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高职院校实习就业一体化实践探索

2024-06-15 02:07卢红青刘丽娟
广西教育·C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卢红青 刘丽娟

作者简介:卢红青,1976年生,广西桂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学校管理、学前教育;刘丽娟,1979年生,广西北海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实习与就业指导、声乐教学。

摘 要:实习是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传统实习模式遇到了新的问题。课题组基于师范类高职院校学生实习的现状,分析实习就业一体化的优势,以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实践探索为例,提出建立健全过程管理机制、实现实习信息互联互通、构建多元协同育人体系和完善实习保障机制的策略,从而优化师范类高职院校实习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习就业一体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09-0128-04

2022年,教育部等八部委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要求规范和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提升职业学校实习成效。学生实习是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实践型、技能型人才的最终培养成效。实习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在高职教育阶段的学习成果,而且能够帮助其适应社会角色和社会环境的转换,帮助其踏出职业成长的第一步。然而,当前高职学生实习仍面临诸多困境,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实习成效的策略。在此背景下,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钦州幼专)组建课题组开展“高职院校学生集中实习和自主实习成效的对比研究——以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的课题研究,以优化实习管理模式。

一、师范类高职院校学生实习现状调查

为更好地了解师范类高职院校学生实习现状,课题组以钦州幼专学生实习与就业为研究案例,选取该校2023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723人),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追踪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及就业情况,分析其中的共性问题。

(一)实习与就业的衔接不畅

学生实习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降低就业难度。经调查发现,许多学生认为学校安排的实习工作并不能为其就业提供助力。其中,33.50%的学生表示,在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实习时,实习生只能承担协助班主任开展教学活动、照顾幼儿穿衣吃饭等工作,很少有机会组织班级教学活动,因此其职业素养在实习中提升程度有限;21.70%的学生表示,实习经验并不能使其在求职过程中获得优势(如部分教育机构不会将“实习经验”等同于“工作经验”,部分教育机构更看重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才艺特长等),这让学生认为参加实习是一种浪费时间和精力的行为;17.60%的学生表示,在就业竞争压力增大的当下,学生毕业后不一定有机会选择与本专业相关联的职业,实习岗位与工作岗位不相符的可能性很高,因此实习经验很难为其就业提供帮助。

(二)学生实习阶段矛盾突出

国家规定高职院校在校生的实习时长不得少于半年,以此确保学生能够系统而深入地了解岗位情况,积累工作经验。然而在现实中,半年实习期常会为学生带来各种难以应对和协调的矛盾[1]。在调查中,41.30%的学生认为,参与实习会占用自身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而影响自身升学、考证或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计划,必须在繁忙的实习工作中额外抽出时间才能勉强完成专业学习任务;38.90%的学生认为,实习工作容易与企业机构的招聘产生冲突,因为实习而耽误应聘或入职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26.20%的学生表示,若实习单位离学校较远,就意味着必须外出租房,而实习工作往往没有报酬或仅提供少量补贴,难以支付房租和额外的生活成本,造成了经济负担。

(三)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

指导教师是保障学生实习质量的关键。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更快速地适应实习岗位,及时解决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使理论知识在实习过程中得到更好内化。调查显示,超过75.00%的学生认同指导教师在实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但同时表示指导教师数量不足;56.30%的学生表示,实习指导教师通常通过班级QQ群或微信群与学生沟通,前往实习单位的次数不多,且以简单的巡查为主,很少深入了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25.80%的学生表示,当自己在实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与指导教师的交流以线上交流或电话交流为主,指导教师能够提供的帮助有限;19.60%的学生认为,指导教师更关注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指导教师数量有限,在钦州幼专一名指导教师至少需要负责一个班级的实习管理工作,而在班级学生实习地点分散的情况下,指导教师只能将管理重点放在学生安全管理上,开展专业教育指导以阶段性集中指导和答疑解惑方式为主。很明显,实习指导师资力量亟待增强。

(四)实习单位参与意愿不强

实习单位作为高职学生实习的重要平台,承担着重要职责。钦州幼专学前教育专业实习主要分为集中实习与自主实习两种形式。学生自主实习主要集中在幼儿教育培训、幼儿托管及民办幼儿园等单位和机构,而由学校统一组织的集中实习则集中在钦州市内与学校签订协议的各幼儿园实习基地。课题组通过对2023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单位的104位管理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发现相关实习单位普遍存在参与意愿不强的情况。例如,很多公办幼儿园将接收实习生看作是配合地方政府与高职院校进行的一项任务,在指导实习生的过程中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态度。部分管理者表示,实习生虽然能承担机构内一些简单的工作,但是需要教师和员工付出精力对其进行指导,有时甚至会打乱机构原本的工作节奏,增加机构的工作难度;部分管理者表示,由于绝大多数实习生在毕业后不会留在本机构内继续就业,因此实习生和正式员工在心理上容易产生隔阂,员工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实习生的热情也不高;部分管理者表示,实习生稳定性不高,一些实习生实习一段时间后就会选择更换实习单位,因此没有必要在其身上花费过多的精力[2]。

二、实习就业一体化的优势

实习就业一体化指高职院校突破传统实习与就业分离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制订目标一致的实习计划、安排契合学生专业的实习岗位、进行科学合理的岗位考核等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熟悉工作氛围和行业环境,促使学生顺利转变自身的社会身份,实现就业理想。从总体上看,对比传统实习方式,实习就业一体化具有以下优势。

(一)有利于协调学生实习阶段矛盾

在传统实习模式下,由于学生需要兼顾和协调实习、应聘、升学、考试等多项事务,常常会出现精力和时间分配不均的情况,最终导致自身难以协调学习与生活的问题。推行实习就业一体化,部分学生能够直接在实习单位转正,实现实习与就业的高效衔接;而其他学生则能够在指导教师的协调下顺利完成应聘或升学的目标,缓解实习期内因时间不足而造成的各类矛盾。此外,实施实习就业一体化,学生实习后转正的概率提高,实习岗位的稳定性增强,能帮助高职院校更好地为学生争取实习期间的补贴与福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经济压力,有利于学生更专注地投入实习任务。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养

实习就业一体化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加深与合作企业的产教融合程度,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质量。一方面,实施实习就业一体化,高职院校结合实习单位的用人需求与学生的专业培养目标制订更有针对性的实习培养方案,促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提升学生在团队合作、人际交流、抗压抗挫等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就业后能快速适应工作[3]。另一方面,实习就业一体化能够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就业志愿与实习岗位的契合度,促使学生在实习岗位上努力学、认真干,增强学生参与各类技术实践和专业实训的内驱力,让学生真正将在课堂中获得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问题的解决上。

(三)有利于学校深挖教育资源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主流趋势,高职院校必须利用好行业企业中的育人资源,吸引更多的行业专业人才加入职业人才培养队伍。实习就业一体化能够加深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在学生实习领域的融合,更有效地发挥行业企业在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培训上的资源优势,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在真实情境中实习实训的宝贵机会,为其今后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实习就业一体化能够转变行业企业在传统实习活动中“只负责接收学生,不负责考核评估”的做法,促使其真正参与学生实习目标制订、内容确定和标准核定等工作,激发其参与学生实习培养的热情。

三、师范类高职院校推行实习就业一体化的具体路径

(一)明确实习职责,建立健全过程管理机制

师范类高职院校应该明确实习就业一体化过程中学院、教师、企业机构及学生等各主体的职责,建立完善的实习过程管理机制,对学生实习的各环节进行深入调研。首先,在学生实习前,高职院校应通过调研充分了解各实习基地的类型、规模、管理模式、实习岗位内容和人才需求情况,并联合各实习单位共同制订实习方案、实习计划及实习考核标准,确保学生实习既能够契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又能够满足实习单位的实际用人需求。其次,高职院校可召开实习动员大会,向学生介绍各实习单位的情况、工作地点、实习岗位设置、正式员工的待遇等,并通过“双选会”的形式引导实习生尽量选择自己心仪的实习机构,激发学生的实习热情,增加学生实习后直接转正入职的可能性。再次,高职院校和实习单位应关注学生的实习过程。高职院校可安排辅导员或专业实习指导教师不定期地到实习单位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解答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实习单位应安排兼具专业素养与耐心的优秀员工担任实习生的指导员,负责带领学生熟悉实习单位环境,做好日常监督和管理学生的工作,关注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人身安全问题等。最后,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实习应急管理制度,当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或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以保障学生实习活动顺利展开。

(二)搭建数字化实习平台,实现实习信息互联互通

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线上管理已成为高职院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渠道。在实习就业一体化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信息资源库,通过搭建数字化实习平台共享实习学生信息,帮助实习单位更全面地了解实习学生,指导实习学生完成实习任务。通过建设信息互联互通的数字化实习平台,能有效解决学生的实习经验在企业机构间可能存在的不互认问题。例如,在传统实习模式下,由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经验难以留档,毕业后许多企业机构会质疑学生的实习经历或实习效果,不承认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经验,这对学生的就业与转正造成了影响。而在数字化实习平台的帮助下,实习单位可以在系统中记录学生的实习表现,展示学生在工作中的优缺点,并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评分。这不仅能使其他用人单位更好地了解学生情况,而且能为学生求职提供有力帮助。另外,在传统实习模式下,实习单位既不了解学生情况,也缺乏与高职院校教师深入沟通的机会,这导致实习单位往往安排实习生完成一些基础性的工作,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依托实习平台的信息共享功能,实习单位能直观地了解学生专业成绩、实践活动参与情况、个人兴趣特长等信息,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有利于学生深度参与实习单位的日常工作。

(三)创新实习模式,构建多元协同育人体系

学生实习是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关系着学生的学校教育与社会工作两个阶段的衔接。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组织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重实践活动,轻理论总结”的现象,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以积累直接经验为主,缺少将工作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机会。为此,高职院校可基于实习就业一体化开展多元协同育人,关注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专业学习情况,促使学生的专业素养持续提升[4]。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制订实习计划时应结合各专业特点,适当在实习过程中加入专业学习内容,并与实习单位指导员协商制订实习生的专业学习计划。例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实习中可通过旁听带教老师上课及与带教老师共同磨课、研课、写教案等方式复习在校所学专业知识;在协助带班的过程中遇到幼儿管理问题时,可寻求带教老师的帮助,获得专业上的指导。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的实习期较长,高职院校可在实习过程中通过阶段性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总结实习经验。例如,高职院校可按班级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实习小组,同时形成“周—月—季”的实习总结模式:每周末小组成员在专业实习教师带领下,在线上分享和总结本周实习成果;每月由班主任组织一次线上实习班会,利用QQ群视频、腾讯会议等线上渠道共享班级成员本月实习情况,共同讨论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引导学生继续保持专业学习习惯;每季度由学院牵头,联合各实习单位举行学生实习工作推进会,以了解学生实习情况、调整实习方案、总结实习生管理经验,不断提升学生实习的整体成效。

(四)重视实习保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实习就业一体化离不开保障机制的支持,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实习保障。第一,高职院校应站在学生的立场调整实习活动安排。例如,针对部分实习单位离学校较远的学生,辅导员和实习指导教师应帮助其落实好住宿和交通问题,以自愿为前提协调学生合租,减轻学生的经济压力等;同时,与实习单位协商,给予实习生一定的经济补贴,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此外,当学生有面试、升学、考试等重要事项需请假时,学校可与实习单位协商,调整学生的实习时间。第二,高职院校应重视实习指导师资建设。为解决专业实习指导教师不足的问题,高职院校可基于“三全育人”的理念,将校内更多教职员工纳入育人队伍,配足、配齐实习带队教师;同时通过专项培训提升教师的实习指导能力,确保教师充分了解实习单位情况,掌握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处理方法。第三,高职院校应致力于激发各单位、机构、企业参与实习育人的热情。例如,高职院校可为实习单位提供一定的经费补贴;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形式与企业进行合作,将院校的科研成果转换为企业生产力,以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提供开展校内宣传的平台,帮助企业吸纳更多优秀人才。

综上所述,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就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学生的实习与就业工作已成为高职院校的重点工作内容。高职院校应不断加强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推行实习就业一体化,提升学生实习与学生就业的衔接度,为学生铺设好从校园到职场的道路,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饶满萍.高职师范生实习的窘境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21(6):107-112.

[2]陈蓝千欣,何翠桃,罗海鹏,等.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实习就业情况分析及对策[J].教育研究,2022,5(2):114-116.

[3]贺颖.英语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建构:广西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改革实例[J].江苏高职教育,2020,20(4):78-83.

[4]王喜艳.高职食品专业顶岗实习考核与毕业设计探索:以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为例[J].南方农机,2020,51(11):148,152.

注:本论文系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2年度校本课题“高职院校学生集中实习和自主实习成效的对比研究——以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的研究成果。

(责编 雷 靖)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职院校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