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研究

2024-05-29 09:51程囡囡姜佳胡月明
客联 2024年2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小学数学

程囡囡 姜佳 胡月明

摘 要:为响应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改号召,践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育战略,推动学生迁移应用意识、数学实践思维的综合发展,文章以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为切入点进行了深入系统探究。先基于生活教育理论探讨了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的价值,然后归纳了探究性作业设计的策略和方法,指出作业设计环节要积极提出问题明确作业实施目标、假设猜想广泛联系生活实际、制定计划发挥小组协作优势、实施计划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加强交流及时开展反馈评价,希望能为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活教育;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

小学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实用性特征,教材中涉及的许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与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新课改步伐加快,各种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进入小学数学课堂实践中,为数学教学创新提供了思路。生活教育理论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同样有着积极的启发意义。如何将生活教育理论融入到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之中,如何锻炼学生的迁移应用、联想实践能力,成为了诸多教师关注的焦点,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

一、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价值

从生活教育理论视角看,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究性作业采用问题预设、猜想论证、计划实施的主要推进思路,配合动手实操和小组协作方式,实施过程更加灵活有趣,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有助于强化迁移应用意识。探究性作业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过程中深化认知,形成较为完善的方法论体系,这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迁移应用意识。(3)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探究性作业设置于课堂教学之后,与学生的生活贴合紧密,能够调动学生生活经验,促进理论实践的结合,进而巩固教学效能,促进学生发展。

二、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策略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一课为例进行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分析,具体过程如下:

(一)提出问题,明确作业实施目标

与传统机械化、重复化的作业模式相比,探究性作业更强调学生主体思维的调动和运用,要让学生在具体问题的指引下,主动进行猜想验证和交流讨论,最终获得新认知、新技能,形成较为完善的方法论认知。因此,在探究性作业设计的实际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核心问题的设计,问题内容一方面要貼合教材,难易适中,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巩固本课所学,通过分工协作和深度思考,不断挑战自我、攻克难题,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另一方面则要体现生活教育理论思维,与生活实际紧密贴合,让学生在完成探究作业时,更好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多边形的面积》一课设置于五年级上半学期,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组合图形等的计算、估算方法。在探究性作业设计时,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化的情境问题结合,提出“美化教室墙面”的核心问题,鼓励学生综合运用不同材料、不同工具展开测量和计算,锻炼学生的实践探究思维。

(二)假设猜想,广泛联系生活实践

假设猜想是探究性作业实施的关键环节之一,学生需要积极调动和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对作业相关问题进行合理猜想,后续探究过程中,使用数学工具、数学方法不断验证自己的猜想,加深记忆的同时锻炼动手实操能力,形成数学知识迁移应用意识,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支持。注意假设猜想不是随机和盲目的,教师要结合问题链做好引导,使学生尽快掌握探究性作业核心问题目标,学会有方向、有目的地提出假设。比如《多边形的面积》一课中,提出了“美化教室墙面”的核心问题,教师可以将此作为导向,给出环环相扣的问题链条,引导学生思考作业完成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到哪些工具和材料,可能会涉及到哪些图形的组合计算,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与挑战等,鼓励学生联合日常测量估算的生活实际经验,进行预设和分析,明确探究的大致方向。

(三)制定计划,发挥小组协作优势

基于生活教育理论设计的探究性作业任务与学生认知、学生生活贴合十分紧密,学生完全具备自主分析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布置相关任务之后,还要引导学生加强合作,以小组形式进行自由探讨和交流,让学生在小组环境中主动参与方案的设计、论证和评估活动。以《多边形的面积》一课为例,核心的探究性作业问题是美化教室墙面,学生在制定计划时,需要共同商讨美化时应当采用哪些图形,如何组合图形提升美观度,如何测量和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如何裁剪材料进行粘贴和布局等。小组划分时,要尽可能秉持“组内异质”的基本原则,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学科能力、认知方式等进行综合评估,将不同认知风格和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放在同一小组之中,鼓励学生互帮互带,在协作中增进友谊,共同进步和成长[1]。小组活动时也要改变传统的“秧田式”座位布局,使用相对开放的马蹄式、面对面式布局方式,为小组探究提供更加开放便利的环境。

(四)实施计划,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提出问题、假设猜想、制定计划的基础上,教师还要以作业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实施计划,在探究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获得充足的锻炼和提升。同时,探究性作业也要体现生活教育理论思想,要突出“做中学、学中做”的基本理念,鼓励学生深入生活捕捉素材,观察有趣的数学现象,并使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将素材转换成现实,锻炼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比如《多边形的面积》一课中,学生制定了美化教室的相关方案,并且收集了毛毡、彩纸、油彩等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优化方案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对单一图形进行灵活组合,形成富有趣味的新图形。然后鼓励学生自发进行测量、探究和材料的裁剪、拼贴等,切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究性作业活动多在课后完成,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加强协作配合,提前确定分工,有序、科学地实施装饰计划,缩短作业完成周期。

(五)加强交流,及时开展反馈评价

反馈评价同样是探究性作业设计实施过程中极为关键的环节,客观准确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更为全面地认知自己,了解自己在探究活动中的亮点表现和短板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和改进,实现更为长远的发展。实际评价过程中,要突出“做中学、学中做”的生活教育理论导向,动态化观察和问询学生探究性作业计划的设计、实施进展,给学生充足的动手探究时间和空间,同时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及时肯定学生动手实践和猜想论证的良好做法。比如《多边形的面积》一课中,学生在探究性作业驱使下,主动利用课后时间制定装饰计划与方案,主动观察生活中有趣的装饰现象,教师在评价中可以多加鼓励和肯定,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的同时,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对于学生暂时的问题与不足,教师则要用期待性语言表述,避免打击学生热情和信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业有着巩固性、强化性职能,能够为小学数学的教学效能的提升注入活力,实践中务必要给予充分重视。要从生活教育理论视角出发,做好日常学情分析,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明确探究性作业设计的思路,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大胆猜想和论证,体现作业的生活性、探究性特征。同时加强作业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引导学生互帮互助、协作共赢,共同探究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积极地参与后续的交流评价活动,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张家期.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生活化设计的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07):98-100.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小学数学
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研究
生活教育理念下如何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传递真爱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