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德
【摘要】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立足实际,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德育不是单独的存在,它需要融入中小学育人的整个过程。研究发现,当前德育融入中小学体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文章立足当前学校实际,探索了从不断提升教师素质、突出情感体验环节、注重道德规范的培养等方面融入德育的价值与有效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德育;融入;价值;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10—0027—03
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培养其健全人格的活动过程。它在中小学体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可以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一、德育融入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价值与意义
1.体育与德育内涵相吻合。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道德品质和思想品德的培养,使其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活动。体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体育锻炼、体育竞赛、体育课外训练等。“以人为本”理念需要贯穿到整个育人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人文精神的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与爱护,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与快乐。《教育部国家体育卫生工作会议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团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有理想有素质的新一代青年”的要求,并将这一目标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进一步完善了这一项规定。
2.体育能够充分实现德育的价值与功能。体育是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体育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使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提升。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手段,使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从而达到以下目标:促进其社会性发育;有利于其道德品质形成;有助于其情感、态度、意志力的健全;可以帮助其性格向好的方向转变。
体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不仅仅局限于对人思想品德的培育,还在于对人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师应该把它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来对待,并把它贯穿于整个课程之中,通过不断地完善,最终实现德育的功能。同时,也要将其视为一种文化,而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3.体育中突出德育能够促进人的终身发展。在体育教学中,德育和道德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在中小学体育中,要想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成长,就必须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体育是以体育运动为基础的,而道德的培养与引导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实现。体育是提高人们身体素质最主要的手段,也是终身成长的重要基础,要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并从中获得价值感。体育中的德育内容也是很重要的,它不仅仅是锻炼的一种方式,更是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双重考验,只有将这些因素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将德育融入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问题
1.教师不重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体育教学中的功利性色彩严重,教师忽视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体育课的时间太少,不能保证每个班级学生的身体锻炼,教师更不重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
2.教学方式单一,德育功能弱化,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看到,在体育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没有将思想政治课与德育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心理压力较大。一些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不高,缺乏专业的知识和能力,不能够很好地完成对学生的教导工作。
三、将德育融入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1.制订明确的德育目标。体育的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培养人的意志品质,从而达到德育的作用[1]。因此,在中小学体育中,教师应制订明确的德育目标,在中小学体育中有针对性地融入德育内容。明确的目标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并对学生的德育发展进行评估。教师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注重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高尚的品格。
2.教师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意识。“全面发展”是指“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体育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其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促进全面发展。因此,在中小学体育中,要注重德育与美育的结合,使之相互融合,共同进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使其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育,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将这种思想转化为行动。在学校的日常管理过程当中,也应积极地引导学生,让其养成良好的品格,从而更好地完成各项任务。例如,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如运动会的评比、鼓励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等。通过这些方式,不仅能激发出全体师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升整个班级的凝聚力。
3.在体育社会实践中落实德育。在社会实践中,体育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和掌握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他们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使其树立起“爱国守法,诚实守信”的观念,并将这种思想贯穿于整个课堂。此外,还要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各种方法来提升全体国民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陶冶情操,塑造人格,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所以,要想达到上述要求,就必须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并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完成。
4.制订明确德育目标,不断提升教师素质。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深远,在体育中融入德育,需要教师自身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的示范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是最直接的德育,因此,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德育意识,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表现出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敬业精神,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5.突出情感体验环节,建立良好互动关系。在中小学体育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各种情感体验活动来渗透德育。在团体项目中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合作、团结的重要性;在个人项目中,让学生感受到艰苦训练的收获及坚持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和责任心。在中小学体育中,教师还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通过鼓励、激励、引导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再如,在集体项目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轮流担任队长,带领全队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和责任心。
6.注重道德规范的培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德育不应只是理论教学,而应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德育的价值。在中小学体育中,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教师可以通过体育比赛时的裁判工作,教育学生遵循比赛规则和公平竞争的道德准则,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公正判断和责任感。在中小学体育中,还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问题,并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积极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7.尊重个体差异,丰富体育活动形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引导。例如,对于胆小、缺乏自信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参加团队运动项目,通过集体的力量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此外,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行设定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并通过反馈和评估,让学生懂得如何改进自己,培养学生的自我肯定感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为了更好地融入德育,体育活动的形式还应当多样化。除了传统的体育项目,还可以引入一些富有德育元素的活动,如拓展训练、户外探险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道德价值,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自我挑战的勇气。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各种信息整合起来,让学生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体育的魅力。
总之,当前中小学体育必须深入理解体育与德育的关系,创新教学方式和理念,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体验,同时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真正发挥出体育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晓莉,刘林.“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素质提升路径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21(06):05.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