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燕
(上海市浦东新区观澜小学 上海 201299)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英语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要素构成。[1]其中“主题”联结、统领其他内容要素,为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提供语境范畴;“语篇”承载表达主题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文体素材。两大要素处于统一层面,两者相互承载。教师要以语篇研读为逻辑起点开展有效教学设计,充分认识语篇在传递文化意涵、引导价值取向、促进思维发展、服务语言学习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基于此,笔者在上海版小学牛津英语教学中尝试开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语篇教学”,挖掘单元主题意义,将各板块内容有机统整,以语篇为载体,帮助学生从主题意义的角度理解、学习和运用语言,从而提升他们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梅德明教授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 年版)〉教师指导》一书中提出:教师所设计的英语学习活动应基于学生已有的社会阅历、认知水平和发展愿望,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标。[2]同样,教师在改编教材提供的教学语篇时,也可以将学生的语言基础、生活经验和发展愿望三方面进行有机整合。
对于英语教师而言,学生的经验主要包括生活经验和已知语言知识。作为二外学习者,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远高于他们英语知识语言的积累水平,他们思维能力也往往高于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碰到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智成长水平不匹配的状况。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基本状况,对教材提供的语篇进行改编。笔者认为,教师在改编教学语篇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以《小学牛津英语(上海版)》2A Module 4 Unit 1 In the sky 一课为例,教材提供的教学内容包括几个简单的对话语篇和一首歌曲语篇。学生将围绕“In the sky(在天空中)”的主题,学习sun,moon,star 等几个天体类词汇,并学习用“Look at ...”“Can you see ...?”的句型就天空中所见之物进行简单交流。
二年级的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储备有限。但对于“In the sky”的主题,他们还是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常识的。比如太阳和月亮一般不会在同一时间出现在天空中,晴朗的夜空中可以看到一闪一闪的群星等等。基于这些常识,静安区某小学教师在“2019 年上海市英语教学展示活动”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教材各板块内容有机整合,以充满童趣的语言和思维方式,编写了“Billy and Little Star”的绘本故事,通过小男孩Billy 和Little Star 之间的对话,将他们已知的生活常识语言化。
如“-Look at the sky?Can you see the sun?- No,I can’t. It’s sleeping. ”说明夜晚看不到太阳,只能看到月亮。又如,“-How many stars can you see?- One,two,three ... So many stars. - Can you see me? I’m twinkling.”通过“So many stars.”“twinkling”这些简单的语言,描绘出低年段孩子看到满天繁星时的真实感受。
同时,“- I’m Little Star. Nice to see you. - I’m Billy.Nice to see you too.-We are friends now.”这段对话将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整合到新的故事语篇中,厘清Billy 和Little Star 的关系,为第二课时故事的发展奠定了感情基础,也为本单元育人价值的挖掘和提升作铺垫。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解读》指出,5—6 年级的学生需要完成规定的二级课程内容,学生通过丰富多样的语篇,探究其承载的主题意义,并在这一过程中,以理解性和表达性的语言实践活动为核心,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获取中外优秀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凸显语言、文化、思维的有机整合,逐步内化,发展素养。[3]
上海版小学牛津英语教材中,提供了形式多样的语篇,其中配图对话和配图故事深受学生喜爱。为了更好地挖掘图片和文字背后隐含的主题意义,教师需要对教材提供的配图对话和语篇进行适当的改编,便于学生体会语篇中图片和文字之间的联结,在理解语篇的同时,感悟语篇所承载的文化内容。
例如,在4AModule 1 Unit 3 How do you feel?这一单元的“Say and act”板块,教材提供了一段Kitty和Ben 带着宠物到Peter 家做客的对话语篇,并辅以图片。基于本单元“How do you feel?”的主题,笔者深入挖掘教材文本和图片中蕴含的信息,以两只动物(Sam 和Ginger)的情感变化为基线,以两位宠物主人如何处理宠物之间的矛盾为切入口,适度丰富和完善了教材语篇,期望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学习如何与小伙伴和谐相处,碰到矛盾与冲突如何应对处理。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对教师语篇教学中学习活动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对标课标要求,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程晓堂建议教师在开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时,要以主题和内容为主线、以语言为暗线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4]学生在理解语篇内容、探究语篇主题意义的过程中体验语言的使用,感知语言的结构,尝试运用所学语言。
根据这个建议,笔者在上海版牛津教材四年级第二学期的两则故事语篇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Henry the dog”讲述了小狗和它的影子之间的故事。聚焦单元主题“Shadow(影子)”,笔者设置了问题链:“How does Henry find his shadow?”“How does Henry know the shadow?”“What does Henry do with his shadow?”以此为主线,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小狗Henry 是如何发现影子、认识影子,并且从害怕影子到和影子成为好朋友的过程,让学生懂得“Shadow follows me and it is my friend.”的道理。同时设计了“扮演小狗Henry,说一说‘The black shape in my eyes’”的学习任务,发展学生语言能力。
“The old tortoise and the little bird”讲述了一则老乌龟和小鸟的故事。本单元的主题是“Sounds(声音)”。为了引导学生从语篇的字里行间读懂“每个人对周边环境中声音的不同需求,在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会包容”的道理,笔者提出了“Why does the old tortoise like the pond?”“How does the little bird disturb the old tortoise’s life?”“What does the old tortoise do?”“Why is the old tortoise unhappy in the end?”等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概括出“乌龟在池塘边享受着安静生活—小鸟的到来破坏了乌龟的安静生活—乌龟赶走小鸟后恢复安静生活—重回安静生活的乌龟思念小鸟带来的有声生活”这一故事脉络。
图文并茂的日常对话和配图故事是上海版牛津英语教材最常见的语篇样式,图片的观察与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图片和文字之间的关系,挖掘图文背后的潜在内涵,探究语篇所传递的主题意义。图文阅读的过程既是学习理解语篇的过程,也是师生语言交流、思维碰撞的过程。
以上海版牛津教材四年级第二学期“The cat and the mouse(猫和老鼠)”一课为例。笔者设计了观察图片、根据图片内容猜测故事进程、观察图片想一想、讨论小结段落大意、尝试复述等活动,在运用语言的同时,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为了突破本课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厘清猫捉老鼠的过程,并进行阐述,笔者聚焦“How does the mouse run?”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系列图文阅读活动。(1)图文配对连线(Read and match)。学生两人合作,将关于猫鼠行动路线的图文进行配对连线,借助图片初步理解语篇,实现文字信息与图片信息的第一次关联。(2)再读语篇画出老鼠逃跑路线(Read and draw the mouse’s route)。学生再读语篇,先总结出老鼠如何逃跑的关键信息,再根据关键信息画出老鼠在房间中的具体逃跑路线,通过符号梳理老鼠逃生的过程,将文字信息转换成图片信息,实现图文的第二次关联。(3)介绍老师逃跑线路(Introduce the route)。最后,学生根据绘制的逃生路线图,讲一讲老鼠的具体逃跑路线,图文的第三次关联从书面走向口头表达。学生的语言在发展,思维也得以提升。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级)》对小学阶段学生文化意识特征作了如下描述:有主动了解中外文化的愿望,具有身份意识和国家认同感,能初步了解与中外文化有关的具体现象与事物,树立文化自信。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需要注意优秀文化全方位、全过程的融入和渗透,落实文化意识的培养。
笔者发现在众多的语篇模态中,视频以其生动形象、内容丰富、富有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等特点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语篇形式,被广泛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成为落实文化意识培养的有效手段。
例如,在上海版牛津教材五年级第一学期Module 4 Unit 1 Water 中,教材提供的“The Yangtze River(扬子江)”对话语篇和图片,无法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同时,受语言的限制,语篇提供的文字信息也无法满足学生对于长江这条母亲河渴望了解之情。因此,有关长江的视频成为教师必选的多模态语篇。学生通过视频将教材语篇中“It starts high in the mountains in the west of China.”“It runs down the mountains.”等枯燥的语言转换成了生动的画面,更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视频画面美轮美奂,音乐优美极具震撼力,配上适合学生语言水平的语音解说,教师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学生也全面地了解了长江流域的概况,更感受到祖国山河的魅力,家国情怀的涵养水到渠成。
又如,在上海版牛津教材二年级第一学期Module 4 Unit 1 In the sky 一课中,普陀区某小学的教师收集了各地中秋节满月的图片,配上诗歌“The moon is high in the sky. The moon is above the sea.How big!The moon is above the mountain. The moon is above the Great Wall. What a big moon! The moon is above the desert. The moon is above the grassland. ”制作成了视频,圆月当空的画面贯穿视频始终,“The moon is big.”深深地镌刻在学生脑海。再通过将西藏、台湾、澳门、香港、北京、新疆、内蒙古各地小朋友和当地地标、明月的合影制作成视频,诠释了“The moon is bright.”的语言知识,更将“天涯共此时,千里共婵娟”的传统文化意涵植入学生内心。
作为语篇学习的延伸与补充,教师还需要在课后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语篇作业,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当日所学,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课堂语篇学习的深度和宽度。笔者常用的语篇作业类型主要包括朗读语篇和阅读理解语篇。
笔者以教材内容作为基础型朗读语篇,以编写的单元教学语篇作为提高型朗读语篇,要求学生课后完成听和读的练习。其中,基础型语篇人人做,提高型语篇选择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为3—5 年级的一线英语教师提供了一整套作业资源,其中包括很多优秀的语篇作业,这也是笔者语篇作业的主要来源。同时,笔者也会根据需要设计语篇作业。
例如,在上海版牛津教材五年级第一学期Module 2 Unit 1 中“Look and read”板块,教材中出现了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图片。由于课堂学习时间有限,笔者在课堂上只让学生自己朗读回忆了这首诗,将这首诗的学习任务放在了课后作业中,提供给学生这首诗的英语版本,并要求他们完成以下任务:
Thinking fomy Brothers on Mountain Climbing Day
Alone,a lonely stranger in a foreign land,
I doubly pine for kinsfolk on a holiday.
I know my brothers would,with dogwood spray in hand,
Climb up mountain and miss me so far away.
1.The Chinese title of the poem i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he poem is talking abou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stival.
3.What do people do in the poem?
□A.People eat Double Ninth cakes at this festival.
□B. People drink chrysanthemum tea or wine at this festival.
□C. People climb the mountain and wear dogwoods at this festival.
4.What else do people do at this festival?
□A.Watch the beautiful moon.
□B.Visit old people.
□C.Enjoy chrysanthemum flowers.
□D.Drink chrysanthemum tea or wine.
□E.Get together with friends or family.
□F.Eat Double Ninth cakes.
学生通过提取、摘录、归纳信息等学习活动开展课后语篇作业,在阅读理解中,进一步探究本课时学习主题“重阳节”,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为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储备语言知识。
落实立德树人是教师开展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教师的教学重心从关注语言知识教学转向关注语篇和主题意义的教学是必然趋势。如何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开展有效的教学,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学习和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