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诗琳
绿色是健康活力的生动象征。近年来,深圳市罗湖小学深入践行“绿色校园”理念,开展各类环保教育活动,完善各类评比与激励机制,积极创建有利于学生成长、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不断向师生传递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
创建绿色校园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不断升级改造校园环境,精心设计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宣传标语,在校园内营造了保护环境、爱护校园的良好氛围。
二是组织各班开展“争做绿色小卫士”主题班会,发动学生查阅环保知识,制作“绿色校园”主题板报,并通过班队会组织学生观看环保题材的视频和图片,引发他们对环保重要性与紧迫性的深刻体悟,从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是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绿化、美化、净化校园活动。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绿色社团”的成员都会主动清理学校植物园的垃圾并打扫周边环境。
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深化环保理念
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管理。校园环境的优化,需要全体教师与学生的共同维护。除了通过广播、主题板报、宣传栏、国旗下讲话等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理念,学校还设立值日检查岗、升旗岗、课间督察岗等,引导学生主动督促并规范同伴的日常行为。各班大队委及自愿参与学校管理的学生组成督察队伍,轮流站岗维持学校纪律,并协助德育教师完成检查班级卫生、整理漂流书架等工作。
建立检查、评比激励机制。学校设置了一系列评比活动,以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五星”少年评选活动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一步培养他们实现“正确信念与顽强意志、自主发展与上进成长、乐于助人且坚持行善、伙伴互助及团队成长、勤俭节约并感恩回馈”五大核心品质的目标。又如,在“五星”中队评比活动中,值日教师与德育教师,以及学校大队部值日生负责每周检查学生在服装礼仪、升旗两操、早读午读、课间纪律、放学队伍等方面的表现,并评出“五星”中队,激励他们从细微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深化他们对环保理念的认识和理解。
开展多彩活动,践行绿色校园文化
开展校内环保实践活动。为了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校每年3月都会开展“爱护校园,从我做起”活动,引导他们自觉维护校园卫生,增强他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每年4月或5月,学校组织3~5年級学生参加垃圾分类活动,并鼓励他们通过制作手抄报、垃圾分类箱等方式积累环保知识。此外,学校还结合植树节、劳动节、教师节、国庆节、少先队建队日等契机与每月教育主题,积极组织开展主题中队会等活动,如“垃圾不落地,罗湖更美丽”主题队会、“培养好习惯,奠定好人生”主题队会等,通过广泛开展生命教育、环保教育与责任感教育,打造了健康向上、富有活力的校园文化。
策划校外环保实践活动。学校大队部每年协助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前往野生动植物园等,近距离接触动植物,增长他们的见识,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的感情。另外,学校还鼓励学生帮助家长打扫卫生、清理家庭垃圾,并在班会课上分享心得。大队部还积极联合家长义工和社区工作人员,在社区派发环保宣传单。
未来,学校将持续打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在践行绿色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孩子播下环保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