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玉 王鹏辉
在互联网“审丑”现象盛行的当下,我们所谈论的“丑”早已不再是传统美学范畴内的“丑”,而是一种与“审丑”完全背离的、扭曲了的网络文化现象,即“异化的审丑”,它反映了某种深层次的文化趋势与社会心态。当部分青少年醉心于模仿网络丑星的生活方式、服装打扮、语气口吻时,会逐渐产生自我认知的异化。这种异化的自我认知不仅体现在他们的行为方式上,更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社会意识和自我意识。因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需要呼唤审丑教育的复归与加强。
审丑与审美的辩证关系
在探讨审丑教育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审丑与审美的关系。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美丑”的理解就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思考。如东晋葛洪在《抱朴子》中提道:“锐锋产乎钝石,明火炽乎暗木,贵珠出乎贱蚌,美玉出乎丑璞。”西方文化中亦有对“美丑”关系的共通性表述,如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在《美学》一书中指出:“丑的事物,单就它本身来说,可以用一种美的方式去想;较美的事物也可以用一种丑的方式去想。”由此可推断出,美与丑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主客观统一体。
“丑”离不开“美”,“丑”是对“美”的烘托和深化。审丑的必要性有其现实根源。如在艺术上,审丑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丑中含美”或“以丑扬美”。以曹禺的《雷雨》为例,剧中的鲁大海虽外貌丑陋,但他的爱憎分明和敢于反抗的精神,与周朴园的冷酷、自私、阴险、丑恶形成了鲜明对比,从而反衬出鲁大海的人格美。又如在现实生活中,抗洪战士身上的污泥、抗疫医生脸上的勒痕,这些都不被视为丑,而是人性光辉的体现。因此,审丑并非简单地排斥或忽视丑,而是通过对丑的深刻剖析,深化对美的理解与追求。
“丑”既是对“美”的烘托,其本身也具有审美内涵和艺术表现力。“丑陋美”“残缺美”“矛盾美”等概念,实际上揭示了艺术中一种深刻而独特的审美现象。以古希腊雕塑维纳斯为例,尽管她的双臂残断,但仍然给人以浑然完美之感。在这一价值维度上,“残缺的丑”甚至超越了“完整的美”,从而造就了人类艺术史上不朽的巅峰之作。因此,“丑”不仅有烘托“美”的作用,其本身也是一种深刻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丑”所展现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会超过“美”。
综上所述,美与丑的关系犹如鸟之双翼、剪之双刃,巧妙运用丑的元素,可以为美的展现提供助力;反之,异化的丑则如同变异的乌鸦,呕哑嘲哳,扰乱视听。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低俗、媚俗、庸俗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异化的审丑”在眼球经济的驱动下迅速滋生蔓延,颠覆了传统的美学观念,使丑陋和怪异摇身一变成为新的“审美”对象。这种“异化的审丑”还涉及更深层次的伦理道德、社会规范以及精神修养等多个方面的扭曲与偏离。例如,网络平台中涌现的大量以矫揉造作为卖点的“审丑”现象,是创作者通过非和谐的内容,向受众渗透非理性的情感以及错误的价值观,会对青少年的文化观与道德观产生隐性而深远的消极影响。尽管这些内容在短期内会吸引大量关注,但其所传递的价值观与主流社会规范背道而驰,终会被大众所唾弃。
审丑教育与美育的关联
审丑教育与美育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以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双环”结构,在感知与情感的交织中,共同促进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批判性思维。
首先,审丑教育与美育都以感知为前提,以情感为纽带。美育的核心在于触发人们的审美感知,缺乏这种直观而深刻的感受,美育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石。同理,审丑教育也并非建立在概念与逻辑推理之上,而是依托情感的力量,推动青少年感知力、理解力和判断力的提升,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和升华他们的精神世界。
其次,审丑教育侧重辩证与批判,美育聚焦品鉴与创造。美育关注的是美的规律、美的价值以及美的形式,通过品鉴美和创造美的过程,提高青少年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审丑教育则通过揭示和批判丑陋的人、事、物,培养青少年的辨识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在面对“丑”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价值判断。
最后,审丑教育与美育共同致力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审丑教育通过对丑的深入剖析与批判,为美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视角,使青少年能够在美丑对比中识别美、追求美、塑造美。而美育则为审丑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标准,使青少年在批判丑的同时能坚守美的底线与原则。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个体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
审丑教育的价值澄明
长期以来,美育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立美育的战略地位,到当下大力倡导的“五育并举”和“五育融合”,无不彰显着美育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价值。然而,传统的审美教育主要聚焦于美学和艺术的核心领域,侧重通过理解美和创造美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但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现实世界中大量存在的非美因素,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广义的审美需求。审丑教育则通过对丑的深入剖析和批判,更直观地唤醒青少年对美的鉴赏力和对丑的辨识力。
审丑教育能够扩展美育的外延。英国美学家夏夫兹伯里指出,人们对于美丑善恶的评判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这种能力既体现在对形状、声音、颜色的审美上,也体现在精神和性情方面。这种“天生的评判能力”并非完全主观和孤立,它需要在主流社會价值观的引导和塑造下,在对各种美与丑现象的观察和认识中,才能更好地形成和发展。然而,在当代诸多关于审美教育研究的著作中,几乎看不见“丑”的立足之地,这种“丑”的缺失让审丑教育逐渐远离受教育者。实际上,只有引入丑的元素,强化对丑的深入了解和辨识,将美育的外延从对单一的美的感知扩展到美与丑的对比和辨识层面,我们才能更全面地培养青少年的审美能力,从而丰富美育的内涵。
审丑教育能强化美育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传统的美育主要聚焦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但往往忽视了审美背后深层次的思考和批判精神的培育。审丑教育的引入,为美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它鼓励青少年在审视丑的过程中,不但要依靠感官去体验,而且要运用思维去分析和评价。这种对丑的批判性审视,无疑会激发青少年的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使他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和现象时,能够独立思考,不盲目跟风。因此,审丑教育不仅拓宽了美育的视野,也提升了青少年审美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审丑教育有助于加强美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美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青少年的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并积极创造美好的生活。作为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存在,美与丑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审丑教育通过引导青少年关注并思考现实,使他们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和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这种将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增强美育的实用性,还能有效提高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
互联网时代,审丑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不仅是传统美育的有益补充,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旨在引导青少年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美的底线。推动审丑教育与美育的融合,能够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注入更加丰富和多元的精神养料,助力他们成长为具有审美能力和批判精神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