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梅娟
【摘要】在新课改浪潮的推动下,教育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劳动教育作为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因子,其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产生的作用是无穷的。小学语文学科潜藏着诸多劳动要素,教师要对文本展开深度剖析,攫取其中的积极因子,从劳动层面出发对学生展开教育。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思想能够受到触动,对劳动有了崭新认知。这样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完成教育任务,立德树人教育总目标也才能真正达成。
【关键词】小学语文;劳动教育;阅读;支点
随着教育改革的快速推进,教学思想和教育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已经成为教育大趋势。语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其中蕴含的劳动因子是丰富多元的,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优势,以课堂为依托进行劳动教育渗透,让学生在获得语言知识的同时,生成正确的劳动观念。与此同时,学生在优秀劳动思想的浸润下,变得更勤劳、勇敢,自然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以情境感知激发劳动欲求
劳动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看似简单,但要想真正发挥其功效和效度,还需要从融合形式上进行探寻,尤其要关注学生主体的兴趣点和感知点。情境法作为教学重要选项,它在课堂启动和学生兴趣激发方面产生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改精神,激发学生对劳动的感知和欲求,教师不妨从情境创设的角度出发,进行考量和设计,有效激活课堂活力的同时,为劳动因子的渗透奠定坚实基础,确保教师施教有良好的氛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实施要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践行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思想,积极发挥导向作用,采用多种方式,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劳动因子,找准切入点,进行情境创设。
劳动教育说起来简单,但单纯依靠语言描述,学生缺乏直观感知,很难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魅力。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多重选择,也为情境的丰富性、多元性提供了可能。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整合展示功能,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冲击,丰盈情境创设,增加课堂教学活跃因子,将劳动信息以直观形象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学习《传统节日》,为了营造浓郁学习氛围,教师没有直接引入文本内容的感知和学习,而是从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着手,播放视频资料。课文主题很有趣,涉及内容较广,非常适合采用直观画面呈现的方式导入。教师展示的画面中,每个节日虽然简单,但画面感极强,给学生带来的直观感知和体验是丰富的。在展示画面的过程中,教师打破常规,融入劳动因子。如中秋节,教师展示月饼制作过程。“原来月饼制作有那么多流程,看来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劳动才能得到回报。”视频资料不仅从知识层面出发,给学生带来引导,更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乐趣,为后续学习活动做好了铺垫。
小学阶段,学生兴趣点较丰富,从学生视角出发创设趣味化情境已经成为教学常态。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找准教材中的劳动因素和素材,将其巧妙融入情境中,让学生在视频、图片观看中切实感受到文本内容的特点和魅力,自然生成主动探索欲求,点燃他们的劳动感知意识。
二、以插图观察启动劳动意识
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用好教材是关键,教材是教学设计的依据和主要参考。吃透了教材,教学活动就成功了一半。教材涉及内容较为丰富,插图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很多教师将教学关注点放在了语言文字本身的分析鉴赏上,对教材中的插图视而不见。然而小学生对语言文字缺乏感知热情,反而对色彩丰富、线条清晰的插图充满好奇。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在进行阅读引导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格外关注学生的需求,从插图着手,展开教学引导。插图的呈现都是编者精心设计的,其中隐藏着诸多信息资源,学生本身对插图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在观察插图的过程中,学生想象力、关联能力得到激活,对知识的理解和感知自然更加精准。
教材插图囊括多种内容,其中劳动素材的插图占据一定比例。教学引导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好插图资源,挖掘其中隐藏的信息资源,定能助力语言文字理解,提升学生观察力、思考力。学习《赵州桥》,教师先从题目探讨出发,引出话题。“对于赵州桥,你了解哪些信息?”学生或多或少了解一些,纷纷进行表达。表达过程中,学生对赵州桥的外在轮廓和特点有了整体性感知。为了让学生对赵州桥有更深刻的印象,教师展示赵州桥图片,让学生结合自身认知,对图片进行细致观察。学生非常喜欢观察图片,很快进入感知思考状态。观察思索的同时,学生进行关联、想象,提出诸多疑问。“古代没有铲车、吊车等现代化工具,人们是如何将这些大石块堆叠起来的呢?”“建造桥的师傅们的技艺一定非常高超吧,不然肯定制造不出那么‘完美的赵州桥。”插图在深化文本内容、激发学生探索意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教师以插图为延伸点,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关联,拓展他们的认知,帮助学生萌生劳动意识。
插图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心理期待,借助插图直观形象的特点,让学生深化学习内容,感知学习主题是较为高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进行学习引导时,要注意传授学习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从插图中汲取养料,在细致观察中感知人物形象,体悟劳动的价值,生命的意义。
三、以文字内容深化劳动观念
学生理解感知知识,把握文本内容主旨和情感,最重要的载体就是文字。语文教学是以文字为依托展开的渐进式的探索学习过程。无论教学形式如何创新优化,都必须关注文本语言,在字斟句酌中完成知识体系构建,深化学生的思想观念。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文章在主题筛选、结构呈现以及语言文字的运用上都是非常科学、规范的。有的课文语言幽默诙谐,深深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其中。课文语言特点为教学提供了崭新视角,教师在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中,不妨从内容层面出发,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切实感受文字的独特魅力。
学生劳动观念的生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语言文字具有情感性、艺术性,作者在表情达意时总是以语言文字为依托。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从文章的字词句着手,给学生以多层面的指导点拨,启迪他们的思维,让态度观点在文字品析鉴赏中逐渐生成。学习《刷子李》,教师从粉刷这一行当着手,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探讨。“相信大家都听过《粉刷匠》这首歌,大家是否体验过粉刷这项劳动?”大部分学生没有体验过,教师顺势阐述粉刷房子的操作流程,学生在聆听过程中,思维逐渐启动。“原来粉刷房子有这么多流程呢,看来还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教师简单的语言描述过于单薄,学生很难产生深刻印象。教师从文本词语为触发点,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内容,找寻表现刷子李“刷”艺高超的词语,感受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如有的学生找到“匀匀实实”“天衣无缝”,从词语的表层含义着手,进行立体化探索。学生单从“匀匀实实”这个词语中就感受到粉刷匠劳动的艰辛和不易。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文章语言需要细细品味才能更好地进入知识的核心,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感受文章表达的情感、价值观。教师关注文本语言本身的内容和指向,关注字词句篇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层次性,让学生在分析中理解,在理解中思考并产生新的理解和体悟。
四、以实践活动对接劳动体验
劳动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具体体现,其对学生成长成才产生的积极影响是无可替代的。劳动创造人本身。要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劳动教育必不可少。当前劳动教育依然是理论宣讲居多,实践操作过少。很多学生其实不是缺乏劳动意识,而是现实条件不允许。劳动教育拘泥于课堂教学,学生对劳动的认知和理解是从教材中获得的。缺乏劳动体验,学生自然无法梳理正确的劳动观念。帮助学生摆脱享乐主义思想,让他们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必须从实践层面出发,进行设计引导。劳动实践活动形式多样,教师在进行设计时不能盲目,而是要从学科属性中寻找切入点,有效衔接学生思维认知,让学生对实践活动产生浓厚兴趣,促使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获得更直观、充分的体验。
劳动教育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那它注定是失败的。高品质课堂一定是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进行深化,以实践为引线,激发学生探索动力。学习《四时田园杂兴》,教师借助多元化的朗读,引导学生感知古诗内容。当学生认知启动后,教师又以合作鉴赏的方式,帮助学生触摸古诗主旨。文本鉴赏只是从理论层面着手,对学生展开引导和教育。要想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感知,将劳动观念印在学生脑中,还需要学生的参与,在实践中升华认知和情感。为此,教师布设了一项“种豆子”的实践活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种植黄豆,并叙写观察记录,将每天所做的事情以及黄豆发芽的整个过程记录下来。学生从未体验过此类活动,参与热情极高。实践活动本身没有太大难度,但要想得到结果,学生必须有足够的耐心,还要将观察与写作融合起来。这对锤炼学生综合能力有极大帮助。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都会得到提升。理论水平较高,实践体验缺乏是当前语文教学最大的问题之一。教学操作,教师要弥补教学短板,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找寻契机,投放实践训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要解放孩子的头脑、眼睛、双手、时间、空间、嘴。“六大解放”的教育主张的本质就是不能让学生拘泥于课堂,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获得真切感知和体验,提升他们的创造性。趣味性、多元性的语文实践活动营造出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将学生带入了崭新的空间,让学习体验真正发生。
五、以反思总结摄取劳动精髓
劳动教育的核心素养内涵是劳动精神。在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给领悟劳动创造幸福、创造价值,生成劳动信仰。这就是劳动教育的价值和目标追求。在劳动精神的引领下,学生进一步感知劳模精神,生成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继承中华民族爱岗敬业的优良传统。劳动精神的获取需要学科辅助,更需要学生主体积极主动的参与。在实践参与中学生获得更深切的感受和体验,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把握劳动的精髓。要想帮助学生攫取劳动内涵,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深度反思,优化探知过程,矫正错误认知,为劳动精神的生成提供保障。
吾日三省吾身。学习反思是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的再认识检验过程,它是课堂教学升级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学习反思的助力下,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汲取文本养料。学习《纸的发明》,文章通过对纸的发明过程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古人聪明才智的赞美之情。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其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要想让学生由表层内容的感知过渡到文本主旨探寻,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为此,教师以问题导思的方式推进教学,学生很快完成了知识体系构建,对文本主旨的把握更加精准。学习活动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蔡伦发明纸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感知和理解?学生开展深层次的剖析和思考。“我觉得蔡伦是一个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人,他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取了丰硕的成果,是一个闪闪发光的人。”从学生的表达可以看出,学生对蔡伦爱发明、敢尝试的精神有了更精准的把握。劳动体现的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现代学生缺乏对劳动精神的感知和把握。教师巧妙设计,深度挖掘文本价值,引导学生在不断反思中深化认知,提升自身思想层级,真正发挥学习的功效和价值。
针对当前反思总结环节相对薄弱的问题,教师要强化反思意识,充分认识到反思归纳的关键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进入反思状态。从知识、认知、思维、情感等多重视角出发,找寻反思起点,在多元总结归纳中促使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并在内在动力的驱动下辛勤劳动、耕耘,收获丰硕果实。
劳动教育对学生产生的正向引导力极强。要让学生生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明确美好的生活和人生需要劳动来创造,必须从学科教学中寻找突破点。将劳动教育思想渗透到语文课堂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实践操作时,教师要根据学科独特属性以及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情境感知激发劳动欲求,以插图观察启动劳动意识,以文字内容深化劳动观念,以实践活动对接劳动体验,以反思总结摄取劳动精髓。在多元教学策略的引导下,学生对劳动产生正确认知。学生生成的劳动思想、实践能力又会反过来对学习活动产生产生正向的引导作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俊太.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07).
[2]刘敏.立足阅读教学 渗透劳动教育[J].基础教育论坛,2022(33).
[3]刘海霞.劳动教育融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