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业质量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内涵解析、应然取向与实践框架

2024-05-29 13:12刘超董翠香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义务教育

刘超 董翠香

摘    要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是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落到实处的关键举措和重要保障。《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改革提供了依据。在系统分析基于学业质量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内涵和应然价值取向的基础上,以评价三角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了认知、观察、解读、运用“四位一体”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实践框架,其中学业质量标准是认知框架设计的依据,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是学习评价的具体内容,而基于证据推理的过程模型是体育與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基本范式。

关键词   义务教育;学业质量;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评价框架;评价范式

中图分类号:G807.3           学科代码:04030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4036/j.cnki.cn11-4513.2024.02.008

Abstract   The learning evalu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ourses is a key measure and important guarantee to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reform.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Standards (2022 Edition) has developed academic quality standards, which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reform of the evaluation of the learning of physical and health curriculum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Based on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and normativ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learning evalu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ourse based on academic quality, with the evaluation triangle theory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 practical framework for learning evalu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is constructed that integrates cognition, observation,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 academic quality standard is the basis for designing the cognition framework, the learning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the evaluation, and the evidence-based reasoning process model is the basic paradigm for the learning evaluation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urriculum.

Keywords   compulsory education; academic quality; learning evaluation for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ourses; evaluation framework; evaluation paradigm

教育部于2022年印发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版)》)提出了学业质量的内涵,并规定了学生在完成4个水平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后应达到的学业成就表现,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虽然其可以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提供直接的依据,但是如何科学和有效地开展基于学业质量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是当前评价改革面临的一大难点。同时,当前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评价立场功利、评价体系不健全、评价方法单一等[1-2]。因此,如何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还需要澄清相关问题:基于学业质量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内涵是什么?基本价值取向是什么?以及如何科学和规范地进行评价整体规划和设计?这些问题将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效果,进而影响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从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视角出发,在系统分析基于学业质量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内涵和应然取向基础上,依据评价三角理论,试图构建以学业证据为核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实践框架,以期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借鉴。

1   基于学业质量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内涵解析

厘清基于学业质量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内涵是深化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前提基础。其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1.1   基于学业质量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操作性定义

《课程标准(2022版)》将学业质量界定为:学生在完成体育与健康课程某一水平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用以反映课程目标的达成度[3]107。体现出学业质量是核心素养的具体行为表现,其衡量的是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达成水平,而不仅仅是对运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则是指:通过系统收集学生的课内体育学习态度与表现、课外体育锻炼情况与成效、健康行为等信息,依据学业质量对所反映的核心素养水平及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情况进行判断和评估的教育活动[4]。由此可见,学业质量与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学业质量需要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来衡量,学习评价需依据学业质量来开展,二者共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5]。

鉴于此,结合对学业质量、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界定的理解,将基于学业质量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操作性定义界定为“评价者依据一定的学业质量要求,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收集与分析学生接受课内外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后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上的变化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进行判断并作出正确决策,旨在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活动”。该定义总体呈现的特征为:1)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应具有明确的评价主客体(教师、学生、家长);2)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应该具有明确的评价内容(体育知识和技能、体能、学习态度、进步情况、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3)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是一种基于证据进行推断的过程。

1.2   基于学业质量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目的

评价一般包含3种目的:工具性的、概念性的和说服性的。工具性目的以结果为导向,依据评价结果确定需要改进的教与学;概念性目的不是直接改进评价,而是间接影响学生对评价的认知;说服性目的是使学生相信在开始评价之前所坚持的立场是正确的[6]。

就工具性目的而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目的是帮助教师和学生改进教与学,从而促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达成。具体而言,首先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结果确定学生已达到的学业成就水平,然后教师和学生需要寻找现有学业成就水平与预期目标之间的最佳差距[7],最后制定科学有效地缩小差距的体育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最终达成全面育人的要求。

就概念性目的而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目的主要包括2个方面。1)评价即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结果不仅能够影响和改变学生行为,还有可能决定学生的发展方向[8]。2)评价即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不应仅仅是教学过程的附属品,而应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当学生参与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时,他们应该从中学到新的东西[9]。

就说服性目的而言,在传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中,说服性目的是指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使现有决策合法化,这是一种教师完全控制下的评价方式[10] 。然而在基于学业质量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中,说服性目的主要是指评价过程中的权力平衡。体育教师需要与学生或家长分享评价权力,允许他们在民主与有序的协商中自由表达意见,并共同作出决策。

2   基于学业质量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应然取向

基于学业质量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应然取向是指评价者在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时应坚持的评价立场、评价态度以及所表现出的基本价值取向。其主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基于学业质量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应然取向应在以下3个方面重新进行定位。

2.1   立足系统性,转变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思维

系统性思维主张看待事物的全貌,强调事物之间的关联和互动[11]。在基于学业质量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中,意味着要综合考虑评价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相关性和互动性。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应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的、专业的教育过程,主要包括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式以及评价结果的运用3个方面。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内容是评价体系的基础,决定了评价者重视什么,引导学生关注什么。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是实现评价内容的手段和路径,其能够有效调控评价内容的实现,决定了评价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结果运用既是评价活动的终点,也是评价实施的目的。评价结果运用应能够准确、客观地反映评价内容的状态,并对评价方式得出的结果进行解读与反馈。总之,在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过程中,这3个方面应该被视为一个动态的整体,若孤立地看待任何一方面,都可能导致学习评价的偏差。这就要求评价者需从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内容的设计、评价方式的选择、评价结果的运用等方面构建一个全面、有机、连贯、科学的评价框架,全面、公正、有效地推进学习者的学习和发展。

2.2   以学业质量标准为纲,拓宽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内容

我国传统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主要聚焦于“单一评价内容”,即着重考查学生在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一个阶段后对运动技能的掌握情况或体质健康的达标情况,从而给出一个明确的分数或等级,难以反映学生体育学科能力发展和进步程度,更忽略了“以体育人”的综合效应。基于学业质量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应坚持把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成效作为根本标准,以学业质量标准为纲,勇于突破以往只对运动技术、体质健康等單一维度的评价,积极构建包含知识、能力、态度、兴趣、进步幅度、行为、健康、品德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12]。全面系统的综合评价能够使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内容更加系统、立体和多元,可有效地避免传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内容的狭隘性和片面性,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2.3   以学业证据多元化为导向,变革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范式

评价是基于“证据”的价值判断。证据的质和量直接影响着评价结果的实际价值[13]。一段时期以来,我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沿袭着传统学习评价范式,未能从根本上发生转变,存在3个方面表现。1)学业证据收集的单一性。简单情境下的终结性体能、运动技术测试成绩始终作为评价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重要甚至唯一证据,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的态度、进步幅度、健康行为以及品德方面的测评。2)学业证据分析的单一性。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分数、等级或名次一直是衡量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主要依据,而这种传统的学业证据分析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3)学业证据运用的单一性。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中享有学业证据使用的绝对权力,而学生和家长评价主体的积极性未充分激发,评价作用未充分发挥。这种评价范式导致评价过程不够公开与透明,也不够严谨,评价结果缺乏科学性与公平性。鉴于此,倡导学业证据多元化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范式,就是强调在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状况及核心素养水平时,必须建立在全面地收集、分析和利用与学生学业成就表现密切相关的证据信息基础上,通过证据链推理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表现作出价值判断。首先,在学业证据收集方面,一方面关注体育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证据,及时调节学习过程。动态生成的证据既可以是“同步的”——课堂形成性互动,即“提问—回应—反馈”[14];又可以是“异步的”,即“测试—反馈—调整”。另一方面强调以学生的实际进步情况为依据进行考核的证据,既有关注“进步幅度”的“增加值”,又有聚焦“努力程度”的“净效应”[15]。其次,在学业证据分析方面,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开发智能化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工具和手段,搭建开放共享平台和提供服务,科学而全面地分析各类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数据,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水平作出客观的判断,从而实现从经验主义走向数据主义,从模糊走向精准。最后,在學业证据利用方面,倡导构建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共同体,形成家校联动模式,共同建立多方协商参与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反馈机制。

3   基于学业质量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实践框架

基于学业质量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实践框架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而构成的有机系统,该系统可以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实施提供可操作的路径。其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以“基于证据进行推理”的评价理念设计的认知、观察、解读“三位一体”的评价三角框架[16] 为理论基础,构建基于学业质量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实践框架。其中:认知是指需要评估学生的多维学业成就。观察是指用于收集有关学生学业成就证据的任务。解读是指用于分析从任务中产生的证据的方法。尽管评价三角框架自提出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讨论,但在《课程标准(2022年版)》背景下,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历史局限性。根据斯蒂金斯的观点,促进学生学习的学习评价,不仅要明确学习的评价目标,准确地收集与分析评价信息,还要将评价结果有效地反馈给不同的需求主体[17]。《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中也同样指出,需要不断完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结果运用的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结果对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引领和促进作用[18]。因此,需将评价结果运用添加到评价三角框架中,以进一步深化评价三角理论。评价结果运用是指有效地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多元途径。

基于此,在系统分析基于学业质量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内涵和应然取向基础上,依据评价三角理论,试图构建认知、观察、解读、运用“四位一体”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框架,这4个要素形成了一个闭环循环系统(见图1)。

“认知”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核心,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实施的基本前提和基础,而“观察”“解读”“运用”将会验证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具体表现形式的相关认知,周而复始,从而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在该评价框架中,将学业质量标准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认知框架设计的依据,学习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重要内容,将证据收集、解读以及评价结果运用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基本范式。因此,该评价框架不仅解决了基于学业质量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比较关注的3个问题:认知主要解决“评什么”的问题;观察和解读主要解决“怎么评”的问题;评价结果运用主要解决“怎么用”的问题,还搭建起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

3.1   学业质量标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认知框架设计的依据

为了有效地指导教师实施基于学业质量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课程标准(2022版)》制定了不同水平的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和专项运动技能的学业质量合格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是依据义务教育各水平目标和学业要求,对学生在完成某一水平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后应当达到的学业质量水平的具体描述。学业质量标准起到连接核心素养与课程学习评价的纽带作用[19]。依据学业质量标准,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综合考查,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能清晰地知道应该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以及学生应该学到什么程度,使“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成为可能,并且能提高基于学业质量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可操作性。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应严格按照学业质量标准制定评价框架和评分标准,确定评价的基本内容与难度要求 。

3.2   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具体内容

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是依据学业质量标准,结合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学生认知水平以及教材内容特点构建的学业成就测试指标。学业质量标准通常是较为笼统的描述,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描述则相对更加具体,是对学业质量标准的进一步细化。正如于素梅所述,《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关于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评价的结构体系还有待更加具体化,从强调量化评价指标等角度进一步优化[20]。因此,可以运用分解与整合思维,依据学业质量标准构建具有较强指向性、操作性和可测性的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在逻辑上,存在“一对一” “一对多” “多对一”3种关系。其中:“一对一”是指一条学习评价指标达成一条学业质量标准;“一对多”是指一条学业质量标准需分解成多条学习评价指标才能达成;“多对一”是指将多条学业质量标准进行有效组合、聚焦或联结形成一条学习评价指标。这3种关系分别对应着3种不同的分解策略:替代、拆解和组合。

替代策略是指根据“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基于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学习目标,将学业质量标准中的一般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主题直接替换为具体学习内容主题,形成学年、学期、单元、课时一体化的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拆解策略是指根据“一对多”的对应关系,基于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学习目标,将学业质量标准中综合性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主题拆解成几个相互关联的具体学习内容主题,形成学年、学期、单元、课时一体化的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组合策略是指根据“多对一”的对应关系,基于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学习目标,将学业质量标准中具有关联性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主题合并为一条具体的学习内容主题,形成学年、学期、单元及课时一体化的学习评价指标体系。

以义务教育阶段水平二“球类运动”课程内容为例,基于学业质量标准构建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首先,基于《课程标准(2022版)》中的球类运动项目水平二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结合学情和教材内容特点,制定学习目标。然后结合学习目标,分解学业质量标准。《课程标准(2022版)》将水平二的“球类运动”主题设定了7个学业质量合格标准,标准1到标准7分别侧重于评价核心素养的不同维度[3]110。运用替代+拆解策略,可将标准1分解为4个学习评价指标(A1.1、A3.1、A1.2、C3.1)。运用替代策略,可以将标准2分解为1条学习评价指标(A2.1)。运用替代策略,可以将标准3分解为1个学习评价指标(A1.3)。运用替代+拆解策略,可以将标准4分解为3个学习评价指标(B4.1、C2.1、B3.1)。运用替代策略,可以将标准5分解为1个学习评价指标(B2.1)。运用替代策略,可以将标准6分解为1个学习评价指标(C1.1)。运用替代策略,可以将标准7分解為1个学习评价指标(B1.1)。

3.3   基于证据推理的过程模型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基本范式

评价是一种通过证据链推理作出合理价值判断的过程。以学业证据为核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推理过程模型包括识别证据、创设证据、收集证据、分析证据、解读证据和运用证据6个方面(见图2)。

3.3.1  识别证据:以认知框架为基础的过程性和结果性证据内容

基于学业质量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应以哪些证据为基础?对这一问题的明确将直接影响评价者对证据信息的收集、分析、解释以及运用,进而影响整个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因此,清楚地识别证据是实施以证据为核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首要环节。姚林群和戴根元从素养本位的视角将学习评价的证据内容分为学科知识掌握的证据、学科能力形成的证据、学科核心价值观发展的证据和学生学习品质养成的证据4个方面[21]。依据这一分类思路,基于学业质量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证据内容应以认知框架为基础,依据证据产生的时间可以分为过程性学习证据和结果性学习证据2个方面。过程性学习证据主要与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态度(意识表现、活动参与、学习指向)、学习参与(听讲与观察、练习活动、交流互动)、单元或课时学业成就等过程性表现有关。结果性学习证据主要是学生在某一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完成后所达成的学业成就表现,诸如学期学业成就表现、学年学业成就表现等。

3.3.2  创设证据:基于真实情境的表现性评价活动设计

创设证据是指通过科学地设计表现性评价活动来引出证据和保存证据的评价过程。表现性评价活动是一种基于真实复杂运动情境系统设计的活动任务,旨在激发学生的运动表现,进而在学生完成各种复杂活动任务中测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情况。表现性评价活动在形式上可以包括结构化活动和生活活动。结构化活动主要由5部分构成:明确的评价目标、丰富的评价内容、复杂的运动情境、多种学练方法以及评价标准。在体育课堂教学情境中,结构化活动包括游戏活动、对抗练习活动、比赛活动或一套完整动作的展示活动[5]。表2以具体案例来说明如何设计结构化评价活动。

生活活动是以真实生活情境事件为基础设计的复杂活动评价任务,重点考查学生如何科学地综合运用健康教育知识以及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和意识。例如,为了考查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变能力,可以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情境设计相应的活动评价任务。例如,要求学生制定一份突发疫情时科学合理的居家锻炼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并没有否定传统的、简单情境下的单一运动技术测试和体质测试,也重视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只是更加强调开展基于真实情境的表现性评价活动,这是未来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新趋势,也是对传统测试过于重视运动知识和技能而忽视学生能力的一种反思和改革。同时,也鼓励评价者在设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活动任务时,依据学情、教材内容特点等综合设计多种活动评价任务,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多层次地反映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成效。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传统测试静态评价任务设计还是基于真实情境的表现性评价活动任务设计,都应以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不仅要考虑与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性和匹配性,还要考虑评价活动设计的科学性(信度、效度)和规范性。

3.3.3  收集证据:传统数据采集与智能数据采集相结合的多元数据采集技术

收集证据是指根据不同类型证据内容特点,选择恰当的数据收集技术进行数据采集的过程。按照数据采集技术的类型,可以将其分为传统数据采集技术和智能数据采集技术。传统数据采集技术主要有课堂观察表、测量量表、成长记录袋、访谈工具、运动等级测评工具等。传统数据采集技术具有简易、易操作、专业技术要求低等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过程中,但其主要依靠人工,数据采集繁琐,证据存储不便,导致后续数据分析工作比较复杂,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需进一步论证。

随着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出现,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为减少传统数据采集技术的弊端创造了契机。使用可穿戴传感器、全息摄像系统、红外成像、眼动跟踪等智能工具,动态采集和管理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多模态数据,诸如言语、行为、心理、生理、脑等方面的数据[23],既可以全面描述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过程,又可以建立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大数据平台,以打造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体系[24],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过程的全方位量化评价。

鉴于此,根据证据内容特点以及信息技术资源条件支持情况,科学合理地将传统数据采集技术和智能数据采集技术进行融合,可以实现对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后多维度学业成就证据进行全过程的精准采集、记录和存储,为后续科学有效地分析证据、解释证据和运用证据奠定良好的基础。

3.3.4  分析证据:传统分析与智能分析相结合的多元分析方法

分析证据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审查、汇总、分类、统计和推理,深度挖掘证据的价值并形成评价信息的过程。根据证据的性质,可以将证据分析方法分为传统数据分析法和智能数据分析法。传统数据分析法以实证主义为理论基础,这种方法论指导下的证据分析方法,不太关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过程性证据,而更加注重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结果性证据进行分析、统计和推断。该分析方法包括2类:第一类是以经典测量理论为基础的证据分析法,譬如描述性统计分析(频数、平均数、方差)、推断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测验统计分析(信度、效度、区分度);第二类是以项目反应理论、概化理论、认知诊断理论等为基础的数据分析方法,逐渐被应用于证据分析中,能进一步提高证据分析的科学性和有效性[25]。

考虑到传统数据分析方法更加注重对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预期学习结果的推断,忽视对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非预期学习结果的推断,以机器学习、数据挖掘、语义搜索、自然语言处理的智能分析方法开始逐渐成为基于学业质量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证据分析的重要方法。例如:运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智能化识别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情、动作等图像信息[26],分析学生的体育课堂参与度、运动密度和运动技能掌握情况;运用语音识别技术智能化识别学生体育课堂话语信息[27],分析学生的运动认知发展状况和情感状态[28];运用脑电感应、眼神追踪等生理信息识别技术,对学生的眼动、脑电、心率等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可以获得多样化的生理反应结果。

以上分析了传统分析方法和智能分析方法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证据分析中的应用。其实,在分析方法上,并不存在只适用于某一类评价证据分析的方法,评价者应依据证据的类型、人工智能技术资源支持条件以及评价的关注点,综合运用各种分析方法,以实现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证据的精准分析。

3.3.5  解读证据:运用跨学科理论知识和常模参照精准揭示证据所反映的规律

解读证据是指对证据分析结果进行全面而深入的阐释,进而揭示证据反映规律的过程。基于学业质量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能否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能力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证据解读的深度和广度。对证据的解读需要依据某些理论或工具来划分或描述学生的整体核心素养水平。

在普适参照层面,可以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等学科理论知识或研究成果,系统解读证据分析结果,实现对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发生机制的多学科、宽领域、深层次的挖掘与分析。例如,体育课堂教学行为分析与评价的一般标准[29]、基于人工智能的课堂评价新标准[30]、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31]、不同视角下的体育运动与脑智提升相关理论[32]等,这些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对解读证据具有普遍的参照意义。

在常模参照层面,尽管已有的研究成果或理论能帮助评价者对证据分析结果作出意义阐释,但是若没有明确的基准线作为参考,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功能也将无法充分实现。因此,基于学业质量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價常模构建将是今后长期以来重点关注的研究焦点。具体而言,以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利用大规模数据,构建不同性别、学段、城乡和学校的常模,建立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常模数据库,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提供科学可靠的基准参考,使得评价结果能真正成为未来体育考试改革中可参考的一部分。

因此,基于学业质量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证据解读应综合运用跨学科理论知识和各种常模参照标准,实现证据分析结果解读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从而精准地揭示证据所反映的学习规律,为证据分析结果的解读在实践层面的运用效果奠定基础。

3.3.6  运用证据:运用评价结果反馈促进学生成长与教师专业发展

运用证据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有效地将证据解读的结果反馈给教师、学生和家长,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过程。合理地运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结果反馈,能够引导学生反思和优化学习策略,指导教师反思和提升教学效果,以及促使家长反思和改进家庭教育方式。

首先,对学生而言,正确运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结果反馈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提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参与度。恰当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结果反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参与度,学习参与度的提高会使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获得更多的运动的机会,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水平。2)促进学习策略调整。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结果的反馈,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自己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方面的具体行为表现,客观地评估自己的学习进度和状况,及时地调整学习策略,以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效率。3)增强学生对学习负责任的意识。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结果的反馈,能使学生认识到自我评价的必要性,形成自我反思的能力,并了解自身哪些方面优秀、哪些需要改进,从而寻求更好的学习方法,并增强对学习的责任感。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或学校相关部门要减少过去仅提供单一分数作为评价结果的弊端,使学生通过多元化的分值表现,获取更丰富的反馈信息。

其次,对于体育教师而言,正确运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结果反馈对其专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1)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结果反馈可以帮助体育教师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接受和理解程度,从而可以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2)有助于提高教学能力。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结果的反馈,教师可以发现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新进行体育教学设计与教学资源的准备,为后续体育教学过程的改进明确方向,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3)提升学生学习的满意度。体育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结果的正确运用,不仅能优化教学效果,也能提高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满意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正如泰勒认为的,持续性的反馈评价实质上是教与学共同成长的过程[33]。

最后,对于家长而言,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结果的反馈,可以帮助家长全面了解学生在身体形态、机能、体能、运动技能、健康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当前状况,以便为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制定健康的饮食方案,设计科学的锻炼计划,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运动爱好与专长,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或学校相关部门要丰富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笔者建议采用“分项等级+评语”的方式。也就是说,不仅要告诉家长经过一个学期或一学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后,其孩子在核心素养各维度上的学业成就等级或处于整个群体的百分位区间,还需要向家长提供一份具体的、描述性的学生学业成就发展监测报告。这份报告至少应该包括学生当前的健康质量水平、有待着重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健康促进计划3个方面的内容。

4   结束语

在《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背景下如何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是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关键举措和重要保障。本研究在系统地分析基于学业质量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内涵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借鉴评价三角理论,探讨了基于学业质量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实践框架,以期为基于学业质量的体育课程与健康学习评价工作提供新思路。基于学业质量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是一个复杂的任务,未来应进一步加强这一实践框架在实践层面的应用研究,并不断地完善该框架,从而促进指向核心素养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在实践中的落实。

参考文献

[1]  恽敏霞,彭尔佳,何永红.核心素养视域下学业质量评价的现实审视与区域构想[J]. 教育发展研究,2019,39(6):65-70.

[2]  专家组. 双减”政策与学校体育发展[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45(11):1-15.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07,110.

[4]  季浏. 我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J]. 體育科学,2022,42(5):3-17,67.

[5]  季浏. 新版义教课标:构建以核心素养为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46(6):1-9.

[6]  LAURA R, PECK & LINDSEY M. An evaluation use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assessment[J]. Journal of Multi Disciplinary Evaluation,2009,12(6):139-156.

[7]  崔允漷,雷浩. “教—学—评”一致性三因素理论模型的建构[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3(4):15-22.

[8]  HARGREAVES E. Assessment for learning? Thinking outside the(black)box[J].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2005,35(2):213-224.

[9]  EARl L M. Assessment as learning:Using classroom assessment to maximise student learning[M]. Thousand Oaks:Corwin Press,2003:21.

[10]  雷浩.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理论基础、内涵与研究方法[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9(5):78-85.

[11]  朱成晨,闫广芬. 农村职业教育跨界发展的思维范式:系统性思维[J]. 贵州社会科学,2020(6):101-107.

[12]  于素梅. 基于一体化的体育教育质量评价定位及测评点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1,36(5):505-511.

[13]  何永红. 智慧教育背景下学业质量评价的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J]. 教育发展研究,2019,39(24):28-32.

[14]  刘超,董翠香,季浏.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下体育课堂教学行为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34(2):188-197.

[15]  辛涛. “探索增值评价”的几个关键问题[J]. 中小学管理,2020(10):1.

[16]  PELLIGRINO J W, CHUDOWSKY N, GLASER R. Knowing what students know: The science and design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M]. Washington: National Academy Press, 2001:44-53.

[17]   理查德·斯蒂金斯. 促进学习的学生参与式课堂评价[M].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34.

[18]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EB/OL].(2021-03-17)[2020-03-04].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1/202103/t20210317_520238.html.

[19]  辛涛. 学业质量标准:连接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考试、评价的桥梁[J]. 人民教育,2016(19):17-18.

[20]  于素梅. 基于一体化的体育教育质量评价定位及测评点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1,36(5):505-511.

[21]  姚林群,戴根元. 论基于证据的学业质量评价[J]. 全球教育展望,2016,45(6):49-57.

[22]  王晖. 《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业质量和学习评价分析与落实[J]. 中国学校体育,2022,41(6):23-28.

[23]   霍波,李彦锋,高腾,等. 体育人工智能领域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3,35(3):233-256.

[24]  吴丹,马乐.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医疗健康数据生命周期管理与服务研究[J].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8,8(4):15-27.

[25]  王健,李连杰,单中伟. 基于评价三角理论的学业质量评价设计[J]. 中国考试,2019(1):30-39.

[26]  YUAN M Z. An analysis model of sports human body based on computer vision tracking technolog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7(4):71-73.

[27]  吴立宝,曹雅楠,曹一鸣. 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评价改革与技术实现的框架构建[J]. 中国电化教育,2021(5):94-101.

[28]  刘超,董翠香,季浏.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下体育课堂教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3,38(3):289-295.

[29]  刘超,董翠香,田来,等. 基于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的体育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1,36(4):427-434.

[30]  杨晓哲. 基于人工智能的课堂分析架构:一种智能的课堂教学研究[J]. 全球教育展望,2021,50(12):55-65.

[31]  王薇,张鑫. 学校评价结果解释模型的建构[J]. 中国考试,2021(1):89-94.

[32]  陳爱国,熊轩,朱丽娜,等. 体育运动与儿童青少年脑智提升:证据与理论[J]. 体育科学,2021,41(11):43-51.

[33]  TYlER R.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reprint edition)[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3:57-58.

猜你喜欢
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SW+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相关问题浅析
浅谈义务教育乡村教师流失的原因
浅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师流动政策
税费改革与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研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