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叶
[摘 要] “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方向。突出实践育人导向,在探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之困”的基础上创构“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模式,并从厘清概念、特征、运行模式出发,呈现“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模式的“能为之思”。最后,立足高校实际,关注学生“获得感”,从教与学主体、实施过程、资源支撑、保障体系四方面,澄明“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模式实施的“有为之策”。
[关 键 词] “大思政课”;“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模式;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0-0105-04
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就如何“善用‘社会大课堂”作出明确部署,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指明了方向。笔者根据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大思政课”视域下,探明实践教学的“现状之困”,并提出“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模式的“能为之思”与“有为之策”。
一、探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状之困”
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在各大高校已经持续多年。然而,深入考察实践教学现状发现,若以“大思政课”建设标准来衡量,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还面临诸多问题。面向未来的实践教学要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立德树人工作,尚需下大力气探索其“改进之道”。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现有问题分析
《工作方案》中指出,要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目前,将二者充分结合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已成为各高校共识,但是否做到了“真”结合,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值得进一步考察。目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活动目标感弱,达成实效少
为什么要将实践教学放在社会大课堂中开展?是因为一方面教师要在思政小课堂把涉及深层次理论和实践的问题讲清楚、讲透彻并不容易;另一方面大学生要透彻地掌握理论,恰当地运用理论,需要理论联系实际[1]。为了加強这种联系,“走出去”成为必然选择。但是,值得关注的是,部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缺乏整体设计,也未明晰“走出去”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这就导致实践目的“模糊不清”,实践内容“泛而无界”,实践形式“多而不精”,学生投入实践活动时容易“走过场”,并未发生深刻体验。从整体实效性来考察,即使有丰富的实践载体、热闹的活动场景,也难掩目标模糊所带来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2.锻炼能力比较单一,学生“获得感”弱
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我们应该锻炼学生的哪些能力,达成何种能力目标,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另外一个问题。总体而言,在实践中可能锻炼的学生能力包括动手能力、理解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高校组织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锻炼的能力比较单一。比如参访型实践以“看”为主,移动课堂型实践以“听”为主,服务型实践以“做”为主等,没有用一种有效模式、一类活动将综合性能力串联起来,单一实践场景使学生“获得感”弱。
3.各活动之间未科学统筹,难以形成合力
在高校内部和“社会大课堂”中有不同主体组织的实践教学活动。当然,只要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通过转化,都能成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一部分。但现实情况是,无论是在高校内部还是社会大课堂中,因为缺乏统筹与精准对接,各自为政的情况比较普遍,这就导致虽有不同类型的丰富活动,但一方面活动可能开展不全面,另一方面则出现“重复建设”情况。
(二)问题背后的成因分析
1.实践活动缺乏“精”设计
教育主客体获得明确的任务指向后会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大思政课”视域下的思政课实践活动本身具有复杂性特点,活动场域也更为丰富,这就需要科学的教学设计牵引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各高校根据课程特点、重点、难点、热点,引导学生带着小课堂中难以解决的理论问题“走出去”,在社会大课堂中解惑,带着深刻感悟“走回来”。但实际情况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并非是一个线性过程,而是一个复杂性世界,教师难以对学生存在的理论困惑进行精准判断,进而在此基础上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设计也缺乏针对性,更难以找到对应的大课堂场域去帮助学生解惑,造成活动目标感弱、达成实效少的情况。
2.实施主体缺乏“深”协同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育主体来自高校教师,更来自广阔社会。不同主体之间协同的深度一定程度上决定教学质量。从高校内部的主体划分,可分为思政课专职教师和其他思政教育工作者以及其他参与实践教学的教师主体;从高校与社会来划分,大致可分为高校主体、社会主体。目前,高校内部、高校与社会主体之间协同组织思政课实践活动的现象已经比较普遍,但是主体之间的深度协同还比较缺乏。一是高校内部主体之间还没把“大思政课”下成一盘棋。比如,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学院、学生会、团总支、学生社团、班团组织等都组织实践活动,可能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参观访问型活动多次,甚至到的是同一个地方。活动的“重复建设”现象既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又损害了实践活动本身的严肃性,使实践效果打折。二是高校与社会主体之间“牵手”难。学校、社区、企业、红色场馆、博物馆等主体所隶属的主管机构不同,对于实践活动开展的认识、经验、组织水平、支持力度都不一样,难以真正统筹于“大思政课”之下。
组织一次高质量的实践活动,安全、协调等成本都比较高,这就导致某些高校只是让部分学生“走出去”,尚未做到“全覆盖”。主体之间难协同的“割裂感”不仅影响实践教学的实效性,还会伤害其严肃性。
3.实践资源缺乏“大”统筹
从思政课实践教学肩负的重大使命和其本身的复杂性而言,既需要科学设计、协同一致、统筹推进,又需要将资源要素整合起来。总体而言,思政课实践资源是丰富而分散的,校内和校外、线上和线下的多样态资源需要统筹于支撑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从现实情况来看,“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2]并非易事,在活动的实际运行中,资源壁垒依然存在,还做不到按需调取资源。
基于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现有问题分析及追因,不难发现,若要以实践教学更好服务新时代立德树人工作,尚需下大力气解决好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探索新的实践模式。
二、“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模式何以实施
(一)“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模式的概念厘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材给出的是教学的基本结论和简要论述,要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爱听爱学、听懂学会,需要做很多创造性工作。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样化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目标[3]。“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模式就是在不断探索中产生的。总体而言,是在学生从进入思政实践教学场域,接受相关思政课程内容教学,将“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充分结合的同时,经由“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三个环节达到教学目标的整个教学周期的连接链。它具有连锁、咬合、啮合的属性,是环环相扣、节节相连、各有功能的一个完整链条。
1.“做中学”环节
“从做中学”是由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的,他提倡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完成“学”的积累,强调学生的个体感受。同样,要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就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在“做”中“学”到马克思主义精髓与要义,这也是将理论知识向更高层次的价值信仰转化的关键。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的“做”将对思政小课堂中无数次的理论传授产生现实感受,在进行理论验证的过程中获得理论认同、价值内化。学生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在社会大课堂现实情境“做中学”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鲜活体验、碰撞出的思想火花、呈现的真实问题都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2.“学中研”环节
在“做中学”中习得的体验、感受、知识与技能要上升为理论认同才会升华为价值认同,所以开展理论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当下,人才需具备的首要素质就是有高度的、深入进行科学研究以及社会研究的能力。大學生已初步具备较为成熟的心智,能够运用所掌握知识、技能探究世界、解决问题。这些条件为大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开展的“学中研”活动提供了必要性与可能性。
具体来讲,“研”主要围绕“做中学”过程中产生的体验、感受、知识与技能等开展研究,既包括教师主导开展的主题式研究,又包括学生开展的自主研究。在文中,主要指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作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学习模式,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4]。在此过程中,学生基于研究兴趣自由组队,形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将研究成果撰写成研究性学习报告,作为评价依据。作为高校学生,要把学习从表面引入深处必须开展研究,所以在“做中学”环节后面衔接“学中研”,是对前一个环节的实践收获的巩固与拓展,也为“研中创”环节奠定基础。
3.“研中创”环节
创新始于问题,源于实践,有了较为坚实的研究基础,创新才会真实发生。在“研中创”环节,学生不只是知识的理解者、领悟者、实践者、研究者,更是创造者。在这个环节,学生已经有了前两个环节的学习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自己的思政课课程理论、专业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等知识,综合选用多学科方法,开展创新创造实践。在实施过程中,上一环节的研究性学习小组转化为创新创业团队,将理论研究成果又带回到实践中验证,并在新的实践中创新创造,获得新的实践体验与收获。
(二)“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模式优势与特征分析
一是能力培养的丰富性。将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相结合,切实提升立德树人成效,是当前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工作内容,这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提出了更丰富的能力培养目标。“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模式在不同教学环节针对大学生能力培养需求,设计以某一能力为主体,辐射其他能力的培养目标。在“做中学”环节,注重以培养动手能力为主体,辐射协作能力、理解能力等;“学中研”环节,以培养研究能力为主体,辐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等;在“研中创”环节,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体,辐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等。
二是教学实施的咬合性。“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模式下,三个不同环节之间具有“链式”咬合性。具体表现在:首先,三个活动环节本身具有递进关系,每个环节都凸显了不同的价值,形成了环环相扣的“价值链”;其次,三个环节围绕同一个实践主题开展,形成一条侧重点不同,但层层递进的“活动链”;最后,基于能力培养侧重点不同,形成重点突出、辐射其他的“能力链”。
三是活动形式的灵活性。传统思政课实践教学一般以班级建制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而“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模式的组织形式灵活机动,可以根据不同活动环节选择适配性强的组织形式。比如“做中学”环节,可以以班级或年级建制组织开展,到了“学中研”“研中创”环节就可以根据学生研究专长、兴趣的不同进行跨班、跨专业、跨学院、跨学校组合,形成共研小组、创新团队等。
(三)“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模式运行
“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运行模式为“1+3+N”。“1”是一个实践主题,这个主题来源于思政课理论教学,但具有实践教学的特质,贯穿实践教学始终。“3”指“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三种彼此独立又“链式”连接,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实践环节。学生在一个明确主题的牵引下,通过三大环节,达成学习目标。“N”指的是覆盖三大环节的系列活动,这些活动根据实践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需要灵活安排在不同环节中。“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的“1+3+N”运行模式更加有利于突出知、情、意、能的高级复合作用,帮助学生取得实践成果并得到全面综合发展。
三、“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模式如何实施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要求的前提下,施加“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5]。“1+3+N”实践教学运行模式遵循规律,使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施统一于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的紧密结合,统一于“以学生为中心”与学生的自我认知提升和成长,统一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统一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印证。教与学主体、实施过程、资源平台成为“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模式实施的关键。
(一)教与学主体——共同体的打造
一是教学共同体。教学共同体的打造既是“大思政课”的必然要求,又是“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模式的内在要求。每次思政实践都包含一个实践主题、三个实践环节、多个实践活动,靠单一教学主体完成实践教学无法顺利推动实践模式的有序运行,必须调动多元主体力量。从工作类型来划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劳动教育、科研学术、社会实践、学生管理与服务等方方面面工作,乃至学生党员、团员教育和管理工作统一于社会大课堂;从教学主体身份划分,思政课教师、其他校内教师、社会导师等服务于社会大课堂,最终形成育人共同体,推动校内校外、不同课程、多种实践同向同行。
二是学习共同体。“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模式中强调学习者之间的互助学习,形成“联做联学联研联创”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根据主题、环节、活动的不同组合形式灵活多样:根据是否跨行政班级、跨校可分为班内学习小组、跨班组合小组、跨校组合小组;根据环节不同,可分为“联做联学”“联学联研”“联研联创”小组团;根据是否需要朋辈助学,可分为“帮扶小组”“助学小组”等。灵活的形式、多样的选择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在实践的每个步骤中都充分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二)实施过程——咬合紧密的环节
“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模式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情况下实施,才能促成主客体具备主观自觉性和能动性,这是完成“教育过程化”的前提。
具体而言,明确教学目标、制订科学可行的实践教学计划是实施的先导环节,“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三大主题“链式”活动是核心环节,全过程严密组织是实施保障。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主题实践为例,在“做中学”环节,学生在思政教师、专业教师、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下企业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在真实岗位情境中的“做”来体会改革创新在所学专业、行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进入“学中研”环节,学生根据研究兴趣和特长形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的指导下,以“改革创新”主题开展小组研究性学习。在下企业“做”的真实体验基础上,再通过研读文献、深入调研、深化理论,学生对“改革创新”有更深入的认识,最后形成研究性学习报告。在“研中创”环节,“创新小组”根据研究性学习报告内容定制创新项目,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实施,并提交导师审核、评价,并与“做中学”环节形成首尾呼应的闭环。
(三)资源支撑——共建共享的资源
思政课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综合性、复杂性和教材的有限性形成鲜明对比,这就意味着要源源不断地开发和运用好社会大课堂中的资源。值得关注的是,社会大课堂中的资源并不是自然地就可以成为实践教学资源,还存在调取、转化与运用的问题。所谓调取,就是将社会大课堂中能潜在运用于实践活动的资源调取出来为活动服务;所谓转化,就是将社会大课堂中自然、无序、复杂且碎片化的社会环境、资源转化为思政实践课的教育环境、资源要素;而运用指的是根据实践环节与具体活动需要,调取资源的过程。
在“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模式运行过程中,不同实践主题、三大实践环节、多个实践活动可以根据环节的不同、主题的差异,最大限度地在不同实践场所调动不同资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建共享。首先,在实践教学设计之始就初步确定实施过程中需要调取的资源;其次,思政课教师协同其他导师根据主题、环节以及具体活动的需要主导资源的转化;再次,各实践教学主体协同配合,并根据教与学的需求精准匹配到每个具体的活动中;最后,“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模式中前两个环节的实践成果都分别成为下一个环节的鲜活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师生共建资源。此外,还可以将典型资源上传至线上平台,实现共享。
(四)保障体系——系统性保障
“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模式要顺利运行,必须强化系统性保障。其一,以科学“顶层设计”谋划全局。“顶层设计”架构从实施主体、教学设计、监管方法、考核体系、反馈机制等多维度展开,使模式的整体運行有规可依,有序开展。其二,以“全面监管”完善全程。“全面监管”着力于明确监管主体、制定监管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完善监管体系等方面。“全面”还包括全流程和各阶段,从计划到实施的各个环节、阶段,最后到实践教学的评价反馈。其三,以数字技术赋能全域。模式需全程深度嵌入数字技术,突破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界限,实现在实践教学实施全过程中全领域精准获取学生需求、精确匹配实践资源、精细记录活动过程等,为活动的开展提供数字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增礼,李亚芹.“大思政课”视域下“社会大课堂”的多维阐释[J].思想理论教育,2022(12):73-78.
[2]教育部等十部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Z],2022.
[3]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385.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J].教育部政报,2001(Z2):357-366.
[5]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32.
◎编辑 栗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