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梅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4.11.029
[摘 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促进广播电视台有效地整合和配置有限的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本文以广播电视台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为主题,在概述全面预算管理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广播电视台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广播电视台;全面预算管理;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志码:A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广播电视台作为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其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然而,近年来,随着媒体格局的深刻变化,广播电视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广播电视台亟须深化改革,创新发展[1]。本文针对广播电视台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广播电视台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提供借鉴。
1 广播电视台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1.1 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这一活动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和预算考核等环节。同时,全面预算管理还可以帮助企业或事业单位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
1.2 广播电视台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
首先是行业特性鲜明。广播电视台作为媒体单位,其经营活动具有很强的行业特性,其收入主要来自广告收入、节目制作费和政府拨款。其中,广告收入是广播电视台的主要收入来源。广播电视台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工资、节目制作费、设备购置费和运营费用等。
其次是市场竞争激烈。近年来,随着媒体格局的深刻变化,广播电视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压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广播电视台的受众流失严重,广告收入锐减,经营压力剧增,不少电视台纷纷进行网络化转型,其运营模式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最后是资金使用分散。广播电视台往往机构众多,且各机构的资金使用相对独立。广播电视台一般下设多个频道、频率和部门,各机构的业务范围不同,资金使用需求也不同。如新闻中心主要负责新闻节目的制作,其资金使用主要用于人员工资、设备购置和节目制作费等;而广告部主要负责广告的销售,其资金使用主要用于广告宣传和人员工资等。此外,广播电视台每年都要制作播出大量的节目,每个节目都有独立的预算,还经常会开展和组织一些大型活动,如文艺晚会、体育赛事等,这些活动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2 广播电视台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问题
2.1 缺乏符合行业特性的预算编制方法
首先,预算编制缺乏对广播电视台经营特性的充分考虑。广播电视台作为一种文化传媒企业,其经营活动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周期性和不确定性,同时还受到政策法规、市场环境、受众偏好等因素的影响。然而,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往往忽视了这些因素,导致预算编制与实际经营情况脱节[2]。
其次,预算指标体系不够科学合理。广播电视台的预算指标体系一般包括收支预算、成本预算、费用预算、资产预算、负债预算和权益预算等内容。然而,这些指标体系往往是根据传统的会计原则和管理模式制定的,没有充分考虑广播电视台的经营特点和发展需求,导致预算指标与广播电视台的实际经营情况不匹配。
最后,预算编制过程科学性、规范性和透明度较低。广播电视台的预算编制通常由财务部门牵头,其他部门参与。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编制流程和规范的编制制度,预算编制过程不透明,预算编制人员和预算执行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导致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脱节。此外,广播电视台的预算执行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机制,使得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随意性、盲目性,导致预算执行偏离预算编制的目标和要求。
2.2 媒体市场的变化增加了预算编制的不确定性
一方面,当前媒体市场饱和,竞争加剧,增加了广播电视台的收视率和广告收入的不确定性。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广播电视台面临着来自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自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冲击。这些新兴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特点,对传统广播电视台的受众和广告主产生了分流效应[3]。
另一方面,媒体政策法规的变化增加了广播电视台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新的媒体政策法规,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节目管理的通知》《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的通知》等,这些政策法规对广播电视台的节目编排、广告播出和经营活动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使得广播电视台的经营活动、节目设计受到约束,很多时候创作者的创意需要服从文件规范,从而受到束缚和掣肘,不能很好地迎合受众喜好,增加了预算编制的难度。
2.3 预算组织机构权责分配不科学
首先,预算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权责分配不明确。广播电视台的预算组织机构一般由财务部门牵头,其他部门参与。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权责分配机制,预算组织机构之间职责不清、权责不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考核等环节出现了相互扯皮、互相推诿的现象,导致预算管理效率低下。
其次,预算组织机构人员素质不高、专业能力不足。广播电视台的预算组织机构人员一般由财务人员担任,缺乏广播电视台经营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胜任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考核等工作,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最后,预算组织机构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由于预算组织机构一般由财务部门牵头,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考核等环节容易受到财务部门的影响,无法独立行使职权,不能发挥应有的监督和控制作用。
2.4 预算监督考核机制存在滞后性
首先,预算监督考核指标滞后,难以有效反映广播电视台的经营绩效。广播电视台的预算监督考核指标一般包括收视率、广告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指标。但是这些指标往往是滞后的,难以有效反映广播电视台的经营绩效。例如,收视率和广告收入是反映广播电视台经营绩效的重要指标,但是这些指标往往是事后统计出来的,不能及时反映广播电视台的经营情况,也不能帮助广播电视台在经营策略、节目设计等方面进行及时调整。
其次,预算监督考核手段单一,不能有效监督预算执行。广播电视台的预算监督考核手段一般包括检查、抽查、审计等手段,这些手段往往是事后的,在发现问题以后也只能落实常规的追责问责措施,且事后监督的覆盖面很有限,助长了部分人员的侥幸心理。
最后,预算监督考核结果运用不充分,没有发挥预算监督考核的作用。广播电视台的预算监督考核结果一般由财务部门负责汇总和分析,但这些结果往往得不到充分的运用[4]。预算监督考核结果没有与绩效考核挂钩,没有对预算执行部门和预算执行人员产生应有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其考核结果也没有作为预算编制的依据,导致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脱节。
3 广播电视台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3.1 搭建定制化预算编制模型
第一,面对新媒体环境的竞争,广播电视台需要在观念上进行改革,提高市场竞争力,树立财务管理观念,将财务和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广播电视台应坚持零基预算的原则,严控一般性支出,如“三公经费”等,全面统筹财政拨款和非财政拨款,确保预算安排和管理结果的挂钩机制,以按时保质完成预算编制任务。
第二,明确预算目标,突出经营特色。基于广播电视台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发展战略,明确预算目标,重点突出广播电视台的经营特色和优势。对于以新闻节目制作为主的广播电视台,其预算目标应着重于新闻采集、制作和播出等方面的支出,确保新闻节目的质量和影响力。
第三,优化预算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根据广播电视台的业务特点和成本结构,优化预算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大对节目制作、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减少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合理分配有限的资源,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四,合理设置预算科目,加强预算控制。根据广播电视台的业务流程和管理需求,合理设置预算科目,加强预算控制。按照节目类型、播出时段、收视率等指标设置预算科目,并对各科目设定具体的预算金额,通过定期监测和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及时调整预算,保障预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2 建立灵活的预算调整机制
第一,及时调整预算,适应经营变化。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及时调整预算以适应经营环境的变化。当广播电视台遇到突发事件或重大新闻时,可以临时调整预算,增加对相关节目的制作和播出投入,确保新闻报道的及时和准确。
第二,动态调整预算,优化资源配置。根据广播电视台的实际经营情况和资源使用情况,动态调整预算,优化资源配置。当某一节目的收视率不佳时,应减少对该节目的预算投入,并将资源转移到收视率较高的节目或其他更有前景的项目上。
第三,加强预算执行监控,保障预算有效性。加强预算执行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的问题,保障预算的有效性。定期检查预算执行情况,分析预算与实际支出的差异,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第四,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提高预算管理水平。根据预算目标、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考核结果,精准化、差异化地评价预算管理人员和部门,并将其作为奖惩和晋升的依据,激励预算管理人员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在具体的评价体系制定上,要做到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量化指标衡量与广泛听取意见相结合的方式,多方面激励员工强化预算管理意识。
3.3 评估与优化预算管理组织层级
第一,明确预算管理组织层级。厘清广播电视台各部门在预算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和分工,明确预算编制、执行、调整、监督和考核等环节的责任主体,构建清晰透明的预算管理责任体系。要根据各部门的业务特点和预算管理能力,合理划分预算管理层级,确保预算管理工作高效有序推进[5]。
第二,优化预算管理组织结构。根据广播电视台的实际情况,优化预算管理组织结构,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或机构,负责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和考核等全过程管理工作。同时,加强预算管理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建立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统筹有序开展。
第二,建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广播电视台应着眼于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建设工程市场发展需要和当下新媒体多维协同传播的现实需求,积极运用新兴的企业私有云技术、区块链技术,建立现代化的一站式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预算编制、执行、调整、监督和考核等环节的信息化管理,从而显著提高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效率和准确性,实现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时监控和预警,为预算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第四,加强预算管理人员培训。加强对广播电视台预算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预算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管理层应积极对接上级部门或本地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协调行业专家采取线上云课堂或线下调研指导交流等方式开展全面和深入的培训讲解,帮助预算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算编制、执行、调整、监督和考核等环节的操作流程和方法,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3.4 建立实时监督和预算考核机制
首先,搭建一个覆盖全台各部门、各环节的预算实时监督平台,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等环节有机连接起来,实现预算数据的实时采集、汇总、分析和反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预算数据实时采集系统,实现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等环节数据的自动采集和汇总。建立预算数据分析模型,多维度、全方位分析预算数据,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和风险。搭建预算监督平台,将预算数据实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其次,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预算考核指标体系,全方位考查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准确性、合理性,以及预算执行的及时性、真实性、合规性,采取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并重的模式,并根据不同岗位、不同部门细化考核指标细则,由财务、人事部门骨干人员组成考核小组,负责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估,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同时注意根据评估结果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和流程,完善长效机制。根据广播电视台的实际情况,确定预算考核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包括考核指标、权重、考核方法等。建立预算考核数据采集系统,实时监测预算执行情况和采集数据。
最后,建立预算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预算管理责任,追究预算编制不实、预算执行不力、预算调整不当等行为,保障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将各部门、各岗位的预算管理责任纳入岗位绩效考核体系,因预算管理不力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人要严肃问责。
4 结语
随着媒体环境的快速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广播电视台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已成为提升其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关键。全面预算管理不仅有助于整合和规划广播电视台的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而且还能通过正确激励和约束员工,增强组织协调能力,加强部门间的合作。此外,有效的预算监督和管控能够确保预算计划的严格执行,帮助广播电视台建立健康的成本控制环境,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市场中脱颖而出。因此,全面预算管理对于广播电视台来说,不仅是一种管理工具,更是实现长期发展战略和提升整体运营效率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娄文君. 论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广播电视媒体财务管理[J]. 中国产经,2023(24):132-134.
[2]贾鸿杰.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研究[J]. 中国市场,2023(36):118-121.
[3]王淼. 央企全面预算管理的重点与难点探讨[J]. 商业观察,2023,9(36):97-100.
[4]解晶晶. 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预算管理问题分析[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3(12):37-39.
[5]苏莺柱.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难点及优化策略研究[J]. 上海商业,2023(11):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