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发布,广大体育教师认识到,常规教学模式存在极大的改进空间,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课程优化创新指明了方向。游戏化教学极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育特征、认知思维发展规律,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文章立足新课标要求,探索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符合学生年龄与兴趣爱好特点的体育游戏化教学,并提出具体可行的路径,期待共同推动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低年级体育 游戏化教学
新课标的发布将体育教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体育纳入中考不仅反映出社会各界对体育教育质量的重视,更体现出体育课程改革的紧迫性。与常规体育教学模式相比,体育游戏化教学模式更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要求教师立足学生实情,科学合理地将小学低年级体育要求、教学目标以游戏化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吸引低年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学习与实践,进而发挥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
一、新课标下低年级体育游戏化教学的理念
首先从身心发展规律来看,低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且他们普遍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其思维、认知、能力等各种素养尚处于初级阶段,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从而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更深刻地体验到体育学习与锻炼的乐趣,促进学生体育知识、技能水平等学科素养的进阶发展。这既是践行新课标理念的重要体现,也能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促进小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其次从教学模式上来说,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体育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倍感枯燥,缺乏活力与动力的体育教学不仅扼杀了学生天真活泼的天性,而且降低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从而导致体育教学质量不高。新课标为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强调从“以知识与技能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灵活运用教学方式面向全体学生授课的同时,帮助学生通过体育学习与实践,实现自身思维与能力的协调发展。
最后从新课标理念和要求出发,其明确提出了“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关于水平一的体育教学中,要求教师根据各种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种类的游戏,并且明确提出了相应内容应该设计的游戏方式方法,也提出了要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开展游戏化教学,引导学生模仿或跟随语言提示做动作,重点通过体育游戏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因此,构建游戏化教学的模式,坚持“以人为本”“以游戏为主线”,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并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游戏中掌握比较难的技能是教师要认真思考和努力追求的。
二、新课标下低年级体育游戏化教学的实践
(一)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乐学”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体育课堂中也不例外,一堂课是否开展得顺利,还得看课的开始部分是否吸引人,尤其在低年级,教师要践行体育游戏化教学的备课理念。根据低年级学生具象思维的特征,笔者会通过开展情境游戏的方式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准备,并让学生乐上体育课。
例如,在教学“立定跳远”时,笔者根据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动物王国运动会”的小剧场,让学生扮演小兔子、小青蛙、小袋鼠等角色,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学生很快就会进入角色,去模仿,去认真对比谁模仿得最像,他们的注意力就会在创设的情境游戏中跟着教师的语言引导集中起来,并且会很期待接下来的比赛任务。这样的导入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快速集中注意力,还能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丰富游戏内容,让学生“好学”
游戏化教学考虑的不仅仅是玩游戏,更重要的是进行教学,一切的游戏离不开教学内容,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在体育新课标的水平一的教学中,每一项基本运动技能学习都有关于游戏串入的实施建议,明确提出学生要按照要求参与体育游戏、感受体育游戏的乐趣。为了增加学习乐趣,笔者尽量保证每一项技能学习时游戏不重样,保证游戏内容的丰富性,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
例如,体育教学中移动技能的学习里有“小青蛙跳荷叶”“高矮人走路”“老鹰捉小鸡”“动物爬行”等,非移动技能的学习里有“不倒翁”“金鸡独立”“木偶人”“燕式平衡”等,而在操控性技能学习里有“毛毛虫划龙舟”“鸿运当头”“托乒乓球比赛”“武林大会”等游戏,形式多样的学习内容配上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乐此不疲并期待每一次体育课。教师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认真思考并合理安排每一次游戏内容,学生在形象的游戏中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同時在多样的游戏内容里体验游戏教学带来的乐趣。丰富的游戏教学内容是学生“好学”的动力。
(三)创新游戏方法,让学生“会学”
固定一层不变的游戏方法会导致游戏索然无味,学生掌握了固有的游戏模式后就会消极应对游戏,学习思维会受限,同时在技能的掌握上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发现学生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因此,在低年级教学中要不断创新,丰富的游戏方法可以让学生感受快乐并让他们会上体育课。
例如,在“跑、跳、投”一系列的教学中,笔者提前开展游戏比赛,让学生自制可以投掷的安全器材,上课时学生带来了纸飞机、棉条做的“手榴弹”、袜子裹面粉做的小沙包等。笔者通过创设动物王国的趣味游戏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依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分组原则将学生划分为人数相等的动物小组,确定每个小组内大熊猫、小白兔、大狮子等角色,并为学生讲解游戏规则,鼓励小组依据要求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任务目标并结合自身实情选择相应的角色参与小组游戏对抗。笔者还基于课堂巡回为小组提供针对性建议与指导,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体育技能和技巧的同时规避体育活动对学生身体造成损害的风险。通过各种创新游戏吸引低年级学生体育学习和实践的深度参与,夯实体育基础,促进学生体育学习质量的提升。
(四)创设游戏实践,让学生“善学”
小学生近视率、肥胖人数上升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担忧。体育新课标的发布为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核心依据,“双减”政策的实施为保障小学生身心健康发育提供了必要的时间保障。体育教师应重新审视体育教学结构,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为目标,统筹课内外实践活动,通过游戏化教学的课外延伸促进学生身体素养的提升,让学生善于上体育课。
例如,在完成“跳绳”教学后,基于低年级学生健康成长发育的需求和活泼好动的天性,笔者让学生课后训练螃蟹走和蜈蚣爬,如参与蜈蚣爬运动的学生可以划分为人数相等的小组,按纵队站好,除第一个学生外每人一根跳绳,依次用跳绳围住同学的腰,全组向目标跑,先到达目的地且阵型不乱获胜。又如,参加螃蟹走运动的学生可以约上三五好友开展竞技比赛,用跳绳将彼此膝关节互绑,类似两人三足的方式侧对行进方向横着走,比一比哪组先到达目的地。通过多元化的课后协调性训练,丰富学生课后娱乐生活,锻炼学生判断能力、身体快速反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协调性,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脑、心、肺功能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发展。引导学生善于进行体育学习是小学低年级游戏化教学的目标。
三、新课标下低年级体育游戏化教学的效果
低年级学生原本就心智不成熟、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但通过游戏化教学,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并且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学习效果且达到教学目标。
例如,在“翻滚吧小刺猬”游戏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滚翻技巧,还能增强其手脚协调的能力;在“士兵突击”的游戏中,学生需要运用平衡走跳、钻爬、躲避、翻转等技能来突破各个障碍关卡,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拔河”“毛毛虫大比拼”等小組合作的游戏,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齐心协力、积极沟通交流的能力。游戏化教学是通过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缓解学生获取知识的压力,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师除了向低年级学生传授必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外,还应重视其身体素质的健康成长对全面发展的重要影响。小学体育课程实践的质量是影响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核心途径之一,教师应深入了解低年级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通过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标明确阐述了情境教学的实践价值,要求教师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在运用游戏化教学时,体育教师应立足教学实际,探索游戏化教学与情景教学的深度融合,从而创设特定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了解体育游戏项目的任务及规则,切实提高其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慧丽. 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2).
[2]刘献栋.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新课程,20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