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苑?彭华东?张宵
摘要:随着数字经济和5G技术的迅猛发展,直播运营逐渐成为商业领域的新兴趋势。本文旨在按照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相关指标建设要求,结合广东产业发展需求和直播运营特点,打造数字化营销专业,培养以学生为主体、以企业为导向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研究选取广东培正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作为案例,运用调查问卷和个案研究方法,探索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直播运营在民办高校的教学实践,旨在通过分析直播电商的时代要求和市场需要,结合学院地理优势和办学宗旨,教学改革条件等,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改革和优化直播运营教学实践活动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切实提高培养直播电商专业人才质量,帮助学院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商业实践相结合,增强就业竞争力,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社会和企业的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直播运营;民办高校;教学实践;解决措施
引言
本研究通过立足学院大学生对其课程应用的实际需求,探索该课程在民办高校应用可能会出现问题和解决的措施。将学院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提供较好研究素材。然而,通过调查问卷和个案研究方法,发现课程教学实践中亟须解决的一些问题,如课程体系滞后、人才培养方式单一、校企合作不够紧密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院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更新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式、加强校企合作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学院还将注重学习和交流直播运营经验,提高科研和教改项目的研究水平,进一步巩固学院在数字化营销领域的领先地位,为广东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一、直播运营教学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统一性课程建设体系
随着直播技术的快速迭代和行业规则的日新月异,企业在招聘电商直播岗位时缺乏统一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标准,导致直播电商人才的培养主要依赖于经验摸索,采用“老带新”的方式进行。学校几乎没有单独设立直播电商运营专业,因此在培养优秀主播人才方面缺乏经验,课程很难跟上行业的发展需求[1]。直播电商运营是一门实践性强、综合性高的课程,涉及面广泛,对教师自身专业能力要求较高,相关的专业指导类书籍也比较匮乏,这给课程建设体系和电商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
为解决这一问题,学院已与花都区电子商务商会和溪林园艺等校企合作单位联合制定了直播带货实验班的课程教学标准和教学大纲,建立了行业企业课程资源库,校企联合开发课程并编写实验班教材,共同建设实验班基础性资源,推动人才培养持续深入发展。尽管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缺乏统一性课程建设体系,教学成效仍然不尽如人意[2]。
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学院将继续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深入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需求,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学生顺利就业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二)缺乏专业化人才培养方式
直播电商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变化,这也为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校急需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方式。目前,学院结合社会和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初步探索了一套人才培养系统,但在专业化程度上仍显薄弱。直播电商行业经历了流量变现和商业模式发展的阶段,对直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的人才培养方式与企业用人需求和实战能力仍存在较大差距[3]。
为此,学院应立足于人才培养方式,紧跟市场发展,改变传统的电商人才培养理念,发挥地方特色优势。在围绕乡村振兴直播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总结上,学院可以与广州其他院校的乡村振兴产业学院进行沟通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努力将乡村振兴事业推向更高水平。通过与兄弟院校的合作,可以共同探讨行业最新趋势,分享成功经验,携手打造更加专业化、实战性强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行业和社会对优秀直播电商人才的需求[4]。
(三)缺乏“双师型”师资组建队伍
直播课程要求既要懂直播又要懂教学的“双师型”教师,目前校内教师主要以内容零碎、缺乏系统理论讲授为主,对于企业经验很难通过自学掌握,而大部分教师自身没有直播的经验,由于缺乏真实项目的实操,通过开展直播培训课程也很难起到良好效果。虽然通过校企合作聘请到兼职教师,但他们主要依靠自身的岗位实践经验,没有经过系统的理论体系。学院在如何进行“双师型”团队培养和输出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校内教师和校外导师团队协作的相关活动。通过多方合作能在直播电商方面会培养出一支既有理论深度又密切联系行业实际的“双师型”教師团队,在直播带货工作室的运营中会得到更多实战锻炼的机会,为成果导向的OBE教学实践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5]。
二、直播运营教学实践对应的解决措施
(一)更新课程建设体系
1.精准设计对标对表落实教学环节。课前教师通过发布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课中教师通过具体分析企业典型案例,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对比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生翻转课堂交流学习成果解决学习问题。课后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做到线上有资源、线下有活动、过程有评估、结果有依据。
2.丰富资源理实双驱支撑教学过程。首先校企联合开发教学资源,通过分解企业直播运营场景提炼为具有梯度性、连贯性的学习项目,建设与合作企业教学资源库。与企业共建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库,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和完善其案例库。鼓励校内教师利用空闲时间到合作企业参加直播项目的培训,学习直播运营的经验。利用线上线下平台,模拟搭建课堂以企业为项目研究的直播策划大赛舞台,邀请企业代表作为专业评委,给予学生团队在实践上的指导[6]。
3.多元评价课程思政检验教学活动。教学评价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流水式在整个过程中,教学评价以企业项目为基础,以点带面,校企协同,开展相关的教学工作,提高日常教学评价水平。
(二)完善人才培养方式
1.专项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是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学校将以乡村振兴产业学院为新起点,依托人才技术智力资源优势,为花都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振兴服务。完善组织架构建设与合作运行机制建设,探索政校企这种三方合作模式的特点,整合三方主体创新要素和资源,共建共管把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建设好,在实验班建设中发挥顶层设计的引领性作用[7]。
2.专项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层是乡村振兴直播电商实验班,学员将由管院与花都区电子商务商会及农企联合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明确直播电商素质能力培养目标,积累办班经验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双方师资队伍建设,增进交流相互学习,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和灵活多样考核方式,加强实验班保障机制方面建设。
3.专项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层是七个具体模块:校企共建课程等课堂教学、农企和学校直播间的实训教学、农业农村现代化赛道的学科竞赛、乡村振兴主题的学生研究项目、直播带货工作室、农业品牌与直播电商研究中心和人才孵化[8]。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专项人才培养模式呈三层金字塔状,见图1。
图1 三层金字塔专项人才培养模式
(三)搭建直播电商团队
1.通过加强地方政府和学院的合作交流,满足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结合发挥地理优势,先后与花都区电子商务商会、广州市溪林园艺有限公司、广州市御盛畜牧农业有限公司等乡村振兴相关单位签订实习基地协议,建立专业群共享型的短视频与直播实训基地,培养学生掌握短视频制作与直播营销的基本技能,企业优秀直播电商人才带领学生团队开展一系列直播助农营销活动服务社会。学院通过开设乡村振兴直播电商实验班,利用花都区农村电商产业园作为校外教学基地,学院打造了一系列与乡村振兴直播电商紧密结合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也为地方农产品的推广和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模式[9]。
2.通过组建直播带货工作室践行产教融合。工作室开设了直播间抖音账号进行实战运营,不仅可以让实验班学员更好地实战在终端帮助农企卖货,还可以让学员参与前端农产品的市场开发和推广引流环节,更全面地增加直播电商技能。由学生和教师组成团队通过利用抖音账号进行真实交易,在提高实践水平同时也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10]。
3.立足花都农业服务广东经济、培养现代农业管理人才的乡村振兴产业学院。围绕花都地区乡村振兴的现代农业,依托企业合作建设应用型专业内容,与企业共同孵化电商创业人才,发挥电商社区的积极参与作用,组建专业的直播团队共享校企资源,共育创业人才,发挥基地创新创业和服务社会的功能。
结语
本文通过结合调查问卷和个案研究方法,发现直播运营课程应用教学实践中存在课程建设体系、人才培养方式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更新课程建设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式和搭建直播电商团队等解决措施。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这些举措对于民办高校开设直播运营课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学院积极探索新时代大学生对本科课程认知的过程,揭示了大学生直播运营课程对校园文化和精神凝练的影响的重要因素,使高校的课程应用更切合时代的发展需求。学院以大学生对直播运营课程应用为潜在对象,有着对信息收集的敏感度和警惕性,倾向于跟进时代的潮流,通过有效的调查问卷分析,从而得到对课程期待真实看法,从而打造“三位一体”的课程体验,提高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与活跃性。学院通过抓住发展机遇,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商业实践相结合,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博雅.农产品直播运营模式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2,25(14):98-100.
[2]杨清云,鲁湘玉.电子商务实践能力培养的“直播电商运营”建设[J].现代企业,2022,(03):154-155.
[3]谭丰枫,李泽玮.直播工作室的开设策划与运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5):214-215.
[4]郭献山.网红经济视域下的直播运营探究[J].营销界,2021,(30):15-16.
[5]黄荣晟.数字化背景下电商直播带货的营销模式创新[J].中国商论,2022,(17):34-36.
[6]李艺.直播带货商业模式探究[J].理财,2022,(09):11-13.
[7]徐佳琦.传统电商企业的直播电商运营策略研究——以KQ公司为例[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3(12):113-115.
[8]林琳.直播电商运营方法论——从“人货场”三要素出发[J].经济研究导刊,2023(22):44-47.
[9]刘永伟.乡村振兴背景下直播电商助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3(09):82-84.
[10]王友青,李红卫,张艺萌.乡村振兴视域下的农产品直播电商模式及人才培養对策[J].陕西开放大学学报,2023,25(03):69-73.
(作者单位:广东培正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