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炜华 黄珩
【内容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飞速发展与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相互交织,使我国的国际传播处于既复杂又充满机遇的时代语境之中。作为国际传播实践中的一种新质生产力,AIGC赋能人机协同下数字文化新场景的打造、多模态视听互动情境的构建和全景沉浸新体验的开发,推动着跨越文化藩篱、降低文化折扣,并基于对全球用户画像的精准描绘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解析,助力讲好中国故事。在通过AIGC促进国际传播效能提升的背景下,如何推动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同时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AIGC大模型,是当下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AIGC;国际传播;技术赋能;文化折扣;安全防范
引言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是基于计算机大数据模型和深度学习技术驱动形成的一种新型信息整合、知识处理与逻辑结构输出模态。AIGC诞生以来,凭借其对人类语言与交流形式的仿自然生成能力和对人类知识生产的快速模拟与批量输出能力,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文化艺术领域得到了日渐广泛的应用。机器人辅助新闻写作,进一步提高了新闻报道的工作效率。智能修图、美颜滤镜和换装特效,以轻松有趣的操作实现了AIGC的日常化应用和普及。近十年间,从微型文字信息的自然生成、轻量型影像文本的模拟组合,到新型智能化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hatGPT,再到人工智能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AIGC通过其高通量、低门槛、高自由度的生成能力,广泛服务于多领域内容生产实践,推动着互联网信息传播的高速智能迭代,人机协同与知识互构的新业态、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涌现,深刻影响着国际传播场域中的信息流动与话语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的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掌握国际传播的规律,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传播艺术”。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站在科技生产、智识模式与传播话语创新的交叉路口,人工智能影响下的国际传播将走向何方?本文对AIGC在国际传播领域的应用场景、功能效用及其背后的安全防范问题进行梳理,探索AIGC赋能国际传播工作、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前景与进路。
一、技术增量:国际传播实践的新质生产力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要求“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有学者认为,在新质生产力中,“新”与“质”首尾衔接、接续相生,构成了引力循环的二向磁极,既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供了磅礴的创新动力,也在不断引领着整体性的生产力体系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和更高水平迈进。AIGC被认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阵地,在国际传播领域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传播主体的延伸、内容创作的创新和交互体验的升级三个维度之中。
(一)主体延伸:打造人机协同新场景
在新闻传播领域,AIGC的出现意味着传播内容生产继PGC(专业生成内容)、UGC(用户生成内容)之后的又一次系统升级。机器通过深度学习具备了内容生产能力,这宣告着人机协同作为新型传播场景的到来。AIGC作为国际传播生态中的“新物种”,推动着以人机共存、人机共有、人机共创为特征的新型国际传播作品持续涌现。
AIGC丰富了人类记者、编辑的“工具箱”,并嵌入新闻生产过程之中起到辅助作用。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国庆70周年阅兵报道中应用了AI剪辑技术,智能剪辑导演与工程师以“9·3阅兵”的视频资料对AI进行训练,让AI学习识别方队、装备、口号等多路音视频信号,从而充分利用多路信号画面进行智能组接,多角度、多机位展现每个方队经过天安门的全部过程。基于AIGC的智能剪辑技术,不但在3分钟之内就能快速输出成片,显著提高新闻生产的效率,而且故事线和结构框架均由人工设定以保证最佳呈现,并在发布前经由人工把关。随着AIGC技术的持续发展,其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在融媒产品制作、数字人播报等方面,都能看到AIGC的“身影”。例如,CGTN推出AI动画海报,生动展现中国在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成就,并用AIGC技术制作MV,讲述生态立法背后的故事,从歌曲的创作、演唱到动漫画面的制作均由AI完成;人民网《两会AI学习》栏目推出AI数字主持人矩阵,除了运用中文普通话、少数民族语言之外,还能使用英语、西班牙语进行播报,带领受众速览两会知识点。AIGC突破了人类记者和编辑在知识范围、语言能力、工作效率等多个方面的限制,以更全面的信息捕捉、更多样化的语言运用和极高的生产效率,推动着国际传播作品实现“质”与“量”的进步。
日臻成熟的AIGC正在从“助手”的角色成长为国际传播作品的“创作者”。2024年3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元宇宙文化实验室合作推出的《中国神话》系列AI微短剧,将中国神话故事与科幻元素相结合,借助AI技术拓展人们对神话的常规想象。全片从美术、分镜、视频、配音、配乐,均由AI独立完成,展现了AIGC在影视制作和国际传播领域的潜力和前景。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国际传播实践中,AIGC将越来越多地参与文化内涵的发掘与作品转化,推动内容创作范式的转变。
在人机协同的内容创作中,媒体、用户与人工智能,两两之间都将形成紧密的双向沟通,并在媒介技术的进步下被带入虚拟与现实共生、脱域与再嵌入并进的新型情境之中,交互性和传播的范围得到前所未有的延展。届时,媒体、用户和机器(包括本体与虚拟形态)如何相互配合、扬长避短,人类智慧与数字智能的平衡如何实现,将成为国际传播领域面临的新课题。
(二)叙事创新:构建多模态创作新模式
AIGC的应用不仅仅体现在创作主体的延伸,其生产的内容也从机器人写作时期的文字报道,发展到漫画、海报等图片报道,再到兼具视觉与听觉符号的视频作品。基于AIGC构建出的多模态创作新模式,推动着国际传播叙事的演化与提升。语言模态、视觉模态、听觉模态的协同作用拓展了作品的形式与内容——在形式效果上升级了画面的美感与剪辑的流畅程度,在内容表达上则使中国故事背后的中国理念变得更为具体可感,便于海外受众的理解与传播。
AIGC使多模态融合的叙事变得简洁而方便。基于对比学习的多模态模型CLIP(Contrastive Language-Image Pretraining)的出现,使AI影像创作能自如地在脚本、图像、音乐之间转换——脚本可以被输入从而产生图像,图像可以被输入从而产生音乐,音乐可以再次被输入并从中抽取出相关的文字描述。每一次的跨模态穿越,都是模型的一次随机性创造。多模态背景下AIGC内容的分叉与变幻,突破了自然语言表达能力的界限。不同内容形式的模型之间并没有壁垒,而是可以联合使用,实现快速的跨模态内容生成。2024年2月发布的AI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能够准确反映用户提示,制作可一镜到底的视频并呈现复杂场景,此外还具备根据静态图像生成视频的能力。对于国际传播而言,Sora和类似的文生视频大模型,能帮助创作者克服语言难关、跨越文化壁垒,将多种文化元素融入多模态的叙事中。创作者既可以将目标风格输入大模型,训练AIGC生成所需的作品,也可以轻松取用来自全球的文化元素,大大扩充自己的创作素材库。与传统的国际传播作品相比,AIGC赋能下的国际传播拥有更丰富的叙事元素、更全面的视听风格、更具沉浸感的互动属性,能够有效推动跨文化的意义共振,有利于提升国际传播效果。
(三)深度交互:激发多维沉浸新体验
无论是ChatGPT、文心一言所提供的实时文字问答,还是各大媒体推出的具备人类声音特征、拥有定制人设的虚拟主播,都使得信息的传递从冰冷的界面中跳脱出来,转化为一种人格化的存在。例如,人民网《AI说财经(AI Vibes)》通过虚拟外文主播围绕海外关注的中国经济热点话题,播报财经新闻快讯和《人民日报》经济评论,并以个性化的生成式回答实现实时陪伴,吸引了海外受众关注。
近年来,各大媒体在AIGC技术支持下推出了越来越多“数字人”角色,创造高仿真、情感化的沉浸式新体验。手机上的一款款软件逐渐转变为现实生活中可以倾诉、可以咨询、可以聆听的“朋友”,其智能化的工具属性因融入社交关系而激发出更具情感模拟和深度关联特征的多维交互属性。AIGC技术的进步使其已经能够捕捉用户的声音、外貌特征,针对个人量身定制“数字人”形象。由TikTok平台开发的“Cici”聊天机器人,能够从用户的一小段录音中提取和学习用户的声音气质、断句风格甚至口音特征,快速形成与用户声音高度一致的“数字人设”,用户还可以选择与其他用户共享自己的声音形象。基于社交功能设计的“数字人”延展了AIGC的创造力。海外用户在与他们对话时,往往能够忽略文化背景的差异,甚至将自己的文化背景、社会身份投射到“数字人”身上,从而更易接受其所传递的信息。
二、文化跨越:降低文化折扣的智能路径
文化折扣也称“文化贴现”,“指因文化背景差异,国际市场中的文化产品不被其它地区受众认同或理解而导致其价值的降低”。文化折扣现象是长期以来国际传播实践面对的难题,影响着国际传播效果。而日渐发展壮大的AIGC,提供了发现不同文化间“贴合性符号”的智能化路径,有助于提高传播内容的精准性,显著提升文化转译水平,在计算和情感两个维度上推动国际传播不断发展。
(一)用户画像的精准描绘与智能追踪
在国际传播中,对于海外用户的了解不足,是文化折扣产生的重要原因。聚焦“识别用户偏好、用户影响和用户行为轨迹”的海外用户洞察因此成为国际传播关注的重点之一。AIGC在国际传播中的引入与应用,有利于对用户画像进行精准描绘与智能追踪,将海外用户的兴趣爱好、文化背景、社交圈层、媒介消费习惯转化为清晰化的数据,将目标对象从文化背景不同的陌生群体转化为可以被精确描述、被深入了解的清晰个体,从而完成对目标用户的精准信息推送。
Facebook、Twitter(现为X)、Line等社交媒体平台已经采用与ChatGPT问答的方式,通过其数据模型为自己发现和描述目标用户,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偏好提供个性化服务和推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人工智能编辑部”系列创新产品拥有跨平台用户识别算法、基于亿级用户行为形成的1000多个用户标签和支持按标签自由圈选人群等优势,能够跨平台汇集用户数据,并基于标签库、AI模型计算等用户识别引擎,对用户的位置、行为特征等进行全方位洞察,形成360°用户画像及圈群分组,非常适合被应用于国际传播场景,完成对海外用户画像的提取与分析。
在用户画像的基础上,AIGC能够通过算法机制,将精准的用户画像反馈到精细化的信息推送环节,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在央视影音App中,AIGC可以依据用户的视频类型偏好标签、内容偏好标签、行为标签等生成用户行为偏好评分,结合算法推荐和视频标签,将个性化视频直接推到用户端“为你推荐”的列表之中。AIGC不仅能够通过算法推荐更好地实现国际传播作品与目标用户之间的内容匹配,还可以应用于可穿戴式脑机接口设备或在VR、AR、MR、XR等技术的配合下,完成跨文化交流情境的场景匹配,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形成垂直化、精确化的国际传播模式。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解析
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客观上存在差异。提取中华文明中易于被广泛接受的主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解析,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一环。AIGC从内容生态与数据生态两个层面赋能于这一过程,可通过数据模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拆解与内涵分析,也能凭借特定的编码逻辑建立一套可供分享的文化数据库。
AIGC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提取与作品生成已经在实践层面得到应用。2024年2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中国首部AI动画片《千秋诗颂》,随后在CGTN上线该片德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版本,并同步在德国、意大利、巴西等国多家主流媒体播出,触达海外受众近1亿。该系列动画共26集,由AIGC辅助提取中国古诗词中的场景细节,并根据诗词描绘的情境,智能化生成符合东方审美、具有水墨国风等中式美学特征的动态画面与视觉效果。为实现更好的动画生成效果,创作团队对大模型“投喂”了大量符合历史依据的人物形象、建筑、场景等数据进行训练,使其生成的作品既能准确反映诗词背后的史实与背景,又能在美学上体现出写意、工笔等不同艺术风格的特点。经由AIGC创新性解析的中国古代诗词,从对海外受众而言理解难度较高的文学形态被“转译”为更易于理解和记忆的动画,有利于跨过文化的隔阂与理解的门槛,实现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应进一步训练AIGC对于“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进行提取的能力,从天下为公、民为邦本、明德弘道、美美与共等理念出发进行内涵解析和作品生成,“使得中华文明能够更好地为海外受众所理解和接受”。
在AIGC的辅助下对文化资源进行大批量文本标注并建立相应数据库有助于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文本标注(Text Annotation)是数字人文领域的一项重要实践,指以XML、JSON、TXT、CSV等标注格式对包括文字、图像、语音、视频在内的文本进行归类、整理、编辑、纠错、标记和批注的过程。经由文本标注,相关文化资源将被转化为由统一代码进行标识和传输的数据,从而成为可供共享的国际传播资料库。AIGC在文本标注阶段的介入,可以提高标注的效率、准确性和统一性。欧洲已经将这一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转化工作,为我们提供了借鉴。由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the European Commissions Joint Research Centre)开发的开源平台Cultural Gems,可以协助人类标注师捕捉和标记欧洲城镇的多元文化特色,将其转化为数据,进而创建以社区为主导的文旅资源库。利用AIGC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据库,既能为文化产品策划提供创意来源,又能通过建模等手段对文物等宝贵文化资源进行仿真展示,提供沉浸式体验,在国际传播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安全防范:信息风险与全球治理
在人工智能赋能媒体发展的背景下,“我们不仅面对着欧美等国在国际话语空间所具有的历史优势,其借助智能媒体技术进一步提升的国际传播能力也对我们构成了新的挑战。”因此,在从AIGC技术获得发展动能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其中隐藏的信息和文化安全问题。唯有提高危机意识,制定合理的规则并对其在国际传播领域的应用进行审慎监管,才能有效应对潜在风险。
(一)破除智能迷思与意识形态的科技伪装
在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模型的演进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处在技术前沿,主流和成熟的AIGC工具及数据模型,也基本来自发达国家的科技企业与开发团队,仍“代表着服务于西方社会的信息生产工具,是一种技术与权力互嵌的产物”,其代码与语言中交织着“西方中心主义”的智能迷思与意识形态的科技伪装。
以ChatGPT为例,它的训练模型在价值观上是“西方中心主义”的,因此在生成有关亚洲、中国的信息与影像内容时,文化偏见、误读甚至错误屡见不鲜。有研究表明,“ChatGPT在中文的知识问答上很容易出现错误,并且它会使用流畅的句子对编造的虚假事实进行阐述,对于信息来源受限的群体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在大数据、强算法、高算力等高科技光环之下,流动在ChatGPT对话框中的虚假信息与错误知识易赢得一部分用户的信任,并以一种伪自然交流和“知晓世界一切秘密”的伪全知身份,搅乱国际舆论场。在与ChatGPT探讨有关政治立场的问题时,ChatGPT会有选择性地作出回答,例如对于美国快速生成溢美之词,却对与其他国家相关的问题保持沉默,强调自己不参与政治或意识形态的宣扬,甚至出现程序报错、账号封禁的情况。
随着文生图、文生视频等更先进的多模态AIGC大模型的开发,应对“西方中心主义”下意识形态与政治话语的隐弊嵌入成为摆在眼前的现实课题,例如相关技术可通过视觉层面上的选择性生成将中国话语置于不可见的境地,以削弱中国话语与中国国家形象在国际传播中的声量。换言之,要警惕AIGC的技术本体与意识形态内核的相互裹挟,及其信息生产、文化表征在互联网应用、信息搜索、影像生成等层面的影响。对西方国家开发的AIGC工具及其背后的风险,我国已经做出了一定的应对,以“中国制造”的AIGC工具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的话语权。例如,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发布了国内第一个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MOSS”,百度也推出了全新一代知识增强大语言模型、文心大模型家族的新成员“文心一言”。在未来,我国还需继续在AIGC的自主研发中加大力度,推动我国开发的AIGC产品“走出去”,在国际传播中破除西方话语体系的科技垄断与伪装。
(二)抑制虚假信息的传播
AIGC本身不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却能在一些利益集团的操纵下,生成大量真假莫辨的观点、图片、视频。近几年来,AIGC在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美国大选等国际热点事件中频繁现身,部分由其生成的虚假信息凭借夸张的表现风格与极致的意见偏向在海外社交平台上得到病毒式的传播,并博取部分用户的信任,造成了国际舆论场的混乱与“污名政治学”的泛起。
“污名政治学”是“与国家、种族、阶层相关的一种恶意政治修辞”,映射着国际传播场域中的新闻造假、舆论控制与民意扭曲等乱象。在一些国际热点事件中,AIGC强大的内容生成能力被利用作为“污名政治学”的落脚点——针对特定利益集团的指令,即可一键重组关键符号,量身定制出大批具有煽动性和攻击性的国际传播文本。此外,一些行为主体“基于个人或机构的认知和情绪,或者为博取流量和舆论关注,伪造战场上未曾发生的爆炸性新闻,进而影响和塑造舆论走向”。AIGC的应用对国际信任赤字的扩大和国际局势安全稳定的影响引起各方关注。
中国主流媒体正在探索通过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提高对AIGC的管理和监督能力。2024年3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式制定出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使用规范》,在鼓励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的同时,对人工智能应用实行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监管,严格把控内容质量,确保AIGC生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优质内容,探索优化应用场景,构建应用生态体系,并逐步探索具有广泛共识的人工智能伦理指南和行业准则。
(三)应对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多重挑战
发达国家在AIGC开发中的先发优势,与“全球南方”在AIGC发展过程中的相对滞后,使得人工智能成为不平衡的国际传播格局的再一次呈现。在AIGC的发展中,“数字殖民主义”的特征隐藏在看似开放包容的技术表象之下。例如,在ChatGPT的易接入性和其开发公司Open AI所宣扬的“世界主义”愿景背后,是模型开发过程中为了从庞大的训练数据集中清除有害文本,以极低的时薪将其外包给肯尼亚工人进行阅读并打上数据标签。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水平不均衡,使国际传播格局中的南北差异仍在扩大。
人工智能领域的规则制定也已引发话语权之争。2022年10月,美国白宫发布《人工智能权利法案蓝图》。2023年5月发布的G7联合声明提到,要以价值观划线来推动前沿科技的发展,尤其要推动人工智能标准和规则等出台。2024年3月,欧洲议会通过了欧盟提出的《人工智能法案》。欧美国家针对人工智能推出规范和监管的成文规定,固然有应对技术发展带来的安全风险的一面,但其争夺人工智能领域标准和规则制定权的一面也不容忽视。尤其是美国持续拉拢盟友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合作,包括组建“芯片四方联盟”等,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由此呈现阵营化和规范治理层面有限合作并存的复杂局面。
2023年11月,首届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峰会在英国召开,中国等28个国家以及欧盟共同签署了《布莱切利宣言》,这是全球第一份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国际性声明。2024年3月2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首个关于人工智能的全球决议草案,以确保这项强大的新技术能够造福所有国家、尊重人权。从以上行动可以看出多边层面推进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努力。但是,考虑到发展水平、文化差异等多重因素,尤其是众多发展中国家在AIGC法律规制方面的了解与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各国在治理框架和解决方案上达成共识仍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从2023年8月起施行《生成式人工智能管理暂行办法》,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实行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监管。当年10月,中国政府发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呼吁通过对话与合作凝聚共识,构建开放、公正、有效的治理机制,促进人工智能技术造福于人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中,“增强发展中国家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不断弥合智能鸿沟和治理能力差距。积极支持在联合国框架下讨论成立国际人工智能治理机构,协调国际人工智能发展、安全与治理重大问题”,明确表达了中方对于在推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方面开放、务实的态度。
结语
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国际传播格局的变化相结合,映射出“无穷尽的技术奇点与知识爆炸的盛景”。AIGC的应用有助于推动国际传播效能的显著提高,完成人机协同新场景的打造、多模态创作新模式的构建和全景沉浸新体验的开发;与此同时,AIGC是降低国际传播文化折扣的智能路径,能够以用户画像的精准描绘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解析,助力讲好中国故事。然而,在积极利用AIGC为国际传播赋能的同时,也须警惕其所带来的安全问题,防范其带来的意识形态裹挟、虚假信息泛滥、国际传播秩序不平等加剧等问题。AIGC为国际传播创设了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技术环境,也为国际传播工作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应对AIGC背后的安全问题、让技术在更安全的规范下得到应用,还需要中国与世界的积极行动。中国正在基于本土经验,加强关于AIGC的伦理研究与管理规范的制定推广,积极加入与推进AIGC的全球治理进程。未来,我国媒体还应继续秉持开放、共赢的理念,联合相关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发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在促进国际传播效能提升的同时,提高在这一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责任编辑: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