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东
摘 要:探索色彩在学前教育绘画教学中的运用,是深化儿童对世界感知和情感表达的重要途径。色彩的运用不仅增强视觉表现力,还承载着丰富的色彩理论知识。本文围绕色彩在绘画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旨在为相关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色彩理论;绘画教学
Abstract: Exploring the use of color in preschool education painting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deepen childrens perception of the world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 The use of color not only enhances visual expression, but also carries a wealth of color theory knowledg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color in painting teaching,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ated teaching practice.
Keywords: Preschool education;color theory;painting teaching
0 前言
色彩携带着神秘的魅力,变幻无穷,其美感无可取代。绘画艺术中,色彩是绘画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而且是提升作品感染力和表达效果的关键途径。对于色彩的探讨,我们需要在视觉与情感两个层面进行深入研究,从美学的视角探究色彩对人类视觉和思维产生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
1 学前教育中基于色彩理论开展绘画教学的意义
色彩,作为视觉艺术的基本元素,为世界万物赋予了独特的意义与生命力[1]。天空的蔚蓝、云朵的洁白、草地的翠绿,皆因色彩的点缀而显得格外生动。色彩所具备的艺术感染力,源于人类对色彩的直观感知,而人类,作为一种情感丰富的生物,对色彩有着独特的辨识与解读方式。不同的颜色,激起的情感各异:红色象征着激情与斗志,白色代表着纯洁无瑕,粉色则是浪漫与温馨的代名词。色彩在人类认知体系中,各自承载着特定的意象与含义。绘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感知色彩,并熟练掌握色彩的运用技巧与情感表达,使之在艺术创作中能精准搭配色彩,有效地展现个人情感与客观事物。色彩的表现力不仅能深刻传递绘画者的情感,还能结合主观与客观、具体与抽象,实现写实与写意的完美交融。对于幼儿而言,色彩教学不仅是绘画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他们在绘画中自由表达情感与物象的关键所在。
2 学前教育中基于色彩理论开展绘画教学的路径
2.1 科学地利用色相,培养色彩感悟力
2.1.1 把握基础的色彩和作品的色调
探索色彩的世界,对于幼儿而言,是一段充满好奇与惊喜的旅程[2]。他们在未经指导的状态下,便能自然而然地与色彩产生互动,用画笔挥洒想象。然而绘画初期,幼儿往往对色彩缺乏掌控,易造成颜色使用上的混乱,影响作品的整体观感。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进行绘画教学时,应首先系统地讲授色彩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的设定需考虑到幼儿的认知水平,逐步引入色彩理论,例如从基础的三原色——红、蓝、黄开始,展开教学。实际的色彩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为展示色彩的多样性,倾向于一次性介绍所有三原色,但这种方法忽视了单一色彩的视觉冲击力,尤其在幼儿初次接触色彩知识时,过多色彩的同时呈现可能导致色彩间的相互压制,影响学习效果。因此,进行色相教学时,教师可考虑采取分步教学的方式,每次专注于一种三原色,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效。色彩的递进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由浅入深的教学活动,使幼儿在认识一种色彩的基础上,逐渐探索和组合更多色彩,进而掌握色彩的丰富变化,有助于幼儿在享受绘画乐趣的同时,建立起对色彩的初步认识和审美观念。
儿童成长的阶段,他们对色彩的喜爱无需多言,但这种喜爱往往停留在对色彩直观感受的层面,对色相的认知则相对浅显。此阶段,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并不追求将所有色相尽收画布,教师仅需提供一定范围的颜色,便足以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教师应精选色相,以饱和度差异引导幼儿创作,从而拓宽其绘画的广度和深度。当幼儿对色相有了基础的认知与感受后,教师便可引导他们学习色彩的冷暖属性。需要注意的是,冷暖色与实际温度无关,它们更多的是视觉上引发的心理感受。观察某种颜色时,人们会不自觉地将之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主观的心理认知,即冷暖色的心理错觉。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避免使用复杂的概念和繁复的技巧,而是通过直观、生动的色彩展示,让幼儿在感受色彩魅力的同时,逐步掌握色彩的运用。
2.1.2 调和色和黑白灰的运用
色彩调和指的是不同色调混合后的产物,涵盖了自然界的所有色彩,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在于覆盖了极其广泛的色谱区间[3]。巧妙运用色彩调和,可以有效增强绘画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艺术魅力。在教授色彩知识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幼儿对黑白两色的运用。传统美术教学中往往忽略黑与白,原因在于一些人认为黑色令人感到压抑,而白色在绘画中难以凸显。针对幼儿的色彩教学,应颠覆这种传统观念。黑色与白色作为色彩调和的基础,对培养幼儿的审美和创造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引导幼儿探索黑白的无限可能性,从而提升他们作品的表现力。
幼儿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往往偏好使用鲜艳的红色和蓝色等,这些色彩能快速吸引观赏者的目光,带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这样的作品往往缺乏必要的艺术表现力和美感,显得较为肤浅。因此,适当引入黑色的教学,将有助于这一状况的改善。教师应当积极肯定黑色在绘画中的作用,引导儿童大胆运用黑色,以增强作品神秘且优雅的氛围,拓宽观者的想象空间。同时,白色的教学也极为关键,它经常在色彩游戏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作为底色,以凸显其他颜色的独特美感,达到多色彩层次的平衡。若黑色使用过多,可能导致画面过于阴暗。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儿童采用白色进行调和,无论是线条勾勒还是小面积填充,都能为作品带来明快的节奏和丰富的层次感。灰色作为黑色与白色的过渡色,对幼儿而言,比黑色更容易掌握,也更少出现色彩搭配不当造成的“脏乱”问题。相较于红、蓝、黄等鲜明色彩,黑、白、灰构建的绘画世界别具一格,呈现出一种简约而深邃的美学特质。教授色彩理论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探索这一色彩范畴的无限可能。
2.2 选择合适的绘画材质,充分体现色彩的层次结构
学前教育的绘画教学中,选择合适的创作材料和手段,对拓展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具有深远影响[4]。不同的绘画材料及工具,使得幼儿创作出的画面效果大相径庭。传统的美术教育中,白纸通常是绘画的基础。实际创作过程中,白纸并非完美无瑕。它有时并不适合幼儿表达自己的艺术想法,甚至可能限制幼儿绘画技能的提升。当幼儿完成主体形象的描绘后,还需对白纸背景进行创作,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多数幼儿难以完美地完成。色彩理论的应用,有助于突破单一的白纸局限,为幼儿提供更加多样化的绘画体验。通过引入丰富的色彩和材质,幼儿的绘画技能得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发展。教师可以根据色彩理论,选择不同颜色和质地的纸张供幼儿使用,丰富幼儿的视觉体验,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绘画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幼儿发掘不同媒介的特色。玻璃、石头等生活常见之物,均可作为绘画的载体。这些多元化的绘画实践,不仅丰富了幼儿的视觉体验,也提升了他们对色彩的感知与运用能力,例如玻璃画创作中,颜料在玻璃上的流动形成自然的线条,与光线交互作用,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木材质地的绘画,则能充分体现木材本身的自然纹理,使得作品具有与众不同的触感。通过水彩拓印技术,尤其是选用牛皮纸这一特殊材质,幼儿不仅学会了色彩搭配,还体会到了质感对比带来的艺术魅力。推动绘画教学创新的过程中,重视材质的选取与应用至关重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创意空间,激发他们对绘画艺术的兴趣。通过对不同材质的探索与实践,幼儿的绘画作品将更具表现力和观赏性。
2.3 运用色彩教学中的多样的表现手法
为打破幼儿绘画的单一性,提升其作品的个性与创意,教师应着力引导幼儿探索多样的绘画技巧,如将圈涂法与复合法结合,能在绘画中营造出丰富多彩的色彩效果,使天空的云彩、水面的波纹等景象呈现出别样的视觉冲击[5]。长期绘画实践的基础上,幼儿能够逐步掌握各种色彩组合的技巧,以呈现雾蒙蒙的氛围为例,运用炭笔的黑色与油画棒的蓝绿色调进行搭配,便能重构出所需的色彩效果。而在人像写生中,光感处理可借助炭笔与绿色画笔的配合。对于节日庆典等热闹场景的描绘,银色彩笔的运用,再搭配色彩斑斓的烟花,能为画面注入极大的活力。绘画的表现手法千变万化,为材料的应用提供了无限可能。通过实践,让幼儿自主发现色彩组合的规律,提高其绘画技巧。避免使用过于简单、单一的色彩搭配,鼓励幼儿尝试新颖的组合方式。结合实际场景,让幼儿在绘画中学会运用色彩表现情感与氛围。
2.4 根据幼儿特性进行色彩的风格引导
学前教育的绘画教学活动中,色彩理论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观察幼儿的绘画过程,教师可以发现他们对色彩有着各自的偏好[6]。有的孩子倾向于使用表现力强的色彩,而有的则偏爱再现性强的色彩。要想让幼儿真正掌握色彩的运用,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主观的表达与再现层面,否则他们的作品将缺乏创意与个性。为此,教师需依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引导他们探索适合自己的创作风格,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拓展个性的边界。当幼儿的个性偏好与教师的引导相结合时,他们的创作风格将得到极大地丰富,从而有效提升创造性思维,例如部分孩子对鲜艳的色彩如中国红、明黄等尤为喜爱。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向他们介绍具有相似风格的美术作品,让他们领略经典绘画的魅力。而对于那些偏爱柔和自然风格的孩子,教师则可以展示相应类型的绘画作品,让他们在欣赏与学习中取得进步。引导孩子认知色彩的过程中,教师应避免过于绝对化地指导,以免抑制幼儿的创造性。
2.5 将色彩教学与游戏结合,激发幼儿兴趣
2.5.1 在游戏互动中渗透色彩教学
引导幼儿认知色彩的领域,教师运用《色彩斑斓的舞会》这一故事情境,使他们深入理解十二种基本色彩的运用;通过《丁丁绘画记》这首歌曲,向幼儿传递绘画时应细致入微;在实践中,巧妙地将印章游戏、泡泡秀及色彩弹珠等游戏融入其中,以提高幼儿对颜色应用的掌握。为使美术教学更具趣味性,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方法,将游戏与色彩理论紧密结合。教学中,注重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幼儿对色彩的思考,用朗朗上口的歌曲强化他们对绘画的喜爱,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锻炼幼儿的色彩运用能力。
首先,教师安排穿着各色服饰的幼儿进入教室,特别挑选身着红色系衣物的五位孩子,指导他们在黑板前站立,让幼儿观察并排列这些同伴,以衣物的红色系色彩温度为基准,将色彩偏暖者置于队列左侧,如太阳般的温暖。接着引导幼儿比较大红与朱红的差异,鼓励他们自由发表见解,通过讨论确定队列顺序,将最冷的红色置于右侧。之后,依据色彩的深浅继续排列,从大红色至橙红色或橙黄色。其次,对于穿蓝绿色系的幼儿,采取相似的方法,根据色彩的冷暖及深浅进行排队。将淡黄色服饰的孩子安排进队列,实现从黄——绿色——淡黄——桔黄——大红的过渡。通过这样的排队练习,幼儿能够初步辨识暖色如红橙色,以及冷色如蓝绿色。再次,通过对比实验加深理解。邀请一位穿蓝色服饰和一位穿大红服饰的孩子并排站立,询问幼儿这两种颜色混合后的结果。多数孩子会回答出紫色,此时让穿紫色衣服的孩子站到前面。经过数次这类排队和讨论,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了色彩的冷暖和色阶。最后,教师让幼儿取出自己喜爱的彩色水笔,在桌上按照色彩冷暖关系及色阶顺序进行练习,互查互纠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最后进行点评总结。这种教学方式效率高,且由于每个孩子衣着颜色不同,教师需灵活调整教学方法。
2.5.2 对游戏界面的色彩分析教学
(1)《寻找小不点1—10》界面色彩分析
《寻找小不点1—10》(图1)为幼儿展现了“OOKII大世界”的奇妙,其教学内容涵盖了数字、语言、音乐及艺术等多个领域,深得家长信赖。界面设计方面,选取温馨的鹅黄色作为基调,搭配清新的浅绿色,使得画面层次分明,营造出和谐愉悦的氛围。具体场景设计上,左侧画面以树木为主题,采用幼儿手绘风格,展现独特的视觉效果。色彩上,以红色、黄色及不同深浅的绿色为主导,背景则采用淡雅的米色,形成鲜明对比,突显画面主体,使得整体效果自由而和谐。动态元素方面,红色与黄色的物体在画面中不断变化,这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互动兴趣。右侧画面则采用星空背景,以蓝紫色渲染宁静的氛围,使幼儿在心理上感受到平静与安宁。天空中的飞机以可爱造型和鲜艳色彩出现,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促使他们轻松愉快地完成互动。该游戏画面简洁明快,色彩搭配柔和,使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温暖与幸福。在色彩理论指导下,绘画教学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情趣,还提升了他们的色彩感知能力。
(2)《叫叫儿歌派对》界面色彩分析
《叫叫儿歌派对》(图2)这款儿童音乐互动软件,适合 3至6岁儿童群体,其在色彩搭配上的应用是一大特色,界面设计以简洁为主,背景主色调选用黄色,亮度较高,迅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每首儿歌都与特定色彩关联,例如选择绿色即可进入“两只老虎”的互动环节,既能有效减轻视觉负担,又能安抚孩子情绪。游戏内导航箭头采用红色显示,因红色光波最长,故在视觉上更具冲击力,能够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同时兼具提示和警告功能,指引孩子进行下一步操作。
游戏界面背景采用蓝色调,该颜色象征着晴朗的天空,其明度高、纯度强,给人以宁静与和谐之感。此背景下,洋娃娃与小熊的共舞画面显得格外祥和,仿佛置身于云端。界面中的小鸡元素采用暖黄色,此种色彩易于引发幼儿的亲近感,从而增强其交互意愿。色彩与音乐的融合,为游戏增添了无限乐趣,同时也为幼儿带来全方位的感官体验。不同歌曲的界面设计,通过变化色彩及动物、人物形象,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各异的环境,丰富其情感世界。
3 结语
色彩在绘画创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构成视觉艺术的基础元素之一。对于学前教育阶段的绘画教学而言,色彩的运用与理解显得尤为重要。学前教育的绘画教学中,色彩理论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充分发挥色彩在教学中的作用,引导幼儿感知、探索和创造色彩,从而培养他们的绘画技能和艺术素养。
4 参考文献
[1]顾梦梦.创意美术中借形想象绘画教学策略对5-6岁幼儿创造性思维影响的实验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23.
[2]钟金英.生态式艺术教育视角下大班幼儿绘画表现力提升的行动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3.
[3]彭雨澄.幼儿园中班主题绘画教学活动职前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的个案研究[J].教育观察,2022,11(24):28-32.
[4]顾凌云.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中的“说画”教育实践探索[J].当代家庭教育,2022(20):84-87.
[5]吕苗苗.高宽单项深度法在幼儿园绘画活动中的实践研究[D].成都:成都大学,2022.
[6]李伶钟.创意美术在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的作用[J].科幻画报, 2022(03):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