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在大学生婚恋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2024-06-18 23:23:16焦倩倩
三角洲 2024年12期
关键词:性别角色婚恋观婚恋

在21世纪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婚恋观的形成和发展变得尤为复杂和多元化。这种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更为明显,他们身处于社会变革和个人成长的交叉点,对于恋爱和婚姻的看法各不相同,形成了丰富而复杂的婚恋观。然而,婚恋观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并非完全积极,它也可能带来心理压力和困惑。尤其对于女性大学生来说,她们面临的问题可能更为复杂,对恋爱和婚姻的理解和处理往往影响其心理健康,甚至影响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因此,对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的婚恋观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婚恋观与心理健康

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多个理论中,婚恋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得到了广泛关注。婚恋观是个体对婚姻和恋爱的观念和态度,它体现了个体的价值取向,包括对婚姻的目的、对配偶的选择、对性别角色的认知等多个方面的理解。这种理解和态度的形成,往往受到社会环境的强烈影响,如家庭的教育方式、学校的教育政策、媒体的舆论导向等。而心理健康不仅是指没有心理疾病的症状,更包括积极的心理品质,如自尊、自效感等。而恰好,建立稳定的恋爱关系和婚姻关系,是满足个体社会需求和尊重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维持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因此,健康的婚恋观对于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特别对于女性大学生在面临更为复杂的婚恋问题和压力时,需要更为细致入微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这对于其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个人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实证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设计:问卷调查与访谈

我们选择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及大三)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定性研究采用深度访谈。问卷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婚恋观认知部分:这部分主要收集女大学生对婚恋的基本理解和看法,包括她们对婚姻的定义、对恋爱的理解、对理想伴侣的期望等方面的问题。例如,“您认为理想的婚姻应该是怎样的?”“在您看来,恋爱的目的是什么?”“您理想的伴侣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价值观部分:这部分主要了解女大学生在婚恋中所重视的价值观。例如,“在婚姻中,您认为忠诚度的重要性如何?”“您是否认为经济基础是稳定婚姻的关键?”“您是否认为婚前性行为可接受?”

家庭环境部分:这部分问卷主要了解她们的家庭背景对其婚恋观的影响,例如:“您的父母的婚姻状况是怎样的?”“您从家庭中获得的婚恋观是什么?”“您是否认为家庭经济状况会影响您对理想伴侣的选择?”

性别认同部分:这部分通过一些问题了解女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认知,例如:“您如何看待男性和女性在婚姻中的角色?”“您认为自己在未来婚姻中应扮演何种角色?”“您认为女性在婚恋中应注重家庭还是事业?”

每个部分的问题均设有5个选项,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参与者可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相应的答案。这样设计是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出她们对各个问题的立场和观念。

二、数据收集和处理

数据收集将跨度一个学期,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问卷数据将通过在线平台自动收集并储存。访谈将会录音并转录,以便后续分析。在数据整理阶段,我们将运用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执行描述性统计和推论性统计,如频数、均值、标准偏差等,并进行相关性和回归分析,从而挖掘婚恋观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联。对于访谈数据,我们将运用定性内容分析法,通过对访谈记录的细致阅读和分类,寻找主题和模式。

三、研究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为了保证研究的效度和信度,我们在构建问卷和访谈指南时借鉴了相关的理论和研究,以确保问题的相关性和精确性。在数据搜集过程中,我们将尊重参与者的隐私和自愿性,以降低非应答偏差。在数据整理阶段,我们采用了多种统计方法,以增强结果的可信度。此外,所有的研究步骤都将遵循伦理规范,保障参与者的权益。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问卷调查共收到1000份有效反馈。数据分析揭示,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积极健康的、过于理想化的以及过度重视物质条件的(如图1)。

积极健康的婚恋观者(占比31.4%)均认为婚恋关系应建立在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不过分关注物质条件,对双方的个人发展都有较高的期待。这一类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标普遍较高,例如自尊感(平均分4.2/5)、自我效能感(平均分4.1/5)和生活满意度(平均分4.3/5)。其中心理健康指标每项总分为5分,分数越高代表该项指标心理健康程度越好。

过度理想化的婚恋观者(占比33.5%)持有过度浪漫化的婚恋观,期待寻找完美的伴侣和过上理想化的生活。这一类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标较低,例如自尊感(平均分3.0/5)、自我效能感(平均分2.8/5)和生活满意度(平均分3.1/5)。

过度重视物质条件的婚恋观者(占比35.1%)认为婚恋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主要依赖于物质条件,如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等。这一类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标最低,例如自尊感(平均分2.5/5)、自我效能感(平均分2.3/5)和生活满意度(平均分2.7/5)。

访谈部分进一步印证了这些结果,并提供了更深入的见解。大部分女大学生都意识到婚恋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但在具体的婚恋关系中,仍然容易受到社会期待和压力的影响,偏离自己的原始观念。

大学生婚恋观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婚姻现状的研究结果分析,我们发现婚恋观与心理健康存在密切关系。积极健康的婚恋观者在自尊感、自我效能感以及生活满意度等心理健康指标上的得分远高于其他两种类型。这表明婚恋观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同时,剖析影响女大学生婚恋观形成的因素如下:

社会环境:一个注重传统价值观的社会环境可能会强调婚姻的稳定性和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而一个更开放和平等的社会环境可能会鼓励女性追求个人发展和职业成功。

家庭背景:父母的婚姻关系,他们对婚姻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可能会影响子女的婚姻爱情观。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可能会使女大学生对婚姻抱有积极乐观的看法,而家庭冲突可能会使她们对待婚姻存在恐惧心理。

同伴关系:朋友和同学的恋爱观和婚姻经历,都会对女大学生的婚恋观产生影响。例如,如果她们的朋友都在大学期间开始恋爱,她们可能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朋友群体中的主流观点是重视经济基础或学历相当的伴侣,那么她们也可能在未来的伴侣选择中优先考虑这些因素。

媒体塑造:现代媒体,包括电视、电影、社交媒体、网络文化等,所展现的恋爱和婚姻模式、所塑造的理想伴侣形象,甚至关于性别角色的描述,都可能被女大学生接受并影响她们的婚恋观。例如,媒体中经常塑造的浪漫爱情可能让她们对恋爱有过于理想化的期待,媒体中强调的女性经济独立可能让她们在婚恋中更重视个人发展。

个人经验:个人经历,包括过去的恋爱经历、学习和工作经历,以及与性别、种族、阶级等社会身份相关的经验,都可能影响女大学生的婚恋观。一个在恋爱中受到伤害的女大学生可能会对恋爱和婚姻更加谨慎,而一个成功克服困难并实现自我价值的女大学生可能会在婚恋中更重视个人的独立自由。

而值得注意的是,社会性别角色的期待和社会经济压力这两个因素对于过度理想化和过度重视物质条件的婚恋观的形成起着较大作用。由此可见,建立健康婚恋观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给予足够的关注。总之,当前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的婚恋观现状存在一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与多种因素有关。要改善这种状况,我们需要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方法。

高校教师的引导策略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高校教师面临着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尤其是女学生树立正确婚恋观的挑战。如上所述,过度理想化和过度重视物质条件的婚恋观在女大学生中的占比较大,这种情况需要教师的有效干预。同时,这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遇,即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婚恋观,从而提升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如图2):

增强教育的个性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社会和个人经验,这些经验在塑造他们的婚恋观上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教育者必须尊重这些差异,并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育。

积极引导社会性别角色的理解:现代社会中,性别角色和期待常常对个体的自我认知产生深远影响。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不论男女,个人的价值并不仅取决于他们的性别角色,更取决于他们的品格、才能和对社会的贡献。通过这种引导,学生可以建立更健全和公正的性别观念,从而形成更健康的婚恋观。

推动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学校和家庭是塑造学生婚恋观的两个重要环境。家庭是学生最早接触和学习社会规则的地方,学校则是他们进一步接触社会和形成自我认知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师应与家长紧密合作,共享关于学生婚恋观教育的信息,共同为学生提供健康的教育信息和环境。

利用媒体作为教育工具: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接触媒体的机会越来越多。他们通过媒体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包括对恋爱和婚姻的各种观念和态度。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现象,将媒体作为一个有效的教育工具,例如,筛选一些积极健康的婚恋节目用于教育,或者指导学生批判性地分析婚恋观念,从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婚恋观。

总的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婚恋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使他们明白健康的婚恋观对于自身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婚恋观进行自我反思,找出潜在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定期开展婚恋观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此来不断强化学生的正确婚恋观。

研究结论与展望

通过本研究,我们深入了解了当代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其多元性和复杂性以及这些情况对她们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时,我们也认识到,高校教师在面对这样的婚恋观现状时,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帮助她们树立积极健康的婚恋观。本研究提供了一些初步的思考和理解,但也揭示了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这也让我们看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需要通过更多的实践和研究,探索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包括如何制定和实施更具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以及更全面地理解男大学生的婚恋观。希望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能更好地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作者简介:

焦倩倩,1991年8月生,女,河北邢台人,邯郸学院文史学院讲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外国戏剧文学艺术、高等教育。

猜你喜欢
性别角色婚恋观婚恋
爱在“七夕”正当时——当代职场青年婚恋观察
上海工运(2020年8期)2020-12-14 03:11:46
95后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及探析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52
管理人员的性别角色观念: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湖南省为例
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困扰程度的相关性
论欧阳子小说中的婚恋观
趣味测试
家庭百事通(2015年3期)2015-05-30 22:12:39
儿童对动画人物偏爱与性别角色认同相关研究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海峡姐妹(2015年6期)2015-02-27 15:11:19
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分析
中国儿童性别角色观念及其性别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