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美文学作品是世界文学宝库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十分重要的文化资源,语言表达形式丰富多元,语言结构完整,蕴藏深刻的艺术魅力、文化价值,从跨文化角度对英美文学作品展开分析与研究,探索作品当中的语言艺术,可以促进世界文化长远、繁荣发展。基于此,本文就针对跨文化视域下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进行赏析,剖析与研究英语文化作品具备的语言艺术特征。
[关键词]跨文化视角;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赏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进程逐步加快,世界文化艺术深入融合,中西方文化密切交流,具备的国际化、整合化、兼容化特征更加明显。在这种背景下,英美文学作品被大量引入到我国,为我国文化发展带来一定的助力,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国读者在鉴赏英美文学作品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跨文化层面分析,明确掌握英美文学作品具备的语言特征,感知语言艺术魅力,探索研究作品背后隐藏的价值思想与内涵,为中西方语言艺术文化发展和升华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的形成背景
文学作品的形成与产生离不开特殊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学作品的创作以及语言艺术的凝聚,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英美地区文学作品的创作与语言艺术的形成则与希腊神话、古希伯来文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古希腊文化,从艺术性层面分析,神话故事当中有着高超的语言艺术造诣,为英美创作者提供丰富、充足的写作素材,是英美创作者文学作品创作灵感[1]。例如,《神谱》《伊利亚特》等古老的希腊神话作品,书中主要描绘展示世界的发展,涵盖与涉及民间传说、神话传说,虽然写的是故事,重点却是传承与弘扬优良品质,表达了乐观精神、英雄精神,或多或少地影响与展示了英美文明的价值观、生命观。英美很多典型的文学作品都会融入罗马、希腊文学作品中的元素。例如,但丁代表作品《神曲》就是将古希腊神话故事当作载体,撰写文本,通过突出展示、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模式,展示主角的重要性[2]。
二、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的赏析原则
在跨文化研究与探索过程中,人们极易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而本能地误读或者排斥创作者原本的意图,因此为更好掌握跨文化背景下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特征,读者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尊重文化差异的原则
新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中外文化之间存在的差距不断缩小,中外文学作品内涵与语言艺术表达形式越来越相似。但是在古代,由于交通不够便利,中外之间交流沟通欠缺,中外文化差异相对较大,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作者信仰方面,还体现在语言艺术表达展示形式方面,所以在解析与品味英美文学作品过程中,读者需要针对自己的心态进行及时有效调整,尊重中外文学作品存在的差异与区别,尽量从英美文化视角,分析作品具备的语言艺术特征[3]。对于读者来讲,一方面要逐步提升自身文学素养以及分辨判断能力,进一步感知英美文学作品背后隐藏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熏陶自身的情操和品德。另一方面,思考与把握不同国家、不同历史发展情况与发展状态,全面分析与探索英美文学作品的内容,深刻感知与体会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内涵与特征。
(二)明确时代特征的原则
英美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一定的区别,所以其创作出的文学作品语言艺术存在显著的差异,体现与表达出的思想情感、价值内涵各不相同,所以在解读文学作品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与研究英美文学作品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了解与感知整个作品历史文化发展背景,在这一基础上,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品质与内在特征进行分析,借此深刻理解与感知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内涵[4]。例如,《老人与海》创作于1951年,由著名作家海明威创作。这一篇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海明威移居古巴时,乘坐的船沉没,被老渔民富恩特斯搭救,并与其产生深厚的友谊,之后老渔民在前往深海捕捉到一条渔船无法装下的大鱼时,却遭受鲨鱼的袭击,回到岸边之后大鱼只剩下骨架。作品当中的老人生活贫困,但是有着积极乐观的精神与人生态度,不愿意向命运低头。读者在赏析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与研究其独特的社会背景,深刻感知英美文学作品背后隐藏的语言艺术品质。
(三)语言文学品鉴原则
对于文学作品来讲,作者在作品创作过程中,会将自己的思想情感与价值观念隐藏到文字当中,所以在阅读鉴赏英美文学作品过程中,需要遵循语言文学品位鉴赏的原则,不可以将其当作单纯、常规的故事或者小说进行阅读,而是需要全面、深度分析其背后隐藏的文学品质、社会发展背景与艺术价值等,进一步研读英美文学作品,从中感受与体会背后隐藏的人生价值。同时,需要精准掌握英美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和语言特征,让自己语言文学作品感知与品鉴能力可以全面提高[5]。
三、跨文化视域下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的赏析
(一)语言艺术的特征
1.戏剧化。
与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相比,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具备显著的戏剧化优势特征。一方面,创作者善于利用独白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展示人物的情感和内心想法,改善作品人物形象,让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与生动,同时让读者深入思考文本,深刻感知与体会作者创作思想与观念,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加深对作品的认识与理解。例如,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作品《哈姆雷特》,作者使用大量的独白语句,将主人公哈姆雷特内心想法与存在的疑惑呈现出来,读者通过阅读独白,可以加深对哈姆雷特情感与内心想法的理解与认
识[6]。另一方面是利用独白的方式引发读者的自我思考,让读者更好体会与感知人物性格与品德的同时,为读者提供联想的平台与空间,例如,索恩伯里诗人创作的《骑士与圆颅党人之歌》,创作时间为1857年,作品中作者使用大量戏剧独白启迪读者自我思考,提升文学作品的客观性、独立性,为读者理解与认识提供便利。
2.生活化。
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一点充分体现在英美文学作品当中,大部分英美文学作者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均会从生活实际出发,从生活中收集写作素材,描绘所处时代人民真实生活与经历,反映与展示自身对社会价值与生命的反思、判断,使得英美文学作品具有十分独特、显著的语言特征。一是英美文学作品有着精练、简洁的语言,在创作文学作品过程中,读者往往会使用明确的语言介绍作品的情感,让作品有趣味性、艺术性与个性化特征[7]。同时,还可进一步反映与展示文学作品的价值素养与文化内涵。二是英美文学作品的情节、素材资源以及作品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实际关系密切,呈现展示真实的世界。例如,莫泊桑的《羊脂球》《项链》《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等经典作品,作品内容与当时代的社会特征与历史背景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其利用故事的形式呈现当时社会的黑暗面。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需要结合当时社会发展环境与居民生活情况,鉴赏语言文字,体会背后隐藏的艺术魅力。
3.故事化。
故事导入方法是英美文学作品过程中常用的创作手法,因为经典故事广泛流传,并且背后隐藏深刻的思想情感,所以在创作英美文学作品中,大部分作者喜欢使用引入经典作品的方式,将作品背后隐藏的情感表达呈现出来,展示语言艺术特征。例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由雪莱创作的一部戏剧,其通过融入普罗米修斯这一经典的古希腊神话故事,传递与展示普罗米修斯身上具备的坚韧不屈、无私奉献等精神品德。同时,因为不同时代与地区文学作品创作形式各不相同,作品背后隐藏的内涵也有一定的区别和差异,在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在自身文学作品当中融入经典故事,可以让群众深刻感知与体会自己创作出的文学作品,进一步展示当地的民风民俗,提升英美文学作品的传承价值,强化作品的语言文学价值和功能作用。
(二)语言艺术的表达形式
跨文化视域下,在分析与研究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特征过程中,不仅需要感知文学作品背后隐藏的情感内涵与作者思想观念,而且需要深入探索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表达形式、表达技巧,体会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1.语言的结构。
英美文学作品语言形式丰富多元,不同文学作品选择使用的语言结构各不相同,以《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为例,作为经典、优秀的文学遗产,其具有十分显著的语言艺术特征,故事内容丰富,故事跨度超过10年,采取繁略有序的文本叙事形式和结构,重点描述战争结束之前51天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在51天当中故事全面描述战争开始时的情况。这种繁略有序的叙事结构,在诗歌中大量使用,使得诗歌语言有一定的重复,一方面可以满足诗歌说唱要求,另一方面重复使用形容词、重复传达命令以及转述第三者语言的形式,是一种十分显著的语言艺术特征。例如,重复使用形容词,可以让我们深刻理解作品,提升作品阅读理解效率。不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这种语言结构形式使用次数逐步减少,语言表达形式更加简洁,后续文学作品大部分都是按照多元化的结构呈现文本,例如,十四行诗这种文学创作手法,主要按照四、四、四、二编排的结构展示诗歌,或者根据四、四、三、三的编排结构呈现诗歌,可以从诗歌层面,诠释英美文学作品的内涵,有着十分显著的魅力特征。
2.语言押韵手法。
押韵是十分常见的语言创作形式,无论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者,还是英美文学创作者对于押韵都十分偏爱,强调并重视语言文字具备的押韵性。特别是在部分英美诗歌作品当中,作者大量、习惯性利用押韵的形式,规划设计诗歌的结构,改善诗歌组织形式。一是利用押韵表现、展示诗歌本身具备的内在意境与特征,进而营造一种自然、生动、优美的艺术表达效果,更好地打动与影响读者的心灵与内在情感,提升读者的品位。二是借助押韵的模式,表达作品语言文字背后隐藏的艺术价值,体现人物心理特征与性格特征。同时,为保证押韵具备的艺术价值可以不断提升,大部分作者会有意识调整与使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改变传统单词组合形式,提升作品的押韵性,增强作品语言文字艺术魅力。例如,埃德曼·斯宾塞在创作《仙后》这一首诗歌作品过程中,为更好体现与突出诗歌的旋律,让诗歌具有旋律美、情感美,创立斯宾塞诗体,并在文章当中多次使用,为作品赋予浓厚的乡土气息与文化内涵,提升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3.比喻手法。
比喻是英语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利用比喻的艺术表达手法,不仅可以让英美文学作品艺术魅力提升,让其更加灵活与生动,还可以提升读者作品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让读者产生一定的阅读欲望。通过有机融合故事情节、比喻创作手法,可以为读者构建、设计一个精彩绝妙的艺术情节。同时,利用比喻的手法描述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也可以具体、形象呈现抽象的故事情节,还原呈现原本人物的内心感受与思想情感,让读者可以理解原本难以理解的思想情感,使艺术作品具有通俗性、具体性与真实性等一系列特征,进一步提升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品位。
4.矛盾手法。
矛盾创作手法是一种常见的英语文学作品创作技巧和手段,通过矛盾的语言,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文学作品具备的鉴赏价值与作用,而且可以让作品当中人物内心想法和形象更好呈现,展示不同事件、不同故事的发展方向,借此帮助读者全面、深刻理解文学作品具备的内在价值与内涵,提升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品质。矛盾创设形式较多,通常是利用对话、独白等一系列形式呈现出来。一是利用独白的形式,体现矛盾主体。作者借助独白概括主人公内心想法、情感中存在的矛盾之处,突出凸显主人公内心的感受与体会,改善主人公形象,让主人公形象更加丰富,显著提升语言表达质量与水平。二是利用对话的形式体现矛盾之处,利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述与展示不同人的不同表现、动作与神态等,可以让语言表达质量与作品语言艺术价值进一步提升。在鉴赏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其矛盾之处,以及矛盾设计的作用和目的,逐步增强语言艺术赏析品鉴的精准性、全面性和真实性,深刻感知作品具备的艺术价值与艺术
内涵。
结束语
综上所述,英美文学作品与中国文学作品相比,受到文化需求、地理区域、生活习惯与形式等层面的影响,与中国文学作品差异较大,要想深刻理解与认识英美文学作品,进一步鉴赏文学作品,就必须从跨文化角度出发,遵循跨文化原则、时代化原则以及品鉴赏析原则等,品系鉴赏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特征、语言艺术表现形式,深刻感知英美文学作品具备的语言魅力与艺术内涵,明确掌握英美文学作品的内在价值,进一步提升品鉴深度与质量,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1]薛娇.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分析:评文化交融与碰撞视阈下的20世纪英美文学创作研究[J].语文建设,2023(10):85.
[2]李日.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艺术赏析:评英美文学自主学习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8(8):130.
[3]何欣.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赏析:评英美文学欣赏(第三版)[J].江西社会科学,2018,38(6):258-259.
[4]杜凌俊.基于文化视角的英美文学理论解读与作品分析:评英美文学经典作品主题与特色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21):2.
[5]岳杰.英美经典文学作品语言艺术特点探析:以福尔摩斯探案集为例[J].大观,2022(2):31-33.
[6]陈玉.基于跨文化视角的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鉴赏研究[J].今古文创,2020(38):29-30.
[7]赵婷婷.分析跨文化视角下对英美文学作品中语言艺术的赏析[J].青年文学家,2018(18):140.
作者简介:张柏柯(1976— ),女,汉族,河南洛阳人,洛阳理工学院,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