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心洁 刘婉芯 朱瑾
【导读】在物质文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拥有了可以用金钱衡量的财富和繁荣,却在欲望倍增中逐渐失去了最为珍贵的本心。王阳明作为影响至今的心灵导师,其心学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智慧,如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实践性生命学问。本文通过叙述和议论史实的方式,深入探查阳明心学所言之“心”为何物,以期为当代人的心灵困境寻找出路。
一、梦兆降世却妄云
很难想象,儿时一心想成为圣人的明朝大儒王阳明,在五岁之前竟然不会开口说话。但是他并没有因此破罐子破摔,听天由命,而是始终用眼睛和大脑去观察和记忆周围所发生的事情。这种善于观察和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为他此后的传奇人生埋下了伏笔。
关于王阳明五岁才开口说话的故事,有一个颇为神奇的传说。相传他的母亲郑氏同尧的母亲一样怀胎十四月才分娩,而其祖母岑氏更是梦到了仙人预兆他的诞生。但一开始被起名为“王云”的王阳明迟迟不会说话,直到有一天恰巧路过门外的神僧说了句“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王阳明的祖父王伦听见后顿时醒悟,便为他改名为“守仁”,神奇的是,王阳明果真立刻就会说话了。据资料记载,王阳明的祖父王伦在练习书法时,嘴里念叨着大学之道,这时五年没有说过只言片语的王阳明突然说出了一段圣贤语录,让在场的人瞠目结舌。究其原因,是因为王阳明受其祖父和父亲读书的影响以及家庭环境的熏陶,潜移默化中将知识铭记于心。由此可见,家庭教育中模范带头树立榜样以及陪伴孩子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而他的外公为他取名守仁,则是对他寄予了仁德兼备的厚望。
二、格竹虽败龙场悟
王阳明从小就立志成为圣人,他一直在找寻成为圣人的方法和途径,不断地从各个思想学派中找寻可以给予他精神力量的精华。在传统的封建大一统社会中,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数千年来影响深远,众多学者都以发扬儒家道统为己任,但真正能够掌握孔孟思想精髓并且开拓创新者并不多见。宋明理学是儒家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时期,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认为要想获得智慧,就要努力探究事物本身的道理。在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时,王阳明也曾想方设法寻找朱熹的著作,他坚信掌握朱子思想中的“格物穷理”就是成为圣贤的最佳途径。
王阳明的祖父王伦生而好竹,喜欢在竹林中吟啸,王阳明在实践格物致知时,于祖父种植的竹林中静坐了整整七天。他不仅没有如预期般悟道,反而大病一场。这或许与南方竹林阴暗潮湿、不宜久留和他自己身体不好有关。但此事终究令王阳明大为失望,他也因此放弃了宋儒思想中的格物之学。
在被宦官刘瑾陷害至非人所居的贵州龙场后,王阳明摒弃自身荣辱,认为“吾惟俟命而已”,却意外于龙场石棺悟道。自此,王阳明顿悟出仁心真体、心即理的观点,认为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千言万语不过是本心的多方印证。
三、阳明心学显智慧
(一)知行合一致良知
阳明心学对前期儒学思想家理论的超越,主要体现在他对朱熹和陆九渊两位儒家集大成者的超越上。心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这些思想集中讨论了如何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知行合一”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从知到行,即从理论知识的掌握到具体事例的应用,把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到实际生活中,让生活中问题的处理与解决变得更有智慧。第二步是从行到合,在《传习录》中,王阳明认为最重要的是投入到沉浸式的体验过程中。最后一步便是从合到一的升华,即致良知。“良知”一词源于孟子,指的是人们发自本心的仁义,也就是一种天赋道德观念。良知是内在的,可由“学”而悟得,因此任何“圣人”和权威者的言论都不能作为真理的标准。王阳明认为,人们无论财富的多寡和地位的高低,无论内心知识渊博与否,良知都与生俱来地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只要内心听从于良知的命令,那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这些观点固有唯心主义之弊,但在王阳明所处的时代,它们的确鼓舞了诸多弱势群体和迷茫的人,于黑暗中给予了人们希望的曙光。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最大差别在于,荀子认为是人的生物学意义上力求自保的本性,而孟子认为人是具有责任和感情意识的心性。孟子倡导性善思想,主张以人自身为主体,以心论性,从心出发,存心养性。王阳明则以孟子的性善论重新解读荀子的性恶论学说,找到了平衡出世与入世、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关键——良知。所谓良知,一方面指良心,另一方面指自知。遵循良知的指引而行,百折而不挠,千困而不弃,万诱而不动,只是认定了做下去,就是入世做事最为可行的方法。
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有良知,心中都具有天理,因此都具备成为圣人的潜在条件。但要想真正成为圣人,还需要致良知。“致良知”重点在“致”,“致”的意义在行为上,也就是在动态过程的功夫上。如果掌握了知识,就知道如何去做。如果不知道如何去做,那就是还没有真正地掌握理论知识,并没有获得真知。王阳明的学说十分注重学问,如果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却两耳不闻窗外事,就违背了王阳明所倡导的经世致用的宗旨。
知行合一的具体行动包括静坐和“事上炼”。静坐体现在古代的打坐和今天的瑜伽和冥想等活动中,是一个在沉思与反省中复盘的过程,是对自我与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与总结。而于当代人而言,实现价值的途径便是以我所学服务社会,真正践行“知行合一”。
(二)事中磨炼求真知
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王阳明善于融入心学智慧。他任巡抚剿匪一事就是其心学智慧的体现。兵者诡道也,在面临南赣汀漳四大盗寇时,王阳明最先的攻略目标不是最近的谢志珊和蓝天风等人,也不是最强的池仲容兄弟和最弱的卢柯,而是最远的詹师富。在他看来,最近的、最强的和最弱的敌人都会有所防备,警惕性较强。而最远的詹师富警惕性会比较低。选中攻击目标后,王阳明又实施了极具策略的剿匪行动,此后他配合调动的广东部队,在象湖山周围完成了合围。王阳明运用时间消磨敌人的战斗意志和警惕心,最后将詹师富这股土匪一举拿下。虽然首战大捷,但王阳明并没有因此沾沾自喜。他进一步反思:土匪剿滅了还会再出现新的土匪,如此循环往复何时终结?问题的根本在于人民的思想问题。只有教化百姓,让人民安居乐业,减少犯罪的欲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他尤为注重善后和教化工作,将人性本善的理论发挥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良知就是“心之本体”,即所谓性善。王阳明认为人民可以通过教化而成为有善心之人,比起剿除“山中贼”,更重要的是破除“心中贼”。
王阳明身兼多职,拥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包括政务、军事活动和讲学等。他的实践经历使他不仅把为学视为书本上的事,更强调通过实事磨炼与身体力行来理解。这正是他紧密贯彻“知行合一”这一原则的体现。王阳明经常教导学生通过“事上炼”与身体力行来增长学识阅历,提高智慧。他也常常现身说法,为弟子们传授“知行合一”“良知”等学说。人不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就难以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建立自我的主体性。王阳明的这些教育论观点都是他在讲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借鉴性。
王阳明返乡途中,他自知大限将至要成为生命的不归客。在回光返照之时,他正襟危坐,回答学生遗言所为何时,也只说“吾心光明,亦复何言”。在面臨他人不怀好意的构陷时,他始终随着内心光明的指引,也正是因为他不断地在实践中探索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和具体做法,才能使心学的内容体系得以升华。
综上所述,人的生命于浩瀚宇宙中短暂停留,有人使山河绚丽多彩,有人使日月暗淡无光。在生命的尽头来临时,我们不过是立在山巅回望。王阳明心学对我们实践生活具体应用的指导是:无论何时,不论何地,都要尽可能地知行合一,在事情中磨炼。怀着信仰与敬畏应对纷繁杂扰,找寻向善的具有良知的心,那颗不为外物所诱惑,回归本我的具有哲学智慧的初心。
参考文献
[1] 王阳明. 王阳明全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 王德峰. 简论中国文化精神及其在当代复兴的可能性[J]. 哲学研究,2005(5).
[3] 蔡仁厚. 王阳明哲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22.
[4] 秦家懿. 王阳明[M]. 北京:新知三联书店,2011.
[5] 杨国荣. 王学通论[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6] 谢文庆. 复归本然之善:王阳明教育思想论析[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5).
[7] 尤梦霞,李元光. 三教归心:王阳明对三教合一思想的传承与超越[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11).
[8] 崔世双,闫仕杰. 孟子性善思想及其人学意蕴评析[J].西部学刊,2023(11).
[9] 蔡杰. 阳明心学对荀子学说的融摄[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