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评价研究

2024-06-16 15:49王玉琴
甘肃教育 2024年9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内涵语文教学

王玉琴

【摘要】现代化教育理念下,教育改革推进速度加快,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语文教学评价研究就显得愈发重要。文章从教学评价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意义入手,就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语文教学评价内涵、特征及要素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实施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核心素养;评价;意义;内涵;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4)09—0083—04

我国的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也对广大学科教师提出了基本教学要求。教学评价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既能发散学生思维,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还能促进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所以,教师应充分研究教学与评价关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分析教学评价四要素,从中找到教学评价实施策略的方法与途径,让多元化评价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以此实现教学目标。

一、教学评价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意义

1.有助于发散学生思维。教学评价不仅可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教师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鼓励学生深度学习,探究思考,培养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发展上升到新的高度。与数学学科相比,语文学科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若强调学生的答案相同,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也会限制学生的语文思维,禁锢其学习思想。对此,在评价时,教师不能用“对”或者“不对”来评价学生,也不能用简单的“好”和“不好”敷衍性评价,而是应采取可以激发学生思维发展的评价语言和方式方法评价学生,以评价促进学生主动积极思考,更以评价发散学生的思维。

2.有助于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教学评价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来源,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发展的关键。当教学评价标准明确且公正时,可以更全面系统地检验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果,能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认可与肯定,进而积极主动学习。在教育改革与新课标推进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应让学生“跳一跳”学习,这个“跳”的高度与取得的成果就取决于教学评价,若教学评价表现出很强的针对性和激励性,那么学生便会很容易受到评价语言影响而激发内驱动力,主动学习和思考,深入探究进行思维的碰撞与发散,最终探究知晓知识背后的含义,不断提升学习效率。教学评价内容不能是简单的、在书上就能找到的答案,而是要学生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后确定的答案,此时教师的评价会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重视,进而受教学评价激励积极主动学习。

3.有助于促进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本身就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一直是教学评价的主体,负责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成绩以及教学课程设计质量和效果等。因此,教师对于教学评价的所有相关内容都必须全面了解掌握,要确定教学评价标准,明确教学评价目标及目的,这样才能将教学评价的助教促学作用充分发挥。因此,可以说教学评价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通过教学评价可以反思教学行为和教学设计,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针对问题与不足做教学研究,改进教学策略与方法。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语文教学评价内涵及特征

1.内涵。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语文教学,目的是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活动推动学生语文素养有效形成并发展。此类教学方法主张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启发学生主动探究,顺势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语文评价内涵在于通过评价检验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果,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思维品质、价值观念、情感态度以及文化认同感。教学评价必须要清晰地反映出学生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各个方面的培养情况,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完善,进而明晰以后的学习方向与目标。

2.特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语文教学特征,主要有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情境教学、采取综合评价和探究跨学科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能让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形式下主动学习和自我发展。实施情境教学能让学生在丰富的语境中发展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增强语文学习技能,提高知识实践能力。采取综合评价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成果与收获,确定核心素养培养水平。探究跨学科教学可以通过单学科实现全科教学,让学生在多个知识应用领域明确语文知识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语文评价特征主要为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差异化评价。过程性评价主张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重点评估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进步情况。表现性评价主张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表现,重点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交际能力。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主张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并通过同伴评价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差异化评价主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学生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采取个性化的评价语言,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因评价获得自信,积极学习。

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语文教学评价要素分析

1.语言建构与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首先需要关注的就是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培养效果。语言建构与运用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阅读、写作、口语表达和听力等。在具体评价时,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能正确且思路清晰地灵活运用语言文字,是否已经掌握了语言运用规范,是否已经熟练掌握语言表达技巧。

2.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素养的培养质量和效果不仅与学生的认知发展、学习能力提升密切关联,同时对于学生个人整体成长与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深远影响。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语文思维方式、思维品质及思维能力等方面来评估语文思维发展与提升情况。在具体评价时,教师应关注学生是否因语文学习发展逻辑思维;是否因语文学习活动形成批判性思维;是否可以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等。

3.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鉴赏与创造是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教育,能让学生在意识和情感上发生变化,拥有健康的理智、情绪与正确的审美观[1]。在语文教学中评价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时,应评价学生是否可以通过语文学习发现汉字的独特美;是否可以因语文学习感受到语言文字表现出的情感美与形象美;是否可以在灵活运用语言文字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现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情感与态度。

4.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学生在语文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的理解和感知。对此,在教学评价时,教师应通过多种考查方式评价学生是否能够通过语文知识学习理解并传承各种文化,是否增强对祖国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感,是否开启国际视野等[2]。

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语文教学评价实施策略

1.多元化评价。多元化评价主要是指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评价,如对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以及审美情趣等多个方面,采取作品展示、小组讨论等多种评价方式来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部编版一年级下册为例,在阶段性教学结束后,教师为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可在班级中开展“乐学闯关,智慧童年”的多元化评价活动。此次活动共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口语测试,学生需要背诵学习过的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表以及由这些拼音组成的汉字拼音;第二环节是学生随机抽取考试题目,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认读题目中的生字词和短语句子;第三环节是学生需要背诵抽取到的教材中需要背诵的古诗词和课文片段[3]。此项评价活动开展的目的是以实践的形式评价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检验学生的学习收获和知识掌握程度,因此,教师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不仅要求学生将背诵的知识内容用笔书写呈现,同时还要求学生即兴表演,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情境演绎。如,在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的测试环节,教师倡导学生以语言加肢体动作表演的方式讲故事,由此可以了解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及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素养培养程度。通过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学生对语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会增加,不仅能感受到知识学习的乐趣,发现语文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意义和价值,还能有效培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思考判断能力等多项能力。多元化评价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正面激励和鼓励认可,从而源源不断地增强学习动机,推动学生主动学习。

2.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课堂参与度、自我反思、作业完成情况等表现进行评价,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性评价目的是关注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情况和发展情况,以便于及时采取有效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以部编版小学三年级第二单元第6课《秋天的雨》一课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过程性评价[4]。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要求学生正确且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学生的朗读质量和效果,知晓学生在家庭中的阅读作业完成情况。接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教学问题:“文中哪些句子是以‘秋天的雨开头的?”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继续提问:“这些以‘秋天的雨开头的句子有什么共同点?可以说一说每一句话的关键词吗?”教师可通过学生的回答知晓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为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还可组织“讲故事”活动,学生以“雨”为题创编故事,故事要简短但内容丰富,在故事表达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自信心定会得到培养和提高。在以上各个教学环节,教师可以直接给出专业评价,如“问题回答得很好,抓住了核心思想,思路清晰,非常好!”“创编的故事中心明确,表述清晰,结构完整,是一篇优秀文章。”学生此时会因教师的评价而对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3.个性化评价。个性化评价主张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以差异化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个性化教学评价实施前,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方面信息,发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接着创设一个真实的评价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应用所学知识后做自我评价,结合教师评价帮助学生寻找到学习方向和办法,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5]。以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为例,教师可在教学中实施个性化评价。首先,教师依据学生个体差异布置差异化作业,作业类型应丰富,如要有翻译作业、背诵作业、读古诗想象画面绘图作业、分析作者思想情感作业等等,学生需要按照自己的学习能力水平自行选择作业难度。如,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需要完成教师布置的所有作业,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需要完成80%以上的作业,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需要完成60%的作业。差异化的作业布置及差异化的作业完成标准,可以让所有学生在自己的能力水平范围内高效学习,获得学习进步、发展能力与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作业完成质量进行反思和评价,找出自己在古诗词学习中的不足和问题,促进学生自我改进和提高。教师此时也应按照学生选择的作业难度、完成质量以及学生自身的实际学情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以不同标准评估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学习自信心。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应在不断创新改革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同时,研究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让教学评价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价值意义充分发挥,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和主动学习的热情,以此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明超,李学斌.论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儿童诗阅读教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4(01):53-58.

[2]李一茗,陈晓波,卢杨.构建小学语文单元学习目标系统:问题、原理与策略[J].语文建设,2023(22):21-26.

[3]杨新颖.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阶段性评价工具的开发[J].语文建设,2023(16):20-25.

[4]杨珂.基于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理解力课堂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3(02):104.

[5]蔡阳合.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跨学科学习评价体系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3(S1):74-76.

编辑:赵玉梅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内涵语文教学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