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优化策略分析

2024-06-19 08:21周云
教育界·A 2024年11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小学体育核心素养

【摘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当充分优化课堂教学策略,积极落实新课标相关理念,有效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不断创新课堂的教学模式,保障学生的发展。当前,小学体育课堂存在设施老化、理念陈旧、氛围低迷、模式单一等教学问题,授课教师应当通过创设体育情境、设计体育游戏、丰富课堂活动、尊重个体差异、开展美育教学等方式不断优化体育课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关键词】小学体育;核心素养;优化策略

着核心素养教学的深度发展,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不同维度改进教学模式,有效构建“育身”“育人”一体化的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促进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1]。

一、小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一是对学生基本体育技能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大多数学生接触体育项目、系统学习体育知识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各项运动器材以及运动项目,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以及各类体育项目的规则,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2]。

二是对学生体育精神以及体育品质的培养。体育精神包含顽强拼搏、不畏苦难、努力超越自我等方面;体育品质包含合作精神、规则意识等方面。可以说,体育精神与体育品质是体育运动的灵魂与核心,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长远发展。

三是对学生健康意识以及体育意识的培养。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拥有强健的身体是成长与学习的基本保障。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渗透卫生保健知识,并引导其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

四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运动的类型更加丰富,并且,很多体育动作有着较强的韵律感、节奏感以及艺术表现力,能够给人们带来良好的审美体验。此外,体育还发挥着美育功能,如打球、游泳、跑步等项目可以塑造人们的形体,让人们拥有线条美、匀称美。如今,部分小学的体育课堂设置有艺术体操、健美操、武术等教学项目,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柔韧性,还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加匀称的形体。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体育教学问题

近年来,为了贯彻落实新课改,教育部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自身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地位,学习并深度研读新型教学理论,从而依托班级学情以及学生的个性化体育学习需求,打造高质、高效的小学体育课堂[3]。在具体的实践中,部分体育课堂的状况不佳,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陈旧。虽然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开始采取多种方式优化教学内容,但由于其采取的教学模式较为陈旧,最终导致课堂效果不理想。

第二,教师设计的教学流程不够具体。一般情况下,小学体育应当包含六大教学流程:课前热身、导入、教学示范、集体锻炼、自由活动、课堂总结。授课教师应当严格遵循上述流程,带领学生开展体育活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来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流程,也没有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开展专业的课前热身与课后休息,这使得部分学生出现运动扭伤、拉伤等安全事件。

第三,校内体育设施陈旧老化。陈旧老化的体育设施会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舒适、安全的教学环境是构建高效体育课堂的基础与保障。教师应当积极向学校反映具体情况,为学生提供安全的体育设施。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加大调研体育课程的力度,不断丰富体育活动形式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应当加大调研体育课程的力度,充分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状况以及教学实际来构建课堂,不断丰富体育活动的形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的高效交流[4]。

教师需要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仔细研读与核心素养相关的教育政策,深化自身对小学体育学科的认识。此外,教师还需要依托班级学生的运动爱好、运动兴趣来合理安排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形成良性竞争的意识,引导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勇于战胜困难的优秀品质。

以讲解民间体育运动为例。首先,教师应当深度调研当地常见的民间运动项目,并明晰本次课堂教学的难点及重点。其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为学生详细说明基础的动作要领,并引导学生区分各个地区民间运动项目的区别。最后,教师应当根据当地的特色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设计多元的体育活动,运用民间特色运动器械来替代常规的体育教学器材,从而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训练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在课堂中融入趣味游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若教师只是在课堂中单纯地为学生讲解体育知识,没有将体育活动与理论讲解相结合,就很难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热情,更有可能影响学生理解、吸收体育知识的效果[5]。

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来开发更新颖的教学模式,将竞技性、趣味性更高的体育游戏融入日常教学,从而在延伸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前期的热身环节,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结合本班学生的身体状况引入“夹气球”“呼啦圈救援”“贴鼻子”“丢手绢”等具有趣味性且较为简单的游戏活动。这样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进入体育学习的状态,并让学生在玩耍中强化自身体质,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在安排游戏活动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女生、男生在运动能力与体力方面的差异,为学生设计安全系数高的竞技游戏,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

(三)创设多元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与创新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特性来创设多元的课堂情境。例如,教师可以将生活化情境、故事情境、问题情境等渗透至教学环节,有效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感受体育学科的魅力。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或其他信息技术手段来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音频及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体育知识体系。以带领学生开展户外运动训练为例。部分低年级的学生不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且身体机能较差。为了打造高质、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重难点为学生播放竞赛类体育活动的相关影片,从而深化学生对体育赛事的认识,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

(四)积极更新教学观念,贯彻落实美育浸润行动

小学体育课程中包含丰富的教学内容,也包含能够展现身体美与运动美的体育项目,如田径运动展现速度美;武术运动展现舒展美;球类运动展现对抗美;艺术体操、体育舞蹈等运动展现形体美与旋律美。

教师需要深度剖析各类运动项目,并在理论讲解及实践训练中引导学生深度感知,从而强化学生审美素养的发展。以形体教学为例。教师应当着重安排形体训练,让学生在练习行走姿势、脚位变化以及站立姿势的过程中改善自身的体态,并感受动作的美感与韵味。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健美、协调、自然的气质,还能够促进学生肌肉、骨骼的发育,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与柔韧度。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当为学生提出明确的训练要求,告知学生哪些姿势是富有美感的,并在示范与演练中培养学生形成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当学生具备基本的审美素养后,就能够基于已有经验自主设计其他富有美感的动作。

教师还需要在组织学生观看体育竞赛的过程中渗透美育。相比于常规的体育活动,体育竞赛有着极强的感染力,能够让观众感受运动员的形体美以及技术美,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形体美。实际上,各类竞赛项目均能够直观展示运动员的姿态、体型以及风采。观众能够欣赏到运动员的面部神情、皮肤色泽、肌肉形态、身体曲线以及气质风度等。教师可在组织学生观看竞赛时着重分析运动员的外部特征,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形体美。例如,学生能够在观看艺术体操竞赛时感受运动员迸发的青春活力及富有神韵的表演风格。又如,学生能够在观看篮球竞赛时感受力量之美。

另一方面是技术美。技术美指的是运动员在运动方法以及运动技巧方面展现的美感。体育竞赛中的技术美更多体现在动作的连贯性、节奏性、精准性以及协调性方面。教师除了需要为学生讲解运动方法与技巧的难度,还需要组织学生欣赏动作之美,让学生获得更为丰富、全面的审美感受。

(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首先,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体育运动的机会较少,这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差异;此外,受到性格、性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对各类体育运动的喜好程度也存在差异。教师在构建高效体育课堂时,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安排多元的活动项目,并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与运动强度,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其次,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运动器材,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运动需求及兴趣爱好选择运动器材,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学习兴趣。以自由活动环节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乒乓球、羽毛球、跳绳、沙包、毽子等运动器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运动。

再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身体机能来展开分层教学。这要求教师在课前及时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及训练上限,并结合学生的身体优势来设计有针对性的训练任务。此外,教师还需要事先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体育特长、兴趣爱好及其他个人信息;与学生进行一对一访谈,了解学生的运动意愿,进而开展科学分层,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

最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运动表现来进一步细化训练方式、训练内容,从而保障分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始终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训练的内容与方式。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在核心素养视角下优化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策略是当前小学体育教师积极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以及新课改政策的有效举措,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小学体育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课堂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并依托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身心发展特征设计教学方案,从而打造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体育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德超.落实“双减”促发展:以小学体育教学为例[J].新课程,2022(38):24-25.

[2]朱海钰.如何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J].求知导刊,2022(27):113-115.

[3]张武彪.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J].天津教育,2022(23):9-11.

[4]韦兴猛.核心素养助力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生成[N].科学导报,2022-07-29(B03).

[5]倪伟.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体育教学探析[J].安徽教育科研,2022(14):82-83.

作者简介:周云(1979—),女,江苏省镇江市中山路小学大禹山校区。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小学体育核心素养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