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瑛 黎珍
作者简介:黎瑛,1976年生,广西崇左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学;黎珍,1968年生,通讯作者,广西崇左人,教授,研究方向为声乐演唱与教学。
摘 要:随着思政教育与职业教育改革的推进,课程思政在职业院校教改浪潮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然而高职音乐课程教学存在教学手段和课程设置单调、创新能力不强、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等问题,应从完善音乐教育体制、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提升音乐教师思政素养、打造“融合型”教师队伍、创新“音乐+思政”教学模式、完善考评和教材选编机制等方面入手,促进音乐课程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提高高职音乐课程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09-0071-04
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高职院校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恰如其分地融入各门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模式过于理论化、程式化,而音乐课程中的音乐情感则相对感性,将思政教育与音乐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实现学科融合发展。笔者紧密联系时代背景,将思政教育与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联系起来,探索思政教育与音乐学科融合的新路径、新模式。
一、高职音乐课程思政教育融合研究综述
高德毅等人(2017)将课程思政建设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思政理论课改革、综合素养课程改良、专业课程革新。陆道坤(2018)认为应以课程为载体,将思政教育的原则、要求和内容与课程设计、教材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有机结合。而李如占等人(2018)则认为应从三方面入手进行思政教育融合:第一,强化教师的德育意识与能力;第二,精确挖掘和整合思政资源;第三,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韩宪洲(2019)强调应当从提升认识、深化实践、完善制度的维度正确认识和把握深化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关键性问题。张驰等人(2020)指出课程思政已成为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李晓培等人(2021)认为,时代、世情、国情三种语境,构成了课程思政话语表达的外在动力。许淋萍等人(2023)指出,应打破传统思政育人框架,构筑集校本特色和品牌效应的体系,从而输出高素质技能人才。
关于思政教育与高职音乐课程融合的研究集中于近5年。潘刻科(2019)根据声乐课程的教学特征,提出将思政教育渗透高职声乐教育课程的策略。王宇(2019)指出音乐教育为美育与德育的“关键成员”,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声乐教学很有必要,既能保证专业知识的输出,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艺术性。高蕾(2020)以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课程为例,探寻音乐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途径。高晓辉(2020)认为高职声乐课既要培养学生的演唱技能,亦要帮助学生树立民族意识和文化自信,因此开展课程思政很有必要。邓永红(2021)指出思政教育与音乐课程结合带给大学生的影响是向上的,“思政+音乐”教学实践可以施行,能彰显课程内化育人作用。朱飞烨(2022)以陕西高职院校为例,探究课程思政视阈下高职音乐教育开展课程革新的思路。
笔者基于以上研究成果,进一步分析高职音乐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意义,并剖析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音乐课程教学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探寻二者融合的有效路径。
二、高职音乐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意义
(一)有助于促进音乐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
明确课程思政在高职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推动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科学树立音乐艺术教育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念,凝聚思政育人的强大合力,是夯实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基础,能助推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探索“音乐教育+思政教育”联合建设的新途径,能有效推进高职音乐课程改革,以应对新形势和新需要,有助于让莘莘学子在学习中领悟音乐艺术的美与价值,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与艺术素养[1]。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解决问题,能为高校开展课程思政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提供新思路。
(二)有助于培养高素养人才
推行高职音乐课程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改革,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音乐作品既能展现人们的生活面貌与精神面貌,又能满足并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对强化思想意识、提高道德水平均能产生积极的影响。音乐教育的表达形式灵活、内容丰富,是素质教育强有力的支持。高职院校坚定立德树人理念,扎实推进铸魂立德引领行动计划,正确认识音乐课程的功能,坚持音乐育人理念,将“音乐+思政”教学方式贯穿于育人全过程,是构建“音乐+思政”教育格局,促使素质教育落实落细的基础。
(三)有助于提升音乐教师的教学胜任力
教师队伍是推动素质教育落实落细的不竭力量源泉。课程思政建设要求音乐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而且具备较高的思政教育能力,从而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思政元素,提升学生思政素养。将高职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从课程思政的本质、理念、结构、方法和思维等方面出发,结合高职音乐类课程的特点,在课程思政视角下聚焦音乐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方面开展工作,是高校音乐课程思政教学提质增效的实践路径;引导音乐教师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丰富专业课程内容,能推动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音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和课程设置单调
高职院校以为社会输送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偏重专业竞赛成绩和高就业率,因此更重视专业课程教学。这种倾向很容易导致音乐课程逐渐被边缘化。现实中,很多高职院校音乐教学软硬件设施不足,音乐教师仅能借由PPT或投影等辅助教学手段开展音乐鉴赏教学。根据闫妍等人[2]的调研,不少高职院校的学生和教师均表示本校音乐课程属于选修课程,课程门类比较单调,学生是否学习音乐课程全凭个人喜好。另外,一些高职院校的音乐课程设置过于注重技能培养,而忽视了音乐的人文内涵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这导致音乐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脱节,难以实现有机融合。
(二)创新能力不强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音乐课程教学仍旧按照以往的音乐理论及音乐技术培训方式进行,缺少对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和考核[3]。部分高职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仍较为传统和固化,偏重音乐技能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如何将音乐艺术与社会现实、时代精神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创作或表演来展现创新思维、表达个人见解等方面的设计相对较少。同时,高职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方法、教育理念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上推陈出新的力度不够,未能提高思政意识、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很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未形成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另外,在高职音乐课程中,尚未充分挖掘和利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得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也间接影响了学生在音乐创作和演绎中的创新表现。
(三)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
在高职音乐教育中,教师要合理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音乐创作实践条件和机会。而事实上,部分高职教师仍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即使在实践教学环节,教师也以讲授和灌输理论知识为主[4],对音乐创作、音乐表演、艺术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和精力投入相对较少,未能充分利用实践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正是课程思政理念中倡导的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除此之外,专业课程体系之外的音乐课程缺乏音乐实训平台,大多借助组建各类社团组织进行弥补,往往未能深入挖掘和有效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加上部分学校缺乏专业性的音乐设备和场地,音乐课程的德育功能被削弱,音乐课程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良好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
四、高职音乐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路径
(一)完善音乐课程教育机制,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首先,更新音乐教学理念,提升音乐课程地位。实操性专业课程体系中应当有音乐教育这一浓墨淡彩的一笔,高职院校要正确看待音乐教育,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5]。对此,高职院校应转变传统观念,借由“职教改革”和“课程思政”的东风,在全校范围内进行音乐课程教学改革,使思政教育与音乐教育有效融合,并贯穿于音乐教学全进程,实现全方位育人。
其次,设立音乐教育管理机构,强化德育渗透。高职院校有必要设立特定的公共艺术教研室,并组建一支专职的音乐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或打破原有不成熟的音乐课程体系。教师应充分挖掘音乐选修课程中的音乐素材(如歌剧表演、舞蹈、影视主题曲等素材),并整合其中的德育元素,以增进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情怀。
最后,积极挖掘音乐课程思政元素,并创新融合的形式。高职音乐课程是面向全体的通识基础课,是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关键环节。课程思政视阈下的高职音乐课程建设应当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灵活生动地融入课程教学中。在音乐理论课程中,可以结合中国音乐史及世界音乐文化,突出爱国主义、文化自信和民族团结教育,介绍音乐作品背后的时代背景和人文精神。在音乐表演、创作课程中,鼓励学生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主题创作或演绎,弘扬社会正能量。以音乐鉴赏课程为例,教师需要梳理零散的思政元素,使其系统化,主要是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育理念、民族主义和社会美德四个角度提炼育人元素,整理出课程思政建设点(见表1),以支撑课程思政目标,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达到教育润物无声的目的。
(二)提升音乐教师思政素养,打造“融合型”教师队伍
一是提升音乐教师思政素养,探索音乐教学新路径。首先,提升教师思政素养。加强高职音乐教师的思政教育培训,可通过专题讲座、研讨交流、实地考察等形式,帮助音乐教师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熟悉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高尚的师德师风,能够将思政教育自然、巧妙地融入音乐教育教学全过程。其次,建立激励机制与评价体系。高职院校应当制订相应的激励政策,表彰和奖励在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同时,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将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情况纳入业绩考核、职称评审等环节,以此激励教师主动研究和探索音乐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教学新模式[6]。最后,加强团队建设和交流合作。通过组建跨学科的教学团队,促进音乐教师与其他思政教育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享教育资源,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在音乐课程中落实思政教育要求并形成合力,提高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质量与成效。
二是打造融合型教师队伍,强化师资跨界能力。首先,高职院校应开展定期培训,通过思政育人、民族音乐文化等多元化的主题培训,转变音乐教师陈旧单一的教学理念,在多元化的培训中提高音乐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能力,并提高对民族音乐文化育人价值的重视程度。此外,高职院校必须抓好音乐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围绕“培养什么教师、怎样培养教师、为谁培养教师”这一根本问题,建设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音乐思政课教师团队。其次,高职院校应优化音乐教师队伍,着力强化音乐教师的跨界能力。可吸纳思政工作者、音乐机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育人意识和民族音乐文化素养。同时,鼓励和支持音乐教师拓宽知识视野,不仅要精通音乐专业知识,而且要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哲学等相关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于音乐教学中,做到寓教于乐。
(三)创新“音乐+思政”教学模式,完善考评和教材选编机制
一是探索音乐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新模式。首先,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可以一流慕课为依托,教师在线上平台发布课程导读,以思政为引领,增加音乐实践教学案例,扩大课程教学的时空范围;线下则开展SPOC教学,通过布置专题任务的形式了解学生对音乐知识及思政元素的掌握程度,形成“线上+线下”课程联动,实现全程育人。其次,可开展主题翻转课,精心设计翻转课堂的内容,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对音乐知识与思政素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譬如,采用音乐加思政的全新视角,选择能折射历史意蕴、彰显信仰力量的优秀音乐作品,可分为“凝心铸魂”“历史回响”“时代壮歌”“真理之光”“思想洗礼”“掌舵领航”等篇章,通过曲目导赏、史实解说、影片播放、现场表演、听歌问答等方式呈现。
二是优化考评机制和教材选编机制。首先,高职院校的音乐教研团队应制订囊括专业技能及思政素养的考评标准和激励方法,激发音乐教师开展融合教学的动力。同时,探索“融合型”音乐教师的认定标准与流程,实施“过程评价+结果评价+认定+复核”的运行机制。其次,高职院校应在传统的音乐技能评价基础上,依托“音乐教育+思政教育”双重目标,构筑囊括教学能力和水平、教学改革与成效、社会责任感、思想政治素养、道德品质等为一级指标的高职音乐课程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例如,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项目中的角色扮演、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解读(包括蕴含的文化价值、历史意义等)以及自我表达时的价值取向等方面的表现来进行量化评估。最后,高职院校可依托发展定位、院校特色、民族文化、思政元素等,选取并编纂具有简明性、实践性、系统性和循序性的音乐教材,使音乐教学内容更具条理性和连贯性,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丰富知识构架、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定期审视并适时更新教材内容,紧跟时代步伐,选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新作品、新案例,增强教材的时代感和现实教育意义。此外,高职院校可结合地域特色、学校文化和专业特点,编写具有思政教育功能的音乐校本材料,使课程思政与音乐专业教育深度契合。
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是培养学生思想素质和艺术素养的重要平台[7]。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音乐课程教学需要在明晰现实困境以及建设价值的前提下,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和人文艺术素养。同时,通过健全音乐教育体制、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提升音乐教师的思政素养、打造融合型教师队伍、创新“音乐+思政”教学模式、完善考评和教材选编机制等切实有用的举措,培养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能力、审美与音乐技能、思政与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宇.高校声乐“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究[J].文化产业,2019(24):57-58.
[2]闫妍,金丙燕.多元化教学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文化产业,2020(12):145-146.
[3]崔牛子.基于中西文化对比分析的高校民族声乐教育[J].陕西教育(高教),2019(2):79-80.
[4]潘刻科.思政教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合[J].现代职业教育,2019(7):114-115.
[5]高晓辉.高职声乐课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0,22(12):60-64.
[6]邓永红.课程思政渗透下的民族声乐教学改革策略[J].艺海,2021(4):86-87.
[7]朱海芳.音乐教育《声乐》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J].艺术评鉴,2021(8):120-122.
注: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课程思政的高职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GXGZJG2021B1923)的研究成果。
(责编 蒋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