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2024-05-29 16:02:56段顺科
考试周刊 2024年20期
关键词:一体化模式教—学—评写作教学

作者简介:段顺科(1982~),男,汉族,贵州从江人,从江县丙妹镇中心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摘 要: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灵活性较强,应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可以实现学生写作过程的动态性管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实践能力。“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下,教师应当制订科学的写作教学计划以及教学方案,明确学生的写作需求,为其提供多元化的写作思路,引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大胆创新;制订科学的评价体系,使学生感受到写作行为的正向反馈,强化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整体成效。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20-0043-04

一直以来,写作教学都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之一,绝大部分小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文字感受力还不够强,经常在写作中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另外,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模式更倾向于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参差不齐,存在较为严重的仿写和临摹情况。为了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质量,教师不仅需要革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还需要做好学生写作全流程的管理,而“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可以提供积极的辅助作用,助力学生写作实践能力的提升。

一、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应用背景

传统的教学评价更倾向于通过成绩来衡量学生的综合学习质量。但是,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学评价有了新的发展方向,比如,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这些方式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行为的各种细节,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也能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评价的结果往往反映了教学的整体效果,也反映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因而无法将评价行为完全与教学行为隔离开。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强调前期教学方案的设计应融合一部分评价指标,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自我反思、相互监督、相互合作。在最终评价的过程中需要依托前期设计的教学方案以及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来完成评价。这种模式有助于增强教学的灵活性和科学性,也可以使教师了解教学行为、教学过程、评价体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加精准地回答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

二、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误区分析

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促进“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课堂的互动效果有所增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质量得以提升,使教师认识到了该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但是,一部分教师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教学误区,导致“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实际价值未能充分发挥。

首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应用“教—學—评”一体化模式时,部分教师认为教学行为的发起者是教师本身,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尤其在学生评价方面,教师将自身的评价标准灌输给学生,自己对学生展开各方面的评价,却忽略了学生对自身能力提升情况的评价以及同学之间的评价。在此背景下,学生很难提高写作质量。

其次,“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落实,并不是建立在原有课堂以及教材教学的基础上,而是要提供大量的拓展性内容,但是一部分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将重点局限在教材以及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方面,不善于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知识、跨领域知识以及组织学生开展拓展实践活动,导致学生难以具备相对高层次的认知,也很难抓住自主学习这一机遇,导致写作教学质量提升并不明显。

再次,“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与写作教学的融合,更符合学生写作文时的实际情况,并不能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直接迁移到写作教学方面,但是一部分教师并未认识到写作教学的特殊性。写作行为本身是创造性行为,学生需要结合已掌握的知识、新学的知识,运用逻辑思维组织语言。比如,一部分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较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把控能力较低,给予学生的评价就需要适当降低;写作行为是文字表述的过程,其前提条件是头脑风暴,若教师未能了解学生的头脑灵活度,盲目地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很容易将学生置于弱势地位,导致学生对这种新模式不够了解,若学生自身基础较差,很容易拉开距离,影响后续的发展。

三、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一)合理设定主题目标,制订科学的教学方案

1. 设定目标

教学方案能够确保后续一系列教学工作按照前期设定的目标有序、高效展开,而这些目标又可以作为后续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指标。从当前的新课程标准角度来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核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语言知识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那么目标的设定既要围绕写作主题,也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例如,在带领学生围绕着“我的动物朋友”这一主题展开写作时,为了使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明确的写作切入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这一主题下可能存在的写作框架,可以选择应用思维导图或者导学案,带领学生自主制订写作框架,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动物可以做人类的朋友?”并由回答这一问题的学生来分析“为什么能够做朋友?怎样做朋友?”这一过程是学生了解写作主题的重要手段,而学生在想象过程中得到的结论也可以作为后续写作的切入点。当学生对作文的命题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教师应结合单元教学内容为学生制订写作目标,考虑到后续评价的内容,写作目标的制订要尽量多元化、层次化以及趣味化。最终,设定的目标如下:

基础知识目标:学生在作文中体现出对动物的细节描写内容,学会使用学习过的写作手法,丰富文章结构。

拓展目标:在写作结束之后,学生修改自己以及同学的作文。

情感目标:在写作结束之后,学生通过作文交换和赏析了解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联系,分析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这一框架的制订,不仅能使学生有更多的写作想法,也可以为后续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明确指向。

2. 落实目标

为了使所制定的目标能够落实到位,教师还需要准备一系列的教学工具或教学素材,供学生进行拓展性分析。另外,也可以制订针对性的作文教学引导方案,将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这就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四年级小学生为例,他们已经初步形成对生活和社会的认知,但是对动物的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城市生活的小朋友接触的动物较少。此时,教师要准备有关写作的素材,比如,视频、音频、图片,以此为依托带领学生积累知识,为写作提供更多可能性。

为了达成既定目标,教师还需要辅助学生掌握写作的常规技能。四年级小学生对写作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概念,但知识储备不够丰富,写作手法比较单一。教师可以为写作教学设定手法,将4个学年学习过的文章统合起来,分析其中所应用的常见写作手法,例如,比喻、拟人、类比、排比、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等,以典型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此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思维导图,使学生再一次熟悉自己曾经学习过的写作方法,唤起学生的回忆,并且利用3~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选择一种写作手法,快速进行头脑风暴,组成一句话或者简单描述,可以选择“句子扩写”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而发言的同学给出的答案也可以促使一部分写作困难学生形成自己的想法。

此外,教师要为学生制订写作的既定标准,包含写作篇幅、框架、文章结构、时间等,再提供评价学生文章的指标。指标的制订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若学生在写作方面有较大的差距,可以按照层次法制订学习指标。例如,文章中运用了一种新奇的写作手法,则加一分;有新奇的想象和设定,可以加两分…按照个人加分或小组加分的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并且要做到所有的创作内容合理合情。

以上教学方案的设计使写作任务张弛有度,不仅可以提供拓展思维的空间,还可以使学生言之有物,帮助学生复习已经掌握的写作知识和评判写作质量的标准,使学生自行衡量写作的内容和细节,从而提升写作质量。

(二)以学生为核心,指导写作过程

“教—学—评”一体化的“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以“我的动物朋友”这一命题作文为例,其主题在于“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考虑到已经为学生提供了拓展性的素材和资料,一部分教师在此时会放任学生自主写作,但这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教师需要对写作过程加以指导。比如,以课堂写作行为为主,可以将一部分文字写作的过程转换成口语表述或情景模拟。“我的动物朋友”有较为开放的创作背景,有的学生选择自己了解的小动物展开写作,虽然对动物的特征、习性有所了解,但是写作缺少艺术性,教师便可以提供更多形象化的内容,引导学生自我修改。比如,学生在5~10分钟内完成小篇幅的写作,写作主题为“大公鸡”;然后,结合教师提供的视频和图片,观察其中有哪些内容需要加以调整,例如,原文:“公鸡的尾巴有很多颜色,爪子十分锋利,鸡冠子红红的/每天清晨会叫我们起床,声音很洪亮/要学习公鸡勤劳的习惯,努力做勤劳的人。”修改后的文章:“公鸡的尾巴像一道绚丽的彩虹,鸡冠子像一朵绽开的花/每天清晨的歌声叫人起床,督促我们迎来新的一天/它像一个勤劳的伙伴,带给了我们新的朝阳。”从小学生的角度来讲,这种自我修改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而以上这种模式中学生选择描写自己熟悉的动物,占据全文篇幅的大部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联”相关内容可以通过对动物的行为习惯、形态描述来展现出来。也有一部分学生另辟蹊径,选择了自己不够了解甚至从未见过的动物,这主要来源于教师提供的素材,这类动物可以使学生看到人与动物之间的关联,但由于对动物的了解较少,可以将写作侧重点放在“人的感受和体验”方面。例如,在教师的点拨下,有的学生围绕丹顶鹤展开写作,虽然从未见过丹顶鹤,但是通过观看一条简短的视频便描写出了丹顶鹤生动、形象的状态。写作片段如下:“丹顶鹤在美丽的长白山雪地上翩翩起舞,犹如美丽的精灵/丹顶鹤数量的不断增加,也象征着生态环境不断变好/它就像一个我们生活中不常见面的朋友,与风格各异的人类一样,为这个世界增添了更多的奇妙色彩。”这段话并未过多描写丹顶鹤自身的特点,但是联系到丹顶鹤、生态环境、人类这三方主题,紧扣“远方的朋友”这一题眼,也符合作文的评判标准。

从整体来看,这种模式鼓励学生不必将思维局限于自己的认知,要了解不同素材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教师在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干预更倾向于潜移默化地引导,通过提供视频以及相关素材为学生提供另辟蹊径的出发点,通过语言引导以及自我批改的方式促进学生自我调整,为学生预留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有助于实现情感目标。

(三)构建立体化评价体系,给予学生正向写作反馈

小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往往来源于日常的学习和互动,尤其在写作教学期间,学生会绞尽脑汁地发挥想象力来创作作品。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要看到学生的亮点,也要指出写作期间存在的常见错误,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评价模式强调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通过层次化评价提升写作困难学生的写作质量;另一个方面,通过多层次评价指标来增强学生的写作努力程度。

从层次化评价的角度来讲,按照前期制订的写作教学计划,围绕其中的目标评价学生的写作情况,学困生的评价目标要略降一个档位,要求不必过高,比如,能够详细描写动物的形态、介绍特点、表达自己的观点即可。而优等生则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升作文的逻辑想法和情感底蕴。这种评价方式不在于做过多论述,其目标在于兼顾学生群体,落实个性化引导。

从多层次评价指标的角度来讲,需要围绕学生的写作质量、写作态度、创新想法、综合能力等有关核心素养的内容展开评价,并且评价主体可以从教师拓展为学生、同学、家长等,以多方衡量作品,为学生提供提升的空间。比如,学生们围绕“我的动物朋友”这一主题展开创作,同桌之间可以交换作文,主要围绕能否读得懂、了解了哪些自己不知道的知识、有哪些错字以及措辞需要修改、学习到了哪些自己未掌握的写作方法等方面给出批改意见,然后结合同桌给出的批改意见自主修改。修改之后引导学生自我评估,然而小学生自我评估的难点在于他们对优质作文的标准认知不一,很难发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可以将自我评估的方式放置在同桌互评之后,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自然地将同桌互评时的标准带入到自我评价中,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是否存在上述问题,而不需要教师额外解释什么是好的作品,从而提升学生自评的可行性。之后,由教师实施综合评价,评价的重点要兼顾以上所有评价指标,比如,学生的同桌评价是否中肯、自我评价是否存在缺陷,然后再给出科学的专业化评价。

对学生的所有评价需要以学生的理解能力为基础,切勿过高估计学生的认知情况,只有学生能够理解评价结果才可以促进提升自身能力。针对家长评价来讲,可以安排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带给家长,一方面,家长写下简单的读后感,确定文章是否通俗易懂;另一方面,从家长的认知层面给出有哪些内容可以增加、有哪些细节可以调整等新颖的意见或建议。比如,家长了解更多的小动物,可以为学生講解相关小故事或者科普相关知识,来丰富文章内容。

四、 结论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并不是局限于文字创作方面的教学活动,其往往涉及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的提升,更与学生的语文学习情感和态度有直接关联。打造“教—学—评”一体化的写作教学设计方案,需要将重点放置在写作教学计划设计、学习过程引导、多元化评价方面,以降低写作难度,拓展思维空间,构建兼具趣味性和开放性的写作课堂,进而提升学生综合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曾文巧.读写改评一体化作文教学模式探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2]曾惠兰.“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2(6):150-152.

[3]杨峰权.“教学评一体化”下习作教学目标的确立及实施[J].教学与管理,2021(35):57-60.

[4]陈美珍.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实现读、写、评一体化——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2(6):42-43.

[5]谢静怡,马利云.“教学评”一体化想象习作课堂教学评价探讨——以《我的奇思妙想》为例[J].甘肃教育,2023(4):42-46.

猜你喜欢
一体化模式教—学—评写作教学
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学—评”一致性实践分析
课堂观察助力高中地理课“教—学—评”的一致性
“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怎样设计课时评价
供电企业调控运行岗位培训研究
未来英才(2016年23期)2017-03-01 08:57:10
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38:13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4:52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3:26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0:40
神华一体化模式在神东的延伸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