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逻辑

2024-06-05 06:29许朝惠方天建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逻辑

许朝惠 方天建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遗产助力成为当前学界积极关注的重要视角之一。而作为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文化纽带功能,是串联民族交往交流过程中的重要桥梁。因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需要文化遗产逻辑的融入,也需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功能和作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切入口之一。同时,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文旅+产品”的动力源作用,其本身内涵层面包括神话史诗、民间习俗、传统节日和民间技艺等多元承载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历史空间与现实场域中铺陈了物质驱动逻辑和思想驱动逻辑。其中的逻辑功能主要体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可行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与精准脱贫,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经济驱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透视浓厚民族特色,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现实影响成效性功能。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逻辑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云南沿边地区兵防与族群交往交流交融关系研究”(23CMZ011);云南旅游职业学院课题“云南旅游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中国式现代化路径研究”(2023YLZY17)

作者简介:许朝惠(1989- ),女,云南易门人,云南旅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天建(1988- ),男,云南富宁人,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副教授,民族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西南边疆民族史。

近年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课题成为社会各界积极探讨的研究热点之一。因之,从多方位审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问题,也成了当下关注的热点。同时,如何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现实功能问题,或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层面,综合历史与现实需求,全面审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非遗”作用问题,近年来也成了学界积极关注的课题。就宏观性数量而言,通过CNKI(中国知网)主题功能搜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或“非遗”显示,目前粗略相关的条目近万条,排除相关性不大的条目后,仍达上千条,可见研究热度。然而,专门从宏观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逻辑层面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成果尚少,不足支撑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两个热点研究课题。因此,有必要专门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逻辑问题,展开必要的学理分析与研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制可行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层面,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主要体现为建立了较为齐全的由国家到县一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传承与保护方面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法律、法规和规划方案体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扎实的制度基础。

(一)从国家到县的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全覆盖,利于联动民族交往交流

目前,就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建设而言,我国已经实现了从国家到县的国家级—省(区、市)级—市(州)级——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覆盖。就全国“非遗”禀赋资源而言,截至2009年,其总量近87万项[1],资源禀赋蕴藏体量庞大,为通过“非遗”资源联动民族交往交流,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扎实的数量基础。另外,就“非遗”项目打造与建设层面,在党召开十九大之前,截至2017年,产生了四批国家级代表性“非遗”项目1372项,产生了各省区省级代表性“非遗”项目13087项[1],无论是数量还是覆盖面均较广。其次,为了更好传承与保护中国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遗”传承人项目选拔和命名层面,有1986名入选国家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名单,有14928名入选各省区省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名单[1],为中国“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乃至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扎实的人力资源基础。最后,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立[2],以及2019年有7个通过验收[3],有效地推动了全国各地区积极探索对非物质文化遺产进行区域性整体保护的试验区模式。截至2021年,我国已经建立起了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层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先后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4]而四位一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体系的建构与完善,为“非遗”发挥多方面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提供了保护机制层面的逻辑支撑。

(二)形成系统性法律、法规和规划传承与保护体系,助力民族地区“非遗”活力

为形成较为完善的“非遗”传承与保护机制,国家和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系列有关“非遗”保护体系建设的法律、法规和规划方案。其中,2019年印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及可持续性发展,以及边疆民族地区有关“非遗”项目开展的重点工作乃至指导思想,透视了较为浓厚的法律法规层面的传承与保护性意识,为民族地区“非遗”绽放活力,助力各民族之间开展交往交流,在“非遗”活动和“非遗”产品的纽带作用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法律法规层面的“非遗”活力基础保障。此外,2019年,相关部门还颁发了《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两个法律法规的颁布,进一步从单列特色“非遗”传承发展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方面,完善了“非遗”法律、法规和规划传承与保护体系,填补了中国“非遗”传承与保护中的宏观性、中观性和微观性法律法规缺失问题,增加了新的法制保障,其实质亦是在保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纽带。同样,为了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文化性基础作用,以及民间性文化空间纽带功能,有研究强调在新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中,需要增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的专门条款[5],进而全面从立法层面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非遗”法制逻辑。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驱动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中发挥着独特的特色文化产业经济驱动作用,继而也在经济层面强化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驱动力。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驱动力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乡村文化的振兴,在于文化活力振兴,在于文化理念驱动经济思维振兴。在此背景下,如何审视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用及其理论建构问题,亦成了学界积极关注的新视点。如,黄朝斌和顾琛的文章探讨了乡村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6],杜华君和张继焦研究员的文章审视了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与乡村振兴的内源性动力问题等[7]。因之,就目前学界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可见,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价值,特别是发掘其与乡村振兴之间的文化产业经济价值,成了学界积极探讨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新视点,为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问题这一现实逻辑命题,提供了学术探索层面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关怀,为实现跨学科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特殊文化功能和经济功能价值,提供了必要的现实研究方向,更为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经济驱动力。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精准扶贫,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民力认同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发和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文化产业动能,成为民族地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如2019年,相关部门为了推进“文化产业+旅游”的扶贫工作模式,进一步将“非遗”产品中的经济驱动功能发挥最大的扶贫作用,特别是在打造民族贫困地区的“非遗”产品品牌过程中,重点支持了156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同时通过工作坊开展了5600多期的劳动技能培训,参与培训的各类技能人员达17.67万人次[3],进而通过工作坊的技能就业模式,为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扶贫平台,以就业驱动地区经济发展,在就业和经济发展的“非遗”驱动过程中,进一步联动了各民族技能人才之间的交往交流。再则,在“非遗”产业全面助力精准扶贫的现实功能中,“非遗”发挥了积极的经济驱动作用。如在393个国家级贫困县和150个省级贫困县中,通过建立2310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模式推动了2206个“非遗”项目工作的开展,让22.92万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特殊群体得以参与就业,实现22.02万人的脱贫目标[3]。因此,“非遗”成为民族地区开展精准扶贫的重要经济驱动形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经济扶贫层面的民力认同基础支持。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功能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与保护问题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新热点之一。通过CNKI(中国知网)主题词搜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显示,有关该主题研究的各类文章(包括期刊论文、硕博论文、报纸文章和会议论文等)条目达5000余条,其中以近五年的粗略数据为例,2017年494条,2018年533条,2019年541条,2020年471条,2021年上半年216条(截止时间:2021年7月26日)。如毛巧晖研究员的研究关注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俗节日的传承发展问题等。[8]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逻辑,也是关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核心课题。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赫哲族伊玛堪说唱、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说唱、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加牙藏族织毯技艺及手工藏毯、青海西宁市青海圣源地毯、广西三月三“歌圩节”壮族对歌等,充满地方民族特色的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关注,也成为学界基于“非遗”纽带论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特色经典案例。再如,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手段和途径的改善,进一步助推了“非遗”影响民众关注点的效应,让全国各民族能够通过“非遗”宣传民族间的交往交流故事,增强各民族现实生活中的凝聚力。如2019年11月,第三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在民族地区省会城市昆明召开,继而发布了《2018—2019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9],为进一步总结和聚焦“非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验,提供了现实功能展望性。

在此背景下,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证据,论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间文化逻辑和普遍性特征,也成了近年来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课题的新视点。如周信杉等人的研究关注了“刘三姐”歌谣跨文化傳唱中的共同体形塑问题[10],李若熙和丁淑梅的研究关注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牛郎织女”故事母题的共同意识问题[11],邓启耀研究关注了多民族文化接触中的互动与认同问题等。[12]总之,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成效性,关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间原生态证据源流,是我们系统论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证据取向。

四、结语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层面考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问题,目前成了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理论课题的新视点,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推陈出新。同时,如何发挥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现实理论取向,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特别是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关诸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理论层面的支撑逻辑,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层面的少数民族文化功能,成了近年来学界积极论证的重要热点课题。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历史到现实生活中各民族的智慧与交往交流交融元素,彰显着民族团结功能,而专门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机制逻辑、经济驱动逻辑和现实成效逻辑,无疑是对当前一种关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切入口和重要视角。因之,系统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共同体元素,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流变痕迹,让“非遗”成为讲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有效的中介和纽带,让“非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活”起来,应当成为学界积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课题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题的长期研究方向,成为审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种文化逻辑常态。

参考文献:

[1] 非遗2019回眸:展现文化魅力 彰显时代风采[N].中国文化报,2019-12-31.

[2] 开创非遗当代传承发展的生动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综述[N].中国文化报,2017-10-16.

[3] 二○一九“中国非遗十大年度事件”[N].中国文化报,2019-12-31.

[4] 新华社.鉴往知来丨习近平总书记的非遗足迹[EB/OL].[2021-06-07]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1-06/07/c_112753

9843.htm.

[5] 赵博文,李克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共生要素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22(6):137-145.

[6] 黄朝斌,顾琛.乡村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以傩雕工艺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9(6):50-54.

[7] 杜华君,张继焦.文化遗产的“传统-现代”转型与乡村振兴的内源性动力——基于新古典“结构-功能论”的人类学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2(6):103-111.

[8] 毛巧晖.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俗节日的传承发展[J].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2):48-53.

[9] 第三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将在昆明举行[N].中国民族报,2019-07-05.

[10] 周信杉,罗江华,李献庆.“刘三姐”歌谣何以实现跨文化传唱——论共性记忆与共同情感交织中的共同体形塑[J].广西民族研究,2021(1):117-125.

[11] 李若熙,丁淑梅.汉族与少数民族“牛郎织女”故事母题的共同意识[J].民族学刊,2021,12(5):1-9.

[12] 邓启耀.多民族文化接触中的互动与认同——以《南诏中兴画卷》中人物服饰变化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3(4):69-80.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1912至1949年期间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形塑与修正
基于祭祖文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团结稳疆视阈下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