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初一学生管理的应用与探究

2024-06-17 12:52陈丽敏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4年5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教育管理

陈丽敏

摘 要:文章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作为开展初一学生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初一学生进校园伴随着环境的转变、身份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产生适应困难、身心焦虑、学习方法落后等问题,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初一学生的各方面成长,将积极心理学渗透到教育管理中,在集体管理力、学习内驱力、表现创造力、家庭沟通力等方面,帮助初一学生积极向上、快乐幸福地融入新集体,为后面两年初中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初一学生;教育管理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乐观向上的心理学理论,是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研究领域涉及有价值的体验,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充盈和快乐。初一学生进入新校园,面对陌生环境、师生、学习要求,会产生不适应、身心焦虑等问题,然而初一第一年尤其重要,初一既是小学阶段所学知识的总结升华,又是初中阶段的开局之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探索初一学生的管理策略,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初一学生常见问题

(一)新旧环境转变,自我适应困难

告别六年熟悉的小学生活,来到陌生的初中校园,从校道到教学楼、从功能室到运动场,一切都是新鲜的。当新鲜感过后,大部分学生会产生不适应的问题。新环境陌生,课室容易走错,不清楚哪里装水、扔垃圾,功能室如美术室、音乐室要重新记忆,生病时要老师带去校医室。环境的转变,让初一学生在初期适应困难,需要重新适应新环境。

(二)学科内容增多,学习方法落后

小学主要科目是语文、数学、英语,其他课程相对较轻松。初中有升学压力,学习科目增多,由原来的三大主科增加到七大科目,增多了道法、历史、生物、地理,甚至体育学科也有考试要求。科目的增多,学习负担也相应加重,初一学生,面对作业数量的增加、科目要求的增多、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若沿用小学阶段的学习方法,无法适应新的学习模式。对于本来学得不错的科目,学生也因内容不同、要求不同而跟不上,如果不及时调整学习方法,会产生厌学情绪。

(三)交友环境陌生,人际交往焦虑

小学熟悉的同学已经分散到不同中学,在新班级里,可能只有一两个熟悉的同学。学生上课遇到需要讨论的问题不敢主动分享,课间没有熟悉的同学陪伴,放学孤单一人离开,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容易产生孤独感的过程,害怕在新的环境中被同学取笑,更不敢主动结交新朋友。如果不是社交能力十分强的学生,在初入学阶段容易产生交际焦虑。

(四)学校管理严格,融入班级困难

新的校园,尤其重视对学生的管理,规章制度的重新学习、行为习惯的严格规范、生活学习作息的重新适应,都让学生感到陌生却严格。从进校门的问好礼仪、集队时的队伍纪律、课本书籍的摆放、午餐用餐的文明等等,都是学生阶段需要适应的管理细则。在班集体的融入里,因为班主任跟小学不同,任教的班数增加,不常留在班里,也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初中阶段,更注重自主管理,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学生会产生难融入新集体的情况。

二、积极心理学在学生管理中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倡导人们应培养愉悦、兴趣、自豪和满足等积极情绪,因为这类情绪不仅能使个人乐观,也能通过影响集体变化,从而帮助集体的发展。

因此,把积极心理学运用于初中学生管理,对于环境的不适应、人际交往的焦虑、融入班级困难等问题,有着积极的解决作用。初一学生进入校园,能以希望和乐观、自豪和满足,对新环境、新同学感兴趣,将有助于其更顺利适应新校园和新身份。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工作,有重大意义:1. 有利于培养初一学生面对新环境时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和态度,促进初一学生更好地适应和发展;2. 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挖掘内在潜能、塑造学生的积极力量、培养学会创造的能力;3. 培养积极情绪,让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不轻易言弃,提升抗压能力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4. 启示教育管理者要转变教育和管理观念,在育人工作中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更加符合初一学生特点的育人模式。

三、积极心理学在初一学生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一)以小组合作为模式培养积极管理能力

初一入学阶段,学生对班级有依赖的需要,让每个学生的价值得以体现,有利于学生快速融入新集体、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创建合作小组,能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同,培养学生的积极管理班级能力,有利于学生体验自身价值。新的班集体,如何让学生迅速破冰,消除因互不认识而产生的交往顾虑,是班级建设的首要任务。班主任可以根据手上掌握的学生资料,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小学毕业学校、兴趣爱好等,以破冰小游戏方式,组建小组。每个小组自荐或推荐一位组长,主负责学习和生活工作,对组长给予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或者任务的开展。班级的建设分成多部分,如班歌的选择与讨论、班徽的设计、班名的收集、班级理念和口号的商讨、班级文化布置等等,每部分由一个小组负责,班级日常生活,从午餐管理、午睡用品摆放、图书角书籍借阅、绿化植物的照料等,也由小组负责。这样以小组合作为模式,让每人都有可以参与负责的事务,实行每人有事做、每人有事管,积极参与到班级的管理里面,提升了学生对于班级的归属感,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整合每个班级成员的集体价值观,使其多样的思想认识最终回归到对于每个成员都有意义的价值取向上来,在快乐和成功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团队的力量。

(二)以体验式主题活动培养积极参与感

参与和体验,每个人的价值得以体现,对培养初一学生的自我认同感起到很大作用。体验式主题活动,常用体验、分享、交流、互动的方式,改变了传统课堂、班会强调问题存在、说理教育方式,使活动课堂变得更充实和丰富、更具有参与性和体验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内心的潜能,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驱动力和学习过程中的执行力,把学习当作一项快乐的事情来进行,真正做到教育以人为本、育人先育心。

体验式主题活动“亲历性、个体性、先行后知、寓教于乐”的特点,对于学生的创造力、表达力、参与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体验式主题活动通过团体动力的理念、方法、手段使学生多个感官同时调动起来,多方位多角度参与到活动中。体验式活动要求学生作为主体亲自体验,如“珍惜时间”主题活动,学生通过“一分钟击掌”活动,亲身体验时间的流逝,合理利用时间;“物理与生活”主题活动,学生亲自体验磁力线;“生命在于运动”主题活动,亲自运动体验打篮球、排球等,感受运动带给身体的愉悦感;“感受古诗词之美”体验有感情朗诵,感受古典文学之美……体验式学习能把学习与娱乐融汇在一起,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体验、讲解、分享交互使用,创造积极的环境,在体验成功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创作能力、分享与交流能力,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提升。

(三)以科学学习方法激发积极学习动力

小学学习科目少,学习任务轻;初中反之,初一学习科目有七科,作业量翻倍,每天用在学习上的时间也相应增加,如果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停留在生字抄一抄、公式背一背的基础上,学习将会很吃力。科学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迅速适应初中学习,增强学习的信心。

初一学生首先要培养成长型思维。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天赋只是起点,人的才智通过锻炼可以提高,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得更好,这是一种自我肯定的思维。相信自己可以通过锻炼来提高智力、能力、学习力,在往后遇到学习障碍时,从心态上调整自己,唤醒积极向上的态度,努力做得更好,激发“我要学”的学习内动力。

其次,初一学生缺乏学习规划、目标并不清晰,但经过一两次大型考试,会初步理解学习的意义。此时可以利用“目标倒推法”,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实现学习目标。目标倒推法是指:我们从(我们想要的结果)目标出发,反向推演,从后往前,从大到小,从概括到具体的一种方法。在学习任务繁重的初中阶段,初一时便确定三年后的目标,反向推演初二、初三要达到的结果,小到每一次考试、每一次作业应该如何对待。及时行动的人才容易获得成功,和所有美好的梦想相比,脚踏实地、及时行动显得更为重要。有了目标的确定和以结果为导向的每一步要求,学生以学习主体的姿态投入自我学习、管理中,提升自我控制的意志力,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最后,面对繁多的科目,可运用艾宾浩斯记忆遗忘规律,帮助记忆。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掌握这个规律,在学习语文、道法和历史这些背诵内容较多的科目时,遵循遗忘规律,把复习分成几个记忆周期,在学习新知识后的第1天、第2天、第4天、第7天、第15天进行复习。

以上的科学方法,有利于帮助改变学生“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观念,激发学生内驱力。

(四)以正面引导转变亲子交流方式

初一学生遇上青春期,加上校园环境的转变,孩子学习紧张,父母对分数的过度关注,亲子关系开始紧张,从儿童阶段无话不谈到无话可说。为了改变孩子,父母用批评、指责甚至吵闹的方式,最后只会两败俱伤,关系更加僵化。而很多家长并不懂沟通的艺术与技巧,利用家长会、电话沟通、家访或者给家长一封信等途径,与家长交流正面育儿方法。

面对青春期的初一孩子,应鼓励家长以正面引导交流方式建立正面的亲子关系,如巧用“三明治沟通法”,在沟通问题时,先表扬肯定,再给予具体建议做法,最后鼓励支持和帮助。如遇到孩子做作业费时间的问题,先肯定孩子做作业思考认真、答题仔细;再提出建议如果能在半小时内完成得又快又好,便更加完美;最后提供支持和帮助,可以用“番茄学习法”,做作业前进行计时,更加专注高效地完成作业。这样自尊心强的孩子,得到父母的表扬和肯定,知道自己的优点,放下心理防御,再得到父母具体帮助方法,愿意接受建议同时尝试改变自己。在正面引导下提高孩子在自我能力上的自信心,也可以提高孩子对于解决困难、面对困难的自信心。

从“常规管理”提升到“全员管理”、从“说理教育”提升到“体验成长”、从“经验教育”提升到“科学引导”,从“批评指责”提升到“正面教育”,在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下,初一学生不断增进积极品质、积极情绪和积极体验,不断地提高初一学生的适应力、学习力、承受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促进校园和谐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

[3]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新思潮[J].心理科学,2002(02).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教育管理
关于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探索
探索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
论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的赏识教育
ERP系统在成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浅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目前的状况成因及策略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成长辅导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