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兵
“立学课堂”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有效路径。传统的历史教学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不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立学课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充分利用微课教学资源,让学生的历史学习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
一、以“备”立学,让“学”精准化
1.设计前置性学习,独立探究。
在“立学课堂”背景下,倡导多样化的课堂样态。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积极思考和钻研,采用前置性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探索的空间,引领学生“立身而学”,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教师可将历史预习单和导学案在课前发放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落实以学定教理念。同时,要求学生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前置性作业,从微课视频中查找相关资料,达到深入理解和主动迁移知识的目的。如果学生对微课视频的讲解方式或者内容架构感到困惑,要做好记录,在课堂上向老師请教。
2.借助微视频优势,整合资料。
微课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以独特的优势深深吸引着广大师生。历史教师要利用好微课视频,将晦涩难懂的历史知识形象化,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整合历史学习资料,带动学生全面进步。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轴,将每一个历史时间和历史事件都清晰地标注出来。这样,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信。同时,历史教师应考虑学生的需求,建立微课资源库,将课堂教学中使用到的微课进行归类,然后有序上传到资源库中。这样便于学生随时随地查找资料。
二、以“研”立学,让“学”品质化
1.创设教学情境,发散思维。
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构建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别样的历史学习,发散学生的历史思维,促使其
养成主动求知的好习惯。例如,在教学明清君主专制的相关内容时,历史教师要转变固有的教学风格,让学生以轻松的方式了解明清君主专制,帮助其构建整体历史观。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剪切、拼合等方式,将历朝历代的君主专制融合到一起,制成一个完整的微课,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
2.实施分层教学,锻炼能力。
高中生的历史水平各有不同,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很容易造成两极分化,不利于“立学课堂”的落实。为此,高中历史教师要善于采用分层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历史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框架,使其了解每节课的知识脉络,树立学习历史的信心。对于历史水平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帮助学生明确探究目标,掌握更加多样化的历史知识,在实际运用时能够更加熟练。对于历史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应注重知识的跨学科迁移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历史高阶思维。
三、以“拓”立学,让“学”现代化
1.创新作业讲评方式,提升学科素养。
传统的作业讲评十分枯燥,往往是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点评,指出学生出现的错误,但是并没有关注学生的整改情况,使得教学的闭环管理存在问题,违背了新课改的初衷。所以,在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创新作业讲评方式,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利用微课讲评作业,能有效推动学生实现自我完善。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历史作业扫描后制作成微课,在课堂上进行一一展示,使全体学生都能看到自己作业与他人作业的差距,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后,教师可挑选典型的错误进行微课讲解,以全新的方式吸引学生,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获得更多有益的历史知识和学习技能,达到巩固所学的目的。
2.展示学习成果,分享喜悦。
学习历史应该是一个轻松、享受的过程,尤其是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既掌握丰富的知识,又形成高尚的情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习成果展示,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发挥才能的舞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综上所述,“立学课堂”是在新课改中诞生的教学模式,坚持素养朝向、问题导向、育人方向,赋予学生更多学习的机会,旨在培养综合发展的学生。所以,高中历史教师要勇于创新,将微课融入历史课堂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与自我展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