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尔那尔·塔勒哈提别克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着眼人类未来发展,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中国方案,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当代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路径密切关联。“现实的人”这一逻辑起点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有着深刻的逻辑关系,“现实的人”的生存状态和劳动方式决定共同体的发展状态,同时共同体为“现实的人”生产和发展提供条件。这一理论逻辑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现实意义。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如何谋求本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这一系列重大问题都能够从“现实的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中寻找答案。
马克思终其一生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历程展开探索,探寻对人类历史发展的真理,马克思瓦解了一切旧哲学的思辨性,其立足点就是“现实的人”这一核心思想。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关注人的现实命运,将人看作特定历史条件下有生命的、开展物质生产实践的“现实的人”,由此解答了人类历史之谜,也为反抗奴役和实现全人类解放指明了美好愿景及现实道路。
马克思关于人的问题早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焦虑》中就有了深刻思考,马克思开始关注“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而在柏林大学就读时,黑格尔哲学成为他对于哲学理解的开始,促使马克思探寻人的自由本质。由于青年黑格尔派忽视了人存在于社会中的现实基础,没有看到实践的重要性,因此也就不会理解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就不能科学解释人的真正本质。后来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期间,接触到了复杂的物质利益关系,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思考,马克思开始把人放到现实社会中考察,这就为“现实的人”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前提。1845 年春天,一本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标题的笔记在布鲁塞尔诞生,这标志着马克思已告别旧哲学解释世界的抽象思辨,开始站在新世界观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上理解现实的人和世界。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试图通过现实的人来批判费尔巴哈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在这篇笔记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旧哲学进行了深刻批判,同时承续费尔巴哈哲学中唯物主义的积极因素,将其唯心的社会历史观改造为唯物主义史观,将“抽象的人”理解为“现实的人”,以实践为重要思想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奥秘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被誉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奠基之作”,马克思通过探析物质生产实践下的“现实的人”,首次对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进行全面阐述,对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进行了科学论证。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将人的本质与社会生产活动联系在一起,指出“现实的人”表现出的个人状态由其现实生活决定。在历史起点问题上,马克思确认了“现实的人”是创造历史的绝对前提,指出认为人创造历史的必要因素是“能够生活”,即能够生产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物质资料,并在“新的需要”的驱动下进行新的历史活动。马克思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虚幻共同体的统治,“现实的人”的劳动异化造成与共同体矛盾关系,而马克思指出实现“现实的人”与共同体真正统一,构建一个“真正共同体”要从“现实的人”这一逻辑起点出发。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内涵围绕着马克思对人的理解展开,随着“现实的人”的本质内容的展开,“现实的人”与共同体理论逻辑也得到阐释。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论证了“现实的人”的本质特征,这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脉络紧密联系。同时马克思指出了造成“现实的人”与共同体的对立的根本原因,只有从“现实的人”本质出发,才能实现“现实的人”与共同体的统一。
“现实的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马克思明确了一切人类自身得以存在和发展、延续的第一个前提即“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既是人们创造和发展“真正共同体”的过程,也是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的过程。必须通过物质生产活动来分析“现实的人”与“共同体”的关系,否则无从谈起。生产实践方式的不同使得“现实的人”与共同体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性质发生变化,共同体的性质也随之变化。
“现实的人”是有着现实性需要的人。马克思将人的生存性需要视为第一个需要,同时还指出第二个事实:“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有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需要促使人类生产活动不断地深化和发展。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深化与发展,需求不断变化而渐趋丰富多样。不仅是物质方面的,还有精神方面。当人类满足了自身的生存性需要以后,会产生更高层次的发展性需要。而“真正共同体”是面向人类解放,满足“现实的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为“现实的人”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保障的真正共同体。“现实的人”的需要推动着“现实的人”与共同体发生密切联系,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满足人的最高需要的物质前提。
“现实的人”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人。马克思从人的生产生活本身出发,指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随着新的需求的不断产生,生产满足人的生活需要的活动日趋复杂,人当然再不可能孤立、封闭的从事生产活动,人们必然地处在一种相互依赖的状态之中,进行彼此间的合作互补,从而在这种互动中结成了更加强大的物质与精神力量以适应日益复杂的生产活动的挑战,这样“现实的人”,自然地产生了超越家庭关系形式的形成更加丰富的社会关系形式,即马克思指出的,人们“相互间不是作为纯粹的我,而是作为处在生产力和需要的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个人而发生交往的。”同时作为人类生产实践的方式,分工是“现实的人”从物质生产活动出发,以协作的方式同自然界发生关系的过程。“生产力发展所引起的共同体内交往形式的转变是通过分工和私有制表现出来的。”由此可见,分工是“现实的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现实基础。马克思认为,不能脱离社会关系来理解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因为“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与需要会产生不同社会关系,人与人的相互活动催生了丰富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指出了“真正共同体”中“现实的人”的社会关系是高度和谐,能够促进和实现个人与共同体共同全面发展的社会关系。
“现实的人”作为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逻辑起点,从根本上阐释了“现实的人”需要一个怎么样的共同体,“现实的人”作为真正共同体的根本力量,如何建构一个“真正的共同体”。所以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要从“现实的人”出发,“现实的人”的生存与发展始终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价值旨趣和最终归宿。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创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虽然所处的历史方位不同,但都是对“现实的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思索与探讨。从本质上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延续与继承,两者在哲学根基、实践路径具有高度耦合性。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源泉和实践路径依然要从“现实的人”这个逻辑起点出发,只有在关注和解决“现实的人”的生存困境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也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重视共同体对现实的人的影响,现实的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二者是构建过程中上互相成就。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 “现实的人”指人类整体,指世界各国人民,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人类命运与共”为核心价值,坚持以“现实的人”为根基的人类立场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立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所以能够在世界各国和地区良好发展,根本原因在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够造福于世界各国人民。“现实的人”始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归宿和力量源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安全五个方面,全面回答了“现实的人”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以改变世界各国人民生存状况为落脚点,开创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历史。
在经济方面,实现“现实的人”与共同体的统一,需要在生产力深入发展、全球深入交流与合作的基本条件下,关注人类的共同生存境遇与前途命运,不断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扩大各国的经济合作。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固然需要经济稳定发展,同时在不同国家实力差异和核心利益的冲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一方面,中国“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愿意为世界各国共同进步和发展提供机遇。另一方面,中国积极营造开放透明的世界经济市场,坚持把经济全球化作为国家与国家共同繁荣的基础纽带。马克思也说过,人们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现实的人”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其个人利益间或整体利益存在矛盾与冲突。因此,需要把“现实的人”与共同体的双方的利益相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寻求最大的利益公约数。
在文化方面,实现“现实的人”与共同体的统一,就是加强不同文明间的交流。“现实的人”具有精神文化的需求。世界各国基于不同的国情和文化传统,选择了不同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同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依然需要跨越巨大的国家战略思维和文化价值观鸿沟。世界各国基于不同的思维逻辑会作出不同的战略判断,而战略判断是一国制定国家战略的基本依据。这构成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巨大障碍。然而,“现实的人”为这一鸿沟提供了思路。首先,价值观的产生离不开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因此价值观必然要以“现实的人”为核心。 “现实的人”不仅是有精神需要的人,还是有情感的人。基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维方式和精神需求不同,因此需要向世界各国的朋友敞开怀抱,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从而消弭中西方之间的思维逻辑和文化价值观鸿沟,最大程度减少因战略思维差异导致的沟通错位。通过事实说服人,用形象打动人,用情感感染人,用道理影响人。要充分考虑国外受众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注重中外文化融通,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使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更多国外受众所理解、认同并形成情感共鸣。
在政治方面,实现“现实的人”与共同体的统一,就要维护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现实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当今世界呈现出经济政治化与主权国家政治经济化双重趋势发展状态,其实质是“现实的人”的社会关系不和谐,要满足“现实的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离不开稳定的政治环境。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加强在国家间发展合作中的共同体意识,在差异中寻求平衡,在平衡中寻求合作。“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现实的人”的本质内容就是协商寻求彼此之间共识的“最大公约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政治生活的需求也愈来愈强烈,国家大小、强弱、贫富有别,发展模式和发展程度不同,但作为主权国家,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只能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去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平等、尊重、共建、共享倡议正是在不断拓展的社会交往中形成丰富的社会关系,因此各个国家应该平等相待、互商互谅,共同推动世界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在生态方面,实现“现实的人”与共同体的统一就要各国共同维护全球生态环境。人的生存发展以及物质生产活动离不开自然界,人的生存与发展和自然界有着不可分割的系统性关联。换言之,人在“历史的自然”中获取物质材料进行感性劳动,也必然规定了人要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性的义务,人与自然是交互性的双重关系,人的发展与自然密切相关,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众所周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就是为了处理人与自然的紧张与恶化关系,从而努力建设一个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
在安全方面,实现“现实的人”与共同体的统一就是建设普遍安全,共建共享的安全共同体。生命权、健康权是人首要的人权。当前世界和平与地区和平是紧密联系的,全球性问题深刻说明了和平需要所有社会和国家共同面对,需要最大限度地凝聚全人类共识。中国深知世界和平来之不易,积极推动国际难点问题朝和平方向发展,大力投入人力和物力参与全球维护,不断加强会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力度,满足“现实的人”的生存需要。中国军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