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一核四柱八维”教研理念创新实践

2024-06-26 15:32何勇涛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4年6期
关键词:新会区教研基地

何勇涛

继成为广东省义务教育首批课改实验区、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之后,新会再创科研佳绩,于2021年4月,成为广东省基础教育新强师工程首批县(市、区)教研基地。

在省、市教研院的指导下,新会教研基地以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为指导思想,围绕“质量提升”建设目标,创新“一核四柱八维”教研机制,构建省、市、区、镇(街)、校五级教研共同体,以“一核四柱八维”为项目建设路径,多元主体协同联动,在深化教研机制创新、推动教研体系建设、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和育人方式变革、整体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成效显著。

一、深化教研机制创新

(一)实践“一核四柱八维”教研工作机制

新会区教研基地坚持立德树人主线,聚焦“质量提升”核心目标,以“一核四柱八维”(即质量为核心,教、科、研、训四大基柱,“智慧课堂、补薄强基、五育并举、特色办学、固源提质、监测增效、头雁引领、强师兴教”八大提质工程等八个提质行动维度)的项目建设路径,创新基础教育提质模式,促进基础教育持续、健康、优质发展,系统推进新会教研基地建设。

在实践中,新会区教研基地以“一核四柱八维”理念建立工作台账,旨在推动全区教育教学质量跃上新台阶,促进区域在义务教育发展评价和高中教育质量管理评价中争先进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探索“互联网+BCDAU五极教研样态”

新会区教研基地为了应对素养导向的全过程育人挑战,重构基于多维环境的教研场景,优化基于项目化教研的教研内容,学习基于互联网思维变革的“互联网+创新教研”新范式,打造区域教研实践新样态,创建具有体系化(B)、协同化(C)、深度化(D)、精准化(A)和泛在化(U)特色的“BCDAU五极教研新样态”。

在“互联网+BCDAU五极教研样态”框架下,新会区教研基地围绕教研提质目标,开展五位一体的教研活动:基于广泛汇聚、跨域对话、群智协同、倍值增生的大教研;基于高校引领、跨域合作、生态融合、教师对话的协同教研;基于真实问题、理论学习、实践生成、反复迭代的深度教研;基于精准设计、分级分类、动态调整、多元评价的精准教研;基于人人能教研、时时可教研、处处可教研的泛在教研。

(三)突出“GEBUS”智能共生精准教研

新会区教研基地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要求,探索“一个中心、两条路径、三个原则、四个目标、五项任务”的智能共生教研实践:

在“GEBUS”智能共生精准教研中,“一个中心”指智能精准教研;“两条路径”指通过赋能和超越,实现共生;“三个原则”指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引领、坚持协作共享;“四个目标”指探索智能研修平台与区域教研、校本教研融合的模式和方法,探索规模化教师教育与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提升区域和学校教研水平,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五项任务”指智能精准教研环境建设、应用平台支持教研活动、探索智能精准教研模式、“GEBUS”教研组织机制、提炼创新成果转化工作。

(四)建设“四域五维”高效深度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高效课堂是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短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深度学习是深度理解的学习,需要全面的情感投入和认知投入,经历认知过程,主动地建构知识,理解知识的意义,发展高阶思维,实现迁移运用,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围绕“高效深度课堂”教学目标建设,新会区教师发展提出建设“四域五维”维系要素:

“四域五维”指教研员在平时专业引领、课前教学设计、课中教学环节和课后教学评价四个专业领域发挥教研支持作用,为实现高效深度课堂各有五个方面的维系要素。

二、推动教研体系建设

(一)萃取人文理念精华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是工作目标、工作方向、工作思路、工作重点以及工作着力点、突破口等的高度概括和集中表达。新会区教师发展中心围绕课程实施、课堂教学、教材研究、考试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等问题积极工作,在提升教师执教能力、推动区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会区教师发展中心建立之初,学先进教师发展中心经验,立理想教研愿景,走实践创新之路,主张学识与人品并举,个性与规范共存,力创新会教研特色,并萃取人文理念精华的指导思想,提出“多元并蓄,自强行健,活动促进,文化搭桥,启迪智慧,超越自我”的理念,以“建设精神家园,优化教研方式,服务教育发展”为宗旨,探索教研、科研、培训、信息智能“四位一体”的新型教师研训工作模式,开展教研活动、教师培训、教学科研、信息化教育等工作,努力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建设教师发展中心三大阵地

一是新会区教师发展中心主阵地。中心现有在编在职学科教研员42人,其中正高级2人,副高级以上职称人数32人,研训教师副高级以上职称比例达到76.2%。兼职教师67人(其中11人为省内高校大学教授,19人为省内教育研究院或教师发展中心的学科专家),兼职教师与研训教师比例达1.52∶1。中心在配足所有学科专职教研员的基础上,还聘请了156位兼职教研员,组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专兼结合的教研队伍。新会区教师发展中心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管理决策,引领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于2023年5月通过省、市验收,是省第二批通过认定的区级教师发展中心。

二是新会区少年科学院阵地。新会区少年科学院由新会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新会区教育局统筹管理,名誉院长为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张凤昌,顾问委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首任大队长申行运、梁红、田如森、杨利伟等航天科学家。现有新会第一中学等25个学校基地、梁启超纪念馆等10个校外基地和160多名少年科学研究员。

三是新会区教育学会阵地。新会区教育学会由新会区教育局主管,会长和法人代表由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担任。现有会长1人、监事1人、常务副会长1人、副会长9人、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5人、常务理事27人、理事43人,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人、学术委员会委员9人,常务理事单位34个、理事单位31个。

新会区教育学会立足主责主业,遵循学术规范,担当学术责任,提高学术品位,充分发挥思想引领、理论指导、智库咨政、实践推动的作用,成为新会区的教师之家。

(三)构建“1+8+N”圈层式教研共同体

新会区教研基地以教师发展中心为圈核,8所基地学校、19个教育集团为圈层,构建基地学校共同体、区镇教研共同体、教育集团共同体等圈层式的教研共同体,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基地学校、区镇教研共同体、教育集团共同体等辐射作用。

新会“1+8+N”圈层式教研共同体把教研引领和支持覆盖到全区109所中小学和28所幼儿园,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带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从而达到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的。

(四)明确思维和融进阶的教研理念

新会区教师发展中心明确思维融合进阶的教研理念,抓“人、事、理”三大教研工作的关键要素,用“弹性思维、开放思维、理性思维”三大思维工具,寻找教研工作的共同愿景,以教研主体的专业发展为本,用开放的理念谋划教研活动,在对话协商中改进教研方式,在理性工作中达成教研实证,实现不同要素和教研范式的优化整合。

三、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一)建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逻辑框架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逻辑框架,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

新会区教研基地通过课程改革、教育实践和教育评价等途径落实核心素养,把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引领并拉动课程教材改革、教学方式变革、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质量评价等的关键教育活动。

(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落实好新课程标准

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性问题的具体体现,对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新会区教研基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落实好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一是强化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将课程方案提出的培养目标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和教学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强调学科德育,让课程教学服务于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真正做到方向明、宗旨清。

二是聚焦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培养。把握《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教材编写、教学内容、考试评价等方面的过程指导内容,明确各门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把以传授知识、追求分数为导向的教育观念,转变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观念,形成清晰有序和可评的课程目标,聚焦和突出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培养。

三是在教学中建构实践性思维。通过实践的方式,将知识学习融入现实的某一场景或项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的价值就在于将教学过程变成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并建构生成新知的过程。同时根据学科特点,指导学生通过实践提升素养。

四是推进“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理顺新课标中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师围绕教学策略、素养发展要求,指明必要的学习活动经历、学习的基本过程和方式,将学科思想方法和学生应形成的核心素养融入学习活动。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

(三)结合区域实际构建基地校本教研体系

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目标的校本教研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科研的主要形式及核心内容。新会区教研基地从组织机构、教育科研、教研实施等方面建构合理可行的校本教研制度,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省、市级校本教研示范校新会第一中学、圭峰小学、创新初中、红卫小学、实验幼儿园以及19个教育集团和2个“公民共建教育共同体”的示范引领作用,完善组织机构及相应的管理制度、教学研究制度、课题规划及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及学校内部教研的交流制度、服务制度、评价制度等,创造崇尚研究、共同探讨、平等合作、共享经验的校本教研机制。

二是提升校本教研的内涵、基础教育优质发展的内生力和驱动力。这是新时代教研工作转型发展的着力点。新会教研基地将教育科研重心转向全体教师的发展、全体学生的成长和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引导教师加强对新课标、新课程、新高考的深入研究,在校本教研中强化案例研究、教学反思,切实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益。

三是聚焦课堂教学研究效能。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和形成思想观念的主渠道。新会教研基地把科研促教、深化课堂教学研究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不断优化教学方式,突出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注重学科教学与现代技术融合,强调内容组织结构化和内容呈现情境化,实施“先思后导,先练后讲,当堂检测,课堂过关”教学流程,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方式,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益。

(四)以课程建设为途径促进师生个性发展

一是严格三级课程管理。严格按国家规定,开足开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配齐配足学科专任教师,提高各学科,特别是音体美英等学科教师的专业对口率,以教师专业成长带动学生各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提高。探索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加强数字化建设,通过远程教育、在线课程等方式,使农村学生也能享受到城市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是打造“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打造认真学习、举止文明、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守时惜时、懂得感恩等14项好习惯课程;开设思政、礼仪礼貌、AI智能、科创、双棋、双球、声乐、舞蹈、劳动、研学等多元活动课程,并形成新会区素质教育十大杯赛品牌,以赛促学,完善综合素质课程评价体系。

三是以梁启超教育思想推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爱国主义的教育思想、培养合格国民的教育宗旨、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趣味学习的教育理念、民主和睦的家教家风”等梁启超教育思想内涵,将梁启超教育思想融于新会教育事业发展中,培育“家国情怀”为核心的养成教育品牌、“因材施教”为宗旨的特色教育品牌、“家校联动”为纽带的家风教育品牌、“趣味学习”为目标的劳动教育品牌。

四、实现育人模式变革

育人方式的本质是“怎么培养人”。当前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会区教研基地把育人方式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

(一)创建地方特色课程育人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定性为“三类”,而非“三级”。三类课程属于课程建设范畴。国家适度下放教育课程建设、课程编制的权限,提供给地方和学校一定的自主建设课程的空间。

新会教研基地根植本土特色,加强新会启超文化和红色文化研究,编写出《梁启超 永远的少年》《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故事》《梁启超家风》《走近梁启超》《梁启超诗词选读》《陈白沙诗词选读》《新会历史文化荟萃》《周恩来在新会的七天六夜》等地方特色读本。同时结合新会葵艺、新会陈皮、新会小冈香、新会鱼灯、茅龙笔等本地文化品牌,积极创立艺术特色课程,现已创建省级艺术特色学校8所、广东省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5所、市级艺术特色学校15所。

(二)建设深度思维和高效课堂育人

思维型教学理论引领下的课堂教学,一般包括六大基本要素: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反思、应用迁移。这些要素皆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素养的形成有紧密联系。

新会教研基地按照“素养导向、学教并重、进阶发展、整体优化”思路,聚焦深度思维课堂建设,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为指向,以“思维能力提升”为破题之法,推动“情境任务”与“互动探究”双轮驱动思维课堂建设。

双轮驱动思维课堂,着眼于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核心素养的发展,着重从三个环节开展教学:一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设计“情境问题”,触发学生思维动态;二是建立班级共同体,以“互动·启发·探究·体验”方式推动学教方式转变,促进学生思维动态进阶;三是以科学评价检验学生思维动态升华。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育人

新会区教研基地建设实践活动、劳动教育、体育与艺术教育形成完整的特色课程体系,创设素质教育十大杯赛品牌,以教学活动育人,以德育活动育人。利用美术、音乐、体育、劳动等课程,以主题比赛为载体,通过师生才艺大赛、绘画、摄影、演讲、写作等比赛,提升师生综合素质。

同时,新会区教研基地推进武术、围棋等进校园,发挥足球、篮球、田径、游泳等传统项目的优势,围绕“教会、勤练、常赛”要求,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强化课堂教学专业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参加体育锻炼,帮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

五、实验提质效果显著

(一)以“一核四柱八维”理念助推教学质量提升

1. 实践“一核四柱八维”理念,提升教育管理品质。结合区域实际,新会区教研基地实施《新会区教育系统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行动方案》,聚焦提升质量核心,以“一核四柱八维”为项目建设路径,努力创建“一核四柱八维”教研机制,为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提供高端、高效的成长平台。

全区2021—2023年高考被清北录取9人,上特控线2924人,本科以上11349人,本科上线率比全省高20%。其中2023年上特控线1068人,本科以上人数4129人,1名物理类考生进入全省前十名,3名物理类考生勇进全省前100名,6名学生被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录取,全市理文双冠均是我区考生,考上985、211、双一流高校学生超330人,还有一批学生分别被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名牌艺术高校录取,为我区的教育增添了艺术的亮色。

新会第一中学、新会华侨中学、陈经纶中学、梁启超纪念中学、葵城中学、圭峰小学等各基地实验学校提质明显,培养优秀学生的质量和人数居于全市前列。新会区教师发展中心连续3年荣获新会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教科研训特别贡献奖和全程育人特别贡献奖。新会区教育局连续3年荣获江门市高中教学质量管理一等奖。

2. 探索“互联网+”协同教研,以协同教研共同体促片区均衡发展。新会区教研基地强化“互联网+”协同教研应用,对接江门市协同教研服务体系,创新全区教研实践新生态,采用区域教研、网络教研、综合教研、主题教研以及教学展示、现场指导、项目研究等多种方式,提升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吸引力、创造力。

3. 引领教学实践,发挥基地学校示范作用。新会区教研基地先后与新会第一中学、葵城中学、新会华侨中学等学校联合举办教学开放日,向各市、区兄弟学校开放课堂,展示课改成果。积极推广新会第一中学的“双轮驱动思维课堂”教学模式,新会华侨中学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评—整理反思”四环节流程模式,陈经纶中学的“导思维、少而精、小步走”教学策略,梁启超纪念中学的“一质双驱三翼”教研机制,陈瑞祺中学的“基于现代脑科学的‘五环一体教学模型”,葵城中学的“五育融合的环境教育实践”,古井小学的“聚焦一核、五环融合、四路齐进”实践路径,以及圭峰小学体现“开放·活力·高效”三特色和“特色初学感知、自学展示、合作探究、共学解疑、达标测评”模块的“三五式”高品质课堂模式教学实践成果。

(二)以“五级教研共同体”建设促进教育科研增效

1. 构建省、市、区、镇(街)、校“五级教研共同体”,增强教育科研能力。在省、市教研院的指导和引领下,新会区教师发展中心对全区各类省、市、区立项课题实施省、市、区、镇(街)、校“五级管理”,全程跟踪各级课题审批立项、开题论证、结题鉴定、成果展示等环节,开展重要科研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助推“经验教研”向“智慧教研”的深度转型,指导教师抓好选课走班、分层教学、生涯规划等专项研究,利用科学研究方法认识和剖析各种教育现象,探索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形成比较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并通过实践进一步深化和丰富基础理论,促进教育发展和提质。

2. 加强教研基地建设,优化教研机制创新。继成为广东省义务教育首批课改实验区、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之后,2021年新会教研基地申报的项目被省教育厅评定为广东省基础教育(县、区)教研基地和校本教研基地项目。基地项目以科学教育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升我区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实行教育行政部门宏观调控、教学研究部门引领指导、基地学校精心组织、基地学科潜心研究、其他学校积极响应的工作机制,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校际交流等研训方式,在深化教研机制创新、推动教研体系建设、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和育人方式变革、整体提升我区基础教育质量等方面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3. 开展科研课题研究,提升教研能力引领。教研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是教师课题研究的引领者。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研员应当以参与者、合作者和研究者的身份,与教师交流、对话与互动,并在课改过程中与教师共同成长。新会教研基地用高水平的研究力量引领基础教育发展。三年来,新会区教师立项的省级课题有18项、市级课题40项、区级课题365项,获得省级科研专项经费支持300多万元。基地项目主要成员李玉挽、陈国恩和李胜源的三项省级课题顺利结题,其中李玉挽的成果获2021年江门市普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实验幼儿园2022年获得省中小学创新成果二等奖。在2023年省教育创新成果奖评比中,圭峰小学获得一等奖第一名,葵城中学、陈经纶中学、河南初中、名冠实验学校分别获得三等奖。教研员带领团队教师,以有价值的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应的科研方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既提升了科研能力,又促进了自身专业的良好发展。

(三)以“高质量发展共性问题”研究达成科研促教

1. 深化重点内容研究,切实服务校本教研。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提升和发展有三大抓手:一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推动实施,二是高水平的研究力量引领发展,三是高效能的体制机制保障有力。这其中,教师队伍是关键,是高水平研究成果实践转化和高效能体制机制有效赋能的主体,而研究力量强、研究成果实践转化高效度则是基础教育内涵、优质发展的内生力和驱动力,这是新时代教研工作转型发展的着力点。新会教研基地将教研重心转向全体教师的发展、全体学生的成长和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加强对新课标、新课程、新高考的深入研究,引导教师强化案例研究、教学反思,切实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益,使新会区教研基地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2. 优化系统教研举措,促进整体水平提质,更好满足群众对优质基础教育的期盼。新会教研基地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努力实施“头雁引领”“五育并举”“监测增效”“固源提质”“补薄强基”“强师兴教”“智慧课堂”“特色办学”等八大工程,落实精细化、常态化培优提质冲顶措施,助力更多新会学子实现名校梦想。针对目前教研活动教研主题不够突出、活动研讨氛围不够浓厚、不注重成果的积累和提炼的共性问题,新会教研基地提出坚持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提高和有利于团结协作、共同提高的原则,鼓励以老带新、培养后备力量,通过集体备课,发挥群体智慧,深析课标、教材和教学,积极进行新教研模式的探究,借助思维工具撬动课堂,将深度学习和教研活动结合起来,促进教研的深入进行,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使学校乃至区域的整体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3. 聚焦课堂教学研究,突出科研促教效能。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和形成思想观念的主渠道。新会教研基地把科研促教、深化课堂教学研究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不断优化教学方式,突出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注重学科教学与现代技术融合,强调内容组织结构化和内容呈现情境化,实施“先思后导,先练后讲,当堂检测,课堂过关”教学流程,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重建知识结构和其进阶发展,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益。三年来,全区教师共发表或获奖的论文有1756篇。仅2021年,新会宣传报道的文章有学习强国40篇、广东电视台8篇、触电新闻25篇、《江门日报》45篇、新会发布96篇、相约新会46篇、新会政府网31篇。

(四)以“进阶制培训平台”优化高能师资队伍建设

1. 搭建专业成长平台,实施梯级名师工程。名师名校长是教师队伍的领头雁,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带头人,是教育质量建设的排头兵。新会教研基地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区强师工程,通过“导师制”“名师制”“进阶制”等方式,培育新会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团队,打造“三名”工程,成为“名校长和名教师的孵化器”。2021年,新会教研基地创建新会区第三批“三名”工作室21个,有主持人21人、入室学员202人,聘请24位高校导师全程辅导。2021—2023年,新会与清华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和湖南师范大学合作,开展高校研修、异校跟岗、自我实践、提升素养的高端培训,同时根据教育发展热点问题开展主题培训,根据科研成果定期考核开展课题实验培训等,成效显著。基地实验校近三年有梁志、吕翠香、曾健红、区锦超、刘民毅、叶超良6人成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有张耀荣、冯家传、胡务娟、吕翠香4人成为省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有梁新明、周君、李毅平、吕翠香、郭宝先、蒋惠欢、朱光栋、冯家传、胡务娟9人获评为正高级教师。

新会区教研基地现有正高级职称教师14人,高级职称教师1798人,省特级教师13人,省级名教师和南粤优秀教师48人;市教育专家和市级名师52人,市高层次教育人才133人,市“百名优秀教师”称号32人;省、市、区“三名”工作室70个,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培养对象800人;区优秀中青年专家和拔尖人才以及区级名师407人,区级骨干教师1283人,名师队伍人数在全市居于前列。

2. 打出培训组合套拳,优化教师能力提升。“三研”“四学”“六课”“四训”,是新会区教研基地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支撑体系建设的“密码”。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水平,而教学水平的提高根基,则在于教师的专业基本功底。新会区教研基地打出培训组合套拳,优化教师能力提升。“三研”(常规教研、主题教研、课题研究)是基础,“四学”(学课标、学教材、学理论、学网络技术)是根本,“六课”(练兵课、常态课、汇报课、示范课、竞赛课、同课异构)为要点,“四训”(走出去培训、请进来培训、校本培训、师徒结对的帮扶培训)是重要突破口。这一组“密码”,就像一套干脆有力的培训组合拳,助力新会形成学校内、学校间、区域内的多层次教师能力提升体系,也使新会教研基地成为新会教师专业成长的优质平台。

3. 强化校本教研指导,突出教研专业支持。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新会教研基地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研员在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有关学科课堂教学比赛、录像课比赛、微课比赛、说课比赛、教学设计和论文评比等活动中主动介入,积极参与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精心指导教师提升教学理念,共同打磨精品课程。三年以来组织教师比赛获省级以上奖392人次,其中国家级31人次;组织学生比赛获省级以上奖2280人次,其中国家级268人次。

猜你喜欢
新会区教研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江门市新会区大鳌中学作品集
江门市新会区大泽五和小学作品集
江门市新会区大泽五和小学作品集1
江门市新会区大鳌中学作品集
我的基地我的连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