作。但实际上,当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内控环境不完善、监督机制缺失、关键控制活动存在缺陷、风险评估不健全等。各行政事业单位要结合实际管理情况优化现有管理环境,加强内控监督,分析各控制活动的不足并及时改进,制定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引进信息技术,提高内控水平。

1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1.1 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行政事业单位不断优化和加强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单位行政效能,也是单位加强内控的关键。通过加强内控管理,采取有效的绩效管理措施,对其中表现优异的员工及时奖励,同时对其中表现恶劣、给单位造成负面影响的员工施以惩处措施,能够有效约束员工,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同时,在内控制度实施后,可以强化控制活动管理,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保障单位各项资源得到合理应用,同时确保对资源的全面控制和监管,防止资金乱用,使其在合适的位置发挥最大价值,有效提高单位管理能力。

1.2 规范财务管理活动

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环节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通过加强内控管理,各单位能够明确财务管理的具体范围和实际职责,采用多项监督管理机制,对财政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做到全面监管,避免财政资金损失,确保各岗位员工都能积极履行职责,从而对财务工作进行有效规范,保障工作顺利完成[1]。

1.3 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

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管理经费都由国家财政拨款支持,对国有资产具有使用和保护的职责和义务。通过完善内控制度,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可以对单位内部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监管,确保员工行为规范,单位工作更加公开和透明,避免其中出现违规操作,从而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促使国有资产发挥最大价值,为社会和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2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内部控制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不完善,与单位没有树立良好的内控意识有着重大关系。部分单位领导对内控缺乏重要认识,在日常工作中更加看重公共职责的履行,并未将内控作为重点工作在单位中开展,没有意识到开展内控工作的重要性。一些单位领导虽然也在按照要求推进内控工作,但只是对内控制度和相关规则进行宣讲,并未对制度落实情况做到全面监督,因此内控工作并未在单位真正落实。此外,内部工作人员意识缺乏也是影响内控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一些工作人员将内控看作财务工作,认为只需要对财务展开内控管理,其他部门没有必要参与,甚至有员工认为内控的落实实际上是用各项制度约束员工工作,不利于工作顺利开展,因此对内控存在一定抵触情绪,没有真正参与其中。

2.2 内部控制监督管理存在问题

当前部分单位存在内部监督管理不完善的问题,监督作用无法体现,内控管理质量依旧无法提升。部分单位尽管在内部设置了专门的内部监督部门和相应的人员,但实际上的审计工作还是交给财务人员负责,且由于单位缺乏相应的监督奖惩机制,在审计中即使发现了问题,单位也无法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罚,内部审计并未独立,审计作用难以发挥。内部审计范围不够全面,大部分单位审计工作只针对财务资料进行审计,并未审查业务活动中是否存在不足,且都属于事后审计,无法对整个经济活动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同时,部分单位外部监督不完善,相关监管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力度不足,监督不到位,难以及时问责,公众对单位的监督只能根据单位公布的预决算信息简单了解,对其他信息掌握不足,因此难以进行监督[2]。此外,一些单位缺乏完善的内控评价机制,开展相关评价工作时都是按照上级要求进行,并非单位主动评价,评价缺乏客观性。部分单位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只有财务人员对内控进行评价,其他部门人员参与不足,无法真正反映内控实施情况。

2.3 关键控制活动不够完善

首先,预算管理不够科学。部分单位预算存在一定问题,预算编制数据不够准确,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各部门对预算要求了解不足,财务与其他部门缺乏有效沟通,预算编制并未真实反映单位实际情况。预算执行不够严谨,预算编制不够准确,造成后期执行不合理,一些单位只有财务部门对预算资金进行管理,业务部门并未对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超预算问题严重,导致执行与实际存在较大差异。其次,采购业务存在问题。部分单位在采购活动中没有执行单位制定好的采购程序,采购计划和采购预算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因此采购活动难以对业务起到较好的支持,一些单位在采购招标过程中程序不规范,容易造成采购不合规[3]。第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部分单位对固定资产的内控管理不够科学,缺乏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没有及时核算资产、清查盘点不完善等问题较多,因此固定资产管理不够科学,资产存在丢失、浪费风险。最后,合同管理不够严谨。部分单位没有完善的合同签订审批程序,在具体的签订过程中存在一些漏签等不合规行为,合同管理不科学,影响单位正常权益。

2.4 风险评估机制存在漏洞

部分单位在建设内控过程中容易忽略风险管理工作,单位内部风险评估机制不够完善,无法及时识别、分析和应对风险,导致风险发生概率较高,一旦发生风险,则会给单位带来较大损失。当前部分单位并未做好风险管理工作,没有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难以及时发现各项风险,也无法第一时间对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因此也就不能准确制定风险应对措施,进而引发风险,导致内控工作效果不明显。

2.5 信息沟通机制有待健全

信息化时代对于内控产生一定影响,各单位要结合单位详细情况及时优化和完善内控制度,引进信息化手段,将内控工作和信息化技术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内控效率。但实际上,当前大部分单位信息沟通效率不高,缺乏完善的沟通机制,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不好,业务之间并未形成良好的协作、制约机制。部分单位对信息系统应用不足,信息化程度不高,同时不重视对信息系统的安全维护,导致在信息环境下单位系统容易受到攻击,内控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得不到保障,影响内控的有效性。

3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具体优化措施

3.1 增强内部控制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要想将内控在实际工作中顺利落实,就要积极树立先进的内控思想意识,使全员认识到内控的重要性,才能促使其将内控融入工作。首先,管理层要加强重视,管理层要全面掌握内控的内容,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制度要求等;领导人员要积极学习相关政策文件,明确内控的重要性,制定科学的内控计划,建立良好的内控文化,为单位加强内控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其次,各单位要加强对内控重要性的宣传,利用单位官方网站或者公众号等加大内控相关宣传,通过开展专题会议、利用单位宣传专栏等加大宣传力度,促使单位所有人员都能意识到内控并非领导或者某一个部门的任务,而是需要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的工作[4]。同时,还可以定期开展内控实践活动,从而掌握员工对内控的掌握程度。最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所有人员要提高对内控的重视,掌握自身的具体工作职责,并且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根据单位下发文件要求,积极学习内控相关知识,明确内控对于自身工作及单位发展的意义,从而严格执行内控制度,规范自身工作,确保内控工作能够在单位中顺利落实。

3.2 完善内部控制监督管理机制

加强内控监督能够有效避免各工作环节出现失误,提升单位内控水平。首先,构建完善的内控评价报告制度,通过完善该制度,促使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年末编制内控评价报告,要求单位内部所有人员对一整年的内控设计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生成详细报告,以此准确找出内控中存在的不足,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其次,做好内部监督管理工作,设置独立的审计部门,由财务牵头,相关业务部门共同配合,抽调人员组成内部审计小组,主要负责内部监督。单位要保障内部审计独立,且监督的范围是内部所有的经济业务活动全过程,全面检查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内控问题并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内部审计在实际监督过程中要保障全面性和客观性,确保审计监督结果准确。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对内部人员的监督,由纪检监察部门对相关人员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失误,并第一时间上报领导或者上级监察部门,确保单位内部形成清正廉洁的办公环境[5]。最后,加强外部监督,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外部监督管理,能够有效提升内控质量。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监督,由上级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加强对单位的监督管理,避免单位内部出现违规行为,保障相关人员工作合法合规;另一方面,加强公众监督,各单位要明确公众监督的地位,设置专门的监督反馈渠道,从单位公众号、官方网站等渠道及时公布各项信息,确保监督公正公开,增强监督的有效性。

3.3 重视关键控制活动的优化

首先,加强预算内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编制预算过程中要重视预算编制的合理性,结合单位具体业务需求,综合分析各部门的历史数据及年度工作安排,严格按照预算编制要求合理编制预算,做好预算额度的全面控制。一方面,各单位要加强预算执行监管,定期检查预算执行进度,分析执行情况和预算目标之间的差异,定期对预算执行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及时解决。另一方面,各单位要对预算执行过程实施动态监管,分析预算内控中的问题,掌握资金使用实际情况,做好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保障预算与单位实际相符,避免财政资金浪费。其次,完善采购内控管理,采购工作要求有科学的采购计划,并且采购部门必须严格审核采购的必要性,确保采购申请与单位需求相符。同时,要保障采购流程合规,在采购前应当对采购项目进行分类,根据具体类别选择最合适的方式,采购工作要严格按照采购流程完成,在采购工作完成后,要根据采购结果对采购活动进行评价,做好采购验收工作[6]。第三,做好固定资产内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要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并且明确划分岗位职责,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搭建完善的资产管理系统,将单位所有资产都统一在系统中,全面掌握资产分布和使用情况,鼓励员工内部调拨资产,积极利用闲置资产,促使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最大化。最后,加强合同管理,各单位要积极开展普法活动,提高员工法律知识,完善合同管理机制,加强合同签订审核,监管合同执行过程,确保合同顺利履约。

3.4 改进风险管理机制

风险管理是内控中的重点环节,关系到单位廉政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应当重视风险评估机制的完善,有效防范可能发生的风险,并做好风险应对。首先,在单位内树立全面风险意识,要求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都要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将风险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中,及时识别其中的潜在风险,在单位内部构建全面风险管理氛围。其次,各单位要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明确划分各部门的职责,及时公布风险评估的工作流程及方法等,以此作为评估风险的重要依据。最后,完善风险评估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开展风险评估要重点从单位层面及业务层面进行评估。针对各项风险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针对一些突发的重大风险,相关人员要及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针对具体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有效降低风险发生概率,保障单位安全。

3.5 建设信息系统,提高内控效力

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化水平对于单位提高内控质量有重要意义。行政事业单位应及时引进信息化技术,对内部信息传递渠道进行优化,促使各部门、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有效提高单位整体运行效率。首先,加强信息化建设,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单位内部人员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现代化社会中的必要性,明确内控管理工作中信息化的重要性,加大投资力度,及时搭建合适的系统,保障内控工作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提高效率。其次,单位领导要对现有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和梳理,掌握各系统的特点和功能,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将所有系统与共享平台连接,促使信息及时共享,提高信息处理和应用效率。最后,引进专业人才,各单位应根据信息化管理需求,及时引进信息化管理人才,负责处理各项信息化管理问题,提高信息化管理效率,促使内控有效性的不断增强。

4 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单位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行政事业单位只有加强内控管理,完善内控制度并将其落实,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各行政事业单位要顺应时代,及时分析内控中的不足,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合理防范内控风险,保障单位内部管理更加规范和合理,在单位中全面落实内控制度,推动单位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宇.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产经,2023(20):125-127.

[2]于林弘. 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优化措施研究[J]. 国际公关,2023(7):41-43.

[3]刘艳玲. 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J]. 财会学习,2022(22):167-169.

[4]杨金攀.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大众投资指南,2022(3):80-82.

[5]李风雷.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问题研究[J]. 投资与创业,2021,32(21):166-168.

[6]林北洋. 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J]. 财经界,2021(28):50-51.

猜你喜欢
优化措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医院工资薪酬分配及优化对策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