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析

2024-06-08 11:26王晨胡散散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高校思政课融入

王晨 胡散散

摘 要: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增进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实效的内在要求,是加强习近平文化思想宣传教育的应有之举,是巩固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抓手。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应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逻辑、核心要义和实践指向为内容要点,抓好理论主课堂、构建网络云课堂、打造实践大课堂,积极拓展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融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是开展青年工作的重要阵地,是理论武装青年的主战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党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两个结合”的理论结晶和思想精华,是新时代青年砥砺理想信念、推动文化自信自强的最好教材。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武装青年、铸魂育人,使党的创新理论真正转化为广大青年坚定信念、锤炼品格、实干担当的强大力量,引导广大青年在广阔时代舞台上拼搏有为、绽放光彩。

一、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意蕴

“为何融入”是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必须回答好的首要问题,解决的是现实价值问题。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可以增强高校思政课理论资源供给,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可以使高校思政课成为宣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载体,进而加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宣传教育;可以巩固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增进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实效的内在要求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的立身之本,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头脑,真正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贯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原则、立场和方法。当前,国内外形势深刻复杂,青年必须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着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对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筑牢理想信念、提升文化自信具有强大的指导作用。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在新时代青年的成长成才之中,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政课理论性资源供给,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凝聚高校立德树人的理论力量,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志气、骨气、底气。

(二)加强习近平文化思想宣传教育的应有之举

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理论,而是源于实践、来自人民的理论,说到底要被人民群众掌握,进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因此,面向全社会加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宣传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且长期的政治任务。高校思政课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理应参与到这项任务之中。此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具活力的群体,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宣传教育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高校积极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进教材、进课堂、入脑入心。因此,高校应当把握时机、主动作为,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让广大师生在传递思想、传播知识、传授真理的过程中对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行深刻领会,使高校思政课成为开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宣传教育工作的稳定载体。

(三)巩固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抓手

近几年,复杂的国内外局势使得我国所面临的意识形态斗争形势更加严峻。高校作为思想培育、价值引领、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亟须通过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巩固意识形态安全。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新时代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在此背景下,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中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武装大学生头脑,能够增强大学生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提升大学生对各类社会思潮的鉴别能力,引导他们在严峻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困境中明辨是与非、对与错,自觉抵制错误思潮和错误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认同,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的信仰者及践行者,使高校在培育思想、传播文化、引领价值观形成中巩固意识形态话语权。

二、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容要点

习近平文化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新境界,是逻辑严密、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把握好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逻辑、核心要义及实践指向,从而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讲透、讲精、讲准。

(一)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逻辑为切入点

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逻辑为切入点,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第一,要把握其理论逻辑,使大学生认识到习近平文化思想既在坚守马克思主义根脉中继承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精神品格,又在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魂脉中汲取中华文化精髓要义,同时在文明交流互鉴中选择性吸收世界其他有益文化成果,蕴含坚守“根”和“魂”、兼容并包的理论逻辑。第二,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高度统一,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广博的历史底蕴。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应使大学生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脉相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百年历史印记,接续发展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现实需要,创新形成于集成、整合新时代文化建设思想观点及战略部署的过程之中,最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文化篇”的形态亮相,具有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历史逻辑。第三,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现坚实的实践根基,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文化强国的指导思想。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向大学生阐明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孕育而生的新思想新认识,又以新思想新认识接续部署新征程中的文化发展实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注入精神动力,增强人民向心力,凝聚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内在蕴含指导强国建设、助力民族复兴的实践逻辑。

(二)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为关键点

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力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关键就是要向学生讲清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一是以马克思主义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指导地位不动摇,使全社会在共同的思想指引下紧紧团结在一起。二是以“两个结合”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两个结合”激活中华文明的基因,推动中华文明接续发展,尤其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三是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核心,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强调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和人们内化于心的精神追求,筑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共同思想基础。

(三)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指向为落脚点

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指向是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也是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落脚点。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七个着力”重大要求,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既是宏观层面的整体理论指导,更是具体层面的实践路径,为今后一个时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实践指明了前进方向,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并对此提出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三点要求。这一论述不仅为党和人民指明了新的文化使命,同时也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实践指向。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应当牢牢把握“七个着力”重大要求,教育学生要持续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文化思想,将其与实际工作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路径

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高校应当立足立德树人现实需求以及思政课教学实际,积极打造理论课堂、网络课堂、实践课堂,以提升学生的理论认知、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促进学生的行为落实,实现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一)抓好理论主课堂,提升理论认知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正确的理论思维会对人的实践产生先导、规范、正确的导向力量。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首先,要抓好理论课堂这一育人主渠道,深化学生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认知。当前,在一些学校,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融入思政课只是做到了“进课堂”,未能“入脑入心”,使得学生难以共情、共鸣。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教师对于理论的讲解浅尝辄止、浮于表面,未能深入挖掘。因此,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时,思政课教师首先应当认真研究该课程的教育内容,深入挖掘习近平文化思想与该课程的逻辑关联,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髓要义与课程内容的重难点有机结合,实现习近平文化思想和课程理论的融会贯通。其次,要注重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表层内容背后蕴含的深层规律,让讲授的理论经得起思维交锋,经得起现实考验。要讲出习近平文化思想背后的真理力量,使学生深刻领悟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背后的道理、学理和哲理,使学生不仅要“知其言”“知其义”,更要“知其原义”;不仅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要“知其所以必然”。最后,要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不可一味地灌输理论,要注重运用理论回应现实问题,避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例如,在讲“两个结合”时,可以引用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节目的“出圈”,生动阐释“两个结合”在现实中的具体践行,用理论透视现实,以现实彰显理论,因时而化、因时而进,注重引导。如此,才能保证理论内容的鲜活与深刻,进而增强教育实效。

(二)构建网络云课堂,增强情感认同

互联网时代,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價值观念多元多样、网络舆论乱象丛生,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利用网络对高校大学生群体进行文化渗透,企图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导致部分思想观念不成熟的学生对外来文化盲目崇拜,而对本土文化态度淡漠,缺乏奋斗意识和文化自信。网络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政课也应当主动求变,充分发挥网络空间优势,以网络技术赋能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播,丰富思政教学形式的同时,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广泛凝聚大学生共识,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传播。首先,高校可组织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录制短视频、思政微课等,将习近平文化思想嵌入教学内容,以点带面、以面带全,在全体思政课教师及学生中掀起一股学习、宣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热潮。其次,高校要善于利用智慧校园平台,积极创建红色网站,创办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专栏,定期向学生发布学习任务、开展习近平文化思想知识竞赛、学习积分、学习达人评比等,增加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及多样性。最后,可将学生的网络学习情况纳入课程考核,如记录学生观看预设的视频时长、规定的竞赛答题成绩等,将其纳入学生的平时成绩考核体系中,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增加他们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情感认同,深化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最大限度地发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育人价值。

(三)打造实践大课堂,促进行为落实

实践教学是巩固教学实效、提升学生理论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以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学习成果指导文化建设实践,为建设文化强国注入强大青年力量。然而,部分学生对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落实到具体行动,无法发挥习近平文化思想强大的实践伟力。因此,在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实践课堂的打造,并且要做实、抓严、见效,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巩固理论,在多元实践中深化认知,促使学生将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如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习近平文化思想主题社会实践,“文化筑梦、强国有我”习近平文化思想主题教育等,或在校内组建习近平文化思想学生宣讲团,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到弘扬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活动中,在实践中验证、认知、再践行,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实现成效型输出。此外,应当充分发挥“1+N”融合思政模式的优势,积极开展“舞台+思政”育人实践,以弘扬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主题,鼓励学生创作相关情景剧、音乐剧、诗朗诵等多种形式的节目,将思政课搬上舞台,使学生通过创作、表演来传递情感、表达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舞台实践增强学生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和认同,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与成长,在实践中受到教育、感染与转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71.

[2]本报评论员.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论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N].人民日报,2023-10-13(001).

[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5.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9.

[5]韩振峰.习近平文化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新境界[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3(6):4-12.

[6]郑敬斌,陈艺璇.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历史和实践逻辑[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5(1):25-33.

[7]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36.

[8]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0.

[责任编辑:王 丽]

猜你喜欢
习近平文化思想高校思政课融入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特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及世界贡献
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进展的大数据分析及深化研究的路径思考
“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刍议中医养生理念在瑜伽教学中的融入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