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科学传播形态创新对科技期刊优势重构影响探析

2024-06-10 11:46王孜
传播与版权 2024年9期
关键词:学术出版科学传播科技期刊

[摘要]2024年2月,OpenAI发布人工智能数字产品Sora,掀起一股新的数字浪潮。在数字时代,科技期刊深入理解科学传播的新内涵,将其转化为自身的潜在优势,进而推动期刊的建设与发展,是直面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较弱问题的现实探索。研究者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分析国内外典型案例以及结合办刊实践,发现科技期刊的四大既有优势为出版时效、学术权威、专业聚焦和国际交流,在科学传播形态创新的影响下,又阐发出形态灵活、媒介属性、内容利用和沟通互动的新优势。我国科技期刊对新优势的利用有待加强,亟须调整现有产业结构,以匹配科学传播形态变化,充分释放科技期刊的生产潜能。

[关键词]学术出版;科技期刊;科学传播;期刊优势

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不仅是实现科技强国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更是当前出版行业中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与我国迅猛发展的科研技术相比,科技期刊的建设相对滞后。面对我国科技期刊影响力不足的现实挑战,我们迫切需要找到有效的破解之道。

在既往研究中,学界对科技期刊建设的探讨主要侧重于实践层面,重点关注实践方法的探索,其中关于专题策划、编校质量、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的经验性探讨屡见不鲜。文章拟从科学传播与科技期刊的关系着手,对数字赋能科学传播形态创新、影响科技期刊优势重构进行思考。在数字时代,科技期刊如何把握科学传播的新内涵,将其转化为自身的潜在优势?如何利用好科学传播的发展规律,打造具有更强影响力的科技期刊?文章拟从科学传播的角度审视科技期刊建设,为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一、科技期刊的既有優势

与图书、论坛等其他学术传播方式相比,科技期刊具有出版时效[1]、学术权威[2-3]、专业聚焦[4-5]和国际交流[6]四大优势。这些优势不仅使科技期刊具有不可替代性,确保其在学术出版领域保持强大的竞争力,而且还强化科技期刊在推动科学知识传播与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出版时效优势

相比普通图书,科技期刊能够较快地发表研究成果。数字时代,科技期刊的时效优势突出。一方面,科技期刊确保研究人员能够及时地将最新研究成果公之于众;另一方面,科技期刊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更快地获取并利用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例如,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The Lancet(《柳叶刀》)在新冠疫情期间迅速发表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传播方式、治疗方法、疫苗开发等研究,为全球共同应对疫情及时提供关键信息。

(二)学术权威优势

科技期刊的权威性主要由严谨的出版制度来保障。在期刊论文出版流程中,同行评议的严格学术质量把关和编辑审校的出版质量把控,确保了科技期刊在学术领域内的权威地位。在享有良好声誉的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不仅象征着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在其学术领域获得广泛认可,而且有助于他们获得更高的学术地位与声誉。学术地位高的研究人员与享有良好声誉的科技期刊之间,形成了一种相辅相成、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巩固了科技期刊的学术权威地位,还进一步提升了其影响力与竞争力。

(三)专业聚焦优势

科技期刊往往专注于特定的学科或研究领域,通过聚焦于某一专业领域,推动研究向更加深入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此外,科技期刊采用引文相接的方式,明确观点与数据的来源,能够构建出清晰的专业知识网络。例如,物理学领域的著名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评论快报》)是重大物理发现的发布平台,主要发表量子力学、粒子物理、凝聚态物理、天体物理等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在物理学领域具有引领作用。科技期刊往往具有相对固定的作者群与读者群,且专业化程度较高,是该专业领域的重要信息汇集地。

(四)国际交流优势

科技期刊是研究成果的载体,也是学术交流的平台。科技期刊搭建全球研究人员的交流合作平台,能够促进国际学术界的合作和发展;帮助研究人员获得更高的国际学术声誉,展示自己的创新研究思路;为研究人员提供跨学科的研究机会,助推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落地。不仅如此,科技期刊通过积极与国际组织等展开合作,还能够汇聚全球研究人员的智慧与力量,共同推出聚焦某一领域的最新进展特辑,携手应对气候、传染病等全球性复杂学术问题,共同推动科学进步与发展。

二、数字技术赋能科学传播形态创新

科学传播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概念,产生于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涵盖传递科学信息、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文化等。科技期刊可被视为连接科学问题与社会的纽带[7]:科技期刊是科学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能够传递最新研究成果与理论;科技期刊作为科学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科学知识的传递与普及重任,还是科学方法论的重要载体,确保科学传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科技期刊在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是连接学术界与大众的重要桥梁。科学传播的理念和准则依靠科技期刊的建设实践来实现,科技期刊的发展推动着科学传播理念的进步,二者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科学传播的创新引领着科技期刊的变革,数字赋能科学传播形态创新,激发出科技期刊发展的新动能。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传播形态经历了从传统的文字和图片向多媒体的转变。例如,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并催生虚拟

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简称MR)等虚拟数字技术。ChatGPT、Sora等人工智能产品的涌现,丰富了科学传播的形态,推动了科学传播方式的创新与发展,为科学传播提供了新的工具和平台,而且还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参与度,使沉浸式互动成为可能。比如,用户可以通过Sora生成数字场景,应用VR技术亲身体验复杂的科学现象,还可以通过MR技术深入探索科学与日常生活的交叉点。这些技术的融合和广泛应用,使得科学传播内容的呈现更加生动和吸引人,进一步促进了科学传播。基于数字技术的持续发展,未来的科学传播形态创新将更加聚焦于多感官体验的融入,以此推动传播新范式的诞生。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信息的分享、交流方式更加多样化和高效,进一步强化了科学传播“简化和清晰”的核心理念。在科学传播的发展过程中,“简化和清晰”理念贯穿始终,爱因斯坦和费曼曾对科学传播提出“如果你无法简洁地解释它,那你就不够了解它”的经典阐释,强调简化和清晰是科学传播的重要追求。数字技术的进步使复杂数据的呈现和分析变得更加直观,同时也为复杂实验的设计、执行和理解提供了便利。因此,科学传播的要义是传播者能够清晰地提炼出信息,并用合适的方法表达,和接收者之间更快地完成信息传递,从而提升传播的效率。

在数字时代,社交媒体和社交网络平台的出现对科学传播形态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使得科学传播更加多元化。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科学传播的范围不断扩大,社交媒体用户庞杂,不仅包括专业科研人员,还包括非专业的大众。通过社交媒体,用户不仅能够即时接触到前沿科学信息,还能够与科研人员直接交流。社交媒体通过将科学信息转化为更为简洁易懂的内容,能够有效激发了用户对科学的兴趣。同时,社交媒体也降低了科学传播的成本,其通过算法向用户推广内容,可以减少科技期刊寻找目标用户所付出的时间和物质成本。

数字技术改变了科学信息的传播方式,科学传播从物质基础到传播理念、方式、工具使用等均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是科学传播形态创新的基础。

三、科技期刊的新优势

在数字时代,科学传播的新形态引领着科技期刊的发展,赋予科技期刊诸多新优势。基于新优势,科技期刊不仅提高了出版效率,还显著提升了自身影响力,从而使科技期刊在学术传播和知识共享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关键作用。

(一)形态灵活优势

随着视频、音频、动画等媒体形式以及虚拟现实(VR)等虚拟数字技术在科学传播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再加上ChatGPT、Sora等人工智能产品的融入,科学传播形态得以不断创新。当这些新技术与学术内容相结合时,将催生出新样态的科技期刊。例如:2006年创刊的Journal of Visualized Experiments(《JoVE实验视频期刊》), 是实验演示视频期刊的代表,也是最早出现的视频科技期刊;另一个典型的视频科技期刊是致力于促进全球外科手术发展的The Journal of Visualized Surgery(《手术视频期刊》),其通过视频、图片、手术示意图等形式分享外科手术经验,基于自身独特的科学可视化内容以及多媒体的形式,推动了科技期刊的创新发展;2018年创刊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是我国第一种视频科技期刊,其使用视频和音频来呈现我国心血管病学的临床、科研工作进展。

虽然,目前有些技术的应用仍受制于成本、技术可用性以及用户选择等,没有广泛普及,但是其在科技期刊的应用潜力不容小觑。例如:3D Visual Abstracts(3D可视摘要)借助三维模型能够展示研究的关键发现,呈现复杂的数据结构;VR技术在生物学、化学、医学、材料学、地理学、工程学等多个领域的科技期刊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尽管目前全球尚未出现专门的VR科技期刊,但利用VR技术展示学术内容的探索实践一直在不断推进。这种技术不仅有助于科技期刊的用户更快速地理解论文内容,还能构建出交互式的沉浸场景,从而推动科技期刊的创新与发展。随着各项新技术的广泛普及和使用成本的逐步降低,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与新技术相融合,催生出多种新形态的科技期刊。这将为细分领域、交叉学科以及融合性科学研究内容的传播提供更多元化、更具创新性的选择,推动科学传播领域的持续发展。科学传播新形态重构了科技期刊的形态灵活优势,为科技期刊阐释更加复杂的科学概念或实验过程开辟了新路径。

(二)媒介属性优势

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数字平台不断发展。科学传播依托于数字网站、数字出版平台、数据库平台以及社交媒体平台等,使内容可视化呈现、问题交互式研讨等成为可能,极大地增强了科技期刊的媒介属性。例如,Science(《科學》)在其网站为用户提供了与论文内容相配套的图片、视频等数字资源。在其刊载的探讨贻贝既可以牢固地粘附在无机表面又可以在受到威胁时迅速脱离的机理研究中[8],期刊主页上展示了一段精心制作的配套视频,该视频生动展示了贻贝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状态。随后,视频镜头聚焦于贻贝伸出壳外的基底丝如何巧妙地粘附在岩石表面,通过动画与图片的直观演示,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这一粘附机理对生物医学领域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又如,The Lancet(《柳叶刀》)在其网站推出《播客》栏目,播放对论文作者进行访谈的音频,由作者讲解最新研究对健康、医疗以及政策的影响,并在每个访谈词条下方附有简要介绍以及论文原文链接。

科技期刊不仅是论文的载体,而且是论文的媒介。通过数字化转型,科技期刊不再是静态的展示平台,而是一个动态的信息交互中心,实现了单纯学术内容的传递向多元化信息传播的跨越。这种转变意味着科技期刊不仅关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还关注学术内容传播以及学术内容带来的社会影响。

(三)内容利用优势

与传统的纸刊出版模式相比,数字出版提升了科学传播的可及性。传统的期刊订阅模式已难以适应科学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现实需求。为了提升科技期刊的可及性,与出版相关的组织和机构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积极探索,形成了多种科技期刊发展理念,其中开放获取是最为重要的理念之一。开放获取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出版界限,实现了科研成果的免费开放共享,这不仅有助于促进科学的公平与进步,而且在出版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开放获取较有代表性的案例为PLOS(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The Public Libraryof Science的简称),PLOS成立于2000年,是推动开放获取的先驱者,在2003年公布了包括PLOS Biology(《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和PLOS Medicine(《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等期刊的开放获取模式。2006年,PLOS创立PLOS ONE(《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建立了一种开放、包容又严谨的出版渠道,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学术期刊平台之一。PLOS的相关实践说明,科技期刊原有的出版时效优势在数字时代得以巩固加强,同时在开放获取的发展理念下,科技期刊的可及性显著提升,这一系列变化使科技期刊的内容易于快速、便捷地获取,极大地促进了科技期刊内容的流通,符合科研人员的个性化研究需求。

(四)沟通互动优势

科学传播形态创新不仅改变了科学信息的传播方式,还扩大了科技期刊的用户范围,增强了科技期刊在学界的影响力。合理采用传播策略和渠道,是科技期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基于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传播已经实现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的转变,从“一人独唱”转变为“众声喧哗”。科技期刊不仅是学术交流的平台,还打破作者、用户、编辑之间的沟通壁垒,通过论坛等方式促进学术讨论和互动,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交换和知识的即时分享。这种趋势不仅提高了科研人员的工作能见度,还促使科研工作的整个过程更加透明,从而助推了科学研究的整体质量的提升。另外,科技期刊还依靠社交媒体扩展了文字、图片、视频等学术内容的传播渠道,吸引更多关心科学发展的用户,进一步加强了作者、用户、编辑之间的直接沟通,即使是不在学术领域工作的普通公众也能接触到最新的科研成果,参与到学术讨论中来。

四、结语

从古希腊和罗马时期的手抄本出现到1665年英国皇家学会出版的第一本科技期刊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哲学通报》),乃至2006年视频科技期刊Journal of Visualized Experiments(《JoVE实验视频期刊》)的问世,这一历史脉络呈现了科学传播形态的创新进程。这些变革彰显了学术内容与表现形式融合发展的趋势,极大地促进了科技期刊的发展。传统的科技期刊优势如出版时效性、学术权威性、专业聚焦和国际交流优势,在科学传播形态的革新推动下,展现了形态的灵活性、鲜明的媒体属性、内容的高效利用和沟通互动的新动力,这一转变显著提高了科技期刊在全球科学传播领域的影响力。

然而,《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3)》的数据显示,我国科技期刊对新优势的利用还稍显不足。目前,我国科技期刊亟须调整现有产业结构,以匹配科学传播形态变化,充分释放自身的生产潜能。例如,在科技期刊的从业人员中,新媒体人员占比较低(仅6.09%),暴露内容发布与传播、推广运营之间的不平衡问题。在打造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征程中,数字出版转型为我国科技期刊建设注入了强心剂,新变革层出不穷、新业态异军突起,为科技期刊建设提供了跨越式的发展契机[9]。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进步,科学传播形态不断创新,紧抓科学传播形态创新的脉络,是科技期刊开启未来的“新钥匙”[10-12]。科技期刊不仅需要在内容生产上保持专业性和深度,也需要在传播形式上不断探索和创新,融合最新的数字技术和媒体形态,重构新优势,最终实现其在学术出版领域影响力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静.略论科技期刊的时效性[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104-106.

[2]苏笑珍,雷仕湛.科技期刊的权威性与国际化问题[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7(S1):87-89.

[3]林东杰,谢良地.医学科技期刊在医学学术评价体系中的定位思考[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9(12):1125-1129.

[4]刘佼,芮海田,王磊,等.科技期刊与学术会议的融合发展探索[J].新闻研究导刊,2023(09):60-62.

[5]亢列梅,赵大良,霍振响,等.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提升策略[J].编辑学报,2022(03):267-273.

[6]初景利,闫群.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战略与策略[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12):1358-1365.

[7]陈思睿.科技期刊参与科学传播的理论构想与实现路径[J].科技与出版,2019(10):112-116.

[8]MATTHEW J,YOUSSEF L,PRIEMEL T,et al.A strong quick-release biointerface in mussels mediated by serotonergic cilia-based adhesion[J]. Science,2023(6672): 829-834.

[9]王荣兵.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对科技期刊发展的思考[C]//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发展工作委员会.第2届科技期刊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内镜杂志》编辑部,2010.

[10]Digital dominance:the power of Google,Amazon,Facebook and Appl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8.

[11]COLLINS K,SHIFFMAN D,ROCK J. How are scientists using social media in the workplace?[J]. PloS One,2016(10):889-902.

[12]OLESK A,RENSER B,BELL L,et al.Quality indicators for science communication:results from a collaborative concept mapping exercise[J].Journal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2021 (03):11-19.

[基金项目]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集群化试点项目(集群-3)。

[作者简介]王孜(1983—),女,安徽宿州人,高等教育出版社与清华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MalignancySpectrum、Advanced Chinese Medicine、Eye & ENT Research期刊策劃编辑。

猜你喜欢
学术出版科学传播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大学的科学传播:瓶颈与路径初探
大学的科学传播:职责与优势
全媒体时代学术出版转型与图书馆的责任
自媒体视阈下高校社科学术期刊出版转型探索
学术出版知识服务研究
基于传播学五要素分析“互联网+科技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