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学前教育存在幼小分离、衔接意识薄弱、衔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幼儿教师要认识到幼小衔接教学的重要性,从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等方面入手,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融入小学生活奠定基础,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幼小衔接。
【关键词】幼教;幼小衔接;习惯养成
作者简介:景楠茜(1995—),女,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紫薇幼儿园。
行为习惯是人后天养成的思维、情感、动作或者行为,它受实践、环境、生活、学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旦养成,就不容易改变[1]。幼儿的可塑性非常强,因此幼儿教师一定要抓住学前这一黄金时期,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环境等方式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能更好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
一、推动家校联合,提升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指自我照顾的能力,具体包括进食、梳洗、穿衣等。步入小学后,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学会照顾自己,因此教师要联合家长从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自主能力,提升他们的自理能力。
(一)加强时间观念,养成作息习惯
为了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教师可以制订详细的计划表。在家中,家长可以结合家庭的具体情况调整计划表,根据计划表督促幼儿按时起床、洗漱等。在幼儿园中,教师则要根据计划表督促幼儿按时上课、午休等。刚开始,只要让幼儿养成“到什么点做什么事”的意识即可。如早晨起床时,父母可以询问:“早上起床后你需要干什么?”幼儿要能回答:“我要穿衣、洗漱、吃早饭。”幼儿在幼儿园里吃完午饭后,教师可以问:“吃饱饭后,为了下午有力气,我们需要干什么?”以培养幼儿的午休习惯。
等幼儿有基本的时间观念后,家长与教师可以将计划表上的时间精确到具体的数字。如幼儿必须在晚上八点上床睡觉,那么家长在七点半时就要提醒幼儿:“现在是七点半,再过半个小时是几点?那时我们需要做什么?”从而让幼儿养成八点上床睡觉的习惯。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家长和教师还可以制作一些小卡片,将其贴在显眼的位置,如教师可以在卡片上写“做完早操是九点,我们要上课啦”。经过不断的暗示,幼儿会逐渐对时间变得敏感,自律意识也会有所增强。这是助力幼儿养成自理能力至关重要的一步。
(二)提升自主能力,学会自我管理
幼儿有了一定的时间观念后,接下来教师需要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从简单的起床穿衣、刷牙洗脸等到稍微有难度的收拾玩具、打扫卫生等,家长与教师要慢慢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完成这些任务。教师可以以发布任务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动力,如要求幼儿回到家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将自己的成果记录下来,回到幼儿园中和教师、同伴分享。
需注意的是,能力锻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幼儿耐心不足,可能会半途而废,家长与教师需要采取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来引导他们坚持完成自己的任务。比如,若幼儿起床后因起床气而哭闹,不愿自己穿衣,家长可以讲一些幼儿喜欢的故事来平缓他们的情绪,再指导他们自己穿衣。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比比谁更快”的游戏,让幼儿比一比谁把衣服穿得又快又好,第一名可以获得贴纸奖励。如此一来,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就会逐渐提高。
二、模拟小学环境,培养学习习惯
幼儿园与小学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幼儿园阶段的教学主要以游戏为主,注重将教学内容渗透到游戏当中,而小学阶段以课堂教学为主,偶尔穿插少量激发学习兴趣的游戏活动。教师可提前模拟小学的学习环境,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两个方面对接小学生活,提前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2]。
(一)对接学习内容,开发学习潜能
从学习内容来看,幼儿园以积累经验的常识教学为主,难度较低,而到了小学,幼儿就要循序渐进地接触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科知识。比如,学前阶段,幼儿只需要对数字有基本的认知,会数数排序即可;小学时期,学生就要开始学习加减乘除等运算。从数数到混合运算,学习难度大幅提升。
因此,教师在模拟小学学习环境时,必须要对教学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使其在幼儿的能力接受范围之内。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熟练之后逐渐增加难度,拓展到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在进行运算教学时,教师可以指导幼儿以工具辅助运算,像“1+2”这样简单的算式可以用手指辅助计算。当算式的数字稍大一些,教师可以指导幼儿使用其他辅助工具来计算,如教幼儿利用算盘计算。
让幼儿提前接触小学学习内容,不仅有助于巩固幼儿在学前阶段学过的内容,还有助于开发幼儿的潜能,为幼儿升学打下坚实基础。
(二)转变学习方式,适应小学节奏
正式进入小学阶段后,学生除了要按时上课,还要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做好预习、复习工作,这些都是他们在学前阶段不曾接触过的,教师必须提前让幼儿熟悉这样的学习方式。
首先,教师要改变以往没有明确上下课时间规定的模式,明确规定上下课时间,且要求幼儿上课时不能东张西望、左顾右盼,锻炼幼儿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展示一些小学课堂的图片,让幼儿模仿、学习小学生上课时的姿态。最后,着重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教师可以为幼儿布置一些简单的读写或算数作业,将完成时间控制在十分钟到十五分钟之间,如阅读一个简短的童话故事,或计算简单的加减算式。
如此一来,教师从课前到课中到课后,都营造出了小学的环境氛围,有助于幼儿将学习方式逐渐过渡到小学模式,提前让幼儿适应小学学习环境。在此过程中,幼儿经常接触新鲜的学习内容,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对于小学生活产生好奇心,为将来适应小学生活奠定基础。
三、开展情境表演,培养卫生习惯
在幼小衔接的行为习惯培养中,幼儿卫生习惯的培养不容忽视。教师可以利用幼儿表现欲强这一特点,让幼儿通过情景表演领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一)创设表演情境,培养卫生习惯
教师可以借助绘本创设情境,让幼儿演绎绘本内容。比如,教师挑选了《小猪害我打喷嚏》这本绘本,绘本的故事内容是:小象在小猪面前不停地打喷嚏,以为自己得了小猪过敏症;小象去找猫医生看病时,还是继续打喷嚏,他又觉得自己对猫也过敏,但猫医生说,小象只是感冒生病了;听到这个结论,小象兴奋地告知小猪,但不幸的是,小猪也感冒了。
教师让幼儿扮演绘本中的角色,模仿角色的动作与神情,尽力还原故事内容。以小猪这个角色为例,绘本中,小象在把自己感冒的消息告诉小猪的同时,打了一个大喷嚏,小猪被吹得在空中转体360度。为此,扮演小猪的幼儿要在原地转圈,同时不停地打喷嚏。有趣的故事内容以及表演方式能够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在表演的过程中,幼儿能够知道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二)注意公共卫生,担当共同责任
进入小学阶段,学生不仅要对个人卫生负责,还要对学校卫生负责。为此,教师将幼儿分成三大组,让幼儿扮演三种不同的角色,第一组幼儿要扮演将自己的课桌整理得干干净净、将座位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的人,第二组幼儿要扮演课桌乱七八糟、座位周围掉落纸屑等垃圾的人,第三组幼儿则要扮演到教室参观的人。
当扮演参观人员的幼儿进入教室,面对第一组整齐洁净的课桌以及干净的地面时,情不自禁地露出了笑容,而面对第二组脏兮兮的环境时,则皱眉叹气。教师让第一、第二组的幼儿将参观同学的反应描述出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第一组的幼儿回答:“参观的同学一到我们这一组,就感叹我们这儿真干净,让人看了心情舒畅。我明白了干净的环境能让人心情变好。”
通过情境表演,幼儿能够明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才能保持良好的集体卫生环境,才能更舒心地学习和生活。教师要善于利用情境表演教学来引导幼儿注意个人卫生和集体卫生,做到不随地乱扔垃圾、自觉注意周围环境的卫生等。
四、发挥榜样作用,改善行为举止
学前阶段,幼儿对周围环境十分敏感,喜欢模仿他人的言行,极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和影响。教师可以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树立优秀榜样,让幼儿在榜样的影响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端正个人仪态,塑造良好形象
幼儿园环境比较宽松,教师对幼儿的仪态要求也不高。到了小学,学生开始参加比较正规、严肃的场合,就需要具有良好的个人仪态。
教师可以在网上搜集教授标准站姿、坐姿、走姿动作的视频播放给幼儿看,让幼儿学习和模仿,最后选拔出个人仪态最标准、最美观的幼儿,拍下照片贴在班级的照片墙上,并给予他们适当的奖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看到自己的伙伴获得了奖励,其他幼儿也会模仿他们,保持文明、自然、大方的仪态,有礼貌地与人交往。
(二)规范言语行为,学习交往规则
言行举止最能直观体现一个人的素养与品格。首先,教师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比如:提醒幼儿遵守集体生活的语言规则,轮流发言,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提醒幼儿注意公共场所的语言文明,不大声喧哗。其次,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习基本的交往规则,学会文明交往,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幼儿偶尔会在玩闹时发生冲突,教师要引导幼儿以文明的方式自行协商解决。
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师要营造温暖、关爱、平等的集体生活氛围,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言行习惯。
结语
总而言之,解决好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对于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帮助幼儿提前适应小学生活具有重要意义[3]。教师要着重关注幼小教育之间的不同点,抓住其中的落差,建立二者之间的关联,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参考文献】
[1]李逢娟.新时期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实践探索[J].基础教育论坛,2023(15):87-88.
[2]孟志敏.幼小衔接:培养幼儿“有计划性”的好习惯[J].儿童与健康,2023(7):70-71.
[3]张莉,张霞.聚焦幼小衔接,透视大班幼儿时间管理[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3(7):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