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姿
摘 要:高中语文课堂是塑造学生人文情怀与素养的重要课堂,也是德育为先的理想园地。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人生的转折点,所以在语文课堂中不仅向学生传授语文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德育;途径;探析
一.绪论
语文是具有源远流长发展过程的学科。并具有两大特性,一是工具性,二是人文性。在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一般彰显的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让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语文这门学科[1]。但是语文学科还具有育人功能,所以语文教师不仅仅在教学中教会学生运用学科,还应在教学过程中立德树人,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充分挖掘教材中所涵盖的人文情怀与德育先例,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征。如小学至高中的教材中都会编排的表达与交流、阅读与写作、词句品析等内容,这些内容都应与德育搭起桥梁,在正值高中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期,教学与教育的结合能更好地健全学生的人格,凸显语文课程德育教育优势。教师也应注重德育引导,教学的同时也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情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中语文课堂对德育教育的根本任务
在语文课堂中要突出人文性,就必须挖掘课本所包含的人文内涵和德育先例。在高中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语文教学需起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塑造学生人格的作用。
(一) 提高人文素养
在现实生活中,棘手的问题也许就是孩子们出口成脏,不尊敬长辈或言语粗鲁,家长们虽有耐心教导但都毫无所获,细品此现象便会发现孩子们缺乏人文素养的意识,再放眼看去,在学校教育中唯有语文教学或思政课才能教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规范,三纲五常,所以教师应在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课堂教学的首位,作为教学目标。
前文提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掌握并运用语文学科,更要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在教学中体现无形的教育。首先在教育中教会孩子发现美,需要让孩子们欣赏同学之间的闪亮之处,记录他人优点等,作为教师也应发现学生的美,对学生表示肯定的赞美与鼓励从而建立学生信心,实现学生转变。其次,教会孩子守望美。当拥有了好的人文情怀,采取了行为美,有好的行为习惯开始,也说明孩子们有了新的起点,教师应引导学生要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精神,以同伴为榜样。
(二)塑造健全人格
“百艺以德为首”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扎实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是尤为重要的。语文作为一门社会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社会科学,在培养学生良好性格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2]。 首先需对学生有着关怀与理解,让学生学会感恩。在学生懵懂时期,会渴望得到理解与关心,他们只有真切的感受到老师的善良与真心,才会敞开心扉乐于与老师交朋友,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教师不仅可以利用语文散文、记叙文等抒情性强的文章,也可以从作者生平方面感化学生,而在这个过程中会起到消除师生之间的距离,产生亲切感,从而更能够完善学生人格的作用。
三.高中语文课堂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依然需要教师针对具体的课本内容或课文进行引导,让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在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3]。提出以下策略:
(一)立足教材,预设德育目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课文内容并合理结合课外活动。其一,可拓宽学生课程知识,拓展其认知能力,其二可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和思辨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在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语文老师利用高中语文课堂开展有用的阅读活动,并结合学生的发展趋势,预设德育目标,选择读物,教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指导其阅读励志型小说。
(二)词句品析,课文德育诱导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语文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例如,在语文老师讲解课文时,可以从课文写作背景和课文梗概让学生对文章产生兴趣,再让学生自行品读课文,感悟课文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此,语文教师也要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指导。
(三)读写结合,作业德育根植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写作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属于关键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到一些名言警句,这是古人智慧的结合体,学生也常会将其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名言警句”“座右铭”等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好词好句让学生积累,以及及时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时学会提取和摘抄有学习价值和意义的名言,在摘抄的同时也要适当探究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生平,根据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得出自己看法和感悟。
四.高中语文课堂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把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拎出来进行对比分析,便会发现在高中时期的语文知识教学中还存在许多德育教育的内容。高中语文教学活动具有展开德育教育活动的条件,并且可以将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与政治教育相结合,可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有利条件。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实践中,语文课堂渗透德育教育意义重大,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能有利于学生人生观的培养与引导,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语文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的分析,并结合德育教育方式,优化课堂,指导学生深刻理解课本中的内容与真理,不断提高学生的觉悟,唤醒其思想,这样才能突出语文教学的价值,也能为学生的前途未来提供坚实的基础,拥有高尚的品格。
参考文献
[1]周丽. 略论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J]. 考试周刊,2017(42):67.
[2]陈东明. 培养良好个性 塑造健全人格[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5):46-47. DOI:10.3969/j.issn.1005-5843-B.2011.05.023.
[3]何曙光,张小静. 高中语文课堂的德育渗透研究[J]. 文理导航(上旬),2018(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