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语境下音乐表演专业就业的开拓创新

2024-06-18 16:45:04龚雅婧张浩李睿芊
三角洲 2024年12期
关键词:互联网+毕业生岗位

龚雅婧 张浩 李睿芊

就业困难是我国大学毕业生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毕业即失业在音乐专业行业更为严峻。很多音乐学院毕业生或者综合大学音乐专业的学生在进入社会以后,都无法找到符合自己专业的工作,很多毕业生只能选择和音乐无关的行业,这一情况在音乐表演、音乐教育和作曲的专业领域与学生群体中更显严重。本文从现代音乐毕业生就业问题和传统解决方案、国内外的就业现状和措施对比入手,阐述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开启时代国际化的创新创业就业方案,探索新型就业模式和平台的创建,融合多方岗位来形成新型就业岗位。

音乐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传统解决办法

一、音乐表演专业就业岗稀缺“拥挤”

不少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搜集招聘信息、组织供求对接、统计汇总毕业去向等层面上,对用人单位招聘需求的变化、毕业生求职意向、求职行为的变化、毕业生流向的深层次分析以及就业趋势的预测等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究其原因,是受到了原有工作习惯的掣肘,更多的是缺乏统计、分析、预测的相应数据和技术支撑。如何有效提高高校毕业生数据分析工作质量、有力促进毕业生就业,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课题。而作为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更加体会到这一问题。在音乐专业中,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尚且可以从事学校音乐教学工作,由于受职位需求限制,加之择业范围相对窄小,对口的音乐教育专业就业渠道都趋于饱和;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生对口专业更多倾向于表演方面,而能够从现代社会脱颖而出成为表演家的人是屈指可数的,而给予表演专业的就业岗位,大多是与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去竞争教育专业。原本就由于择业范围窄小而趋于饱和的教育工作岗位,在这一背景下,更显得“拥挤”。

二、音乐表演专业就业出路亟待“创新”

教育行业本身性质决定了其需求量有限,加之用人单位所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关注专业技术的同时,对综合素养也有高要求,这对毕业生而言也加重了压力。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高校都在创新思路,研究对策。但高校扩招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时代走向“大众化教育”时代,大学生就业也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就业难”这一问题已经不是单单依靠政府临时出台的一系列加强就业工作的政策或是各高校就业部门的各种帮扶和指导能从根本上解决的了。在国际上,不同的国家对于音乐专业教育者的就业也可以给我们作为参考,例如德国的音乐教育专业的三种模式中,普通学校音乐教师教育、专门音乐教师教育以及音乐教育学理论,它们分别设置在不同的高等学校,有不同的培养模式。三者在培训机构、培养模式和就业出路等方面各不相同,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我们可以以“三分法培养模式”作为参考,这有利于学科建设与发展以及合理、有效地利用高等学校音乐教育资源;有利于明确分工、准确定位,音乐学院可以侧重于培养音乐学校的专科教师和私人音乐教师。但是在改进过程中,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音乐表演技能课教师虽然在各学校教师编制中都占较大比重,但由于课程特性,教学工作量巨大,并且很多大学管理制度上一刀切,对于担任极多教学任务的表演技能课教师,在职称评定、工资分配等上也要求科研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发表为硬性指标,是对表演技能课教师的不公。而德国的做法可以准确而有效地解决一些问题,我们可以参考德国高校的运作现状:国家与地方财政联合资助,学生免收学费或象征性地收取少量学费,因此,基本不存在校际合作中的利益分配问题。

具有借鉴意义的国外就业路径

一、政府学校叠加介入

国外大学生就业依照市场规律进行,国外高等学院完善的教师培养体制,再叠加上政府制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法律政策,以及就业社会保障制度与体系完善,为大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就业环境。

二、指导与干预并行

美国大学毕业生可以利用良性的就业运行机制,将具体的岗位信息,就业环境以及就业形势趋势,及时公布发表出来,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在毕业季进行就业。美国毕业生以各种就业立法,如薪酬平等法案、民权法案、反年龄歧视法案、职业安全与健康法案等,以保障大学生就业。

日本文部科学省在制定大学毕业生就业促进政策上也有一定的措施,同时将毕业生就业相关的调查和统计分析做好并公布出来。除此之外,也协调劳动省和各经济团体的关系,组织各式联络会。

德国如前文所说,是笔者认为比较完善,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就业高效运作方法。法律和政策调整为高等学校毕业生规定最低底线,创造了良好的就业环境。对企业而言,降低劳动成本和税率减轻企业负担,鼓励企业开辟新劳动岗位。制定各种政策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在经济方面也考虑到了毕业生由于初步步入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并不宽裕,因此,为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了银行贷款。在工作时间方面减少加班时间,政府予以补贴,设立志愿者岗位每年可安排80万人就业,采取“美因茨模式”,通过补助低收入岗位以扩大就业。

音乐表演专业国内就业方式的开拓创新

一、线下校企合作推动毕业音乐生就业

我国高校在校内方面,可以帮助有意愿从事基层音乐教育普及的音乐毕业生了解相关情况,鼓励毕业生就业创业,从而进一步拓展拓宽就业渠道。当然,现阶段也有不同高校采取了相关措施,例如中国音乐学院,王黎光院长就提议过,校考级培训中心积极制定“考级”助推毕业生就业。中国音乐学院作为我国著名音乐高校,在校外方面也采取了一定措施,学校每年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共签订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8个,以此加强校企合作,培养专业技能扎实、综合素质过硬、适应就业市场需要的优秀艺术人才。

二、通过线上网络平台创业就业

除这一线下创新就业之外,现代网络的发展可以为音乐毕业生提供一定的平台,去涉及一些不同于传统就业岗位的工作,比如前段时间风靡的“线上练琴”,现有平台有“一叶子练琴”“多多练琴”等平台。由于前几年疫情的出现,钢琴学子和钢琴教师无法线下见面,从而开始线上教学,网络延迟和音色失真等一系列问题,使得这一模式的教学应运而生,这些App也立足于现在飞速发展的网络。这些App通过特定的摄像头和音色捕捉器,实现线上教学。这对于音乐毕业生而言也有一定的就业参考价值。

三、通过系统环境搭建和后台数据更新创新搭建新型就业平台

从现有的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现实不难发现,很多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没能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使得毕业生们就业期望值普遍太高。而在现在社会发展中,音乐毕业生自身也应该因势利导,考虑搭建新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在这一理想平台上,去选择有前景的就业岗位。像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除了教师职业以外,可以考虑本专业与其他领域相结合,进行创新型工作,例如:厂企工会艺术指导、节目活动中音乐演奏主持、演艺公司活动策划、音乐艺术培训等职业;还可以考虑如音乐导游,或者是音乐礼仪等等。当然,这些也要建立在有各种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上来实现。如果存在一个可以选择各个领域与某一领域相结合,自动系统匹配出合适的公司或者单位,以此提供新型就业岗位的系统平台,毕业生就业问题就能得到大幅度解决,减轻就业难的现状,这不仅仅适用于音乐毕业生,也适用于多专业的毕业生。笔者暂时拿自身专业举例,钢琴表演专业的毕业生在这一理想平台上,输入自身专业“钢琴”,在匹配的专业栏目输入自身所感兴趣的专业,例如“旅游”,系统自动生成“音乐导游”这一专业。这一专业就可以适用于喜欢旅游的音乐毕业生,在导游旅游这一工作中,也能推动新型就业岗位的产生和发展,从而推动多个产业链的发展。同时这一就业岗位如果可以像笔者所说这样理想地产生,那么这一行业所需要的不只是会音乐的导游,也需要不同专业的毕业生,比如旅游策划,活动策划等。

四、“瞄准”产业转型升级及时代化发展对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国际化需求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城镇化的转型加速,迫切需要更多从事基层音乐传播工作的专业人才,这其实是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机遇。并且随着国际艺术教育的发展,艺术从为少数人服务的高雅艺术和精神产物发展到千家万户的普遍爱好,也代表了音乐产业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互联网+”在我国逐步发展的趋势,也恰恰说明,音乐毕业生可以将此当作一个重大机遇,开启一个新的发展模式,网络的介入必定导致音乐发展空间继续扩大, 音乐的欣赏和传播将会突破传统模式。现有的无线音乐门户公司通过无线数据获取盈利,而现在毕业生们除了要为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就业机会之外,也可以尝试着开启新型的创业模式,搭建新型的就业平台。

除开音乐毕业生们就业这一必经之路,普通的音乐表演学者也该来考虑这个问题。世界新音乐不断地发展,带有强烈现代主义的新音乐开始壮大起来。结合专业音乐院校的情况来看,作曲和音乐学两大专业在新音乐上是作出变化较大的两个板块,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无论是从主科教学还是从音响、风格、技巧抑或是表演内容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这也导致音乐表演专业的学者哪怕是在社会上就业了,也有一种被“压制”无法施展才能的感觉。就音乐专业教学内容的时代更新上,音乐表演专业所面临的情况是十分紧迫的。为何我们不换个思路,既然在内容和技法方面很难有时代性的新音乐发展,那么,是否能在音乐表现和音乐展示方面有国际化发展呢?把音乐表现途径用国际化视野展现在大众面前,来适应市场化的需要是否更适合现代网络发展和音乐就业结合呢?

当然,除了考虑这些新型模式之外,作为音乐表演专业的学者,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的本领。提高复合型培养模式下,音乐学院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也是很重要的,不然有途径但是缺乏竞争力也是不可取的。例如,教育方面,复合型培养模式在课程总体内容补充方向上,依然要遵循市场需求的原则,加入一些热门岗位的教学内容,提高音乐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在具体策略上,应该继续坚持声乐、钢琴、舞蹈、合唱指挥等传统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还应该补充播音与主持、音乐教学、艺术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加入一些音乐版权管理等细分方向的教学内容。这样以后,音乐课程的内容和总体体系就会变得多样化,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传统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同时也让他们对其他音乐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掌握,拓宽了他们的岗位胜任范畴,真正培养出复合型音乐人才。现在各行各业对于复合型人才和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音乐行业也不例外。在当前我国音乐行业中,大部分音乐相关类岗位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较为熟练的音乐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他们了解音乐衍生知识和岗位涉猎内容。

在网络时代和国际化发展的今天,如何抓住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同时,明确复合型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并积极了解社会市场的需求变化,真正建立起一套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体系,促进个人能力与社会岗位需求之间的融合,才能真正解决我国音乐专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作者简介:

龚雅婧,2002年生,女,汉族,湖南益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钢琴演奏;张浩,1968年生,女,汉族,湖南益阳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李睿芊,2001年,女,汉族,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猜你喜欢
互联网+毕业生岗位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4:06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中华儿女(2016年14期)2016-12-20 18:22:28
云屏引领大屏走向“互联网+”时代
醒醒吧,为什么你玩不好“互联网+”?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18
最“叛逆”的毕业生
创业家(2015年4期)2015-02-27 07:53:13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