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基于乡村振兴的广西永福县彩调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23KY193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慧玲(1982—),女,硕士,广西演艺职业学院副教授,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艺术设计、党建工作。
摘 要: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的必修学分、课程内容、师资配比进行了规定。结合近十年教育部关于美育工作的文件和高校美育的内容可以看到,学校美育工作逐年得到重视,特别是大学美育工作正在从“美育课程”向“课程美育”转变,但是纵观各院校大学美育课程建设情况,高职院校开展时间较短,美育课程建设尚存在各种问题。文章探讨专业教师参与美育实践课程教学情况,推动美育实践课与专业课联动,课内外联动,从而形成美育浸润的育人氛围。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美育;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J01;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4)14-0077-04
一、研究背景
美育是一项“老生新谈”的工作,之所以说是“工作”,是因为“美育”是一项落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素质教育工作,实施的载体主要是公共艺术课程;说它“老”,是因为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七五”计划就已经将美育列入国家教育方针,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德智体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融合在教育教学各环节中,还对大学美育的工作进行了要求和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教育部高度重视人才的全方面培养,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十二部分“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中专门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通知》中,将美育浸润融入课程提出要求,美育提升至立德树人的高度。
多年来,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美育课程的落实与课程教学质量得到逐步提升,而大学美育,则经常以选修课、第二课堂的形式出现,并未进入必修课。200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全国非艺术类普通高校开设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2学分。2019年《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把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实行学分制管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由原来的限定性選修课转变为必修课。2022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将高校公共艺术课的必修学分、课程内容、师资配比进行了规定。
结合近十年教育部关于美育工作的文件和高校美育的内容可以看到,学校美育工作逐年得到重视,特别是大学美育工作,正在从“美育课程”向“课程美育”转变,但是纵观各院校大学美育课程建设情况,本科和高职院校却各有不同。在职业院校,由于艺术师资的缺乏,在开展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时,大多数院校会选择开设美学和艺术史论类的“大学美育”课程,由文学或者历史学的教师授课,课程以理论课为主,适当开展一次赏析或研讨,即为全部课程安排。这样的课程内容,仅仅是完成教学计划,内容单一,无法较好地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
二、高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现状
“美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素质教育,是学校、教师通过课程、实践、活动等载体,引导学生发现“美”、了解“美”、创设“美”的过程,是一种感性教育和趣味教育,是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健全人格,培养高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一项教育工作。[1]
(一)课程实施情况
《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到2022年高校要普及艺术教育、开齐开足美育课程,《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也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性质、学分、内容、师生比都进行了明确规定。
学校在2022年将“大学美育”设为必修课,共计32学时2学分,选用王川、李红、徐翔主编的“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大学美育”,由文史教研室的9名教师进行授课。课程实施一年以来,总结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差强人意,仅仅是完成了教学计划。“大学美育”课程实施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是公共课不受学生重视、师资不充裕而安排大班理论授课、课程体系单一、教学方法单一,存在思想认知、工作机制、师资缺乏、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
首先,将公共艺术课程列为必修课,在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颁布后经过研讨,学校在2022级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予以确定。其次,2022级开始“大学美育”课程的教学,学校在思想认知、工作机制、师资储备等方面准备不足,师生对该门课程均处于“试一试”的状态,文史类教师按照70人/班进行理论授课,教师没有激情、学生觉得学了没有用,不想听。最后,学校在工作机制上没有形成联动,在激励机制上没有落实,没有调动全体艺术师资参与美育课程教学,难以形成人人参与美育课程教学的氛围。
(二)课程体系设置单一,教学模式粗放
“大学美育”在课程体系设置时,共32学时,安排在第二学期进行,由课程负责人牵头进行研讨,制定课程标准,并进行集体备课。课程按照28理论学时+4实践学时的体系设置,实践课一般安排研讨或赏析,具备条件的安排一次校外博物馆、美术馆现场教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由于课程内容理论居多且与专业联系不大,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上课的积极性不高,但又不得不去学习以获得学分,教学效果不佳。[2]
三、各美其美、艺美同行,协同开展“大学美育”课程教学
(一)统一思想,形成美育课程协同育人的认知
在职业院校,由于专业课程的比重大,很多院校不够重视公共艺术课程,要达到像“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让“美育课程”逐渐转变为“课程美育”,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统一的问题。新时代的高校美育工作与构建德智体美劳的育人体系还不相适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由此可见,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美育”是新时代大学生人才培养的新需要,既紧密结合时代社会生活需要,又自觉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促进青年健康人格的养成。[3]以美育人,要在全校上下形成美育课程协同育人的认知,这是职业院校开展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以“大学美育”课程作为“美育”的主要载体,也是积极开展美育课程建设和美育活动创设的主要动因。
(二)深挖学校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美育课程
要构建面向大众的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深挖学校资源,优化课程内容,开展校内外联动,在进行美育特色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课程目标,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整体教育质量以及教育效果。学校在2023年成立了课程教研组,邀请学校艺术类专业的专家、教授参与课程建设研讨,并积极邀请各艺术类教师加入“大学美育”课程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形成了初步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学校是一所艺术类高职院校,开设有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播音与主持、体育、艺术设计等专业,具有较充沛的艺术师资和实训场所,具备新课程体系实施的条件。然而之前的师资和场所并不能为“大学美育”课程服务,这是由于在观念上认识的不足。高职院校的美育课程要达到《指导纲要》的目标,要革新教育观念,认识到“美育”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这一认知,通过丰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使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美育功能、德育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使其育人功能得到充分地体现,促进大学生自觉增强文化主体意识,强化文化担当,最终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育人格局。[4]大学美育的主要任务,不是仅仅传授美学知识,而是关注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以美培元”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
(三)各美其美、艺美同行,开展形式多样的美育课程实践
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是“美育”第一人,他提出的“五育并举”分别为军国民教育、實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美感教育,他指出,“今日科学发达,宗教亦无所施其技,而美术实可代宗教”。[5]时至今日,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要求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新的“五育并举”。“美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费孝通先生提出人类学应“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引申到美育课程,也应让各种艺术的美百花齐放,多元共生,让“艺美同行”。
实施新课程体系,需要学校主要管理层重视,制定相应的工作保障制度和实施方案,自上而下进行课程改革,也需要教学管理平台建立课程选课模块,各艺术类专业教师轮替式进行,要求每个教师每学年提供不少于1个班16学时的艺术鉴赏或艺术实践类课程教学。教师要将课程简介、教师简介录入教务系统,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课。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极大调动学校的专业艺术师资,而16课时的教学量并不繁重,可以使教师精心准备课程内容,开展有质量的“大学美育”实践教学。对每年达到课程教学要求的教师,在年度考核、职称评审上应当有所体现,这样才能将教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学校共有300余名专业艺术类教师,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美育实践课程。
例如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教师开设的“时尚生活:日妆与服饰搭配”,课程一上线就被学生选满,同时未选上课的学生强烈要求加开班级。通过这门课程,教师将常见场合的妆容服饰搭配,结合场合礼仪进行教学,学生通过模拟“在学校去办公室见辅导员”“去公司面试实习生岗位”“考教资见考官”“和朋友去逛街”等预设场景,学习日常妆容的化妆技巧,并搭配符合场景的服饰进行礼仪的演练。通过课程实践,学生学会了日妆和服饰搭配技巧,更重要的是礼仪学习。这样的美育实践课程,不仅学习造型之美,也学习到礼仪之美。再如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师开设的“一起来演舞台剧”,将一些对舞台戏剧感兴趣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自编剧本,排演了一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的舞台剧《烈火青春》。这些非专业的学生,在舞台上用自制的道具和演出表现百年前的青春激昂,最终这部剧在2022年的五四晚会作为开场演出,得到热烈反响。虽然16课时不足以完成一场10分钟的舞台剧的排演,但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不断排练,教师不时指导,从而将作品不断打磨,达到紧凑而精彩的节目效果。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百年前的历史,从而更珍惜今天的学习和生活,美育课程达到“以美化人”的目的。
(四)课内外联动,美育浸润细无声
除了16课时的理论讲授和16课时的艺术实践,同时也将美育浸润到学校各专业课程教学、第二课堂中,实施课程美育。不同专业有不同的美的要求,在美育氛围的创设中改变了教学主体。以往在课程教学中,实施主体是教师,由教师主讲、设计课堂、组织实践活动,学生听课,按照教师的安排完成课程作业,教师评分,从而达到课程教学目标。[6]按照新课程体系的安排,课程实施的主体从教师转变为学生,教师提供课程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
按照新的课程改革方案,各艺术类专业教师,每年提供1个班次16学时的艺术实践课程,例如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教师开设的“华夏:汉服穿戴”,选择某一朝代汉服的穿戴进行实践,其间可以穿插讲述中国服饰发展的历史,指导选课的学生学习某一朝代汉服的穿着方式、配饰的佩戴方式等,既学习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普及了中国传统服饰穿戴的礼仪,从而达到美育浸润的目的。选课的学生可以是专业学生,也可以是汉服兴趣爱好者,这样的美育实践课程,也可以延伸到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汉服知识讲座、实践、展演等。再如舞蹈表演专业教师开设“一起来跳舞”,将学生喜欢的街舞或者啦啦操纳入课程实践内容,选课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会一支舞蹈,同样也能延伸到社团活动中。通过课内外联动,极大地调动全校师生参与美育,将美育融入校园生活,从而营造“美育”氛围,达到人人追求“美”的育人目的。
艺术类教师还积极将非遗传承项目引进校园,带进课堂,彩调、侗族大歌、天琴弹唱、壮锦等纷纷走进课堂,学生学习非遗、传承文化,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提供更多艺术类型的美育实践课程,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艺术形式和内容,在校内就能接受到缤纷多彩的艺术美,从而达到课程建设的目的。
四、结语
高职院校开展美育课程实践尚短,各校校情不同,专业群侧重不一,艺术师资还不够,要达到面向人人的美育育人机制,形成美育浸润的人文氛围,还需根据校情制定上下联动、调动各专业教师参与、从专业课延伸到美育实践课的“大学美育”课程体系,从而达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育人目的。学校还要进一步和各文化场馆联动,将课程教学成果,以及课程活动延伸到校外,开展各种体验式的现场教学,将美育课程的“美”融入学生的生活中。
参考文献:
[1] 田慧霞.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美育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37(01):37-40.
[2] 张介凡. 高职院校美育教学模式探析[J].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3,17(01):15-18+35.
[3] 王一川. 文心涵濡:大学美育新方案[J]. 美育学刊,2022,13(06):1-10.
[4] 陈想,王铃.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及优化[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04):70-71+74.
[5] 中国蔡元培研究会. 蔡元培全集:第二卷[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486.
[6] 骆斯琴. 岭南文化传承视角下高职院校大学美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8):129-131.
(责任编辑:邵秋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