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学习的自主性培养策略探究

2024-05-29 14:20孙永刚
考试周刊 2024年22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学习策略初中物理

作者简介:孙永刚(1966~),男,汉族,贵州遵义人,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坡渡镇坡渡中学,研究方向:初中物理。

摘 要:文章旨在深入探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强调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首先,文章详细分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强调了这一能力对学生未来学业和职业发展的关键性作用。然后,文章揭示了在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学习中存在的一系列困境,包括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薄弱、教学资源不足以及学科基础薄弱等问题。在对这些困境进行深刻剖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策略,以促进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物理知识。这些策略包括激发学生学科兴趣、培养创新思维、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等,旨在使物理教育更贴近学生需求,更符合时代要求。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提升学生的学科参与度,培养其在学科学习中更为主动、独立的学习态度,对推动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育的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物理;自主性培养;学习策略;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22-0112-05

新课标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更全面的素养,其中自主学习成为教育的重要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性学习,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文章将从自主学习的重要性、面临的困境以及可行的策略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学习自主性培养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适应信息时代的知识更新速度和复杂性。自主性培养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

通过提供多样性的学科材料、实验和项目,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广泛兴趣。学生在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的过程中,有机会涉足不同领域,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并从中获取满足感。这样的自主学习体验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学科的多样性,还能够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热情。此外,通过引入有趣而富挑战性的学科竞赛、科普活动,学生可以参与到更具挑战性和实践性的项目中,从而激发学科兴趣。这种参与式的学习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还使学科内容更具吸引力。在提供自主学习选择的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学科俱乐部、讲座和实地考察等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这样的全方位学科体验有助于学生发现学科的实际应用和社会意义,激发他们更深层次的学科热情。总体而言,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个性化的學科学习体验,可以激发他们更全面、更深入地参与学科学习,从而更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探索与学习中。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学科学习中,鼓励学生通过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和创新性解决问题,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还能够激发和培养其创新思维。这种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使学生能够超越传统的知识接受和应用,更注重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的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为了进一步激发创新思维,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的研究性项目,让他们在真实的科学探究中体验问题发现、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全过程。这样的实践性学习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为未来从事科学研究和创新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此外,通过组织学科竞赛、创意展览等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分享创新成果的平台。在这样的比赛中,学生有机会将自己的独特思维和创新成果呈现给他人,激发更多创新的可能性,并从同学的作品中获得灵感和启发。综合而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在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中引导他们思考、探索和创新。通过这样的学科学习体验,学生将逐渐培养出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面对自主选择的学习任务,学生将积极参与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这有助于培养他们更为全面的问题解决能力。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学生将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问题的探究者和解决者,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和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这种学习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而具挑战性的学科环境。在面对各种问题时,他们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调动相关技能,不断尝试新的解决方案。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将逐渐培养出辨别问题本质、提出切实可行解决方案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遇到的挑战。此外,通过组织学科应用实践项目,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场景中,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实践性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还锻炼了他们在面对现实挑战时的解决问题的技能。总体而言,通过面对自主选择的学习任务,学生在实践中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更具备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这种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和职场环境。

二、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困境

(一)自主学习意识薄弱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长期受到教师的直接引导和教学模式的限制,学生在面对新知识时缺乏自发性的求知欲望,更多地依赖教师课堂上的直接传授。其次,学生对学习任务的选择和规划能力相对不足,缺乏对个人学科兴趣的主动探索。这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陷入被动状态,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缺乏主动性。此外,学生对自主学习工具和资源的利用习惯较为欠缺,对图书馆、网络学习平台等自主学习资源的利用不够灵活,限制了他们在学科学习中的广度和深度。这一困境的根本问题在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科认知上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导致他们对自主学习的需求和价值认知不足。这需要在教学中寻找切实有效的方法,逐步引导学生改变这一学习模式,培养其更为自主和积极的学习意识。

(二)教学资源不足

在面临自主学习要求时,一些教师可能面临教学资源不足的困境。这种困境可能包括教师对新颖、创新教学资源设计和提供的经验不足,以及对如何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的理解尚未深化。教师缺乏相关经验可能导致教学资源的设计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和多样性,难以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需求。这也反映出教师在使用数字化工具、多媒体教材等方面的不足,导致教学资源的质量和种类受限,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学校需要为教师提供更多关于创新教学资源设计的培训和支持。通过教师培训活动,教师可以学到更多关于数字工具、在线教育平台和多媒体资源的使用方法,从而更好地设计适应自主学习要求的资源。此外,学校和教育机构也可以提供更多样性的教学资源,包括数字化教材、虚拟实验、在线课程等,以满足教师在不同教学场景中的需求。整体而言,解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培训、支持和提供更多样性的资源等策略,以提高教师在自主学习环境中的适应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

三、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学习的自主性培养策略

(一)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通过开展学科竞赛、课外科普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科兴趣。

在教学“熔化和凝固”这一主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方式,设计一个富有趣味性的实践活动,以更好地理解这一物理概念。首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个名为“冰激凌实验”的小组活动。在这个实验中,每个小组将获得不同种类的冰激凌,并要求他们观察冰激凌的熔化和凝固过程。学生需要自主选择实验的时间、环境温度,并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为什么冰激凌在一定条件下会融化,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又会凝固。其次,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可以邀请一位专业物理从业者或研究者来分享他们在材料研究领域的实际经验。通过这样的科普活动,学生将有机会深入了解材料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浓厚兴趣。最后,为了强化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自主探究,可以设立一个小型的“科学展览”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实验主题,设计并展示他们对熔化和凝固现象的理解和实验成果。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还促使他们在学科竞赛或展示中展示个性化的学科兴趣和创意。通过这些方式,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对“熔化和凝固”这一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同时激发物理学科兴趣,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二)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和资源支持,帮助其更好地设计和提供符合自主学习要求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

在进行“光的直线传播”的教学时,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可以开展专题研讨会,引导教师深入了解该知识点的前沿研究和实际应用。例如,邀请光学领域的专业教育家或科研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验案例。这样的培训活动有助于激发教师对“光的直线传播”这一主题的研究热情,提高他们对知识点的深度理解。此外,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模拟实验、多媒体演示等,帮助教师更生动地呈现《光的直线传播》的抽象概念。通过提供这些资源支持,教师可以更灵活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光学现象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科参与度。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光学科技展览”,鼓励学生在小组中选择一个与“光的直线传播”相关的实际应用场景,如光通信、激光技术等。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生将自主设计展示内容,向同学和家长展示光学科技的前沿成果。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和资源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通过这样的实例,教师不仅能够在专业知识上得到进一步拓展,还能够将这些新的理念和实践融入自己的教学中,提升教学水平,使“光的直线传播”这一知识点更加生动有趣地呈现给学生。

(三)建设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构建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库,包括数字化教材、多媒体教学资源等,为学生提供更多样的学习途径,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建设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提供更灵活的学习途径。首先,可以设计一个虚拟实验项目,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场景来观察和分析物体在不同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这种虚拟实验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亲身参与的机会,还使他们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深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际应用。其次,可以创建一个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包括图像、视频和互动模拟,用以呈现牛顿第一定律的生动例子和实际案例。通过生动直观的多媒体呈现,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物理原理,同时也满足了视觉、听觉等多种感知方式的学科需求。最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项目,让他们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牛顿第一定律应用领域,如汽车工程、航天技术等,并收集相关的数字化信息和多媒体素材。学生们可以通过制作报告、PPT或短视频等方式,展示他们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深入理解,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通过以上实例,教师可以建设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库,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途径,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学科需求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四)强化学科基础训练

通过系统的学科基础训练,夯实学生的物理知识基础,为其更深入的自主學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机械能及其转化”时,为了强化学科基础训练,可以设计一个实践性强、操作性强的实验项目,使学生通过亲自操作来巩固并深化对机械能的理解。例如,设置一个名为“弹簧小车实验”的活动,让学生可以使用弹簧小车、滑轨等设备,通过调整弹簧的张力和小车的质量等参数,观察和记录小车在不同状态下的动能和势能的变化。通过这一实验,学生将深入理解机械能的转化过程,同时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另外,可以组织一次“机械能竞赛”,让学生分成小组,通过设计一个机械能转化的装置,将机械能在各个环节间进行转化,并在竞赛中演示。这样的活动既强调了学科基础知识的应用,又促进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此外,为了巩固学生对机械能公式的理解,可以设计一系列系统性的练习,要求学生计算不同情境下的机械能变化,进而培养他们的定量分析能力。这些练习可以包括小组讨论、个人作业等多样化的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夯实物理知识基础。通过这些实例,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机械能及其转化”的概念,通过系统的学科基础训练,夯实基础知识,为进一步深入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创新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老师们主动改变了自己的教育和教学理念,与学生的真实的学习需要相联系,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了革新,同时也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注重对他们的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借助信息技术学生们可以直观化地对物理实验示范的过程进行观察,提高他们的学习经验,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扩大他们的学习视野,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师教学“机械能”一课,老师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创设情景、设计提问、耐心引导,力求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学会知识的目的。首先,教师通过复习学生已学习的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定义等知识,从而自然导入本节课“机械能”的学习。课堂生动形象,教师用溜溜球的上升、下降这一现象来引入课堂,让同学们观察溜溜球在运动过程中体会动能、势能的变化。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进一步理解了动能、势能的转化。老师巧妙地讲解知识点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机械能及其转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老师插入小视频,让学生更清晰地明白机械能及其转化在日常生活中重要应用。最后,老师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本课所学知识,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不仅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而且提高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如,教师教学“温度”这节课,老师从四季的变化,雪、雾凇、露珠等自然现象的图片赏析开始,让学生在感受物理之美的同时进入了第三章《物态变化》的学习。老师以学习目标为导向,立足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创设不同的物理情境,通过问题链和不同梯度的习题设置引领着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发展素养、提高能力。整节课注重学生的体验,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

(六)创设情境,分享交流,精准设计探究问题

为了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老师必须保证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课程中得到提高和发展。对初中生的个体发展需要进行充分的考量,因此,在引入新课的阶段,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所具有的直观性、便捷性等优点,将教学内容与之结合,并设计出与之相关联的情景,用真实情景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同时,按照精准教学的要求,老师能够依据情景内容,提出对应的问题,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元,或者是自己进行探索,让学生在精确问题的指引下,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其自身的综合能力。例如,教师教学“认识浮力”一课,老师通过气球、弹簧、拉力器等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们感受什么是力,导入新课。老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现出巨轮在海上前进和热气球升空的画面,通过直观的情景来激发学生们已经有的生活经历,从而让他们对情景现象进行思考和提问:为何千吨重的巨轮可以浮在水面上?还有,为什么这个热气球会飞上天空呢?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形象的现象,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学科要求。再如,教师教学“透镜及其应用”一课,在第一环节,先通过一个情境,改变凸透镜的位置,让学生作图回顾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做法,巩固几个基本概念,纠正学生的迷思,从而总结出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第二环节,老师又给每名学生派发一个手指投影灯,引导学生观察其成像、结构,围绕着投影灯的成像光学原理、物距改变带来的影响、焦距改变带来的影响等三个情境,提出一系列问题,层层递进,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利用作图,尝试解决问题,并上台进行多次展示。最后,教师对本节知识框架进行总结。

(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策略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策略。首先,教师应该倡导学生主动思考的精神,鼓励他们多提问、多探究、多尝试,从而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其次,教师应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发挥创意,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收获知识和经验。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团队中合作学习,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以提高整体的学习效果。

例如,教师开展“压强”的实验课,首先通过学生自主展示大量生活中的实验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比如喝水、纸片挡水、半球实验、气球吸水杯、吹出液体等,寓教于乐,气氛活跃。接着,教师通过飞机起飞的演示实验,探究流速对流体压强的影响,并让学生观察飞机、演示纸飞机飞行,得出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结论。同时,学生通过两个挑战“将硬币吹入盘中”“让乒乓球不受重力掉落下来”验证流速对流体压强的影响,老师通过跑车、列车进站、水翼船、草原犬鼠的洞穴等案例说明生活中大气压强的应用。最后,教师播放国产大飞机C919首航视频带给学生们家国情怀和科技创新的教育,情感升华到位。再如,教师教学同单元的《液体的压强》一课,老师以乐高魔术引入,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出一系列的问题,并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问题;再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小物件作为实验器材,进行自主实验探究,引发学生认知。在成果交流环节中,学生积极发言,乐于分享自己小组的实验成果,其他同学对分享的成果报以热烈的掌声。最后,通过一道计算题让学生体会到水产生的压强、压力有多大,从而了解为什么潜水员要穿潜水服以及深海潜水器“蛟龙”号的伟大创造。

四、 結论

在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目标,通过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资源质量和强化学生基础训练等方式,解决自主性培养的困境,使得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更为主动、深入,真正实现物理教育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参考文献:

[1]魁国胜.初中物理“精设情境,引学启思”的实践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3(11):120-122.

[2]刘鹏.探究“双减”背景下的初中物理高效教学策略[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新的时代 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139-141.

[3]杨松华.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J].江西教育,2022(36):37-38.

[4]高思棋.初中物理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2019(6):234.

[5]运永微.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3(11):179-180.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学习策略初中物理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