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纲要出发,旨在落实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德艺双馨的创意人才这一根本任务。本文将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立足于党建引领视角,阐述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经验,提出从完善顶层设计、强化组织建设到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效融合及构建思政育人品牌与平台这一具备系统性和专业指向性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旨在培养国家文化事业建设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党建引领;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艺术设计涵盖视觉、影视、装饰等多个领域,是国家文化建设与传播的重要载体,影响着人们的审美价值与思想风潮。当前,国内外各类思想的对峙与多元文化的更新给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冲击。因此,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应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党建工作与专业课程共同建设“教育主战场”协同育人,这对于培育具备正确艺术观与价值观、彰显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水平艺术设计技能人才具有长远而深刻的意义。
一、党建引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具有民族魂、文化根的艺术设计人才
立德树人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高校党建追求的根本目标,本质上而言,高校党建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同向同行的。长久以来,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给艺术设计教育带来了机遇,但也带来了西方思想风潮侵蚀的挑战。在这样的境遇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应打通党建与各课程协同育人的脉络,以党建引领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方向,筑基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推动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与价值观、人生观的构建进行有机融合,保障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作观念与职业理念统一到党的主张上来,培养具有民族魂、文化根的艺术设计人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
(二)有助于建设创新型党组织
课程思政的开展离不开党建引领,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内容与工作思路也能在课程思政的实践中不断的丰富与开拓。课程思政也可以充盈教师党员的知识结构,丰富党组织的建设成果,推动创新型党组织的建设。艺术设计活动涉及庞大的学科系统,专业内容涉及美学、社会科学、物理学等多种学科。将课程思政纳入艺术设计学院党建工作体系,不仅能够丰富党建活动内容,更能够通过理论层面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活动,打开党建新思路,促进党员教师的创新型发展。同时,不同地域有其特有的文化底蕴,各个学校的课程思政也会形成独特的建设思路经验,为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找到一条最适合本校课程思政推广的路径,党建工作也会随之不断创新其内容、思路和工作方法,不断建设出拥有文化品牌特色的创新型党组织。
二、党建引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现状及问题
(一)党建引领下的课程思政顶层设计不够完善
目前,高职院校已普遍意识到了课程思政对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积极作用,开展了竞赛、科研、会议等多种形式的课程思政建设活动,但将课程思政纳入党建体系的做法并不普遍,没有充分在党的思想引领下进行的课程思政教育活动易出现专业技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的结构性困境。当前,在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下,多数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虽已构成,但仍不尽完善,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课程思政建设主体不明确。课程思政通常被认定为是一线教师的工作事务,除了教务处及科研部门会定期开展教学竞赛及相关课题研究的申报工作外,包含学工处在内的其他部门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不足,形成“做思政”“抓党建”“搞学术”各自为营的现象。第二,缺乏有序衔接的顶层设计。课程思政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系统性工程,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由谁制定?教学内容及开展方法由谁选择把关?实施效果由谁评价?每一个问题涉及的决策主体不同,这些主体应保证课程思政的每一个环节能够有序开展。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够确保在学校党委领导下顺利开展,但行政、教学、学工与二级学院等组织机构还存在着各行其是的现象,未形成高效的“大党建与大思政”的育人格局。
(二)艺术设计专业基层党支部未能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们虽具有较高的专业造诣,但此专业教师普遍存在着“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现象。相较于专业深造,许多教师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并未给予同样的重视,政治理论素养较为薄弱。从近年来课程思政相关竞赛及科研项目的成果来看,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水平较其他学科教师仍有差距。教工党支部是党的基层战斗堡垒,承担着监督、教育、管理、服务师生的重要职责[2]。艺术设计专业党员教师应主动挑起课程思政建设先锋示范的重担。但目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普遍承受着教学、专业竞赛与科研的多重压力,导致基层教工党组织没有真正广泛动员起来,支部没有真正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如何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力。党员教师组织参与党建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未做到带领非党员教师主动提升政治理论水平与思想道德素养,未意识到将党建工作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重要意义,这阻碍了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对知识技能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难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落实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三)课程思政建设未能有机融入党建工作内容之中
由于顶层设计的不完善及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的薄弱,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往往与党建工作尚未做到相互融合及共同发展,其原因是课程思政与党建工作相互独立,成果不能相互转化。课程思政竞赛与科研的申报主体主要为专业教师,而党建工作的申报主体多为基层党支部或党支部书记,基于各项工作考核规则和二级学院对整体业绩的平衡,形成了课程思政由教师负责,党建工作则专人专做的工作格局,两项工作板块相互独立,成果没有有效转化,这不利于课程思政中渗透党建思想和目标,致使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缺乏价值引领,没有形成政治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统一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3]。这也就直接导致许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浮于表面,教师在实施时常出现将思政元素理解为“贴政治标签”,如在人培方案的目标制定或教学材料的撰写中简单地贴上立德树人、家国情怀等普遍性思政标签,思政元素之于艺术设计专业的指向性不强[4]。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则无法灵活生动地将思政元素与艺术设计专业内容结合,生硬的融入方式则会削弱专业内容本身的逻辑,造成学生的反感,不能有效实现思政育人的目的。
三、党建引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
(一)完善课程思政顶层设计,强化组织体系建设
对于课程思政工作而言,完善的顶层设计可以引领建设方向、明确建设内容、指导建设方法。因此,为了使课程思政充分发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教学育人优势,高职院校必然需要从顶层设计层面强化党的组织建设,广泛动员各部门、基层党组织和专业教师参与到课程思政的建设中去,从实施主体上确保课程思政的
落实。
首先,统筹构建课程思政建设架构。高职院校党委需从宏观层面将课程思政建设等纳入党建工作的范畴,制定建设指南,统筹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基层党组织参与进课程思政的建设环节,明确责任落实的主体,形成结构清晰、分工明确、衔接有序的课程思政建设格局。其次,用好基层党组织主阵地。将党建与课程思政充分融合、建立从党员到教师的协同工作机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建设:一是充分发挥教工党支部政治功能。秉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教育理念,为提升艺术设计专业党员教师政治素养,首先要在教工党支部内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活动,确保党员教师能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工作,将党内的学习生活与思想政治建设成果与专业教学活动融合起来。同时,充分发挥党支部主导作用,为课程思政把关定向、赋能提质,通过组织育人从而有效实现课程育人。二是充分发挥支部委员会的建设引领作用。支部委员会作为党支部领导班子,应带头承担起推动支部建设与课程思政互融互通的职责。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教工支部支委会为例,支委会工作分工到位,责任到人,支部书记承担课程思政建设的“搭桥人”角色,一方面组织支委会班子定期进行各专业课程思政方案的创设研讨活动,另一方面与学生支部开展合作,定期向学生党员、学生团员及学生干部讲授艺术思政课,开启别样的“全景式思政课”学习体验,牢牢守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持续推进思政课的守正创新。宣传委员结合学院教学特色,立足课程平台,定期发起“红色元素创意设计之我见”“江南文化元素传承与创新设计”等主题宣传活动,引导学生发挥专业技能体悟思政教育。组织委员把控课程思政建设效果,定期通过访谈、问卷等形式获取学院师生对课程思政建设活动的评价与反馈,形成评价报告,使支委会能够及时查摆问题,优化建设方案。
(二)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效融合,创新课程思政育人形式
党建与业务的有机融合是高职院校实现课程思政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关键举措。根据艺术设计岗位工作内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呈现出显著的实践性、创新性及社会性。艺术设计专业的师生也有其独特的性格特征,如感性思维发达、实践能力强等,因此,不论是党建融入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业务工作的方法还是课程思政育人的方法,都应避免理论灌输,而应采取实践性强,且能激发师生创造力和服务积极性的方式方法。
1.用好党日活动这个载体
党日活动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支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宝贵载体。采风调研是艺术设计实践的重要环节,也是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程序,教师和学生党员可依托党日活动平台,开展各式主题的采风学习活动,并利用专业课程引导学生将主题学习成果转化为设计作品。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传艺学院党支部牢牢把握学院“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吴地文化”的发展定位,借助党日活动工作走访无锡红色革命基地、吴地文化遗址及博物馆等形式,感受无锡城市文化底色与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每次学习结束后,党支部召开支委会、支委扩大会,与专任教师、学工团队一起讨论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的契合点,探讨如何把采集到具有鲜明特征的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
2.用好社会服务实践这个抓手
开展社会服务是基层党组织践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社会实践教学更是思政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者,更应该通过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提升社会责任感。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传艺学院党支部以与文旅部门、企业及乡村开展多方合作为抓手,结合课题教学、大师工作室,与中国邮政集团无锡分公司合作研发“鼋头渚赏樱”系列文创产品设计;与惠山古镇共同探索以廉洁文化主题红色研学新模式,进行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参观线路H5设计活动,拓宽了无锡红色文化教学资源;支部同无锡山联村开展“手绘乡村·青春行动”专项行动,以画笔践行设计报国,建立了思政教师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常态化制度。在学院党支部的创新引领下,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实现了党建工作与课程思政的“超链接”,思想文化的传承与转化也通过更为综合的媒介形态不断“升维”。
3.形成思政育人品牌,打造“党建+课程思政”平台
品牌建设是提升产品影响力和宣传力的重要策略。建设“党建+思政育人”品牌,不仅能够主动抢占党建工作宣传新高地,更能形成思政育人示范效应。基层党组织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创特色、建亮点、挖潜力,因地制宜地抓好课程思政阵地建设。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传艺学院党支部创立了“匠心·绘心” 双思政育人品牌,推动“绘心筑梦”党建育人与“匠心铸魂”专业教育一体化融合;教工支部组织教师党员创建了课程思政案例库,打造“研习·设计·微课堂”在线开放课程,在专业教学中润物无声地融入思政元素;学生支部开展掌上“党建+思政”行动;组建师生党员“微刊工作小组”,通过学院微信公众号“掌上思政课堂”以及“传统文化课堂”实现“党建+课程思政”建设的协同推进。通过这些建设,不仅提升了学院的影响力,还充分发挥了党建阵地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的功能,有力巩固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结束语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事业发展,需具备正确艺术观与创培养,必须在党建引领下,坚定不移地将思政教育工作贯穿于专业课程的教学与育人全过程。“党建+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教学育人理念,旨在通过党建工作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实现党建与课程思政的互融互促,形成以党建为核心的思政育人体系,提升两者的协同育人实效。
参考文献
[1]高羽,郭欣欣.新时代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7(4):132-135.
[2]李妮,阮宜扬.耦合视角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的建设路径研究:基于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团队建设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23):84-90.
[3]冯大同,于瑾.“党建+课程思政”的四维进路[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7):42-44.
[4]李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推进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J].纺织报告,2023,42(8):1-3.
作者简介:刘洁莹(1996— ),女,汉族,河北邯郸人,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校,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基金项目: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专项)课题“地方红色资源融入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路径与机制研究”(课题编号:WXCY-2022-ZX-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