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驱动+二二六”模式的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2024-06-03 01:18周弋林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4年2期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周弋林

*基金项目:广州市“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中学与大学贯通式培养创新人才的路径研究”(202213965)。

[摘 要]广州大学附属中学近十年以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以“做最好的自己”为支撑,以“亮剑精神”为指引,探索符合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社团选修+学科竞赛”的驱动模式,构建了“课程体系+培养体系”的发展平台,打造了“导师制度+走班制度”双交互模式,以“制度保障+资源互动”为导向,提出了六条基本保障措施,最终形成了基于“双驱动+二二六”模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双驱动+二二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立足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以学校为单位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以实现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新高考改革,以顺应国家高考招考制度的变化。学校从反思“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出发,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理念,做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探索出了“双驱动+二二六”模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即以社团选修、学科竞赛为驱动,打造完備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坚持导师制度和走班制度,以做好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学科引领,并由学校做好六大保障工作:“师资研修”“资源开发”“学科交叉”“多元培养”“文化引领”“综合评价”,创建符合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社团选修+学科竞赛”双驱动,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多赛道加速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多维度、多角度的,旨在落实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开设社团选修课和组织学科竞赛,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一)社团选修基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驱动创新能力提升

社团选修面向学生的学科拓展、个性化特长,以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科创优才类课程,包括馆校合作、英才计划、双融双创、科技创新、科普联盟、高校共建平台等系列课程。学校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立足于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明确各类课程的育人目标和培养任务,加强课程的纵向衔接和横向配合;创新课程内容,增加课程的实践性和体验性,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能力;调整课程方向,以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特长为核心,丰富个性化社团活动,开展创新实践等活动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提高学生创新素养。

(二)学科竞赛面向国家的战略性需求,驱动基础能力提高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新时代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实现中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渠道,全力做好学科竞赛,就是在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着力点。学校目前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五大学科竞赛课程,各个学科面向不同基础的学生,分别设置了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共三个层次的课程方向,学生参与度高,兴趣浓厚,受到各个年级的同学的广泛好评,并在近些年的全国比赛中,屡次实现重大突破。在竞赛课程的学习中,渗透德育辅导,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学生关注科技前沿和大国重器,让学生在开展基础学科拔尖学习的同时,埋下一颗“投身科学研究、谱写科技强国建设”的种子。

二、“课程体系+培养体系”二体系,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发展平台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建构完备的课程体系和培养体系,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提供基本的课程保障和提升空间。秉持着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为学生的终生发展量身打造的教育理念,以“做最好的自己”为行动指引,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培养体系,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发展平台。

(一)“社团选修课”打造多元化发展方向

为了给学生提供多方位的选择,学校特开设选修类课程,让学生针对不同的方向进行课后拓展,学生结合个人兴趣进行选择。选修课主要针对四个方向:学科拓展类、个性特长类、基本素养类、科创优才类。其中,学科拓展类是基于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基础上设计的学科拓展、提高及整合性课程,个性特长类是基于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和个性发展,结合教师专长和学校特色开发的课程,基本素养类是基于学校“四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开设的特色校本课程,包括国学育魂模块、心理健康、生涯规划等,科创优才类包括馆校合作、英才计划、双融双创、科技创新、科普联盟、高校共建平台课程建设等系列课程。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特意成立多个学生社团,针对社团的种类开设社团课程。社团类课程分为体育类、人文类、艺术类、科技类、非遗类等类别。体育类社团课涉及羽毛球、瑜伽、篮球、足球、田径、跳绳等,人文类社团课包含阳光心理、皇华文学、广附模联、法律实践等,艺术类社团课包含舞蹈、民乐、配音、合唱、街舞、摄影、书法、绘画等,科技类社团课包含观鸟、航空、计算机组装维护等,非遗类包含舞龙舞狮、京剧等。

(二)“竞赛选修课”定位科学家培养方向

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离不开竞赛课程,学校特开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竞赛课程,各个学科的竞赛课程紧紧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未来的科学家为导向,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发展平台和阶梯式的课程资源,每一学科均开设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基础性课程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对相关课程进行延伸和校本化改造;拓展性课程拓宽学生的视野,提供新的学习平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性课程主要是侧重于学生获得前沿性、交叉性的综合知识,体会科学家的研究精神。

三、“导师制度+走班制度”二制度,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双交互模式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具有个性化的辅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给予不同方向的指导,面对不同兴趣的学生要创造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不同的交互方式,导师制度能够挖掘拔尖创新人才交互的深度,走班制度能够拓展拔尖创新人才交互的宽度。

在高校的学生培养模式中,导师制度要更加常见,而在中学实施导师制度则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导师制度更有利于追踪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并对后一阶段的学习方向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让学生在进行深度学习和高效学习上有更高效的反馈,从而挖掘拔尖创新人才交互的深度。

构建走班体系更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科之间有更多样的交互性。以竞赛生为例,由于在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会设置不同的竞赛课程,基于学生的差异和个性化需求,学生会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个人发展进行选择。由于课程较多,同一个行政班级的学生的需求无法做到统一,因此,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选修班开展学习活动,兴趣相同、基础相近的同学会选择到同一个班级,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的走班制度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使学生与老师执教的交互更加通畅;而走班制度也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壁垒,使学生与学校的交互更简单,实施走班制度能够拓展拔尖创新人才交互的宽度。

四、“制度保障+资源互通”六保障,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为了统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发展,学校成立“创新中心”,由创新中心牵头组织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施,建立完善的制度,以便于对学校的相关资源统一规划,保证拔尖创新人才的资源互通,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便利。

基于“制度保障+资源互通”为导向,学校从师资研修、资源开发、学科交叉、多元培养、文化引领、综合评价六个方向提供保障,助力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

(一)师资研修,保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深度

创新中心针对师资研修,开展了多样的学习活动。不定期的邀请国内外顶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团队和专家,开展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的讲座;聘请高校的教授,开展大中衔接培养的指导;组织学科组外出,赴高校进行集中学习;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本科招生办联合举办学科前沿讲座,拓宽人才培养团队的视野;分学科开展集体研修、集体备课,组织同课异构、磨课活动;组织教师沙龙,相互出谋划策,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老师的困难;赴名校参观学习,对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优秀团队,吸纳成功的辅导经验。

通过不同方式的师资研修活动,不断提高创新中心的战斗力,形成了一支政治素养过硬、专业能力突出的教师团队,保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深度。

(二)资源开发,保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速度

为了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效率,保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速度,学校在硬件设施配置、信息技术支持、学科资源平台、校本课程创建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整。

1.硬件设施配置

针对部分课程设置专用的教室,如竞赛课程设置了专用的学科竞赛教室,科技创新的选修课开设了专用的科学技术专用教室等,学校高标准的建设现代化、开放式、互动式、自助式的实验室和创新物化平台,打造先进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等。

2.信息技术支持

学校组织电教中心更新设备,提供前沿的数据库支撑,为各个学科准备系统的课程平台和课程内容,利用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课程辅助。

3.学科资源平臺

为了加强学科内的交流和学科间的互动,创新中心联合电教中心提供资源云平台,各学科的教师可将上课的相关资料上传至云平台,供其他老师查阅和补充;通过加强外部交流,吸纳更多的课程资源,为教师的学习提供更多的帮助。

4.校本课程创建

社团选修课结合课程内容开发校本课程,编写校本课程教材,制定课程规范和课程服务方向;竞赛课程制定符合学生情况的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立足于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服务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三)学科交叉,保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广度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并不是单纯的一个学科的培养,而是多学科、跨学科的培养,因此,需要开展交叉学科的培养,以保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广度。

1.社团选修课内的学科交叉培养

社团选修课服务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发展,可以开展一些交叉学科的课程。如“生物与化学”课程,旨在探寻生物与化学学科的奥秘;“中学物理中的数学方法”,让学生从数学的视角来学习物理,提高学生的物理运算能力;“从出土文物看古代广州社会的变迁”,将考古、历史与社会学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等。

2.竞赛课程的学科交叉培养

竞赛课程也会涉及交叉学科的学习。如信息竞赛课程会涉及数学的相关知识,信息竞赛生对数理能力的要求很高;物理竞赛课程高度依赖于高等数学,学生需要掌握足够多的数学知识,如果有足够的精力,还可以学一些计算机的相关知识,以便于为建模提供便利;化学竞赛课程会涉及一些热力学物理的内容,对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

3.文理方向的学科交叉培养

文理方向的学科交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在各个前沿知识中都会出现;而语文对学生的理解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去阅读与写作;政治、人文、地理知识对学生理科思维的构建也具有积极的意义。进行文理方向的学科交叉培养也有重要的意义。

(四)多元培养,保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宽度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能拘泥于简单的课程教学,也不能依赖于学生的题海战术,实施多元培养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宽度,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活动育人”是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的育人特色,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开展“九节一坛”活动,从科技、文化、艺术、体育以及不同的学科出发,将拔尖创新培养渗透进学生的特色活动之中。

“特长生平台”是针对学科特长学生开展的培养方案,学校与广东科学中心、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引入大学专家授课,共享大学实验室仪器,开展探究活动,以此活动为契机,给特长生的培养提供新的平台。

“社团服务队”是基于学生社团而组织的先锋服务队,如“模联社”“计算机维护与组装”“GFAF航空社”“昆虫饲养繁殖社”“法律实践社”“无人机社团”等,定期组织科普活动,在展示社团特色成果、宣传科普文化的同时,也在促进学生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加突出的成绩。

(五)文化引领,保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厚度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的校园文化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高度契合,校训“做最好的自己”就是在描绘拔尖创新人才的底色。学科类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日复一日、精益求精,而科学、技术、艺术类等社团选修课的培养,也在引导学生体会积累带来的进步,让学生勇敢的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成就自我。对教师而言,“做最好的自己”是成长的最佳向导;对学生而言,“做最好的自己”是发展的最佳动力。

“以生为本,与时俱进,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这是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的办学理念。学生是校园的主人,是学校教育的对象,更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希望,“以生为本”,就是要明确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向;“与时俱进”就是要紧跟时代节奏、牢记时代使命,发挥学校的集体智慧,在现代化的教育中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是学校的时代担当,破除唯“分数论”,为时代培养接班人和领路人,这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做最好的老师、办最好的学校、培养最优秀的学生,以“文化引领”办校、以“文化引领”兴校,保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厚度。

(六)综合评价,保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效度

综合评价,及时跟踪学生的成长轨迹,有利于促進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针对学生的特长和选择的方向,参考核心素养和成长量化标准,及时调整培养方向,保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效度。综合评价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高考成绩和竞赛成绩,更要关注学生在相关的领域表现出的好奇心和创造能力,检验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力,在小组互助式学习和社团服务式学习过程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的实践创新能力等。

创新中心组织各个学科组和课程小组,制定指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探究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四个维度的“量化标准”,各个学科组和课程小组结合“量化标准”对学生的培养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并对照上一阶段的检测效果,实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实施策略,从而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更加突出。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拔尖人才的需求量一定会越来越大。“双驱动+二二六”模式的创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了重大的突破,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会有一些校本局限性。在实际的实践中,需要结合学校的发展特色、人才培养理念,去制定更加合理的、符合学校特色的培养方向,更好地服务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张晓光.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应由“拔尖”转向“普育”[J].中小学管理,2022(12):13-14.

[2]徐晓媛,史代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与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04):81-84+57.

[3]课题组.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国际经验[J].基础教育参考,2023(04):3-21.

[4]钟秉林. 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J].重庆高教研究,2023,11(01):3-5.

[5]徐光春. 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J].红旗文稿,2021(06):4-12.

[6]卢晓东. “涌现”与拔尖创新人才“冒”出来:再答“钱学森之问”[J].北京教育,2023(29):18-22.

[7]文云全,李俊.例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架构及实施策略[J].创新人才教育,2019(02):66-70.

[8]栾功,肖宝莹,莫培权.强基计划背景下"双向一五维一交互"中学数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23(02):36-39.

[9]迈向公平之路——慕课西部行发展报告[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29(11):5-20.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与思考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论拔尖创新人才思想政治素质养成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中“学员队”的职能和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