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帆 骆志伟
【内容摘要】“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以历史、人文等符号构筑叙事空间,以“自我”和“他者”融合的视角串联人物故事,采用共识性表达呈现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成果,实现了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广泛传播。下一步,建议在长短视频互补、话题多元化、成就与挑战叙事相结合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创作。
【关键词】“一带一路”;跨文化传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形象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之后,“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不断涌现,在宏观和微观、历史与现实等维度发挥着传播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记录共建“一带一路”奋斗故事的重要作用。本文回顾和梳理“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在不同时期的跨文化传播特点,探索进一步做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国际传播的策略。
一、关于“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历时性考察
2013年之前,已经有一些纪录片作品关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与现状。不过通过资料收集和数据可以看出,1954—1979年推出的相关题材作品并不多。例如,1954年推出的《敦煌壁画》,通过部分敦煌壁画介绍了我国古代艺术的优秀传统和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创作数量不断攀升。鉴于有关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纪录片在内容上存在延续性和相关性,在此一并梳理其发展历程。
(一)铺垫时期:1980—2012年
1980年推出的中日合拍纪录片《丝绸之路》是改革开放后首部以丝绸之路为主题创作的纪录片,受到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从这一年到2012年,有多部纪录片以丝绸之路为切入点,对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进行回顾和梳理,逐渐在纪录片创作领域形成一种专门类型。例如,《新丝绸之路》详细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再现了古战场、古商道和古文明,并反映了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丝绸之路上的美食》通过三个国家的节目主持人重走古丝绸之路呈现丝路美食文化。另外,“敦煌”这一主题经常出现在丝路题材纪录片中,以《敦煌》《敦煌书法》《敦煌写生》为代表。这一时期的丝路题材纪录片主要从历史交往和当代发展两个维度关注古代丝绸之路的流变,为后来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传播从认知层面进行了铺垫,为国际受众了解这一主题提供了“引子”文本。
(二)发展时期:2013—2017年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分别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和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共建“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3月,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框架,为共建“一带一路”描绘了宏伟蓝图。2017年5月,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在创作与传播上有了主轴,创作方向更加明确,主题更加集中。
在侧重人文历史内容的作品中,《敦煌伎乐天》以莫高窟乐舞为切入点,解读敦煌乐舞的起源和发展。在侧重社会经济内容的作品中,《丝路·沙与海的交响》凸显共建国家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一带一路》体现了“共建‘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一枝独秀,而是沿线国家百花齐放”这一宏大主题。值得一提的是,《一带一路》是迄今为止唯一直接以“一带一路”命名的纪录片,也是首部全面解读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纪录片。
作为对国家倡议的即时回应,这一时期的“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创作数量增长迅速,对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更加深刻,以更广阔的视野与更深入的思考解读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而形成在发展中认知、在认知中发展的创作模式。可以看出,在这一时期,“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已经形成了一种主动传播国家倡议的意识,在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方面彰显其特色。这反映了纪录片紧跟国家发展步伐发挥自身作用,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提出到发展的点点滴滴记录到“国家相册”之中。
(三)成熟时期:2018—2022年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达成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影响的成果,中非双方一致同意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非洲国家积极支持并踊跃参与共建“一带一路”。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提出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主题表达更加细腻、丰富,内容更加深入共建国家民众的日常生活以及中外交往之中,对共建“一带一路”的阐释上升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这一高度。
在侧重人文历史内容的作品中,《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通过中国敦煌莫高窟与柬埔寨吴哥窟穿越千年的“对话”,呈现“一带一路”的文化图景与历史底蕴;《穿越丝路的花雨》还原了经典舞剧《丝路花雨》诞生的故事,展示每一代舞者对历史与文化的坚守和传承。在侧重社会经济内容的作品中,《我的中国缘》讲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与中华传统文化结缘的故事,以多元视角诠释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厚度和思想深度;《远方未远——一带一路上的华侨华人》记录华侨华人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通过微观叙事勾勒出华侨华人作为共建“一带一路”见证者、参与者的生动群像。
这一时期的“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在主题上进一步深化,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阐释更加深刻;与之前的宏大叙事相比,更加聚焦个体感受,侧重讲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如何惠及共建国家及其民众;更加强调故事完整性,善于利用“他者”视角进行故事讲述与观点阐释;表达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元。一些纪录片每集仅几分钟或十几分钟,从而产生更加轻松的观看效果。
(四)完善时期:2023年至今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网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丁美洲,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这一年,“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创作极为活跃,展现了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并且注重从多元视角呈现共建国家政府、企业、民众的看法。
侧重社会经济内容是这一时期“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特点。《一带一路 向阳而生》复盘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取得的成果,并邀请中外参与者分享他们对共建“一带一路”的认识和感悟;《共同的建造》讲述中国建设者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人民共商共建共享、将蓝图变成实景的动人故事;《通向繁荣之路》讲述中国与共建国家互利共赢、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这些纪录片通过大量案例梳理十年发展成果,故事内容更加贴近民众和日常生活,为同类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提供借鉴。
站在“一带一路”十年发展的历史节点上,相关纪录片进一步展现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政治、经济、人文和社会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在国际上的巨大影响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迈入下一个黄金十年。
二、巧选文化符号,构筑社会空间,讲述“一带一路”上的人物故事
不同文化间既有差异性又有共通性,构筑文化认同是跨文化传播的关键所在。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跨文化传播中,使用被广泛接受的文化符号进行柔性表达,有助于增强国际受众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与认同。因此,“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从受众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文化符号,采用故事化方式进行表达,用典型人物故事为传播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赋能。
(一)巧用历史人文符号化解高低语境文化差异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其《超越文化》一书中提出了一对概念——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高语境文化中的信息编码含蓄内敛,需要信息接收者借助自身经历去解码,从而理解信息所表达的间接意涵。在低语境文化中,信息传递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和具象符号的形式呈现在公众面前,其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更加坦率直白。“一带一路”主题深刻、内容庞大,纪录片创作者在多年的拍摄制作实践中逐渐意识到,为了避免在他国文化语境中的误读与曲解,须将理念和情感逻辑融入叙事,以文化认同降低文化折扣。
例如,《穿越丝路的花雨》《共筑未来》《一带一路》等纪录片都以讲故事形式展现人类共通情感,契合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民众的共识性话题。又如,在《丝路寻物记》之《乡愁》中,对于华侨郭俊邦而言,每当喝起六堡茶,对于故乡的思念和归属感就会油然而生。对于海外游子来说,探寻六堡茶的发展历史就是一次文化寻根之旅。纪录片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以茶叶为文化符号连接历史与当下两个时空,通过“乡愁”这一故事“泪点”探寻其背后的深层文化基因,唤起国内外受众情感共鸣。
(二)在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的基础上,营造故事讲述的“社会空间”
在关于影视作品空间的研究中,常常将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等要素结合起来。在美国人文地理学者爱德华·索亚看来,第一空间是实在的物质空间,第二空间是精神性的构想空间,而超越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第三空间是对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的融合,它是各种社会关系网的综合,具有社会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第三空间理论认为社会空间是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建构的。
从上述三重空间概念出发审视“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可以看到它们在向受众传播共建成果和共建国家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传播中国的价值理念,推动形成对中国价值观的认同,从而打破由某些西方国家所塑造的关于中国的刻板印象,在国际社会中形成正向舆论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进一步提高国际社会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和支持。相关作品中不仅包含共建成果在物质空间中的展示,也涵盖情感符号在精神空间的流动,并在二者基础上将文化逻辑以及温暖人性表达应用到人际交往的展现中,潜移默化地建立不同族群之间的情感联结,实现中国故事在社会空间中的延伸。
例如,《我的中国缘》第二集讲述了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音乐家的友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时期,羁留阿拉木图的中国音乐家冼星海得到了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的帮助,二人患难与共,并以哈萨克斯坦民族英雄的故事为灵感,合力创作了交响诗《阿曼盖尔德》,激励人们为抗击法西斯而战。在片中,这段往事由拜卡达莫夫之女拜卡达莫娃讲述,引导观看者的注意力从物质空间——墙上挂满乐器的房间、绿树成荫的冼星海大道等,进入精神空间——对中国人家国观念的理解、对冼星海音乐作品的欣赏等,为社会空间的构筑奠定了基础——感受到音乐能够跨越国界,进而认同民间友好是两国关系的宝贵财富。逗留哈萨克斯坦期间,冼星海每到一个地方,都用当地民族乐器演奏本土风格的音乐,纪录片对这个细节的讲述,反映了社会空间开放、包容的特点。类似地,《丝路,遇见你》《丝路丹青》《丝路·沙与海的交响》等纪录片都通过社会空间的构筑,传递文化隐喻,通过心理认同机制让广大国际受众产生共鸣。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中展现了历史上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之间的对话,阐明不同文明在跨文化交流中可以做到既保持自身特色又平衡价值观的差异。从这一角度出发,历史上的政治智慧对当下的国际交往依然有借鉴价值,中国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国家形象也得到了更加客观、全面的塑造。可见,发挥纪录片对人类情感和价值理念的呈现和建构功能,是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国际传播的重要一环。
三、“自我”与“他者”:以微观视角的叙述追求文化认同
主体间的相互承认是对话开始的前提条件,对话意味着在“自我”走向“他者”的同时,“他者”走向自我的“视域融合”。在“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中,视域融合主要体现为求同存异,在秉持“自我”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尊重“他者”的自主性和独特性,从而开展交流对话,实现“自我”与“他者”的相互认同。
(一)“自我”视角:从家国情怀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化意义上的“自我”视角,是个体或团体基于对自身文化背景和身份的认知,在长期的历史沿革中形成的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的角度。“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中,派驻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中方工作人员、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华侨从“自我”视角出发讲述“一带一路”故事,紧紧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如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从而成为造福世界的“发展带”和惠及各国人民的“幸福路”。相关纪录片中对他们工作、生活、情感的展现,包含了这样一种叙事逻辑:从朴素的对家庭、对国家的爱,延展到对各国共同发展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文明交流互鉴的渴望。
例如,在《通向繁荣之路》中,工程师张乐在参与摩洛哥光热电站项目建设和维护的过程中见证了这一项目造福当地经济发展。处理极端高温导致的设备故障是张乐的日常工作,在他看来,“当看到整个项目由刚开始的荒芜到慢慢建成,就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在撒哈拉沙漠深处,张乐不仅成就了事业,也收获了爱情;《远方未远——一带一路上的华人华侨》中,老挝中华总商会会长姚宾既是中老铁路项目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以诚待人者,人亦以诚相待。很多像姚宾这样的华人华侨,与当地政府、民众保持友好关系,建立相互信任,促进彼此深入合作。这些人物故事都借助“自我”视角展现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媒,搭建“家国天下”叙事框架。由此观之,“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蕴含着“由家及国而天下”的内在逻辑。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与其在传播中与共建国家人民形成文化认同息息相关,而文化认同对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重要作用。在“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中,“自我”视角的讲述从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层面反映了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给相关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做出重要贡献。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中华儿女的积极作为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获得更广泛、更深入认同的生动案例。
(二)“他者”视角:讲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
在“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中,与“自我”视角相比,用他者视角进行故事讲述的占比比例更大。通过记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众,即“他者”的个人经历和感受,讲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提供了更多元的观察角度,实现了更丰富的情感表达,更重要的是有效促进了各国民众间的心意相通。
以外国人视角进行故事讲述,对于其本国受众而言具有心理上的接近性,更易符合他们的信息接受习惯,因而可以缩小认知区隔,减少因语境转换带来的文化折扣。例如,在《我的中国缘》中,俄罗斯汉学家魏德汉研究《道德经》《易经》,翻译《黄帝内经》《孙子兵法》,时常用中文与他的俄罗斯朋友探讨中国文化。“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中,许多人物是为跨文化交流搭建桥梁的使者。在《大敦煌》中,印度艺术家谢克夫妇使用与敦煌壁画中相似的矿物质颜料,创作出融合中印两国艺术特点的绘画作品;《丝路寻物记》中,通过在北京开餐馆的摩洛哥老板白德的介绍,让观众了解到摩洛哥特产薄荷茶是以中国进口的绿茶为基底,加入摩洛哥产的薄荷调制而成,用茶的故事联结起两国之间的友谊。
在“自我”视角之外,以“他者”视角解读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能够融合多元文化观点,在理性引导下推动跨文化交流,从而提高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效果。
四、以纪录文本诠释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成果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已经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从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三个维度出发,采用共识性表达实现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成果的广泛传播。
第一,在“硬联通”方面,“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全面展现了中国与共建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反映了中国在基建领域的先进技术水平,推动“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走向世界。例如,《通向繁荣之路》反映了中国与共建国家携手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基本形成“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构架。从片中可以看到,横跨亚欧大陆、贯通非洲东部、联通中南半岛的道路、桥梁、航线、光缆,将散落在不同板块上的区域连成一个整体,让各国能够更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实现联动发展。共建国家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机遇使梦想成为现实。
第二,在“软联通”方面,“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反映了中国与共建国家在经贸、能源、医疗、生态环境等多领域深化合作,在规则标准框架下开展多边对话,构建起多层次政策沟通交流机制,为深化务实合作注入了“润滑剂”和“催化剂”。《通向繁荣之路》《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一带一路 向阳而生》等纪录片通过中国与共建国家签订合作文件、中国围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所举办的重大国际会议等,见证中国与共建国家达成合作共识的过程,并且以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果数据和各领域合作的进展证明,规则标准的“软联通”不仅有利于打破规则壁垒,促进跨国合作,拓宽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展国际朋友圈,更从行动上为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供政策支持。
第三,在“心联通”方面,“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用一个个鲜活案例真实反映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给共建国家民众带来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记录中国人民与共建国家民众之间进行人文交流以及理念对话的故事,深刻展现了双方情感交融的和谐氛围。例如,在《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中,中国援非“万村通”项目为非洲25个国家1万多个村庄接入卫星电视信号,并捐赠了大量信号接收设备,受益于此,怀揣功夫电影梦的乌干达导演伊萨克观看了许多中国电影,从中获得了创作灵感。《丝路寻物记》中,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工人在中国学习纺织工艺,一丝一线之间织就中非友谊。“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通过讲述动人的个体故事,以感性表达构筑理性议题,以有深度、有情感、有温度的视听影像打动受众,拉近了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五、完善“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创作的策略建议
“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诞生至今,数量不断增加,选题更加丰富,传播媒介日渐多元。在此,结合当下的传播环境特征,提出几点进一步完善相关题材纪录片创作的策略建议。
第一,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潮之下,短视频成为受到普遍欢迎的媒介类型,包括纪录片在内的影视作品受其影响也在文本上出现碎片化趋势。这种制作方法有利于纪录片的网络传播,但为了让受众形成对某个共建“一带一路”议题的整体性认知,建议根据纪录片涉及的话题“量身定制”。比如,针对关注度较高的话题制作“长版+短版”产品,将以深度和厚度见长、叙述更为宏观的长视频版本与风格轻松、节奏轻快的短视频版本相结合。
第二,既往创作的“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聚焦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主题,环保、教育、科技等其它话题在作品中多作为细节呈现。在当下的国际传播中,影视作品题材类型细分已是大势所趋,对更广泛的领域进行深耕和呈现,才能满足受众个性化的信息获取需求和观赏需求。
第三,目前相关纪录片侧重于展现共建“一带一路”所取得的成果,实际上,在跨文化传播中产生误读是正常现象。“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完全可以直面噪音和质疑,客观理性探讨问题的解决之道,用更多的事实回击不实言论。可加强中外媒体合作,通过合拍、合作传播等方式,使呈现的角度更加多元化,也使内容更具说服力。
结语
“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片中含有大量解读性内容,有利于增强国际受众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可度,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另一方面,相关纪录片围绕中外民众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故事展开,特别是生动展现共建“一带一路”如何“开辟人类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地生根”,能够唤起受众的情感共鸣。
2023年11月24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坚定不移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的愿景与行动——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指出,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道路上,中国愿同各方建设更加紧密的互联互通伙伴关系,进一步提高世界经济的连通性和共享性,建设共享发展平台,共享发展机遇,实现各方共担责任、共御风险、共享成果,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新秩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将为相关题材纪录片创作提供更多灵感和资源。未来,发挥视听文本创作的世界性、时新性、前沿性特点,持续打造更多优质纪录片作品,将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国际传播发挥更大作用。
(责任编辑: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