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婷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兴发感动”说
“兴发感动”说作为一种诗歌批评理论,经叶嘉莹的教学实践,其广阔的理论外延对古诗词课堂提出了许多的要求。因而,结合“兴发感动”说的“兴”“发”“感动”三个维度,笔者提出该批评理论对小学低段古诗词教学实践的三点启示,第一是创设情境,吟诵入诗;第二是文本细读,解读诗歌;第三是探索研讨,感受生发。
叶嘉莹认为,“兴”的认识和理解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作者,另一个则是读者。就作者而言的“兴”,是见物起兴所引起的一种感发;就读者而言的“兴”,则是指读者在阅读时由诗可以兴所引起的一种感发[1]。教师身为读者,在自身感发之余,更需要承担教学主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走进诗歌,感受诗歌意蕴,激发审美体验。
教师在教学的开始,通过语言、音乐或图像的方式,建立学生与文本的联系,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的情境中。古人留下了一种特殊的创设情境的宝藏,那就是吟诵。吟诵是古人依据平长仄短等吟诵规则进行读书的方式。对于古人而言,吟诵并非一种表演,而是通过声音与诗词文及其作者对话的一种途径。叶嘉莹也认为,吟诵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别人听,而是为了让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的心灵能借着吟诵的声音和韵律达到更为深入、微妙、密切的交流和感应[2]。随着古今汉语语音体系的变化,古人所采用的吟诵声调至今已难考,目前流传下来的吟诵调多是以师门、结社等团体口耳相传的方式得以留存。其中的吟诵体系大体上可以分为普通话吟诵与方言吟诵,前者以叶嘉莹、华锋、陈琴等人为代表,后者主要是保留入声的方言为主,如传承分春馆调的吕君忾、陈永正等人。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学习吟诵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如《登鹳雀楼》与《望庐山瀑布》教学时,若是直接跟学生讲授前者押下平十一尤韵,吟诵起来意蕴深远,意犹未尽,后者押上平十四寒韵,吟诵起来开阔上扬,学生必然难以理解。以吟诵的方式将学生代入情境,再佐之王之涣、李白创作背景,两位诗人写法各异,风格各异,体现在吟诵上的风貌自然也就不同了。教师要更好地运用吟诵的方式进行教学,必须掌握诗歌节奏、格律等知识,作为审美主體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再充分理解诗歌艺术特色,才能带着学生一窥古典文学世界的奥秘。
教师与学生身为读者,需要分析并理解作者进行文学表达的因素,如意象、韵律以及结构,以此来探究作者所表达的内容与蕴含的思想感情。这种方式无疑是放大文本。面对低段学生,教师要把握文本的难度,避免过深过难的知识影响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同时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古诗配画、课本剧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登鹳雀楼》中描绘了诗人所见、所思之景,让学生描述自己眼前所见之景,并在课后布置古诗配画的任务。《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描绘了一幅清新美景,其中“鸣”用拟人的手法写得鸟儿生动活泼。而三四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中“泊”蕴含了漂泊之意,“东吴”则指代的政治理想。诗歌表面上是生机之象,但隐含在外漂泊的失意与政治理想难以实现的感伤。因而在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学情,涉及诗歌表层与深层的含义时有所侧重。
读者是文学四要素之一,文学活动需要读者的参与。叶嘉莹对读者进行诗歌鉴赏的要求也正契合古诗词的教学实践。“一个人欣赏诗歌,如果他的所得除了明白一首诗的词句所能说明的有限意义之外,并没有什么感受和生发,即便这个人所了解的事物没有丝毫差别,但终究而言也只是一个刻舟求剑的愚子。[3]”叶嘉莹强调了读者感受、生发的价值。同时,叶嘉莹还提出“创造性读者”[4]这一概念。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要成为“创造性读者”,可以从以下方式进行探索。首先是创造性活动,如课本剧、古诗新唱等,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活力。如《赠汪伦》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既能引导学生融入诗歌,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到送别的不舍。其次是自主探索活动,以个人、小组、家庭为单位,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古诗词创作背景、内容及其风格,提出自己的思考。如苏轼《春江晚景》为何是“春江水暖鸭先知”,不能是其他动物吗?以此为主题,引导学生理解诗人进行文学创作时的心态。最后是文学再创造活动。如古诗改写为儿童诗。再如变换诗歌的诗体,七言古诗改为三言或者五言诗。如:
危天楼高恐百尺,手伸可摘亮星辰。不敢随风高声语,唯恐一惊天上人。——邓凡
红日出大光,伏流入汪洋。欲览众山小,高处雾茫茫。———赵紫菡
学生的优秀作品反映了部分学生在古诗词教学中能够充分展现自己语言表达能力与想象力。虽然目前不符合格律要求,但已有古诗词的雏形。
综上所述,经过理论与实践证明,叶嘉莹“兴发感动”说在小学低段古诗词教学的运用有其积极的效果。笔者也将进一步运用该学说,在小学低段开展相关教学研究有其积极意义,能够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古诗词素养,带领学生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叶嘉莹.中国词学的现代观[M].长沙:岳麓书社,1990:90.
[2]叶嘉莹.古典诗歌吟诵九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
[3]叶嘉莹.我的诗词道路[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43.
[4]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495.
(作者单位:深圳市龙岗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龙岗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