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目标下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思考

2024-06-08 11:26:19赵甜甜张晓霞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

赵甜甜 张晓霞

摘 要: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新时代我国向着共同富裕目标不断迈进的重要基础。分析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共同富裕的内在关联,探索当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发展基础较为薄弱、思想观念不够解放、体制机制存在一定壁垒。并据此提出共同富裕目标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坚持党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集中统一领导;集聚关键要素,巩固物质基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供治理保障。

关键词:共同富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进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新时代我国向着共同富裕目标不断迈进的重要基础。

一、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共同富裕

(一)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特征

第一,产权关系更加明晰。相较于传统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关系比较模糊、退社不自由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则直接以股份的形式将产权具体到每一位组织成员身上,无论是退社还是转让都可以自主选择。第二,治理架构更加科学。相较于传统农村集体经济决策权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政经合一治理形式,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治理更为科学,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运行更加民主,可以平衡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第三,经营方式更加稳健。传统农村集体经济大部分是通过创办乡镇、村级集体企业来取得收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则通过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途径,发展方式不仅多样且更加稳健。第四,收益分配合理。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收益大多是在组织成员之间进行平均分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倡股权量化,收益分配通过股份的形式实现,分配更加透明、合理。

(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共同富裕的内在关联

第一,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公有制性质体现了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然要求。资本主义私有制不能解决贫困的问题,更不要说实现共同富裕,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向着共同富裕迈进。第二,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一方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能够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其通过科学化、规模化经营可以实现稳定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其能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农民收入水平,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保障。第三,实现农村共同富裕是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价值归宿。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征程中,始终将维护农民权益作为重中之重,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落脚点。

二、共同富裕目标下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制约因素

(一)发展基础较为薄弱

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的物质困境包括资金和物资困境,以下主要从整体收益情况、区域发展不平衡、人才资源不足3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由农业农村部数据可知,在2022年時全国当年无收益和有收益但低于5万元的村庄有21.6万个,占全国村庄的39.6%。由此可见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仍较为薄弱,有较大发展空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身持续盈利能力不够强,过度依赖政府的资金供给,从其收入来源看,财政补助收入占比较大,仅次于经营性收入。以2022年为例,财政补助收入占比达23%。

其次,由于各地的资源和地理位置不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并不平衡。数据显示,2022年东部、中部、西部村均收入分别为192.2万元、87.9万元、54.6万元;东部、中部、西部村均支出分别为120.2万元、71.9万元、39.5万元。由此可知东部由于面临海洋、地势平缓、地理位置优越,有较好的发展优势,中部收支压力较大,西部发展能力较弱。

最后,人才资源不足。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由2010年的49.68%提高至2020年的63.89%,农村本地人才倾向于进入城镇生活和工作,城市人才又较难引入,并且缺少乡村能人引领集体经济的发展,这就导致农村集体经济缺乏强大的人才队伍支撑,不利于其发展壮大。

(二)思想观念不够解放

第一,部分村干部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认知不够深刻。一些村干部既害怕发展集体经济要承担经济风险又担心影响自己的政治生涯,抱着不如不作为的态度;有的村级干部虽然有心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然而面对困难和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清晰的目标和思路,存在本领恐慌。第二,部分农民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信心不足,缺乏热情。主要表现在一些农民对村干部工作作风不够信任,认为村干部会以权谋私,不能做到公平公正、全力以赴;一些农民对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持怀疑态度,认为其缺乏专业能力等。

(三)体制机制存在一定壁垒

第一,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治理现代化的法律制度依据有待完善。比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地位,尽管少数地方出台了地方性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也明确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特别法人,但由于缺乏全国性专门性法律制度,许多涉及发展的核心问题依旧无法解决。人们对出台一部符合国情、民情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律制度十分期待。第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还没有形成现代化的产权治理体系。第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还不能很好地对照现代企业的制度标准进行建设。第四,有效防范集体资产流失的治理体系还没有建立,集体资产管理不好会出现资产流失的情况,影响集体经济组织长期稳定发展。以上问题都会对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产生直接影响。

三、共同富裕目标下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路径

(一)坚持党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集中统一领导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领导。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对集体经济运行与农民财产性收入更好的支持与帮助,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党对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引领,直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难题,在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工作能力的同时提升其工作水平。第二,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创新党组织建设模式。比如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这样就可以保证党支部与产业不分开,时刻引领产业发展。第三,加强党员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时刻维护人民权益;另一方面加强基层干部队伍的监督工作,防止出现腐败事件,使集体经济的资产管理有坚强的政治保障。

(二)集聚关键要素,巩固物质基础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和各类物资的扶持,要加快建设支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人才队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各地立足自己的优势资源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多途径筹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所需资金,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基础和人才支撑。

第一,要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需要有志青年和本地能人的参与。要构建乡土人才培育机制,着重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建立和完善农村人才引进机制。第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硬化、网络覆盖和水质检测等,既能够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又能使农民的生活更加便捷。第三,引导各地立足自身优势资源寻找新的发展路径。比如:促进三产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的附加值,突破“单一农业”生产的限制。第四,多途径筹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和各类专项扶持资金,可拓宽社会投资渠道,吸引工商资本进入,同时畅通金融贷款渠道,充分运用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共同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赋能。

(三)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新发展理念顺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生产发展特点,能够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为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保驾护航。

第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一方面应该坚持创新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地位,将创新落实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应坚持树立创新理念,引导村干部和群众摆脱落后观念的桎梏,转变思想观念,使创新意识在农村蔚然成风。第二,坚持协调发展。为此,要秉持系统思维,重点解决同一区域内和不同区域之间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推动这些区域抱团发展,达到整体协调发展的目标。第三,绿色发展要求在发展集体经济的过程中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做到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第四,开放带来进步。要推动发展态势良好的农村集体经济以不同的形式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经济贸易合作,加速产业的优化与升级,不断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的效益。第五,坚持共享能够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在不失公允的同时不断增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力,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不懈的努力。

(四)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供治理保障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治理现代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要通过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农村现代化产权治理体系、现代企业制度,完善防范农村集体资产流失的治理体系等为促进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治理保障。

第一,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治理现代化提供制度依据。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不仅仅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良好发展的基础,也是保护集体经济成员利益不受损害的坚强后盾。应尽快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明确其法律地位、权利、收益分配。不断规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内容,根据当地的具体实际拟定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和保障措施。第二,坚持保障人民权益,建立现代产权治理体系。既要进一步深化农村“三权分置”制度改革,尽快做好确权工作给农民提供保障;又要坚持土地集体所有这个大方向不动摇,不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第三,对照现代企业制度标准,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建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现代化治理体系,促进其向现代企业转型。第四,完善防范农村集体资产流失的保障体系。一方面,积极推动立法工作的进行,建立和完善相关处罚制度;另一方面,设立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机构,不断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素质,鼓励有知识有能力的农民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监督,共同保障集体资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克俊,付宗平.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理论阐释、实践模式与思考建议[J].东岳论丛,2022,43(10):105-114.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EB/OL].(2023-01-02)[2023-02-13].http://www.lswz.gov.cn/html/xinwen/2023-02/13/content_273655.shtml.

[3]陈健.新发展阶段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12):54-64.

[4]周文,李吉良.乡村振兴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难题破解与实现路径探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6):16-30.

[5]舒展,曾耀嵐.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现实困境与可能路径[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5):144-152.

[6]张新文,杜永康.共同富裕目标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困境及进路[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23-33.

[7]王喜.创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战略构想与政策优化[J].农业经济,2023(1):48-50.

[8]周思宇,王国敏.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现实困境与推进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4(10):180-188.

[责任编辑:王 丽]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的中国模式
材料作文“共同富裕”导写
共同富裕
经济(2022年11期)2022-11-05 08:25:06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努力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残疾人研究(2022年1期)2022-08-30 07:02:20
共同富裕与社会保障改革——基于浙江省域的探索与实践
企业慈善行为、第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
同享共同富裕 共绘绿色港区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