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红梅
在教授《阿Q正传》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分析第二章《优胜记略》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内涵:“本章写到阿Q三次‘心满意足的得胜的……,结合文本,请大家说说阿Q是如何实现‘心满意足‘得胜的?”
有学生回答道:“阿Q是通过‘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来实现‘心满意足的。”
我又问:“那你认为阿Q是怎样的人?”
那名学生不假思索地答道:“我觉得阿Q是个乐观的人。”
班上学生大笑起来,还有不少学生对这一观点表示了赞同。我感到愕然,这个答案显然与阿Q的人物塑造大相径庭。我很好奇学生是如何看待阿Q这个人物的,也想要进一步了解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认识。
“为什么你认为阿Q是乐观的呢?”
“阿Q被嘲弄、被打,肯定难受,他通过认为是‘儿子打老子进行自我安慰,就心满意足了、不难受了。这不是乐观的表现吗?”
“你认为乐观是什么感情色彩的词呢?”
“乐观是褒义词。”
“既然乐观是褒义词,用在阿Q身上合理吗?”
学生们开始小声讨论起来。
鲁迅通过阿Q的“精神胜利法”,揭示旧中国国民的“劣根性”,带有鲜明的批判态度。阿Q被人打、遭受侮辱后,不是自我反抗,而是自我麻醉、自我安慰,找借口妄自尊大,以此获得虚妄的胜利,体现了人性的弱点。如今,阿Q的“精神胜利法”却被学生理解为积极地正视磨难与困苦,这着实令我不解,甚至感到恐惧。
审丑是广义审美的内容之一,审丑过程是特殊的审美过程,通过对丑的否定、批判、改造等,人们可以获得更丰富的理性和全面辩证的深层次审美体验。当下,网络世界里的一些丑陋低俗的人、事、物,在流量的驱使下哗众取宠;一些非主流甚至是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在资本的操控下甚嚣尘上;一些恶搞和荒诞的篡改,在娱乐至上的趋势下大行其道。就像之前被班里学生津津乐道的网络“热梗”——“林黛玉倒拔垂杨柳”,文学名著《红楼梦》与《水浒传》中的人物和情节被颠覆和调侃,制造出荒诞的效果。青少年的心智尚未成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与探索欲,学习模仿能力强,他们既期待展现自己的独特性和个性,又渴望寻求关注与认同,诸如此类的恶搞短视频却如病毒般侵染青少年,造成其审美的扭曲。
当青少年过度关注此类低智庸俗甚至是逾越价值底线的“丑陋”時,他们是否还会主动关注真善美?当青少年被哗众取宠、逐利媚俗的扮丑荒诞所裹挟时,他们还能有几分清醒来辩证思考?当青少年的思想成为各种形态的丑的“跑马场”时,我们该如何培养他们独立理性的审美?放任青少年审丑过度异化,必将导致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取向等偏离社会主流文化,难以养成健全人格。
因此,教育者在极力帮助青少年认识美时,审丑教育也不可“放流”。什么是“丑”?为什么是“丑”的?如何对待“丑”?当学生的审丑出现异化,我们又将如何评判和引导?审丑教育是特别的审美教育,更是育人的一部分。审丑教育的课堂应是多维的,着力培养学生辨别、批判和改造假、恶、丑的能力,促进学生审美素养、道德情操、精神境界等的提升,使其真正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成为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时代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