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类型教育的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职教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24-05-29 20:07:41王卫平付芳芳王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10期
关键词:职教物流人才

王卫平 付芳芳 王明

[摘           要]  随着职业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类型教育的融入体系引发了行业关注,其探究内容和形式更加广泛。在深化培养物流产业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广大教育工作者既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学核心,又应加速推动产教融合、校企联合的实施导向,持续深化职业教育发展改革,以类型教育为抓手,针对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教学举措,破解当前物流管理专业职教本科人才培养瓶颈。基于此,围绕类型教育构建现代化物流管理专业职教本科人才培养新型模式进行探究,旨在提高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职教本科人才培养水平,为助力新时代物流管理行业高速优质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    键   词]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类型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0-0057-04

在高职院校教育发展中,类型教育的融入为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职教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扩充了新渠道。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中对完善职业类型教育人才的發展指引,各大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探索职业本科教育新形势下的产业布局和转型升级,在加快本科职业教育试点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延伸和思考。特别是针对现代化物流管理专业职教本科人才培养新型模式,以“服务区域产业链条,加强学创双向联动”的指导思想,形成一套可借鉴推广的职业本科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类型教育在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职教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性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整合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学科特色,强化人才所具备核心物流技术能力,通过系统的教学课程,为助推一体化物流产业发展凝聚深厚的人才力量。而类型教育指的是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进行统筹规划,将教育作为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充分满足物流管理专业职教本科人才培养的各项需求。

(一)符合时代经济特性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物流行业蓬勃兴盛,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据统计,截至2022年,我国物流专业人才的缺口已经达到了六十余万人。为此,党中央、教育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政策,辅以相应的思想指引,加快推动物流教育管理。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提出了“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浙江省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提出要“大力发展本科职业教育”的工作指示。“十四五”期间,职业本科教育同时面临新发展格局下产业高端转型升级新要求,相关政策的融入对深化类型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借助类型教育的多方位融入,在服务物流的采购、生产、仓储、运输管理等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执行能力,为企业提供具备战略眼光和专业技能的高级人才,并对加快职业本科教育从试点探索向制度化转变产生重要意义。

(二)紧贴产业规模需求

当前,物流产业发展规模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社会物流总额335.2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16.7万亿元,物流业总收入11.9万亿元。全国A级物流企业近8000家,50强物流企业收入合计1.4万亿元,同比增长16.6%。这代表着中国物流产业规模还将不断加大,对于物流行业人才的缺口仍然存在,并且短时间内难以获得满足。结合产业规模需求,类型教育的融合强调供应链管理和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通过设计仓储、库存管理、规划运营等方面的课程,以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职教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为创新,使人才培养工作充分遵循物流运输行业的发展特色,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

(三)遵循职业教育理念

当前,物流业生产方式从劳动密集型向高科技智能型物流(如物联网的应用、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应用)转变,新科技在生产、物流中广泛运用,要求人们具有更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更多的技术含量。而通过职业教育,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与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具体能力需求选择合适的课程或者技能学习,有利于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在课程设计上,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和教育任务、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等,促使教育体系更加完善,使教育活动与社会生活、经济生产共同发展[1]。

二、类型教育在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职教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产业发展需求

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借助类型教育的发展举措,能够充分满足企业在生产物流及供应链管理上的各项需求。

(一)创新课程体系,满足物流产业集成特点

类型教育在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职教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上,依托高职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相互融合,以课程体系搭建校、行、企三方平台。在助力教学和就业“零对接”的同时,达到了对物流管理、配送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相关体系的深入。这种教育模式充分遵循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规律,有比较明确的细分市场定位,整合运输、仓储等相关资源和服务,通过信息化和整体运作,提供集成化的供应链服务,继而全面提升物流从业人员的核心能力。

(二)加强体系教学,塑造现代化物流知识架构

2022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第三条指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由此可见,类型教育强化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智能化物流技术业态背景下,充分满足了物流管理人才多层次学习需求、多功能分层教育以及多元化发展体系[2]。同时,植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物流行业知识架构包含智能化、数字化等新的知识特点,通过体系化教学模式,一方面减少了行业的人力资源消耗,另一方面帮助物流行业加速自动化运营,使物流人才的培育保持正确的发展导向,更加贴合物流企业的实际需求。

(三)塑造价值导向,拓宽学生发展视野

在探寻类型教育对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影响方面,笔者通过调研、走访等方式,了解了现代物流发展产业的整体情况。根据长风大数据统计显示,物流仓储行业对口从业人员平均薪资为4817.46元/月,互联网/电商行业的物流人员平均薪资为5474.63元/月,普工/操作工、快递员/速递员、仓库/物料管理员、理货/分拣/打包等一线操作岗位需求人数最多;全国各省(市)对一线操作岗的物流人才需求都很旺盛。立足物流人才管理需求,结合物流仓储行业人员薪资、企业分布、岗位分布、地域分布等发展情况,类型教育充分结合职业教育的发展导向,综合物流领域发展实际,在培育高层次物流管理人员方面,呈现出更为积极的发展导向[3]。

三、类型教育在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职教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创新举措

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有机融合,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职普融通。因此,在统筹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职教本科人才创新培养方面,我们必须站在更高层次的职业布局之上,增进职业人才培养的创新举措。

(一)加强行业统筹,助推教育形式协同创新

在推动现代物流行业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下,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缺口待补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问题。面对物流产业的紧缺状态,类型教育在现代物流管理职教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应该结合行业实际,给予相应的创新调整和整合发展,助推现代教育形式和职业体系的加速融合。

1.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和统筹过程中,必须以新的物流产业发展理念為基础,基于全局性进行谋划,构建科学、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战略布局,整体推进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优化。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将学分银行作为支撑,对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两个基本点科学把握。助推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融合、普通教育和继续教育之间的融合、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协同。始终将“立德树人”放在首要地位,推动物流管理专业实现全面优化。以国家资历框架为基础,形成高质量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促进不同类型教育的协同创新,从而为类型教育在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创新实施提供保障。

2.在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过程中,需要打破教育内部的思维局限,从国家物流经济事业的发展高度出发,将产教双方的积极性进行有效融合,真正实现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之间的有效融合。其中,教师作为科教融汇工作者,是推动统筹类型教育实施的关键元素,需要通过各种培训、观摩,提升自身科研意识以及能力。根据物流产业的社会发展需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新定位,确定新路径。从物流专业的具体发展变化出发,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和优化,将最新的技术研发和物流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使用的设备等融合在教学全过程。

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基于类型教育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纵向贯通和横向融合,为人才培养拓宽成才渠道,增强人才培养模式的灵活性。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将高等教育普及化以及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作为核心,促进普通教育和继续教育之间的融合。普通本科必须发挥学科专业的优势,大力发展继续教育,使优质资源和服务之间能够有效共享,从而挖掘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潜能。根据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最终实现“1+X”证书制度改革,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4]。

(二)树立全局观念,构建点、线、面人才培育体系

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进行统筹,促进三者之间协同创新,在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过程中,需要从教育局部跳出,立足整体,站在更高层次开展人才培养布局和谋划。在三种类型教育协同创新过程中,不能在某一个领域内部完成。因此,需要从服务全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由政府牵头,使人才供给方和需求方共同参与,深度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同时对三种类型教育进行一体化部署和一体化实施,提高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职教本科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在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因地制宜、先行试点的方法积累相关经验,构建点、线、面三个层次,形成新的人才培养体系。

1.发挥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点的作用。需要在创新过程中转变学校的教育理念,主动对接地方或者国家物流产业的发展战略,对接当地的行业部门或者头部企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准确掌握,实现人才培养的贯通性、适应性以及多样性。

2.发挥行业主线作用,升级行业人才链。在物流行业发展中明确现代行业发展的具体需求,了解在长期改革发展创新过程中对人才队伍具体素质的要求。以产业的具体发展需求作为支撑,确保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可以发挥作用,逐步提高在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教育夯实物流行业的人才支撑,促进物流行业的产业链、供应链发展,从而降低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人力资源风险。

3.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在推动类型教育协同创新过程中,发挥区域经济特色,形成地方创新链。利用政府牵头,高校、行业企业以及地方政府等共同参与,形成不同教育类型、不同机构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培训模式。对原有的行业治理体系进行优化,加快促进当地教育机构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化和人才成长路径多元化发展,增强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繁荣的服务能力,形成区域高质量经济发展的产业链和创新链[5]。

(三)创新职教特色,加速专业教学深度变革

1.在对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过程中,根据职教本科对人才培养的具体需求进行优化。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的过程中可以结合院校实际情况,整合“一体化”教学课程和“双师”教师队伍,结合典型职业的实施特点,突出各高职院校和大型物流集团企业的人才共建活动。加强对物流行业实训基地、培训试点的打造,聘请企业中资深的团队人员、管理层人员作为职业院校客座教师,将企业项目融入学校实训教育中,从而凸显专业教育的深度变革。助力高职学生达到知行合一,一方面结合所开设的实际课程,提升岗位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对优秀的学生提前关注,重点培养,打造实效突出、成效显著的“产学融合”基地,以便提高学生对行业的认知,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注入人才动力,帮助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实现学校、企业、社会多方受益。

在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专业知识系统一般包含知识范围、知识模板和知识单元三个部分。从原有的专业知识出发,能够促进教学内容的优化和创新。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烦琐,科目也比较多,具有整体科学的特性。因此,除了要吸收科学范围的研究成果之外,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引导,包括对职业实践中所涉及的销售、管理、推广等不同环节。

在构建整体人才培养体系过程中,高職院校要结合类型教育实际,对二级学科进行优化,包含经济学、统计学、法学、工商管理以及管理科学等专业。在对原有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优化时,进一步明确物流发展界限,对市场中的实际物流管理需求进行调查和研究。根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具体的办学标准,选择适当的知识板块和知识单元进行有效融合。加快促进教学内容的优化创新,全面深化培养与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2.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从教学方式的变化出发,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以差别化和个性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物流产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创新实验训练教学、理论教学,促进科学研究和实践教学进行有效融合。按照物流产业的研究项目和研究方向,进一步明确在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对物流人才的具体需求。在公众认同、行业认知、职业道德等方面,提升教学实效,从而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训练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规格。在课程开发上,研究课程的过程中要注重课程的系统性和关联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包括积极开发新型校本教材、现代化仓储物流、智能化供应链管理等课程,针对经济全球化、网络国际化的实施业态,拓宽物流项目运营主管、物流销售/客户主管、物流运营数据分析师、国际货运主管等岗位(群)的新要求,强调本专业掌握智慧物流领域数字化技能,充分培养智慧物流行业的人才队伍,使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凝聚更加开放而深远。

(四)强化考核机制,打造科学考核评价体系

在创新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职教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过程中,对原有的考核评价体系进行优化。通过双元化形成完善、全面的考核体系,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层次进行评价。在课程设计中强化考核监督模式,大胆引入职业证书考核,对学生进行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由教学组织与校企合作单位制定学生考核评价体系,明确考核主体、评价比重以及评价方案与流程,提升考核评价工作的规范性。坚持对考核机制实施双向融入,既要融入学校职业教师的业绩考核,又要融入职业学生的学业成绩,通过科学的人才评价和辅助方式,全面构建覆盖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岗位技能三个层次的考核评价体系,从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合理评价,将类型教育和专业教学更为紧密地维系于一体。

此外,要想形成科学的考核机制,还需要对考核方式进行调整,除了传统的理论考试外,教师还需要发挥专业力量,从实践技能考核、过程考核等角度构建综合评价系统,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的同时,充分构建高效的学生培养质量评价系统,为综合评估学生的就业素质提供保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类型教育的发展实际,加速从“层次教育”到“类型教育”的深化改革,将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作为首要目的,明确市场对物流人才的具体要求,从而全面把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脉搏。强化类型教育促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之间的协同创新,推动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模式改革和创新,为实现我国物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根基。

参考文献:

[1]李健.现代物流管理专业高本衔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22,13(4):26-29.

[2]贾妍心.基于OBE理念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点线面体四维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物流科技,2022, 45(16):175-177.

[3]贾永基,白露,李嘉.“物流管理建模和优化”专业硕士课程案例教学研究[J].社会科学前沿,2023,12(11):6290-6294.

[4]杨蔚民,周荣虎,朱瑶,等.职业教育“1+X”证书体制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0(26):94-95.

[5]刘雪梅,李建春,沈云.职普联合培养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人才研究: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财经学院为例[J].广西教育,2020(35):134-136.

◎编辑 尹 军

猜你喜欢
职教物流人才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44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0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现代企业(2015年2期)2015-02-28 18:45:09
决战“最后一公里”
商界(2014年12期)2014-04-29 00:44:03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