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摘 要] 原型批评意味着所有的故事、人物都有可以追溯的原型。弗莱认为:“人物原型指的是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形象。”《棋王》作为被反复研究的经典文本,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王一生形象也可以从原型理论进行解读。王一生形象从原型理论探讨可以将之纳入隐士原型中,以颜回、陶渊明、庄子为代表分别表明了其隐士形象的几个层次,本文通过对隐士原型的挖掘,探究关于该作品的人物和文化的隐喻。
[关键词] 原型批评 人物形象 隐喻
[中图分类号] I20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7-2881(2024)05-0029-04
一、王一生的隐士形象
在中国文化里,隐士形象大概有两个分支,分别源自《论语》和《庄子》。《论语》以积极入世为根本思想,主张隐逸是复出前的准备,展现出的是偏向君子的隐士形象;《庄子》主要以“无为”为宗旨,呈现的是重视生命的自然状态。在这两种大的隐士形象之下,有三个经典的隐士人物可以作为代表,本文以此分析王一生形象所表现出来的隐士形象。
1.隐逸于闹市:颜回
首先是身处闹市不卑不亢、安然闲适的隐士形象。《论语》中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室而不改其乐”就是这个形象的代表。
《棋王》的第一句写:“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在这么乱的车站里面,王一生出场了。“还有一个精瘦的学生孤坐著,手拢在袖管儿里,隔窗望着车站南边儿的空车皮。”车站的乱反映的是人世的纷杂,纷乱的场景中,王一生的出场就被衬托出了安静感。作者用“精瘦”“孤坐”来描绘一个学生,使王一生在身份上呈现出了一种异样,把他和其他人区分出来。“隔窗”的表述更加深了这种异样的孤立感,王一生像是一个独坐在闹市的隐者,独处于一个世界之中,既不属于窗外的空旷,又不属于车内人群的喧闹。靠窗独望的王一生既在身份上孤立,又在行动上孤立。王一生在乱中的孤立,也让他的形象更向颜回靠拢,俨然一个不卑不亢、安然闲适的隐士。与颜回相似,在乱中能够安守本心,是儒家的隐士精神。它从隐居生活中体现出来,表现为个人人格力量的强大和不为外物所妥协的精神。
这种人格精神还体现在王一生对吃的看法。农场里的生活对一般人来说是很难忍受的,每人每月只有五钱油,几乎顿顿都吃清水南瓜和清水茄子,但王一生却觉得很满足,他说:“不错,真的不错。”“我挺知足,还要什么呢?……人要知足,顿顿饱就是福。”有饭吃就是福,就该知足,这是王一生对吃的基本看法。吃对于王一生来说并不是一种奢华的享受,而是一种生活的基本需求,他只追求吃得饱,而不是吃得好。在有选择的情况下,红烧菜显然会比水煮菜更好吃,王一生却没有这种想法,在他眼中,食物只是为了填饱肚子而存在。叙述者“我”对待吃的态度很明显与王一生不同。在车上,“我”与王一生就一天没吃东西的话题展开了论辩,“我”认为吃也是一种精神需求,王一生却把这种需求理解为馋。他把饿的原因归结成了需要的能量,把吃完全划归为人对物质的需要。作者通过将王一生与“我”对待吃的态度作对比,也把王一生与他人区分开来。对吃的虔诚,也就是对物质的虔诚,虔诚却不过分追求,近似于颜回的“不改其乐”的隐士精神,也是隐士在日常生活中必需的品质。
但是,以颜回为代表的隐士形象只是一种隐士的表层形象。王一生身上体现出的对吃的满足、对环境的安然自得,只是一种对外物的无视。而一个真正的隐士除了表现在对外物的态度上,更应该体现在他对庙堂的态度上。
2.避世的隐士:陶渊明
第二类是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儒家以避世为目的的隐士。陶渊明被称为“诗家隐逸之宗”,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隐士。陶渊明自述归隐的原因是“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意思是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这种避世的心态在王一生身上也有体现,呈现出了他与时代相背离的隐者形象。
《棋王》中的时代特征表现得很明显。故事开始在知青下乡的火车上,只这一个背景便具有强烈的时代印记。那时,两个年轻人在一辆火车上同处了四五天,是很常见的一件事情。而两个年龄相仿、气味相投的年轻人之后的不同经历,分别代表了时代洪流下的两个特例。“我”是一个努力融入时代洪流中的人,面对下乡的态度是积极的;而王一生对下乡的态度是无所谓的。在整个车厢的慌乱中,王一生说:“去的是有饭吃的地方,闹得这么哭哭啼啼的。”在王一生眼中,物质是第一位的,首先要保证个人的吃。这种物质导向的思维使他得以成为隐士。与时代背离的同时也是与现实利益的背离。王一生在《棋王》中表现出来的一个独特的形象特质是“呆”,更接近于心无外物的赤子之心。大家称呼他为“棋呆子”,一方面是指他痴迷于棋,另一面也是指他不懂得为自己谋取现实的利益。不在乎现实利益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心无外物的痴儿,完全不关注现实;一种是对于满足于现实所得,于外物无欲无求。王一生是关注现实的,作品中多次点出王一生的态度,棋不能当饭吃。但同时,他也可以为了下棋被卷入串联,为了下棋连续二十天不回知青点。这意味着,王一生认同人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却不认同现实世界所制定的利益法则。对他来说,物质层面的吃是活着的基础,也是现实世界的坐标,棋是精神世界的人格构成,除此之外的一切都不足以构成他这个人,因而也不值得给予关注。与现实利益背离的背后所隐含的意义是王一生精神的圆满,精神世界的富足足以使他不在乎现实世界的利益,也足以使他能够不被时代洪流所裹挟。
王一生的隐士形象还与他外在的性格相关。他的性格表面上是平和、低调的,除了下棋之外,看起来能够与所有人和平相处,但他骨子里却有着极强的反叛现实的精神。当王一生走通了宋代的残局,国内名手要收他为徒的时候,王一生反问“你都没走通,我为什么要当你的徒弟”。名手这时候对儿子说:“你这同学桀骜不驯,棋品连着人品,照这样下去,棋品必劣。”名手这句话在这里就相当于社会的主流声音。王一生拒绝了名手的邀约,也就是拒绝了成为权威。在隐士原型中,官方的征召是一个人的隐士身份是否得到权威认证的表现,而王一生拒绝了这份征召,他避世的隐士形象就形成了。
3.无为而有为:庄子
第三类的隐士是以庄子为代表的无为而有为的隐士形象。《棋王》中的一个典型意象是棋。棋一般是指围棋,围棋以一黑一白暗指阴阳之道。《棋王》里面的棋却是指象棋,象棋在这里就与王一生的形象产生某种内在的联系。与围棋相比,象棋最大的特点在于每一个棋子都有不同的用途,形成了一个等级森严的世界。若以棋盘作比,那么王一生作为棋王就是其中最大的将;若以象棋作为一个世界,那么王一生就如庄子,以其精神遨游棋局世界。王一生身上存在着庄子的隐士形象,具体来说,王一生在生活中的无为与在下棋时的有为共同构成了这个形象。
王一生所热爱的下棋,看似是一种休闲,实则是对自身的隐逸,将曾经的志气潜隐于棋盘之上,也将现在的与世无争淋漓尽致地展现于现实的言行之中。小说最后一部分的斗棋一般认为是这篇作品的高光部分,在里面有一段王一生的形象描写:“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瞪眼看着我们,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细树椿,似无所见,似无所闻。高高的一盏电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众人都呆了,都不说话。外面传了半天,眼前却是一个瘦小黑魂,静静地坐着,众人都不禁吸了一口凉气。”
他是一个棋局世界的君王,也是一个现实中的隐士,区别于潇洒飘逸的隐士形象,也区别于世俗的普通人形象。王一生在小说的前半部分虽然被称作“棋呆子”,但他对自己精神世界的坚守没有那么肯定,在火车里的时候,“我”说:“我不下了。这是什么时候!他很惊愕地看着我,忽然像明白了,身子軟下去,不再说话。”这时候的王一生也能够被称作隐士,但只是自身的隐士,而不是一个有为的隐士。恰恰是最后他对棋的坚守,使他成了脱离了这个世界的隐士。庄子说“无为而有为”,这是在无为基础上的厚积薄发,王一生最后以“王”的形象展现出来的就是这种有为,他在棋上自成了一个世界,他的瘦小形象和他的棋王风范共同构成了无为而有为的隐士形象。
二、 隐士原型下的隐喻
原型批评需要找出原型形象背后的基本形式,呈现作品中被遮蔽的内蕴,把一系列原型形象应用于对作品的分析、阐释和评价,探寻文学现象的渊源和传承。原型作为一种集体精神的化身,它的背后具有一种隐喻,王一生身上也存在着这种隐喻。王一生的隐士形象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析。
1. 人物身份的隐喻
隐士原型是一个抽象的母题,人物是其具体的载体。作者在塑造具有三重隐士特征的王一生时,也传达出了人物背后的隐喻。
首先是对知识分子身份的背离。王一生是一个上山下乡的学生,却成了一个学生群体中的隐士。他孤僻、务实却又赤诚,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却缺少知识分子的精英气质。他平等地对待知识和物质,缺乏对知识的崇敬。作为主要叙述者的“我”却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熟读诗书,对文学名篇巨著了如指掌,熟悉诸子百家思想。“我”和王一生是朋友,实际上作者通过对“我”的知识分子精神的描写反衬王一生的精神世界。其隐士形象通过和“我”的对比展现出来,同时也意味着王一生对其知识分子身份的否认。王一生被剥离了知识分子身份,但并不是和“你们这类人”二元对立存在的,在知识分子所代表的精英阶层和底层民众之间,还存在着一种含混不明的隐士身份。隐士首先是“士”,一定程度上归属于知识分子阶层,但身处于民间的隐士自动放弃了知识分子为官显贵的机会,这种远离仕途和权力中心的选择属于人物的主动选择,人物的深层背景仍植根于知识分子的范畴,这使得王一生的形象在身份上有一种违和感。一方面,他确实是知识分子;另一方面,他又自愿存扎根民间。这种违和感使得王一生身上多了一层人物魅力。
其次是对民间身份的重塑。大隐隐于市,隐逸中的王一生是一位民间高手。他四处奔波和人下棋,既参加各级比赛也不嫌弃路边的棋局;他拒绝名手的邀请,认可捡破烂的老头;他在斗棋时不在意已知的比赛棋手,反而害怕未知的民间高手。这一系列的表现都证明了王一生对民间身份的认同。他既是一个隐士,也是一个普通人。斗棋开始的时候,民众是自发围拢起来的,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跟着人群走动,最终聚拢了数千人。倪斌和脚卵在这数千人之中,王一生也在这数千人之中,他是被数千人拥戴、挑选出来的棋王。一名真正的隐士,必然不是籍籍无名者。他虽然隐,但也要为人所知。隐的目的可以是避世,也可以是自适,但必须有为世人所认同的名望,否则就只是普通人而已。王一生的棋王是错过了官方大赛而从自己举办的野赛中得到的。王一生的棋王并不是官方认可的,而是从民间得到的;棋呆子王一生也不是官方的绰号,而是大家平时的称谓。从作者叙述的民间立场来看,王一生是从民众中走出来的,从身份上来讲,他就是站在民间立场上的隐士。
2.文化的隐喻
原型形象更多是集体无意识的产物。王一生形象能成为原型形象,除了他自身具有的人格特征原因外,还应该从文化层面探讨其形成的原因。作者在创作时表现自己的记忆、感性、体验、理解、向往,等等,但同时也在通过个人的心绪情结表现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反映在文本上表现为民族精神的体现,通过民族中的个人来体现其心理背后凝聚的强大集体无意识。
民族意识体现在民间的广大群体上,王一生在斗棋最后成为“棋王”无疑使这个群体成型,体现出隐藏其间的顽强的民族精神。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棋文化是其中的一个,但这里所展现出来的却是民族意识中的顽强精神。王一生是瘦瘦小小的,却凭着精神的顽强完成了这场极其艰难的斗棋;观棋群众是爱热闹的,却在最后自觉地给予这位王者崇高的敬意,认同并赞美他表现出的顽强与强大。王一生作为群众中的代表,是站在舞台上最终表演的那个人,他所展示的“棋王”风采,其实是象征着那个时代民族自信心的重拾,与民族生命力的焕发。中华民族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一直潜藏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它们是从泥土里生发的,是不惧风吹雨打向上生长的,哪怕经历强劲的风暴,仍具有顽强生长的潜力。王一生所表现出来的,就是顽强向上的民族精神。为了收成起早贪黑的农民,为了收入摸爬滚打的商人,为了家业勤练技术的工人,都是民族精神的体现,王一生也是这芸芸众生中的一分子。
王一生的隐士形象,也是儒道文化的交织。中国的儒、道、佛是在交融中相互促进发展的,儒道之间交互发展的时间更为长久,其精神理念之间的缠绕更为紧密。儒道各有不同的理念,例如道家的无为、儒家的避世。这些精神在王一生身上都有体现,这些特质体现在王一生对棋的痴迷上,就形成了一种独具锋芒的隐士形象。王一生身上的儒道文化交织是一种细密的人格形象的形成,表现在他行为的方方面面中。儒道文化形成的根本在于人的发展,《论语》和《道德经》中都包含了许多为人处世之道。儒道文化归根结底是人的文化,而由人至仁,又是民族发展的文化。就像小说最后说的:“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这一句话总结了王一生的形象,他是一个重视吃、重视活着的普通人,尽管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但他也因为棋,没有困于时代之中,活得像个人,也是隐藏于时代中的隐士。
三、结语
隐士的归宿是内心的精神世界,是自然宇宙中的道,正是由于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在现实社会中无法找到排遣的渠道,所以王一生的形象才会如此令人难忘。作为一种人物原型,隐士原型不仅是抒发在“天人合一”基础上产生的对人与宇宙自然关系的感悟和意识,也表达了现实社会中产生的与人的客观实在相关的情绪和潜意识心理。它的表现形态是叙事,但它的精神实质是现实情怀。
原型形象是一种经久不衰的集体无意识,既有传统的意识,也增添了新的时代精神,是不同时代的人在面对相同情境时所展现出来的相同的反应。《棋王》在体现那个时代精神诉求同时,也体现出那个時代人们身上受到的传统文化影响。
参考文献
[1] 程金城.中国文学原型论[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2] 唐兀珏.阿城:革命边缘人的入世近俗和文化反抗[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3] 邓国均.道家文化与《棋王》中的“隐士”形象——兼论“棋道”的思想文化内涵[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4] 钱娜.《棋王》中的“吃”与“棋”[J].文学教育(上),2020(7).
[5] 胡翼鹏.“隐”的生成逻辑与隐士身份的建构机制——一项关于中国隐士的社会史研究[J].开放时代,2012(2).
[6] 肖玉峰.隐士的定义、名称及分类[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特约编辑 刘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