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思辨性阅读,提升核心素养

2024-06-19 08:21周丽琴
教育界·A 2024年11期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摘要】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能只是简单地向学生解读文本内容,还要引发学生多维度的思考,使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创新教学策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深入思考阅读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核心素养

展思辨性阅读教学能充分彰显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拨动学生思维的“弦”,推动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在思辨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开展多元阅读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构建阅读知识体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敢于表达自己的阅读想法,从而提高对阅读文本的解读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思辨意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形象思维往往强于抽象思维,面对生动的画面,他们更容易进行思考。可见,借助生动的阅读情境,教师能更为顺利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可基于阅读文本内容创设阅读情境,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与思考,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草原》一课为例。这是老舍先生的散文名篇,展示了内蒙古大草原的壮丽风景与淳朴民风,如文章写道:“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基于此,教师先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内蒙古大草原的视频,在视频中,教师还配上文本中相应的描写,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内蒙古美丽的天空与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学生看着画面和文字,产生了疑问。比如,看到视频中的天空,学生提出“为什么作者觉得内蒙古草原的天空更可爱?内蒙古草原的天空有什么特点?”的问题;看到视频中一碧千里、山丘环绕的草原,学生提出“作者看到这样的景色会有怎样的感觉呢?”的问题;看到视频中的羊群,学生提出“作者是如何描写羊群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的问题;等等。

阅读情境的创设,能让学生更轻松地走进文本,唤醒学生的思辨意识,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文本内容[1]。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文本巧设情境,给学生营造思考的氛围。同时,教师要基于情境进行引导,让学生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培养学生思辨性阅读的能力。

二、比较分析,探索思辨方式

在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学生通过比较不同的内容,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发现问题的本质,实现深度阅读。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课为例。在文章中,作者为了突出花生的特点,将其与其他水果进行了比较,写道:“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将文中有关对比的内容画出来,进行比较分析,深入体会作者对花生的感情。此外,教师还将文中提及的桃子、石榴、苹果和花生的图片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比它们的不同,说说它们分别给人什么样的感觉。由此,学生逐渐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师顺势追问学生:“文中‘做有用的人是什么意思?相比于只注重体面而对别人无帮助的人,有用的人是什么样的?”随着比较的深入,学生的思辨思维也走向深处,从而更能理解作者所说的“做人要做像落花生一样有用的人”的含义。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地思辨,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这样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思辨性阅读的能力。

三、提出问题,引领思辨方向

有的学生在阅读时不会深入思考,只是进行浅层面的阅读。对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产生新的问题。比如,教师可设置一些生活性问题、探究性问题、批判性问题等,让学生积极思辨。在问题引领中,教师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深入探究文本的内涵,从而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一课为例。针对课文内容“我把鸟笼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大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教师设置生活性问题,如:“为什么作者选择在窗前放置鸟笼?小鸟的雏儿为什么能够轻易地从疏格的笼子里钻出来?”这类问题与生活实际相关,可以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结合自己的养鸟或者观鸟经验,与别人讨论,再给出答案。针对课文内容“我很少扒开垂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教师设置探究性问题,如:“你认为作者很少扒开叶蔓瞧小鸟的原因是什么?”显然,这类问题需要学生从文本中寻找信息,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如此,可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针对全文内容,教师提出批判性问题,如:“你认为小鸟喜欢‘我给它们提供的环境吗?”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学生需要迁移知识,深度思考,从而锻炼批判性思维。

教师提出阅读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聚焦思维,更好地挖掘阅读文本的内涵,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提出的阅读问题要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得出答案。如此,才可增强学生的阅读信心。

四、多元互动,激发思辨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开展多元互动,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观点,从而更好地实现思辨性阅读的目标。互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师生互动,即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和解答问题;也可以是生生互动,即学生一起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还可以是生本互动,即学生自己与文本互动,在分析和理解文本的过程中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一步思考文本反映的价值观念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一课为例。教师可开展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的人物、情节等。如教师问学生:“为什么闰土和‘我能成为好朋友?假如你有机会与闰土交往,你们会成为好朋友吗?”这样的互动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教师也可设计小组合作任务,引导学生合作分析文本。如,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小组合作任务:根据文本内容创编一段“我”与闰土的对话内容,并自由组成两人小组,代入角色,开展对话,领悟作者的感情。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开展与文本的互动,鼓励学生根据文本中的情节进行创造性写作。学生可设想自己是闰土,写出一段描述刺猹体验的话,注重描述闰土的内心感受。通过这样的互动方式,教师可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可以看出,多元互动可以促使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和合作,与不同的观点进行碰撞,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提供富有启发性的互动环境,让学生能充分思辨,表达自己的阅读思考所得。

五、推理预测,拓宽思辨维度

在阅读教学中,推理预测即借助文本信息,对文本接下来可能描写的内容进行预判。通过推理预测,学生能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在推理预测时,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综合把握能力,引导学生从整体和细节两个层面进行观察和分析[2]。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为例。教师在开展阅读活动时可积极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走进文本情境中,以故事人物的身份进行推理预测,从而提高学生与人物对话的能力。如文中有这样的场景描写:“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教师据此提出推理预测的任务:“假如你们是六班成员,你们会怎样完成任务?用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其实就是让学生深入分析文本内容,推断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学生的推断可以与原文不同,只要合情合理即可。因为六班有五个人,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五人小组,让小组中每人任选一个角色,将自己对文本内容的预测表演出来。其中,一个小组如此表演预测内容:扮演班长马宝玉的学生走在队伍的前面,将敌人吸引过去;扮演副班长的学生引导小战士避开敌人的火力,将自己的手榴弹准确地扔进敌群中;扮演小战士的学生迅速蹲下身子,谨慎地观察敌人的情况……每个小组都将自己推理预测的情节表演出来,再与原文的情节进行对比,讨论情节如何发展更合理,从而丰富了阅读体验。

推理预测是一个阅读思辨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推理预测文章的情节发展走向、人物心理活动、事件的细节等,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高学生的思辨阅读能力。

六、开展辩论,锻炼思辨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开展辩论能让学生更好地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基于此,教师可依据文本内容设置辩题,开展辩论活动。学生要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搜集论据支撑自己的观点,并清晰地表达观点。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一课为例。文中写到桑娜发现女邻居死了,留下两个孩子,于是她把孩子抱回家,但是由于家境贫困,她不知道如何跟丈夫交代,心里很不安。教师据此设计这样的辩题:在家境贫困的条件下,桑娜是否应该把女邻居的孩子抱回家?教师将学生分为正方与反方。正方认为桑娜应该将孩子抱回家,尽力养育孩子;反方认为桑娜不应该将孩子抱回家,加重家庭的负担。学生开展激烈的辩论,从课文内容和现实生活经验找出相应的依据,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正方认为,生命是宝贵的,桑娜应该将两个孩子抱回家养育,挽救两个无辜的生命;反方认为,桑娜一家生活窘迫,丈夫为了生计还冒着风险出海,他们尚且自顾不暇,无法再养育两个孩子,因此桑娜不应该抱回那两个孩子。在有来有回的辩论中,学生阅读思辨的火花不停闪烁[3]。

在辩论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准确表述自己的观点,也要能理解别人的观点,同时不要偏离文本主题,而是要从辩论中深刻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结语

总之,教师开展思辨性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思辨性阅读活动中,学生能够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从而领悟文本主旨。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创设思辨的机会,让学生在分析、判断、论证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并得出自己的阅读观点。

【参考文献】

[1]刘晓英.小学语文高年级思辨性阅读与表达[J].文理导航(上旬),2024(2):7-9.

[2]林苑青.小学思辨性阅读的教学范式与策略研究[J].江西教育,2024(3):51-53.

[3]付小娟.基于思维型教学理论的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探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3(12):81-83.

作者简介:周丽琴(1991—),女,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思辨性阅读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浅析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
以思辨性阅读彰显语文课堂思维品质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策略探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