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学中“岗课赛证”教学模式的研究

2024-06-18 04:06:41赵莹莹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16期
关键词:课赛岗课赛证职业资格

①基金项目:智慧农机动力域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2021AB01008);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研究专项“工业机器人技术‘1+X证书‘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2ZJY2215)。

作者简介:赵莹莹(1984—),女,汉族,陕西子洲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方向。

[摘           要]  “岗课赛证”模式在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学中的融入,不仅提升了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还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提出了“岗课赛证”在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学中的教学模式。首先,分析了“以岗定课”策略在课程设计中的实施,强调了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的紧密结合。接着,探讨了“课证融合”策略如何通过整合职业资格标准与课程内容,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此外,还阐述了“以赛促学”策略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的重要作用。最后,分析了“赛证融通”在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认证通过率方面的关键作用。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了“岗课赛证”模式在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以及综合素质方面的显著效果。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机电一体化;“岗课赛证”模式;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6-0109-04

一、引言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和产业升级背景下,高职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机电一体化领域、行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这要求高职教育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更要重视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创新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已难以满足行业和学生的需求。因此,寻求一种能够紧密结合行业需求、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岗课赛证”模式在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学中的教学模式,为职业教育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实践经验。

二、“岗课赛证”模式的理论基础

“岗课赛证”模式,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一种创新实践,其理论基础融合了教育学、心理学、职业技能发展等多个学科的精髓。该模式不仅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更是教育改革的重要里程碑。在历史的长河中,尽管“岗课赛证”的概念经历了多种表述,如“岗课证赛”“课岗证赛”“课岗赛证”等,但其核心理念始终未变:即通过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岗(岗位):在此环节中,通过行业一线专家的深度参与,确立专业岗位群,并针对这些岗位群制定出明确的能力目标。这一过程不仅确保了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的紧密对接,还促进了学生能力目标的具体化和实用化。课(课程):课程建设环节强调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基准,构建一个既包含理论知识又融合实践技能的课程体系。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确保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应用所学知识。赛(技能竞赛):技能竞赛不仅是评估学生专业能力的重要手段,还是检验教学质量和评价专业建设水平的关键环节。通过参与竞赛,学生得以在实战中锤炼技能,教育机构也能通过这一平台进行经验交流和互动。证(职业资格证书):此部分将职业等级证书的考纲与教学大纲紧密结合,实现课程内容、工作过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深度融合。这一环节的目标是确保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后,能够获得认可的职业资格,从而提升其在职场的竞争力。“岗课赛证”将“岗”作为逻辑起点,将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与工作岗位精准对接,以标准本位作为职业教育的入口。同时,将“证”作为逻辑终点,以能力本位的评价作为职业教育的出口,保质保量地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国家领导人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这一概念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和统一。在这种模式下,教育的重点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通过实践活动和行业接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行业的需求。

三、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学特点

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学,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教学特点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要求和发展趋势。这一教学模式不仅融合了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还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工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一是综合性强。机电一体化教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机械工程、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等。这种跨学科的特点要求教学内容不仅要全面,还要深入,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二是实践性突出。与传统的理论教学相比,机电一体化教学更加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室实训、企业实习等形式,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专业技能,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增强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技术更新快。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领域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这要求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四是能力培养多元。机电一体化教学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包括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五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是机电一体化教学的另一个显著特点。理论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专业知识基础,而实践教学则让学生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四、“岗课赛证”融入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学的价值

“岗课赛证”模式在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学中的融入,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革新,更是对职业教育理念的深刻诠释。这一模式的价值体现在多个层面,既包括教育质量的提升,又涵盖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首先,“岗课赛证”模式通过紧密结合行业需求和职业标准,显著提升了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这种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计,确保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直接应用于未来的职业生涯,从而提高了教育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其次,“岗课赛证”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学生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发展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和技能竞赛,学生能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这种经验不仅提升了他们的专业技能,还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最后,“岗课赛证”模式的实施也是对职业教育理念的深化。这一模式强调教育应服务于学生的职业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这种理念的转变,不仅提升了教育的社会价值,还更好地满足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五、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学中“岗课赛证”教学模式的设计

在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学中融入“岗课赛证”模式,是对现有教学体系进行全面的重构。

(一)“以岗定课”构建课程体系

在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学中,“岗课赛证”模式下的“以岗定课”策略是构建课程体系的关键。这一策略的核心在于将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紧密结合,从而确保教学内容不仅理论扎实,还具有强烈的实践导向。首先,深入分析行业需求是“以岗定课”策略的基础。这要求教育者与行业专家紧密合作,对机电行业的发展趋势、技术革新以及岗位技能需求进行全面的调研。通过这种深入的行业分析,教育者能够准确把握行业动态,从而确保课程设计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其次,课程内容的设计需要与岗位技能紧密对接。这意味着课程不仅要涵盖机电一体化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包含与特定岗位相关的技能训练。例如,针对某一特定岗位的操作技能、故障诊断能力以及系统维护能力等,都应成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以岗定课”还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这不仅包括传统的实验室实训,还应扩展到企业实习、项目驱动学习等多种形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从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并提升实际操作能力。最后,鉴于机电一体化领域技术的快速发展,课程内容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这要求教育者持续关注行业发展,定期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最新标准和技术发展保持同步。

(二)“课证融通”促进教学改革

“岗课赛证”模式下的“课证融通”策略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改革方法。这一策略要求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相结合,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职业认证的一体化。“课证融通”策略首先要求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设计中。这意味着教学内容不仅要覆盖理论知识,还要包含职业技能的具体要求。例如,机电一体化课程中可能包括电气系统的设计、机械设备的维护等实际技能,这些都直接对应特定职业资格的考核标准。在“课证融通”策略下,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与市场实际需求的技能紧密对接。这种对接不仅提高了课程的实用性,还增强了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必要的理论知识,还培养了符合市场需求的实际技能。此外,“课证融通”还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过于侧重理论讲授,而“课证融通”鼓励采用更多实践导向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项目驱动学习、模拟实训等。这些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为了确保“课证融通”策略的有效实施,持续的课程评估和优化是必不可少的。这包括定期收集学生、教师和行业专家的反馈,以及根据职业资格标准的变化调整课程内容。这种动态的课程管理确保教学内容始终保持最新,且与职业实践紧密相关。

(三)“以赛促学”增本领提效能

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学中,“岗课赛证”模式下的“以赛促学”措施是提升教学效能和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这一措施通过将技能竞赛融入教学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促进了技能的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以赛促学”策略的核心在于将技能竞赛的元素融入日常教学中。这种融合方式要求教育者在设计课程时,就考虑如何将竞赛中的任务和挑战整合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可以通过模拟竞赛环境的实训、组织内部技能挑战赛等方式,让学生在类似竞赛的环境中学习和提升技能。同时,技能竞赛不仅作为学习的动力,还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有效工具。通过参与竞赛,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自己在专业技能方面的水平,也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此外,竞赛的结果为教师提供了反馈,帮助他们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以赛促学”策略还强调通过竞赛增强学生的实战经验和创新能力。在竞赛中,学生不仅要运用所学的技术知识,还要面对现实问题的挑战,这促使他们学会如何在实际情境中应用理论,并鼓励他们进行创新思考和问题解决。为了最大化“以赛促学”策略的效果,持续的参与竞赛和反思是必不可少的。这意味着学生应被鼓励定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并在竞赛后进行反思和总结。这种持续的参与和反思有助于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也培养了他们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能力。

(四)“赛证融通”强化技能应用

在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学中,“赛证融通”专注于将技能竞赛的经验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要求相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教学与评估方法。此策略的核心在于利用技能竞赛作为一个实际操作和技能展示的平台,同时确保这些技能直接对应职业资格认证的标准。在“赛证融通”模式下,技能竞赛不仅是学生展示其专业技能的场所,更是职业资格认证准备的实践基础。学生在竞赛中所展现的技能,如机电设备的调试、维护和故障排除,直接映射到职业资格认证的技能要求上。这种直接的映射确保学生在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时,能够展现出与竞赛中相同的技能水平。学校在“赛证融通”策略中采取了系统化的方法整合竞赛经验。这包括对学生在竞赛中的表现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以识别他们在特定技能方面的优势和不足。然后,这些信息被用来指导学生在准备职业资格认证时的学习重点,确保他们在考试中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技能。通过“赛证融通”,学生接受的是目标导向的训练。即学生的训练和准备工作都是为了满足特定职业资格认证的标准。这种训练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通过职业资格认证的可能性,还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更有效地应用所学技能。

六、实践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聚焦一所具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该校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实施了创新的“岗课赛证”模式。

该高职院校位于经济发达地区,拥有悠久的教育历史和良好的教学资源。学校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宗旨,特别注重教学与行业需求的紧密结合。机电一体化专业作为学校的重点专业之一,一直是该校技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面临全球化竞争和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该校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行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在机电一体化领域,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快速学习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学院领导层和教师团队开始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模式。“岗课赛证”模式因其能够紧密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以及对接行业最新标准,被视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

1.以岗位需求为核心的课程设计。课程内容首先确保了机电一体化领域的基础理论得到全面覆盖。这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计原理、电子技术基础、自动化控制理论等。这些理论知识构成了学生专业学习的基石,为后续的实践技能学习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课程进一步针对特定岗位的技能需求进行设计。例如,针对制造业中的自动化设备维护岗位,课程包括机电设备的故障诊断、维修技术以及预防性维护策略等内容。这些课程直接对应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需求,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2.教学与职业认证的融合。在该高职院校实施的“岗课赛证”模式中,教学与职业认证的融合是一个关键环节。首先,学校在课程设计阶段就将职业资格认证的标准纳入考量。这意味着课程内容不仅围绕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理论知识展开,还包括与职业资格直接相关的技能和知识点。如果某职业资格认证要求学生掌握特定的机械维修技能,那么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将被纳入课程体系中。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准备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教师采用了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包括模拟考试、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职业标准要求的知识点和技能。通过这些方法,学生不仅能够在理论上掌握知识,还能在实践中加强技能训练。

3.实践教学的强化与技能竞赛的融入。在该高职院校实施的“岗课赛证”模式中,实践教学的强化和技能竞赛的融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积极与本地及区域内的机电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这种合作主要体现在共同开发实训项目、提供实习岗位以及共享技术资源等方面。如学校与某知名机电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了一系列针对机电设备维护和操作的实训课程,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应用专业知识。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实训机会。学生有机会直接参与企业的日常运营,如参与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工作。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技能竞赛,如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通过参与这些竞赛,学生不仅能够展示他们的专业技能,还能在竞争和挑战中提升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在评估该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实施“岗课赛证”模式的效果时,采用了多维度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分析、毕业生就业率调查、教师和行业专家的反馈,以及参与技能竞赛的成绩记录。数据显示,实施“岗课赛证”模式后,学生的平均学业成绩有显著提升,特别是在实践技能相关的课程中。同时,毕业生的就业率较实施模式前有所提高,且多数学生能够就业于与所学专业紧密相关的岗位。此外,教师和行业专家普遍认为,“岗课赛证”模式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求,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并且学生在技能竞赛中的表现较以往有显著提升,尤其在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方面。

该高职院校实施的“岗课赛证”模式在提升学生学业成绩、增强就业竞争力、提升职业技能以及激发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成果不仅证明了“岗课赛证”模式的有效性,还为其他院校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展示了教学模式创新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七、结束语

本文深入探讨了“岗课赛证”融入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学的显著效果。通过对某高职院校实施该模式的案例分析,我们认识到,“岗课赛证”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还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特别是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方面表现突出。此外,该模式还展示了高职教育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的重要性,为高职院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创新路径。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行业需求的日益变化,高职教育将继续面临挑战。因此,持续探索和优化教学模式,以更好地适应这些变化,将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沈正寒.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技能教学课程改革实践:以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机电一体化设备装调技术课程为例[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3,52(7):201-203.

[2]马匡,陈桂芳.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岗课赛证”融合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为例[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3):45-49.

[3]周爽.以实践为导向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23,25(7):37-40.

[4]李丽萍.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9):137-138.

[5]谢英星.基于岗位群职业能力提升的高职院校成人教育模式研究:以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为例[J].职业技术,2020,19(8):91-94.

[6]覃业彬.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岗课赛证”四维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4,53(1):166-168.

[7]王云.新工科背景下融合“岗课赛证”的工匠精神培养模式研究:以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2(4):61-64.

[8]李瑞宁,蒋强.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高职机电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模块化整合的意义与措施[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3,59(3):216-218.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课赛岗课赛证职业资格
“岗课赛证”融通在职业本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
玩具世界(2023年6期)2024-01-29 12:16:18
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成效——基于“岗课赛证+思政融通”模式的探讨
“岗课赛证”融通的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科技风(2021年29期)2021-11-03 13:41:50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探索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模式研究与实践
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重构实践研究
电子商务(2020年5期)2020-05-26 12:03:37
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解读
劳动保护(2019年3期)2019-05-16 02:37:50
高职英语“课赛”结合中的教学映射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赛”有效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职业资格制度的执行困境
法大研究生(2017年1期)2017-04-10 08:5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