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燕军
摘 要: 课堂提问在教学活动中极其重要,能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维、促进师生的信息交流,但课堂提问需要语文教师在仔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具有去粗取精、重点突出、问题新颖、难度适中、适时发问的特点,可见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课堂 课堂提问 提问艺术
清代刘开曾说:“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可见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提问在教学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激发兴趣、引发思维、促进师生信息交流。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课堂教学就会陷入“满堂问”、杂乱无章等困境。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知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能胜知,只在每事问。”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提问的重要性。投怎样的“石”,即问题,问怎样的“路”,即提问的方向,都是一门艺术,需要每个语文教师好好钻研和推敲。我认为课堂提问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问要保证问题质量,难度要适中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如果问题太简单,就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问了也等于白问。但如果问题太难,超过学生的认知水平,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前语文课堂提问存在肤浅简单的弊端。往往是一些“是不是”、“好不好”的选择问,或是“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故事发生在哪里”等极其简单的填空问。这些提问毫无思考价值,自然无法开发学生的思维。“要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到的地方”这个比喻生动而精准地告诉我们应如何把握课堂提问的“难度适中”。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轻易得到,又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而是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即动动脑筋后获得正确的答案。一个问题,如果班上半数学生在经过思考后能回答,那我们就可以认为是难度适中。
二、提问要善于抓住题眼,把握文章核心
课文的灵魂和眼睛在哪里呢?那便是课文题目,抓住了课题,就很好地把握了文章的核心。教师如果利用课题设计提问,往往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雷雨》时,我让学生在阅读文章及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后设问:“雷雨”是什么意思学生普遍回答:故事就发生在雷雨天,整个故事都和雷雨这个天气有关。我接着问:难道“雷雨”就单指这个吗?又如在教学《最后一片叶子》时,提问:“最后一片叶子是什么叶子?”“为什么没有被吹落?”诸如此类问题,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深入了解文章,而且使教学活动引向自主探究的道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提问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发挥想象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妨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构建全新的形象,或者引发新的观点,这样顿时加深或拓展了教学内容。当然这种提问必须以课文为基础,教师要在认真细致地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如,我在教学李煜的《虞美人》时,先为学生播放由这首词改编的歌曲《春花秋月何时了》,歌曲旋律时而低沉舒缓,时而激越高昂,演唱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学生被歌曲深深吸引,很快就被带入特定的情境。然后设置词中体现一个亡国之君情感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又如我在教学《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时,提问:“哪位同学能结合作者生平,发挥想象,面对纷纷而下的落叶和滚滚而去的江水,杜甫又会有怎么样的言语、表情和心理呢?”这就激发了学生相似联想和再造联想,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弥补了诗歌有意留给我们的空白,使学生更深切地了解《登高》全诗所抒发的诗人年老多病、穷困潦倒、流落异乡的身世之悲,以及壮志难酬的感伤。
另外,创设问题情境,也可以为学生不可能解决的难题增加思考的阶梯,方法是无梯时架梯,有梯时增加阶梯的密度。如我在教学《拿来主义》时就设置了阶梯式问题:“‘拿来是对哪些而言的?‘拿来的原则、方法是什么?‘拿来的目的是什么?怎么样才是‘拿来?‘拿来主义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恰当的阶梯式提问,是促进学生思考的有效手段。
四、提问要善于抓住时机,巧妙设立矛盾
要使提问收到最佳的效果,就必须把握最佳的提问时机。那么什么时候是最佳时机呢?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说,学生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启发他;如果不是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开导他。可见“愤”是学生对某个问题正在思考解决而又无法弄明白的矛盾心理状态的体现。这个时候,教师应该适时指导学生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便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个问题已经有所思考,但还未思考成熟,处于一种想表达又不知道怎样表达出来的矛盾心理状态的体现。这个时候,教师同样应该适时指导学生思考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透过现象了解本质,并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把观点表述出来,这就是“发”。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之时,便是提问的最佳时机。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在学生思维发生障碍或思维缺乏深度时提问,而且应该深入研究教材,抓住问题突破口,故意给学生设置“障碍”,使学生心理上形成一种“冲突”,当学生急切想解决这种“冲突”时,也就意味进行了思维训练,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更深入。如,教学《离骚》时,我提问:“‘离骚是遭遇忧愁之意,这与屈原喜欢以香草美人作喻似乎是矛盾的,大家又是怎么理解的?”问题提出后,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把握文章的内容,对屈原和他的《离骚》有更深入的了解。当然,教师在设置“冲突”时,应该从实际出发,切忌故弄玄虚。
五、提问要变直为曲,善于“拐弯抹角”
课堂提问要讲究艺术,提问要开门见山,直来直去固然有直截了当的优点,但一味如此,就缺乏吸引力和启发性。提问时不妨像苏州园林一般,曲径通幽、委婉曲折,变直为曲的问题,更能激起学生的探索欲。如,教学《雷雨》时,我教学生在把握人物形象时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扩写句子“鲁侍萍是一个妇女”。这样提问,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很好地把握人物形象。又如在教学《祝福》时,为了把握文章主旨,教师往往会问:“小说揭示了什么?”其实,这样的问题太空洞,学生不知道如何回答,显然这种问题缺乏启发性。如果教师把问题改成:“祥林嫂是穷死的吗?”“她是怎么死的呢?”“到底是谁害死了她?”这样学生目标明确,根据问题一步步回答,自然就把握文章主旨,同时学生也不会觉得老师的提问索然无味。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提问就是通过问题促使学生产生疑问,从而引起思考。思考是学习的源头,它是启迪知识的钥匙,是沟通智慧的桥梁。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该重视这一点,在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有艺术性地进行提问,不仅能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真正爱上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