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时代下教师道德受到的冲击与提升路径

2024-06-18 23:23吴悦
三角洲 2024年12期
关键词:道德修养道德数字

21世纪是一个充满大数据的时代,网络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相应地引发了各个行业的变革。在此推动下,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这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便利。教师在接受数字媒体发展带来的成果的同时,其道德修养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为应对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挑战,教师道德修养的加强具有重要且紧迫的现实意义,需要高度重视且付诸行动。

在数字媒体时代下,注重教师的道德修养有助于打造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品德高尚的学生。但是,网络信息的碎片化、文化的多元性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教师的道德观念、道德形象和道德权威。为提升教师的道德修养,教师应运用网络资源自觉加强学习,学校应优化教师道德评价方式,社会应营造尊师重道的风尚。

数字媒体时代下注重教师道德的现实意义

在数字媒体时代下,教师道德言行日益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教师道德作为内在品质,引导着教师的认知观念与行为方式。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可模仿的资源,身正为范,以教师自身的良好德行为引领,又能促进学生个体品德日益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

一、有利于打造高教学质量的教师队伍

自媒体对教师的关注有利于曝光教师中违法乱纪的事情,对教师起到有效监督的作用,有助于规范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言行举止,提升教师在数字媒体时代的道德修养。而教师道德修养的高低影响其参与教学活动的投入程度。教师在较高道德修养的推动下,能努力扩充自己的知识视野,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因此,教师的道德修养能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打造一批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的高质量教学队伍。

二、有利于培养品德高尚的学生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除了传授给学生知识经验,也要注重学生内在品质的提升。教师在适应瞬息万变的数字媒体时代时,会及时掌握互联网的新动态,跟上学生的心理步伐,帮助学生辨别、筛选信息,从而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影响。在教学中借助网络资源渗透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又能让学生在日常网络生活中自觉、主动以及有效地提取高质量信息,促进其自身的道德成长。

数字媒体时代教师道德受到的冲击

数字媒体时代下注重教师道德对于提升教师自身的权威力量、发展学生的道德品性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但不可避免会遇到一系列挑战。这既有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有外在的,诸如媒体的不良报道、公众心理倾向等的导向。

一、教师道德观念的转变

教师的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是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其中道德认识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基本条件。

冲击理想信念。在数字媒体时代,文化的多元性、信息的多样性都会对教师的道德观念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在网络冲浪时会看到丰富多样的内容,这些内容良莠不齐,教师需要有明确判断是非的能力。如果教师分辨能力弱,易受到不良言论的蛊惑,滋生、放大有违公德的道德认识,从而产生消极心理,逐渐消磨了自身最初的教学热情,冲击着自己的理想信念。

淡化自身的创造性。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人们在教育领域开辟了一片又一片新的天地。在数字媒体时代,教育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师在吸收、借鉴与运用的过程中很可能会过于依赖已有的教学资源,出现“一味索取而忽略自身的创造性”这一被动局面,直接将现成的课件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对本班学生学情的考察,忽略了课标的相关要求,敷衍地完成教学任务,逐渐懒惰,有悖教师道德行为。

二、教师道德权威的失落

教师的道德权威是“教师权威在道德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在道德层面所具有的威信,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依据老师的道德指令行事。作为社会上的人,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扰。

教师的话语权遭到质疑。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传递给学生一定的知识,传授给他们学习的方法。但是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衍生出了类似制作笔记的“OneNote”、线上读书的“微信阅读”、学习英语的“不背单词”,还有思维导图“Xmind”等软件,它们同样为学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学习途径以及丰富的学习资源,能多方面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这打破了教师对知识的垄断,降低了教师的学术权威,进而导致教师的话语权受到挑战。

师生关系受到挑战。教师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占据绝对领导的中心地位。但是在数字媒体时代,“民主”“自由”“平等”等新思想推动着教育理念的变革,“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逐渐取代“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具有更民主的道德自主权。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是专制的,更强调心理相容与尊敬友爱,需要教师恰当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加之部分家长对教师的挑衅,也影响着学生对教师的认知与态度,教师道德的权威性不断受到挑战。

三、教师道德形象的危机

教师道德形象是“教师个体或整体道德风貌的外在呈现”,是外界根据教师个体或教师队伍所表现出的具体行为而产生的基本印象。教师良好的道德形象便于形成教育感召力,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

自媒体大肆炒作。在数字媒体时代,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以及某些平台为了博取关注量以获取经济效益,使得自媒体泛滥,呈现良莠不齐的局面,部分媒体会恶意污化教师的形象,甚至捏造虚假新闻、故意夸大事实来吸引人们的眼球,这阻碍了教师对良好道德形象的塑造。还有部分自媒体在报道时会用标新立异的语言来拟新闻标题,使得人们还没有看到具体内容便对事情的前因后果浮想联翩,并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个体不良道德损害集体道德。当然,部分媒体的报道并非空穴来风,教师道德形象的危机首先需要从自身找原因。极少数教师确实存在道德失范的现象,例如屡有侮辱甚至性侵学生、贪污受贿等事件的曝光。这些个体行为在网络上不断被发酵,不理智的声音铺天盖地,逐渐上升到教师集体道德,有损教师整体在社会上的地位,矮化了教师集体在公众面前的道德形象。

数字媒体时代下提升教师道德的路径

数字媒体时代中,受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冲击,教师道德日益透明化。数字媒体时代应以数字媒体为依托,挖掘可利用资源,寻找提高教师道德的路径。

一、加强教师自我道德修养

教师道德提高的根本在于自身。作为育人的主体,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感召力,发挥传统文化赋予自己的道德影响力,借助数字媒体完善自身道德角色应有的智慧。

运用网络资源实现终身学习。面对数字媒体时代对教师道德修养提出的诸多挑战,教师应坦然接受并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一方面,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充分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学习有关教学的课程,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官网渠道学习各类法律法规。知道自己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不合法的,做到心中有一把衡量是非的尺子,懂得谨言慎行。

培养虚拟世界的道德修养。虚拟世界的道德修养强调教师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时同样应该注重自己的言论倾向,做到与现实世界一致,应坚持法治社会、爱国情怀、民族团结等意识形态。在网络社会中自觉爱国爱党爱人民,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安全,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做好学生的表率。

教师也应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与应对网络攻击的能力,在运用“钉钉”“腾讯会议”等线上教育软件时,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当有关视频流露时,针对网络上攻击自己的不良言论,要学会通过正当的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维护自己的道德形象。

二、优化教师道德考核评价方式

数字媒体为教师道德的考核提供了便捷的技术途径,将其有效利用能提高教师道德评价的高效性。利用数字媒体的广播性,对于激发教师的主动积极性也有很大帮助。

构建道德的网络考核机制。各大网络平台以其强大的操作能力为学校打造属于自己的考核机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除了教师个体应紧跟时代发展外,学校也应与时俱进,在管理层面加强网络技术的学习,为教师道德修养的提升建立较为健全的网络机制,提高对教师道德修养的管理效率与考核质量。分类归纳教师已有的成就、职称,并根据情况的发展及时调整。除了对具有科研成果的教师予以奖励外,更应该对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教师、深受学校教师学生爱戴的教师予以高度评价与奖励,提升教师的道德修养在教师考核与评价机制中的地位。

建立道德的网络宣传平台。学校应充分发挥网络大数据的优势,一方面,收集各地模范教师的案例,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开展宣传、培训活动,塑造教师的道德观念,坚定教师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构建关于本校教师道德修养的网络平台,对于违反教师道德的行为应进行严厉批评,在学校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从而使教师在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中育人,润物细无声地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三、营造尊师重道的社会风尚

教师道德的提高不仅仅是教师自己的责任,也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教师、学校、社会的合力,助推尊师重道的良好社会氛围。

加强对自媒体的监管。恰当运用自媒体的报道可以为教师构建良好道德形象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自媒体在报道事件时,不能仅仅为了取悦大众的心理而选用激进性的语言进行片面性的报道,应秉持客观、公正、理性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为公众呈现教师道德形象的全新风貌。

相关部门也要努力净化网络环境,创设有效的举报渠道,健全相关法律政策。对于恶意散播虚假消息、肆意诋毁教师道德形象的网站、视频号、公众号等依法进行惩处,或对发布者及时进行教育,或对其进行警告。从而提高网络工作者以及公众的媒体素养,使得自媒体能为教师道德形象的塑造起到有效监控与积极导向的作用。

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在数字媒体时代所暴露出的关于教师道德修养的负面新闻,我们应思考造成这些现象出现的深层次原因。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差异,不可避免地造成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相关部门应提高教师的政治、经济地位,给予教师一定的保障。此外,教师、学生和家长普遍性存在着焦虑,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家长存在着一定的紧张关系。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媒体所反映的其他教育重难点问题,采取措施有效解决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家长之间的矛盾。从而为教师全身心投入科研、投入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潜心立德树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职业道德关乎自己的理想信念乃至新时代未来接班人的品德。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在冲击教师道德的同时,也为教师提升自身品格、涵养自身内涵创造了许多条件、提供了许多资源。除了教师自身应加强职业道德的理论学习,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学校、社会也应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塑造营造良好的环境、创设积极的文化氛围,激发教师内心对自身职业的认同和理解,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真正成为学生的楷模,为新时代塑造合格的接班人。

作者简介:

吴悦,1999年生,女,山东省青岛市人,硕士,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语文。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道德数字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答数字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数字看G20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