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格局下职业院校语文课程育人的教学策略

2024-06-15 14:03张素贞江帆
职业 2024年10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三全育人教学策略

张素贞 江帆

■摘 要:目前,“三全育人”的理念深入人心。语文作为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职语文教师更应该秉持“三全育人”的理念,依托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使课程教学有效。同时,中职语文教师应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角度探索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工作。

■关键词:“三全育人”;中职语文;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应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而如何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早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就提出了努力推进“三全育人”工作。中职语文教学与思政教育交叉融合,其最终的目标则是落实课程思政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如今在“三全育人”的大格局下,中职语文教师更应该在把握中职语文课程性质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的教学现状,创造性地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突出中职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最终实现语文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一、中职语文课程的性质

中职语文是一门融合了人文性、工具性、审美性、实践性等多重属性的基础课程。在中职教育阶段的各专业课程设置中,语文属于公共必修课程,该课程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涉及语言、文学、修辞、逻辑、写作等知识的传授以及听、说、读、写多种技能的培养。在中职学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也能看到,中职语文课程所培养的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前提、基础,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思维品质和健全学生品格的重要途径,更是助力文化传承、弘扬民族品质的核心课程、关键课程。

中职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实际中注重中职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将传统文化、素养自然地融入教学设计,最终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课程目标。

二、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主体错位

中职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应是一个互动、多元、对话的过程。语文学科所提出的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以及语言理解与运用,皆明确了学生在中职语文课程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这与“以学定教”理念相匹配。

目前的中职语文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满堂灌”“一人堂”是常见的教学模式,教师进行讲授,师生之间、文本与读者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也只浮于表面。在具体的课堂设计中,教师的预设牵住了学生前进的步伐,纵使有学生有自己的理解,教师的反馈也只是浅尝辄止;在课堂的内容选择上,教师以教材为纲,讲解篇目文章,忽略整本书的阅读,更是忽视了写作以及口语交际的练习;在课程的评价上,和普通教育一样,以纸质版试卷进行量化考核。以上这些皆与新时代职业教育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相悖,教学主体的错位不利于中职语文课程发挥其课程育人的功能。

(二)教学内容浅显

作为公共必修课,中职语文课程需要学生长期不懈地学习,方能发挥其人文性的特质,推动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参与等核心素养的养成。很多中职学校语文课程的设置,一学期的课时量只有30多个。在短时间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完成一本书的教学任务,又要实现语文课程的育人目标,实在有些难。而且传统的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是篇章教学,即以小窥大来感受作品中的精华的教学模式,学生无法对中华文化进行系统的了解,最终也只能学习表面的知识,无法深入感受作者想表达的内容。这样一来,中职语文课程就很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难以增强学生内心深处的人文意识,也就很难实现新版中职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专题学习以及发挥中职语文课程育人功能的目标。

(三)教师意识淡薄

众多的案例表明,一位具有高尚师德、较高教学水平的教师,自然深受学生爱戴。目前中职语文教师队伍呈现双极化的趋势,即一部分教师较为年轻,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但经验欠缺;另一部分教师则是年龄较大,专业教学经验较丰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凭借经验,只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缺乏长远的课程育人观念。

(四)教学方式局限

职业教育应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坚持工学结合,最终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教育目标。由此看来,中职语文课堂更应该是一个互动、多元对话的过程,而非单方面的学校教学。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很多教师因自身欠缺工学一体化的学习,其教学方式仍局限于课堂、书本、学校。这样的课堂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脱轨,与实际工作情况不符,最终很难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也很难为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打下基础。

另外,随着智慧课堂的普及,很多学校配备了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但很多教师还很难适应信息化教学。

(五)课程建设简单

语文是中职学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中职学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多明确提出语文培养学生系统的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要求。现实中的中职语文课程建设,从理念、教材等多方面都存在简单化的问题。

现今大多数中职学校所使用的教材中阅读与写作都存在量上的偏差,甚至有些教材将写作附庸于阅读鉴赏之后。这种教材的设计违背了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的规律,导致大多数的教师不去讲作文。在理念上,虽然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习任务群的建设、大单元整体教学、整本书阅读等理念,但部分中职学校对语文还是不够重视。

三、“三全育人”格局下中职语文课程育人的教学策略

随着中职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新教材的出版,中职语文课程更应该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课程育人。教师应积极探索新的中职语文课程育人的教学策略,切实提高其教学的实际效果,切实发挥中职语文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

(一)理念先行,推进工学一体化

为了实现中职语文课程的育人目标,必须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以及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工学一体化教学。中职语文课程要在正确把握工具性、人文性特质的基础上,一方面挖掘语文教材所涉及篇目中的育人因素,结合学生实际,努力打造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课堂;另一方面要把握时代的脉搏,选择职业前沿所需的知识与技能,采用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最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正所谓语文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中职语文课程内容之广泛、空间之广阔、时间跨度之久远,都决定着中职语文教师更应注重发掘中职语文课程中的育人元素,准确恰当地把握课程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具体教学实践。

(二)创新方式,注重学生主体

中职语文课程要实现其育人功能,推动“三全育人”工作的落实,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符合中职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学生自主进行语言建构、正确理解语言文字并且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对此,中职语文教师应清楚同样的课堂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悟。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更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选择并使用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这样才符合现代教育学所强调的以学定教、教无定法的理念。

中职语文课程的课堂,更应该是多元化的课堂,实现教学相长。具体教学方面,中职语文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加以引导,激发学生主观学习的兴趣,彻底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师可以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与时代对话,最终加强学生的理解,实现多元情感的共情。中职语文的课堂教学,要敢于突破教材、课堂的局限,采用线上教学方式,实现与企业的共频。这样的教学方式,以专业的培养目标为纲,用实际的经验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内容。同时,还应该以第二课堂、专业活动为抓手,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实现对学生听、说、读、写的真正训练。

(三)建设队伍,夯实思政基础

随着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中职学校应践行全员育人的理念。全员育人,其实质是让学校的全体教职工肩负起培养学生的责任,强化中职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主体意识。

从学校角度来看,要始终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努力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落实,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再上新台阶。学校的良好发展还要有一支自身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语文学科的建设更需如此。学校应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如鼓励教师出去进修,开阔视野,提高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当然语文教师更应该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建设,夯实为国育人思想,推动语文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同时,语文教师应积极投身专业建设,打造系列精品课程,让学生重视语文课程,喜欢语文课程,如此方能为语文课程发挥其育人功能打下基础。

(四)钻研文本,融入思政教育

能够入选中职语文教材的篇目基本上都是名篇,有着足够的鉴赏价值及阅读价值。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通过分析教材,找出文章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甚至可以为此打破教材中所设立的单元、章节、主题壁垒,创造性地进行大单元审美鉴赏,形成系统化的阅读鉴赏体系。在这一阅读鉴赏体系的创建过程中,始终要明确一点,那便是实现课程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不得不提的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根据中职学校不同专业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相应的教学环节,如在教学设计前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使用驱动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寻找文本中的思政元素;课中则根据具体的文本内容,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课后则结合所学专业,进行阅读或者是进行文本再创作。由此方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地接受美、发现美以及再创造美。

(五)过程评价,对标职业素养

中职学校的课程教学是一个动态教学的过程。选择合适、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有效地对语文课堂以及实施效果进行诊断、督促、引导、激励等。中职语文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注重过程评价,评价内容以及范围都涉及广泛。教师在设计教学评价时可以对学生从头到尾的全部过程进行认知、情感以及相关专业行为的全方面考核,并将其考核结果进行量化,从而根据相关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整。需要注意的是,面对中职学校的特殊性,过程评价是一种动态性的评价,是一种教学与生成随机变化的评价。其评价结果不应该固定死板,而应该是一种多维评价。

四、结束语

中职学习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更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鉴于中职学校的特殊性,教师应积极探索相关教学策略,最终为中职语文的课程育人功能打下一定基础,为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保驾护航,也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时代新人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江帆.中职语文“读写结合”策略探析[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2(2).

[2]周亚妮,“三全育人”格局下大学语文课程育人的教学策略[J].汉字文化,2021(7).

[3]李敬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略谈现代教师的基本素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27).

[4]刘翠珊.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18(8).

(作者:张素贞、江帆,淮北技师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三全育人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