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融合思政教育的策略

2024-06-17 12:52何燕霞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4年5期
关键词:教育融合语文阅读教学思政教育

何燕霞

摘 要: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立德树人”反映了一种综合性、全方位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在开展各类教学活动时,应当与思政教育并行,将思政教育的理念融入其中,从而产生协同效应。而在各门学科中,小学语文学科是其中的基础。因此,协同效应能够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发挥最重要的效用,也更应当做好思政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我们要利用好小学语文学科的渠道及其优势,将思政教育与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全方位融合,从而渗透式地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准,为社会输送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思政教育;教育融合

一、在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中挖掘思政教育元素

进入小学,学生首先面临的是识字的启蒙教育。汉字的发展是由本义根据不同的生活习惯而不断阐发而衍生,而了解本义则是理解这一串引申构建的文化体系的关键。每个汉字都是一个载体,都担负着一定的文化、思想、感情。语文教师可以在字词讲解中注入思政元素。如学习“从”字,可讲解“从”表示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的后面,即跟从之义。“林、品、众、森”等字既要让学生知道这些字的结构形式,又要注重提示这类字的造字规律:单字叠累,每重复一次,这个字的意思就加强一次。通过一个个的实例,在字理识字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我国古人的聪明才智,也利于产生对祖国文字和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理解“众、森”的字义时也可以渗透团结力量大的道理,进而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个汉字一个故事,在识字写字中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学习的过程中,情感受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思政教育。

二、在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一)品析词句,配合说练,进行思政教育

品析词句,理解教材中的课文用词、语言,选择合适的重点词句,能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语言美,同时丰富语言积累并逐步感悟。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的《父亲和鸟》主要讲了“我”和“父亲”关于鸟的对话,让我们认识到“父亲”对鸟的了解是非同一般的,父亲对鸟的热爱也是超然的。阅读本文,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美好的意境就浮现在学生眼前。通过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抓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做相应的动作表演等多种方法,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心灵的沟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小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意识。

(二)剖析学生内心,培养思维能力,进行思政教育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核心素养内涵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其中就特别提到了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在思维过程中实现的,而学生思维活动的正确展开,有赖于教师积极的引导。如,在教学《我是中国人》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深层次挖掘文章中的道德资源,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图画的方式,初步了解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并在学习过程中明确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在利用好教材资源的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除了天安门之外,大家还知道哪些可以代表中国的事物,能够让你产生民族自豪感?这样的方法能够在用好教材的同时,对教材进行拓展延伸,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

(三)诵读重点句,进行思政教育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指导朗读上多下功夫,让学生不仅熟读课文,更使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保护自然、中华传统美德、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的教育和熏陶。学生在朗读中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真可谓是润物细无声。如在《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将我国曾经受到的屈辱历史作为思政教育的切入点,激发学生发奋图强的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意识。有些学生对这段历史还没有过多的了解,仅靠教师一人的讲解是远远实现不了教学目标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重要的片段,让学生感受到作者起起伏伏的情绪变动,知道“落后就会挨打,发展才会强大”这一道理。

(四)在写作训练中渗透思政教育,升华情感

叶圣陶老先生说:“文当然是要作的,但是要紧的还在于做人。”写作是字词句的积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滋润学生心田的活泉。作文教学不仅要在作文之前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认识事物,提高思想水平,而且在作文过程中应适当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随情练文,以文陶情,自然地接受各种有益的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已设置好的单元习作均蕴含着很大的思政教育价值。例如,六年级上册某一单元的作文主题是《变形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跳出自己的小世界,描写自己变形后的所见所闻,并多关注社会时事,把社会上的正能量写在文章中,那么文章的立意就与众不同了。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写与思政教育相关的作文,如半命题作文《       让生活更美好》就可以引导学生写跟思想政治道德有关的题目。例如,诚信让生活更美好、团结让生活更美好、给予让生活更美好等,这些题目的文章都可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在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在这个任务群中,涉及两个部分,其中一个就是跨学科学习。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在综合性学习中,改变以往仅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空间,构筑了开放、鲜活和充满人文气息、富有生命力的语文课程空间,学生的视野大大拓宽,强调了学生在多元复杂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探索,进行真实的体验,为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空间的保障,促使学生养成了自主、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

现阶段小学语文教材的单元设置主要划分为两个类型,分别为“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每个单元均包含一个核心主题,从而方便教师开展教学。以六年级下册课文为例,第一单元就呈现了“民风民俗”的主题。课内我们要根据单元人文主题的适切度,重在了解民俗现象,初步的感受各地民俗,发现民俗之美,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热爱之情。在校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避免对民俗意义与价值进行过度深挖,同时要注意甄别、筛选体现正确价值取向的民俗文化,要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校外可以让学生以一个主题为中心,从其多方面展开分析,从单元的阅读链接延伸到家乡本土民风民俗的了解,让学生明白:我们国家幅员辽阔,民族多样,生活的地域不同,人们过春节的习俗也不同。引导学生潜心挖掘自己家乡的民风民俗,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校外课堂,教师可以扮演引导的角色,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教师在校外语文课堂中引入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政内容,推动了学生有序地完成活动,让学生的情感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真正达到德育的效果。

综上所述,思政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在教学时有意识地渗透思政教育,这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对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有所帮助。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挖掘语文学科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选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思政教育,帮助学生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本文系番禺区教科研“十四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融合思政教育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教育融合语文阅读教学思政教育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小学德育教育中
“基础+自助”的“自助餐”
提升职业高职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